2012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不属于特异型糖尿病的是

  • A.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 B.2型糖尿病
  • C.胰岛素生物学作用有关基因缺陷所致糖尿病
  • D.特发性糖尿病
  • E.GDM
2

炭疽芽胞杆菌的鉴定要点为

  • A.噬菌体裂解试验
  • B.串珠试验
  • C.荚膜肿胀试验
  • D.菌落形态
  • E.Ascoli沉淀试验
3

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分型中属于低度恶性的是

  • A.组织细胞型
  • B.淋巴浆细胞型
  • C.透明细胞型
  • D.小淋巴细胞型
  • E.多形细胞型
4

关于免疫放射分析(IRMA)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属非竞争免疫结合反应
  • B.反应式Ag Ab<SUP>*</SUP>=Ag-Ab<SUP>*</SUP>Ab<SUP>*&nbsp;&nbsp;&nbsp;&nbsp;</SUP>C.反应式Ag Ab=Ag<SUP>*</SUP>-Ab Ab
  • D.Ag-Ab<SUP>*</SUP>结合物的放射性强度与待测抗原量成正比
  • E.Ag<SUP>*</SUP>-Ab结合物的放射性强度与待测抗原量成正比
5

溶血性贫血包括

  • A.冷凝集素综合征
  • B.G-6-PD缺陷症
  • C.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 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E.巨幼细胞贫血
6

慢性ITP患者有意义的实验室诊断是

  • A.PT延长
  • B.APTT延长
  • C.骨髓巨核细胞数量正常但有成熟障碍
  • D.PAIgG增高
  • E.多次检查血小板减少
9

(4~5题共用备选答案)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 B.溶血性贫血
  • C.缺铁性贫血
  • D.巨幼细胞贫血
  • E.急性粒细胞自血病&nbsp;&nbsp;&nbsp;&nbsp;骨髓象中可见各系有不同程度的巨幼样变,以红系较明显,易见粒细胞分叶过多,最可能的情况是
10

(1~3题共用备选答案)

  • A.流通蒸汽消毒法
  • B.高压蒸汽灭菌法
  • C.超声波法
  • D.蔡氏滤菌器
  • E.紫外线照射法&nbsp;&nbsp;&nbsp;&nbsp;细胞培养所用小牛血清的除菌方法为
11

急性肝炎时,人体内转氨酶变化为

  • A.ALT升高,AST升高,且ALT=AST
  • B.ALT升高,AST正常
  • C.ALT升高,AST升高,且ALTD.ALT升高,AST升高,且ALT>AST
  • E.ALT正常,AST升高
12

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Hb含量
  • B.PC0<SUB>2&nbsp;&nbsp;&nbsp;&nbsp;</SUB>C.血O<SUB>2</SUB>含量
  • D.P0<SUB>2&nbsp;&nbsp;&nbsp;&nbsp;</SUB>E.pH
13

V型高脂蛋白血症是指空腹血浆

  • A.LDL升高
  • B.LDL及VLDL升高
  • C.CM及VLDL升高
  • D.CM升高
  • E.VLDL升高
14

核象右移是指占白细胞分类总数3%以上为中性粒细胞,其核分叶为

  • A.3叶或以上
  • B.4叶或以上
  • C.5叶或以上
  • D.6叶或以上
  • E.8叶或以上
15

空腹低血糖可分为以下几类,除了

  • A.内分泌性低血糖
  • B.特发性餐后(功能性)低血糖
  • C.肝原性低血糖
  • D.肾源性低血糖
  • E.长期饥饿
16

红细胞膜缺陷性贫血

  • A.缺铁性贫血
  • B.血红蛋白病
  • C.溶血性贫血
  • D.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 E.再生障碍性贫血
17

检测IL-2的依赖细胞株是

  • A.B9
  • B.7TDl
  • C.CTLL
  • D.L929
  • E.Wish
18

控制物又称质控品,质控品分

  • A.冻干质控品、液体质控品和标准品
  • B.冻干质控品、液体质控品和混合血清
  • C.冻干质控品、液体质控品和次级参考物
  • D.标准品、次级参考物和混合血清
  • E.标准品、次级参考物和冻干质控品
19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A.骨髓中原始细胞>30%
  • B.中性粒细胞增多
  • C.骨髓中出现火焰状瘤细胞
  • D.中性粒细胞减少
  • E.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20

抗原抗体反应的阶段性是指

  • A.特异性结合阶段及非特异性反应阶段
  • B.非特异性结合阶段及特异性反应阶段
  • C.特异性结合阶段及特异性反应阶段
  • D.非特异性结合阶段及非特异性反应阶段
  • E.非特异性结合阶段及肉眼可见阶段
21

与革兰染色无关的染料是

  • A.结晶紫
  • B.稀释苯酚复红
  • C.95%乙醇
  • D.亚甲蓝
  • E.卢戈碘液
23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有意义的实验室异常是

  • A.骨髓巨核细胞增多
  • B.血小板寿命缩短及血小板抗体阳性
  • C.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 D.出血时间延长
  • E.血块收缩不良
24

某患者Hb 80g/L,HCT 0.26,RBC 3.80?1012/L,则这位患者的红细胞可描写成

  • A.正常细胞性
  • B.单纯小细胞性
  • C.小细胞低色素性
  • D.大细胞性
  • E.细胞形态不整
25

CK-BB主要存在于

  • A.脑组织
  • B.肝脏
  • C.心肌
  • D.骨骼肌
  • E.红细胞
26

用试带法测定尿隐血试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试带只对完整的红细胞起反应
  • B.试带不能区别血尿与血红蛋白尿
  • C.试带对肌红蛋白也可起反应
  • D.尿中含有易热酶或菌尿可导致假阳性
  • E.维生素C对本试验有抑制作用
27

血小板膜结合IgG(PAIgG)正常值为

  • A.0~178 ng/10<SUP>7</SUP>血小板
  • B.<500nng/10<SUP>7</SUP>血小板
  • C.100~300 ng/10<SUP>7</SUP>血小板
  • D.>500 ng/10<SUP>7</SUP>血小板
  • E.>178ng/10<SUP>7</SUP>血小板
28

在白细胞直方图中,淋巴细胞峰左侧区域异常,可能是

  • A.异常淋巴细胞
  • B.中性粒细胞增多
  • C.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D.巨大血小板
  • E.浆细胞
29

APTT明显延长的是

  • 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B.血小板无力症
  • C.过敏性紫癜
  • D.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 E.血友病
30

放射性过敏原吸附试验有助于诊断

  • A.Ⅰ型超敏反应
  • B.Ⅱ型超敏反应
  • C.Ⅲ型超敏反应
  • D.Ⅳ型超敏反应
  • E.Ⅴ型超敏反应
31

下列哪种疾病不能引起血磷增高

  • A.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 B.骨折愈合期
  • C.肾病晚期
  • D.佝偻病活动期
  • E.维生素D中毒
32

不能作为判定CML急性变的指标是

  • A.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20%
  • B.外周血原粒与早幼粒细胞之和≥30%
  • C.骨髓中原粒与早幼粒细胞之和≥15%
  • D.骨髓中原粒与早幼粒细胞之和≥50%
  • E.有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33

下列哪个可作为暂定靶值

  • A.根据20次或更多独立批次获得的质控测定的结果算出的平均值
  • B.根据至少50次质控测定的结果算出的平均值
  • C.以最初20个数据和3~5个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的累积平均数
  • D.以3~5个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的累积平均数
  • E.根据10次获得的质控测定的结果算出的平均值
34

POX染色主要用于鉴别

  • A.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与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C.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 E.急性早幼粒细胞自血病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35

异源性TSH综合征和垂体腺瘤的实验室诊断的主要区别是

  • A.TT<sub >3</sub>、TT<sub >4</sub>的测定
  • B.FT<sub >3</sub>、FT<sub >4</sub>的测定
  • C.血清TSH测定
  • D.TBG测定
  • E.TRH兴奋试验
36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检测发现B细胞减少提示

  • A.细胞免疫缺陷
  • B.联合免疫缺陷
  • C.体液免疫缺陷
  • D.细胞免疫缺陷伴体液免疫缺陷
  • E.原发性补体缺陷
37

反映肾血流量的试验为

  • A.BSP排泄试验
  • B.内生肌酐清除率
  • C.PAH清除率
  • D.浓缩稀释试验
  • E.ICG排泄试验
38

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造血细胞是

  • A.红系祖细胞
  • B.巨核系祖细胞
  • C.淋巴系祖细胞
  • D.粒系祖细胞
  • E.骨髓造血干细胞
39

细胞学诊断5级分类法中的第3级是指

  • A.无核异质细胞
  • B.少量轻度核异质细胞,但无恶性证据
  • C.有较多重度核异质细胞,但不能肯定为恶性
  • D.有大量重度核异质细胞,但缺乏恶性的证据
  • E.发现典型恶性肿瘤细胞
41

以下各种ELISA技术中,待测孔(管)最后显示的颜色深浅与标本中的待测抗原或抗体呈负相关的是

  • A.双抗体夹心法
  • B.间接法测抗体
  • C.捕获法
  • D.双位点一步法
  • E.竞争法
42

补体系统活化替代途径激活物主要是

  • A.结合抗原后的IgG类抗体
  • B.结合抗原后的IgM类抗体
  • C.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酵母多糖
  • D.RNA
  • E.双链DNA
43

颗粒型红细胞出现,提示血尿来自

  • A.肾脏
  • B.尿道
  • C.膀胱
  • D.输尿管
  • E.前列腺
44

有关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检查错误的叙述是

  • A.细胞分类一般以淋巴细胞为主
  • B.在早期葡萄糖含量明显下降
  • C.氯化物含量明显下降
  • D.可见腺苷脱氨酶活性明显增高
  • E.标本静置后可出现薄膜
46

某患者,血液检测存在抗多种细胞核抗原的抗体,且同时存在多种其他自身抗体,补体水平低下,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在肾内,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是否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下一步应做

  • A.用固相免疫电泳法检测抗Sm抗体和抗dsDNA抗体
  • B.乳胶凝集试验检测RF
  • C.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抗ssDNA抗体
  • D.检测抗磷脂抗体
  • E.检测抗血小板抗体
47

肌酸激酶在下列哪个组织中含量最高

  • A.骨骼肌
  • B.脑组织
  • C.心肌
  • D.红细胞
  • E.肝
48

Burkitt淋巴瘤的特异性染色体畸变是

  • A.t(1;14)(p23;qll)
  • B.t(10;14)(q22;p22)
  • C.t(4;11)(q34;qll)
  • D.t(8;21)(q22;q22)
  • E.t(8;14)(q24;q32)
49

尿胆原检测时呈现假阴性的物质

  • A.胆色素原
  • B.吲哚
  • C.胆红素
  • D.吩噻嗪类、磺胺药
  • E.亚硝酸盐
50

WH0推荐成人毛细血管采血法的采集部位

  • A.肘静脉
  • B.拇指
  • C.足跟
  • D.耳垂
  • E.左手环指指端内侧
51

免疫学检测质控品应具备的以下特征,但不包括

  • A.各分装所含待测物均一
  • B.纯品并准确定量
  • C.稳定
  • D.无已知的传染危险性
  • E.定性质控品预期结果已确定
53

钙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 A.火焰光度法
  • 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C.甲基百里酚蓝比色法
  • D.离子选择电极法
  • E.EDTA滴定法
54

肝细胞性黄疸时,下列何种结果是正确的

  • A.血中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均增高,尿胆素原正常或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 B.血中结合胆红素正常,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尿胆素原正常或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 C.血中结合胆红素正常,未结合胆红素高度增加,尿胆素原增多,尿胆红素阴性
  • D.血中结合胆红素高度增加,未结合胆红素增加,尿胆素原减少,尿胆红素强阳性
  • E.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加,未结合胆红正常,尿胆素原增多,尿胆红素阴性
5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冷凝集素是一种IgA冷反应性抗体
  • B.Coomhs试验阴性可排除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
  • C.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的溶血主要发生在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
  • D.间接抗入球蛋白试验主要检测患者血清中有无游离抗体或补体,诊断价值较直接Coornbs试验高
  • E.PNH可由AA转化而来,也可演变成AA,或两者同时存在
57

RBC直方图显示曲线波峰左移,峰底变窄,提示

  • A.大细胞均一性贫血
  • B.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 C.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 D.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 E.正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58

理想的TDM应测定

  • A.血中总药物浓度
  • B.血中游离药物浓度
  • C.血中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浓度
  • D.血中与有机酸盐结合的药物浓度
  • E.视要求不同而异
59

对ESBLs阳性的大肠埃希菌,抗菌活性最好的药物是

  • A.氨基糖苷类
  • B.氟喹诺酮类
  • C.碳青霉烯类
  • D.青霉素类
  • E.头孢菌素类
60

B细胞接受TI抗原刺激后,产生的抗体主要是

  • A.高亲和力IgM类抗体
  • B.低亲和力IgM类抗体
  • C.高亲和力IgG类抗体
  • D.低亲和力IgG类抗体
  • E.低亲和力IgE类抗体
61

正常人,尿液中不会见到

  • A.中性粒细胞
  • B.鳞状上皮细胞
  • C.红细胞
  • D.吞噬细胞
  • E.单核细胞
62

灵敏度最高的反应类型是

  • A.沉淀反应
  • B.直接凝集反应
  • C.间接凝集反应
  • D.间接血凝试验
  • E.补体结合试验
63

多种溶血的特殊检查,下列哪一组是错误的是

  • A.Coombs试验阳性——自身免疫性贫血
  • B.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 C.蚕豆病——机体对蚕豆的变态反应
  • D.Ham试验阳性——PNH
  • E.出现大量异常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病
64

不动杆菌“三阴”的生化特性是指

  • A.触酶阴性、氧化酶阴性、动力阴性
  • B.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氧化酶阴性、动力阴性
  • C.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触酶阴性、动力阴性
  • D.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触酶阴性、氧化酶阴性
  • E.不产色素、DNA酶阴性、枸橼酸盐阴性
65

高浓度维生素C可使多项干化学指标出现假阴性,但除了

  • A.酮体
  • B.胆红素
  • C.葡萄糖
  • D.亚硝酸盐
  • E.血红蛋白
66

直接标记法制备放射性标记结合物时,常用的氧化剂为

  • A.氯胺T
  • B.乳过氧化物酶
  • C.N-溴代琥珀酰亚胺
  • D.H<SUB>2</SUB>0<SUB>2</SUB>
  • E.SHPP
67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为

  • A.血管内溶斑
  • B.血管外溶血
  • C.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
  • D.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 E.急性造血停滞
68

血涂片制作引起血膜过厚的原因是

  • A.血滴小
  • B.角度小
  • C.血液黏度高
  • D.速度慢
  • E.HCT偏小
69

正常骨髓象中,下列哪种巨核细胞最多

  • A.原始巨核细胞
  • B.幼巨核细胞
  • C.颗粒型巨核细胞
  • D.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
  • E.巨核细胞裸核
70

龋齿与哪种元素缺乏有关

  • A.氟
  • B.硒
  • C.锌
  • D.钙
  • E.碘
71

单核细胞病理性增多见于

  • 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C.肾移植术后出现排异反应
  • D.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 E.接触放射线
72

最常用的真菌培养基是

  • A.SS琼脂
  • B.血琼脂
  • C.普通营养琼脂
  • D.沙保弱琼脂培养基
  • E.玉米-吐温80培养基
73

婴儿秋季腹泻可导致

  • A.病理性高血糖
  • B.生理性高血糖
  • C.1型糖尿病
  • D.2型糖尿病
  • E.以上皆不是
74

质控品在使用和保存中不当的是

  • A.确保复溶溶剂的质量
  • B.复溶溶剂加量要准确
  • C.不使用超过保质期的质控品
  • D.冻干品复溶时应剧烈震摇均匀
  • E.质控品要与标本在同样条件下测定
75

在心肌损伤时最先升高的指标是

  • A.肌红蛋白
  • B.乳酸脱氢酶
  • C.α-羟丁酸脱氢酶
  • D.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 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76

下列与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断有关的是

  • A.抗人球蛋白试验
  • B.红细胞镰变试验
  • C.血红蛋白电泳
  • D.血红蛋白包涵体试验
  • E.抗碱血红蛋白测定
77

下列哪一个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升高持续时间最长

  • A.心肌肌钙蛋白(cTnT,cTnI)
  • B.肌酸激酶
  • C.肌红蛋白
  • D.肌酸激酶-MB
  • 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79

目前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最灵敏的指标为

  • A.CEA
  • B.AFP
  • C.CA125
  • D.CA199
  • E.PSA
80

关于LE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LE因子作用下可形成前期LE细胞
  • B.前期LE细胞核呈淡红色云雾状均匀体
  • C.花形细胞簇的形成需LE因子的调理作用
  • D.中性粒细胞吞噬完整的均匀体形成LE细胞
  • E.若发现游离均匀体和花形细胞簇,可报告LE细胞阳性
81

MP0标记阳性的白血病细胞一般不会出现在下列哪种白血病中

  • A.ALL-L<SUB>1</SUB>
  • B.AML-M<SUB>0</SUB>
  • C.AML-M<SUB>1</SUB>
  • D.AML-M<SUB>3</SUB>
  • E.CML
82

白血病化疗后的检测结果是

  • A.PLT减低、MPV增高
  • B.PLT减低、MPV减低
  • C.PLT增高、MPV增高
  • D.PLT正常、MPV正常
  • E.PLT增高、MPV减低
83

分析抗原性质常用的方法是

  • A.直接凝集试验
  • B.对流免疫电泳法
  • C,单向琼脂扩散法
  • D.双向琼脂扩散法
  • E.放射免疫法
85

CK测定中,推荐使用的激活剂是

  • A.二巯基乙醇
  • B.谷胱甘肽
  • C.维生素C
  • D.N一乙酰半胱氨酸
  • E.磷酸吡哆醛
86

正常精液pH为

  • A.4.O~5.0
  • B.5.O~6.2
  • C.6.2~7.2
  • D.7.2~7.8
  • E.7.8~8.0
87

关于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测定产物生成量
  • B.可测定底物消耗量
  • C.需最适pH
  • D.需最适温度
  • E.应尽量减少底物量
88

高钾血症多发生在什么情况下

  • A.胰岛素治疗
  • B.静脉输入钾盐过多
  • C.慢性消耗性疾病
  • D.长期不能进食,由静脉补充营养
  • E.腹泻、呕吐
89

Pandy试验与硫酸铵试验比较,前者

  • A.需CSF标本量少
  • B.敏感性差
  • C.操作复杂
  • D.正常人肯定阴性
  • E.能分别测试球蛋白和白蛋白
90

白陶土可激活的凝血因子是

  • A.Ⅰ
  • B.Ⅱ
  • C.Ⅹ
  • D.Ⅻ
  • E.Ⅲ
91

溶血黄疽时,何种结果是正确的

  • A.血中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均增高,尿胆原正常或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 B.血中结合胆红素正常,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尿胆原正常或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 C.血中结合胆红素轻度增加,未结合胆红素明显增加,尿胆原增多,尿胆红素阴性
  • D.血中结合胆红素高度增加,未结合胆红素正常或轻度增加,尿胆原减少,尿胆红素强阳性
  • E.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加,未结合胆红素正常,尿胆原增多,尿胆红素阴性
92

尿液中红细胞常被破坏而释放出血红蛋白,可能出现

  • A.白细胞:分析仪法(-),镜检法( )
  • B.白细胞:分析仪法( ),镜检法(-)
  • C.红细胞:分析仪法(-),镜检法( )
  • D.红细胞:分析仪法( ),镜检法(-)
  • E.红细胞:分析仪法( ),镜检法( )
93

不属于病理性粪便的是

  • A.黏液便
  • B.脓血便
  • C.鲜血便
  • D.细条状便
  • E.黄褐色柱状便
94

造成试剂盒线性范围变窄的原因常见的有

  • A.生产中组分投料量不足、生产后组分稳定性差和运输和储存不当
  • B.生产中组分投料量不足、标本中被测物含量过高和生产后组分稳定性差
  • C.标本中被测物含量过高、生产后组分稳定性差和标本中被测物含量过低
  • D.生产后组分稳定性差、标本中被测物含量过低和运输和储存不当
  • E.生产中组分投料量不足、标本中被测物含量过低、运输和储存不当
95

为了适应生化分析仪和测定方法学的进步,近年来研究了许多新型的试剂盒,但不包括下列哪种

  • A.快速反应试剂盒
  • B.干粉剂试剂盒
  • C.浓缩试剂盒
  • D.卡式试剂盒
  • E.一步法试剂盒
96

临床上检测CK-MB多用于诊断

  • A.肝脏疾病
  • B.心脏疾病
  • C.肾脏疾病
  • D.大脑疾病
  • E.胆囊疾病
97

血小板无力症实验室检查最主要的异常是

  • A.出血时间延长
  • B.血块收缩不良
  • C.血小板黏附功能降低
  • D.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
  • E.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减低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减小
98

抗ENA抗体中,系统性红斑狼(SLE)的血清标志性抗体是

  • A.抗Jo-1抗体
  • B.抗Sm抗体
  • C.抗核RNP抗体
  • D.抗Scl-70抗体
  • E.抗SSA/Ro抗体
99

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试验为

  • A.BSP排泄试验
  • B.内生肌酐清除率
  • C.PAH清除率
  • D.浓缩稀释试验
  • E.ICG排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