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专业知识》模拟题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对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有较大意义的是

  • A.铜蓝蛋白
  • B.转铁蛋白
  • C.结合珠蛋白
  • D.α2-巨球蛋白
  • E.C-反应蛋白
2

符合垂体腺瘤性甲亢的试验结果是

  • A.T3T4↑、TSH↓、TRH兴奋试验(-)
  • B.T3T4↓、TSH↓、TRH兴奋试验(-)
  • C.T3T4↑、TSH↑、TRH兴奋试验(-)
  • D.T3T4↑、TSH↑、TRH兴奋试验(+)
  • E.T3T4↓、TSH↑、TRH兴奋试验(+)
3

主要功能是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 A.铜蓝蛋白
  • B.转铁蛋白
  • C.结合珠蛋白
  • D.α2-巨球蛋白
  • E.C-反应蛋白
4

感染细胞后能在核内形成包涵体的病毒是

  • A.HSV
  • B.EBV
  • C.HCMV
  • D.VZV
  • E.狂犬病毒
5

内基小体是哪种病毒的包涵体

  • A.HSV
  • B.EBV
  • C.HCMV
  • D.VZV
  • E.狂犬病毒
6

符合原发性甲减的试验结果是

  • A.T3T4↑、TSH↓、TRH兴奋试验(-)
  • B.T3T4↓、TSH↓、TRH兴奋试验(-)
  • C.T3T4↑、TSH↑、TRH兴奋试验(-)
  • D.T3T4↑、TSH↑、TRH兴奋试验(+)
  • E.T3T4↓、TSH↑、TRH兴奋试验(+)
7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标志抗体是

  • A.抗线粒体抗体2型
  • B.抗肝肾微粒体抗体
  • C.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
  • D.抗核抗体
  • E.抗平滑肌抗体
8

(共用备选答案)

  • A.T3T4↑、TSH↓、TRH兴奋试验(-)
  • B.T3T4↓、TSH↓、TRH兴奋试验(-)
  • C.T3T4↑、TSH↑、TRH兴奋试验(-)
  • D.T3T4↑、TSH↑、TRH兴奋试验(+)
  • E.T3T4↓、TSH↑、TRH兴奋试验(+)    1.符合原发性甲减的试验结果是    2.符合垂体腺瘤性甲亢的试验结果是
9

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标志抗体是

  • A.抗线粒体抗体2型
  • B.抗肝肾微粒体抗体
  • C.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
  • D.抗核抗体
  • E.抗平滑肌抗体
10

(共用备选答案)

  • A.抗线粒体抗体2型
  • B.抗肝肾微粒体抗体
  • C.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
  • D.抗核抗体
  • E.抗平滑肌抗体    1.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标志抗体是    2.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标志抗体是
11

(共用备选答案)

  • A.HSV
  • B.EBV
  • C.HCMV
  • D.VZV
  • E.狂犬病毒    1.感染细胞后能在核内形成包涵体的病毒是    2.内基小体是哪种病毒的包涵体
12

(共用备选答案)

  • A.溶血空斑试验
  • B.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 C.Tc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 D.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 E.E花结试验    1.测定机体T细胞免疫功能常用的体外试验是    2.测定供者和受者HLA抗原是否相容的试验是
13

(共用备选答案)

  • A.Howell-Jolly's body
  • B.&nbsp;<IMG border=0 alt=""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d9/969fbf61d188f3ea9dad7545ccb32e.gif">body
  • C.Auer body
  • D.Russell body
  • E.abnormal lymphocyte&nbsp;&nbsp;&nbsp;&nbsp;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可出现&nbsp;&nbsp;&nbsp;&nbsp;2.急性白血病时可出现
14

(共用备选答案)

  • A.>15%
  • B.>20%
  • C.≥30%
  • D.>40%
  • E.>35%&nbsp;&nbsp;&nbsp;&nbsp;1.WHO推荐诊断急性白血病要求骨髓原始细胞的范围为&nbsp;&nbsp;&nbsp;&nbsp;2.FAB分型中诊断急性白血病要求骨髓原始细胞的范围为
15

甲状腺功能改变时,较T3、T4反应更迅速的项目是

  • A.血清TSH
  • B.血GH
  • C.血皮质醇
  • D.TRH兴奋实验
  • E.<SUP>131</SUP>Ⅰ摄取实验
17

进一步的检查结果显示:AG 18mmol/L,HCO3-20mmol/L,提示患者

  • A.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 B.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 C.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 D.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 E.为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19

为明确诊断及疾病严重程度最有意义的检查项目是

  • A.血清游离T3、T4
  • B.血清总T3、T4
  • C.<SUP>131</SUP>Ⅰ摄取试验
  • D.血皮质醇
  • E.甲状腺自身抗体
21

该患者入院2日后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 A.持续抽搐
  • B.呼吸衰竭
  • C.循环衰竭
  • D.脑水肿、脑疝
  • E.意识障碍
24

为明确诊断应做下列哪一项检查

  • A.抗-HAV IgM,IgG
  • B.HBsAg和HBV-DNA
  • C.抗-HCV
  • D.HDAg和抗-HDIgM
  • E.HEAg
26

关于卫星试验正确的是

  • A.主要用于鉴定肺炎球菌
  • B.主要用于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
  • C.葡萄球菌合成Ⅹ因子释放于培养基中,促进待检菌生长
  • D.葡萄球菌合成Ⅴ因子释放于培养基中,促进待检菌生长
  • E.越靠近葡萄球菌菌落越小
27

请问该患者最佳治疗为

  • A.注射青霉素
  • B.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 C.注射白百破三联疫苗
  • D.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青霉素
  • E.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白百破疫苗
29

对诊断该病有重要价值的检查是

  • A.骨髓检查
  • B.细胞化学染色
  • C.淋巴结活检
  • D.蛋白电泳
  • E.嗜异性凝集试验
32

该病有哪些特异性指标会增高

  • A.D-二聚体
  • B.因子Ⅹ活性
  • C.血小板表面抗体
  • D.网织红细胞
  • E.PLG活性
33

血涂片检查中,可见何种细胞增多

  • A.异形淋巴细胞
  • B.淋巴瘤细胞
  • C.异常组织细胞
  • D.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
  • E.涂抹细胞
35

若血红蛋白电泳:Hb A 67%,Hb A24%,HbF 21%,该患者可能是

  • A.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B.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C.HbH病
  • D.Hb Barts病
  • E.βδ混合型
36

(共用题干)

患儿,9岁。血液检查显示:Hb 64g/L;Hct 25%;RBC 3.20×1012/L。

根据上述资料该患儿的贫血属于

  • A.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 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C.正常细胞性贫血
  • D.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 E.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37

进一步检查发现患儿有肝脾轻度肿大,血清铁正常,红细胞脆性试验显著降低,该患者造成贫血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海洋性贫血
  • B.慢性病性贫血
  • C.再生障碍性贫血
  • D.白血病
  • E.缺铁性贫血
38

该患儿外周血涂片常可见到

  • A.白细胞胞内出现中毒颗粒
  • B.棘形红细胞
  • C.靶形红细胞
  • D.异型淋巴细胞
  • E.巨型红细胞
39

下列标志物中为AMI早期标志物的是

  • A.AST
  • B.LD
  • C.肌红蛋白
  • D.CK-MB
  • E.肌钙蛋白
41

以下哪一项符合代谢性酸中毒的特点

  • A.HCO<SUB>3</SUB>-/H<SUB>2</SUB>CO<SUB>3</SUB><20/1,原发性H<SUB>2</SUB>CO<SUB>3</SUB>↑
  • B.HCO<SUB>3</SUB>-/H<SUB>2</SUB>CO<SUB>3</SUB><20/1,原发性HCO<SUB>3</SUB>-↓
  • C.HCO<SUB>3</SUB>-/H<SUB>2</SUB>CO<SUB>3</SUB>>20/1,原发性H<SUB>2</SUB>CO<SUB>3</SUB>↑
  • D.HCO<SUB>3</SUB>-/H<SUB>2</SUB>CO<SUB>3</SUB>>20/1,原发性HCO<SUB>3</SUB>-↓
  • E.pH值一定降低
42

肾小管性蛋白尿时尿中出现的蛋白主要为

  • A.白蛋白
  • B.前白蛋白
  • C.广球蛋白
  • D.β<sub >2</sub>微球蛋白
  • E.脂蛋白
43

血氧饱和度主要取决于

  • A.血氧含量
  • B.PCO<SUB>2</SUB>
  • C.Hb水平
  • D.PO<SUB>2&nbsp;&nbsp;&nbsp;&nbsp;</SUB>E.血pH
44

宽β-病是指

  • A.Ⅰ型高脂蛋白血症
  • B.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 C.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
  • D.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
  • E.Ⅴ型高脂蛋白血症
45

Ⅰ型高脂蛋白血症是指空腹血浆

  • A.CM升高
  • B.VLDL升高
  • C.LDL升高
  • D.LDL及VLDL升高
  • E.IDL升高
46

对于LDL-C的测定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映LDL中胆固醇的量
  • B.完全可以反映LDL水平的高低
  • C.可以代替Apo A的测定
  • D.可以代替Apo B的测定
  • E.反映总胆固醇的水平
47

血清脂蛋白电泳中的前β-脂蛋白是指

  • A.CM
  • B.LDL
  • C.IDL
  • D.VLDL
  • E.HDL
48

免疫透射比浊分析应用正确的是

  • A.只能用于载脂蛋白、免疫球蛋白的测定
  • B.脂血可造成假性降低
  • C.因抗原抗体反应较快,临床应用时一般无须加促聚剂
  • D.反应液中抗体量有时过剩有时不足
  • E.抗原或抗体量大大过剩时,可出现可溶性复合物
49

pH电极是属于下述中的哪一种

  • A.玻璃电极
  • B.酶电极
  • C.气敏电极
  • D.离子交换电极
  • E.组合电极
50

正常人血浆中的A/G比值是

  • A.<1.0
  • B.0.5~1.5
  • C.1.5~2.5
  • D.2.5~3.5
  • E.0.2~0.8
51

肝昏迷前后,机体各器官有出血倾向,主要是由于

  • A.维生素C少
  • B.维生素K少
  • C.凝血酶原少
  • D.纤维蛋白原多
  • E.维生素A少
52

参与肝脏结合型初级胆汁酸生成的氨基酸是

  • A.甘氨酸
  • B.丙氨酸
  • C.亮氨酸
  • D.组氨酸
  • E.蛋氨酸
53

下列关于前清蛋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维持血浆渗透压最主要的蛋白质
  • B.血清中的参考范围为200~400mg/ml
  • C.对T4的亲和力比T3大
  • D.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中显示在清蛋白的阳极侧
  • E.半寿期很长
54

下列符合急性甲肝潜伏期的检测结果是

  • A.TB 150μmol/L&nbsp;DB 50.6μmol/L
  • ALT l20U/L&nbsp;AST 80U/L
  • B.TB 25μmol/L&nbsp;DB 10.6μmol/L
  • ALT 120U/L&nbsp;AST 80U/L
  • C.TB 150μmol/L&nbsp;DB 6.6μmol/L
  • ALT 80U/L&nbsp;AST 120U/L
  • D.TB 15μmol/L&nbsp;DB 12.6μmol/L
  • ALT 120U/L&nbsp;AST 80U/L
  • E.TB 25μmol/L&nbsp;DB 10.6μmol/L
  • ALT 20U/L&nbsp;AST 18U/L
55

胰岛细胞瘤时血中出现

  • A.C肽水平降低
  • B.C肽水平升高
  • C.C肽水平正常
  • D.胰岛素原水平降低
  • E.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
56

阻塞性黄疸时,重氮反应为

  • A.直接反应阴性
  • B.直接反应阳性
  • C.直接反应阴性,间接反应强阳性
  • D.双相反应阴性
  • E.双相反应阳性
57

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

  • A.血中结合胆红素含量增高
  • B.血中胆素原剧减
  • C.尿中胆红素增加
  • D.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
  • E.粪便颜色变浅
58

在ELISA定性检测中,当弱阳性室内质控物检测为阴性时,以下处理当天的检测结果的方式哪项最为正确

  • A.阳性结果可以发出,找到失控原因后,对阴性样本重新进行检测
  • B.先将结果发出,再查找原因
  • C.报告一律不发,找到失控原因后,对所有样本重新进行检测
  • D.阴性结果可以发出,找到失控原因后,对阳性样本重新进行检测
  • E.发出全部报告,下次检测时更换质控品
59

下列图形中箭头所指的“点”违背哪条Westgard基本质控规则

  • A.1<SUB>2s</SUB>
  • B.1<SUB>3s&nbsp;&nbsp;&nbsp;&nbsp;</SUB>C.2<SUB>2s&nbsp;&nbsp;&nbsp;&nbsp;</SUB>D.R<SUB>4s</SUB>&nbsp;&nbsp;
  • E.10<SUB>Xbar</SUB>
60

血糖测定用以下哪种抗凝剂为最佳

  • A.枸橼酸钠
  • B.乙二胺四乙酸二钾
  • C.肝素
  • D.草酸钠
  • E.草酸钾-氟化钠
61

儿童血培养的采血量一般为多少毫升

  • A.8~10
  • B.10~15
  • C.15~20
  • D.1~5
  • E.5~8
62

用于筛选MRSA的M-H琼脂中的抗生素含量为

  • A.苯唑西林6μg/ml
  • B.苯唑西林8μg/ml
  • C.苯唑西林10μg/ml
  • D.甲氧西林6μg/ml
  • E.甲氧西林8μg/ml
64

结核分枝杆菌H37Rv ATCC27294为哪种药物的质控菌株

  • A.一线药、二线药的敏感质控菌株
  • B.链霉素耐药质控菌株
  • C.异烟肼耐药质控菌株
  • D.环丝氨酸耐药质控菌株
  • E.卡那霉素耐药质控菌株
65

嗜神经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最好接种于小鼠的何部位

  • A.鼻内
  • B.皮内
  • C.脑内
  • D.腹腔内
  • E.静脉
66

疑似布鲁菌病时,血培养至少连续培养多长时间

  • A.1周
  • B.2周
  • C.3周
  • D.4周
  • E.5周
67

有关EHEC致病机制正确的是

  • A.原粒介导LT,ST肠毒素,使肠黏膜细胞胞浆内CAMP增加,液体电解质分泌亢进
  • B.病原菌黏附于肠黏膜表面并增殖破坏上皮细胞
  • C.直接侵袭结肠黏膜上皮细胞,释放内毒素破坏细胞形成炎症和溃疡
  • D.溶源性噬菌体介导SLT_I或Ⅱ型毒素,终中止肠黏膜上皮细胞蛋白合成
  • E.产生肠集聚耐热毒素致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亢进
68

用于粪便污染检测指标的是

  • A.霍乱弧菌
  • B.产气肠杆菌
  • C.阴沟肠杆菌
  • D.变形肠杆菌
  • E.大肠杆菌
69

锡克试验原理为

  • A.Ⅰ型变态反应
  • B.Ⅱ型变态反应
  • C.Ⅲ型变态反应
  • D.Ⅳ型变态反应
  • E.毒素抗毒素中和反应
70

正常定植于人体各部位的细菌群称为正常菌群,它们不包括

  • A.常居菌
  • B.过路菌
  • C.条件致病菌
  • D.机会致病菌
  • E.结核分枝杆菌
71

伤寒、副伤寒病人在哪一期间采取血液标本进行病原分离率最高

  • A.发病一周内
  • B.发病一周后
  • C.发病第二至三周时
  • D.发病第四周及以后
  • E.潜伏期内
72

真菌对哪种因素抵抗力最弱

  • A.干燥环境
  • B.60℃1小时加热
  • C.紫外线照射
  • D.抗生素
  • E.潮湿环境
73

病原性细菌大部分属于

  • A.腐生菌
  • B.自营菌
  • C.光能自养菌
  • D.化能自养菌
  • E.寄生菌
74

化学发光与荧光的本质区别是

  • A.化学发光需要酶催化,而荧光不需要
  • B.化学发光和荧光的波长不同
  • C.形成激发态分子的激发能不同
  • D.化学发光的时间较荧光长
  • E.荧光物质能直接标记抗体,而化学发光剂不能
75

下列试验不属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试验是

  • A.CAMP试验
  • B.吲哚试验
  • C.硫化氢试验
  • D.明胶液化试验
  • E.尿素分解试验
76

抗Sm抗体为下列何种疾病的标志性抗体

  • A.混合结缔组织病
  • B.SLE
  • C.干燥综合征
  • D.重症肌无力
  • E.类风湿关节炎
77

具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最重要的条件是

  • A.反应过程中必须保证产生足够的激发能
  • B.反应过程中必须保证信号接受的灵敏度
  • C.反应过程中必须保证有发光物质对光的吸收
  • D.反应过程中必须保证有发光物质对光的发射
  • E.反应过程中必须保证产生足够的光量子
78

发光免疫分析中直接参与发光反应的标记物主要是

  • A.吖啶酯类标记物
  • B.三联吡啶钌标记物
  • C.二氧乙烷标记物
  • D.鲁米诺标记物
  • E.碱性磷酸酶标记物
79

有关本周蛋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本周蛋白即尿中游离的免疫球蛋白轻链
  • B.本周蛋白加热至37℃出现沉淀,继续加热至100℃后重新溶解
  • C.本周蛋白又称凝溶蛋白
  • D.本周蛋白加热至4p~60℃出现沉淀,继续加热至100℃后重新溶解
  • E.尿标本宜先用聚乙二醇,通过半透膜浓缩后再进行免疫电泳分析
80

冷球蛋白的特点是

  • A.4℃自发沉淀
  • B.10℃自发沉淀
  • C.4℃溶解
  • D.20℃溶解
  • E.10℃溶解
81

影响免疫浊度测定的因素,不包括

  • A.抗原与抗体的比例
  • B.温度
  • C.盐浓度
  • D.抗体的质量
  • E.增强剂
82

下图为ELISA某技术类型的原理示意图,其技术类型是

  • A.直接法
  • B.间接法
  • C.双抗体夹心法
  • D.竞争法
  • E.捕获法
83

通常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pH为

  • A.<6
  • B.6~9
  • C.>9
  • D.4~7
  • E.9~12
84

在pH、离子强度等条件固定时,蛋白质分子量越大,用以沉淀的PEG浓度

  • A.越小
  • B.越大
  • C.与蛋白质分子量无关
  • D.与蛋白质分子量相等
  • E.与蛋白质的浓度相等
85

关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不正确的是

  • A.抗原抗体的结合为分子间结构互补的结合,是一种非共价的结合
  • B.抗原抗体反应是一种可逆反应
  • C.抗体亲和力越高,与抗原结合越牢固
  • D.加入一定浓度的NaCl有助于抗原抗体复合物表面失去电荷
  • E.抗原抗体反应,疏水胶体转化为亲水胶体
86

直接Coombs试验使用的红细胞

  • A.O型红细胞
  • B.AB型红细胞
  • C.A型红细胞
  • D.B型红细胞
  • E.自身红细胞
87

下列依赖维生素K的蛋白质是

  • A.PC
  • B.TM
  • C.因子Ⅷ
  • D.TFPI
  • E.HCⅡ
88

下列哪项不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实验室检查

  • A.BT时间延长
  • B.血小板数减少
  • C.束臂试验阳性
  • D.血块收缩不良
  • E.血小板形态正常
89

下列关于Rous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尿中含铁血黄素是不稳定的铁蛋白聚合体
  • B.只要是血管内溶血,其Rous试验为阳性
  • C.溶血初期时,Rous试验就可呈阳性
  • D.含铁血黄素中的铁为二价铁
  • E.含铁血黄素中的铁与反应试剂在碱性环境中形成亚铁氰化铁沉淀
90

下列哪项是AML所特有的免疫学诊断标志

  • A.抗髓过氧化物酶(MPO)单抗
  • B.CD22
  • C.CD34
  • D.CD4
  • E.TdT
91

粒细胞M3型最特异的基因标志是

  • A.t(8,21)
  • B.t(9,11)
  • C.t(15,17)
  • D.BCR-ABL融和基因
  • E.PML-RARα融和基因
92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多见于

  •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
  •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C.儿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缓解后
  • E.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94

目前为预防输血中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理想的红细胞制剂是

  • A.年轻红细胞
  • B.洗涤红细胞
  • C.浓缩红细胞
  • D.少白细胞红细胞
  • E.辐照红细胞
95

下列关于脑脊液氯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维持脑脊液和血浆渗透压的平衡,正常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比血中高,称为Donnan平衡
  • B.正常脑脊液氯化物含量为110~120mmol/L
  • C.氯化物的测定方法多用己糖激酶法
  • D.呼吸性碱中毒时脑脊液氯化物含量会减低
  • E.尿毒症时脑脊液氯化物含量会减低
96

下列描述符合正常精液的是

  • A.精液量0.95ml
  • B.精子活率77%
  • C.精子畸形率30%
  • D.pH7.0
  • E.精子活动力c级
97

不能被白细胞稀释液破坏是哪一种红细胞

  • A.有核红细胞
  • B.巨大红细胞
  • C.大红细胞
  • D.小红细胞
  • E.网织红细胞
98

为什么HiCN转化液不能贮存于塑料瓶中

  • A.导致血红蛋白转化时间延长
  • B.导致Hi生成减少,测定结果偏低
  • C.导致CN-1下降,测定结果偏低
  • D.试剂会出现混浊现象
  • E.会缩短试剂的保质期
99

下列指标中与巨幼细胞性贫血无关的是

  • A.细胞核的发育落后于胞质
  • B.MCV 110~160fl
  • C.MCH 34~50pg
  • D.MCHC 320~360g/L
  • E.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100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可见于

  • A.伤寒的极期
  • B.猩红热急性期
  • C.钩虫感染
  • D.变态反应性疾病
  • E.血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