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肠穿孔
- B.肠梗阻
- C.胆道蛔虫症
- D.阑尾炎
- E.胰腺炎
- A.核蛋白体
- B.质粒
- C.多糖颗粒
- D.磷酸盐颗粒
- E.类脂A
- A.大肠埃希菌
- B.金黄葡萄球菌
- C.肺炎克雷伯杆菌
- D.脑膜炎奈瑟菌
- E.流感嗜血杆菌
- A.缺铁性贫血
- B.慢性白血病
- C.溶血性贫血
-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 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A.近曲小管
- B.髓襻升支
- C.髓襻降支
- D.远曲小管
- E.集合管
- A.2
- B.3
- C.23
- D.22
- E.46
- A.化脓性脑膜炎
- B.结核性脑膜炎
- C.流行性乙型脑炎
- D.脑脊髓梅毒
- E.白血病细胞脑转移
- A.平均数
- B.标准差
- C.变异系数
- D.极差
- E.方差
- 9
-
尿比密升高可见于
- A.婴幼儿
- B.尿崩症
- C.慢性肾小球肾炎
- D.心功能不全
- E.肾盂肾炎
- A.尿比密
- B.尿中总固体含量
- C.折射率
- D.尿渗透量
- E.尿量
- 11
-
测定微量元素含量常用
- A.可见一紫外分光光度法
- 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C.荧光分析法
- D.电化学分析法
- E.电泳技术
- A.白色念珠茵
- B.球孢子菌
- C.热带念珠菌
- D.类星形念珠菌
- E.新型隐球菌
- 13
-
体内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是
- A.乳酸
- B.胆红素
- C.尿素
- D.尿酸
- E.肌酐
- A.具有相同的催化功能
- B.具有相同的空间构象
- C.分子组成不同
- D.器官分布不同
- E.理化性质不同
- 15
-
类风湿关节炎的特点不包括
- A.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骨骼组织病
- B.女性多于男性
- C.免疫学检查可见血清及滑膜液中出现类风湿因子
- D.血清IgG、IgM、IgA水平升高
- E.关节及周围组织呈对称性、多发性损害
- A.夏科一雷登结晶
- B.草酸钙结晶
- C.磷酸钙结晶
- D.碳酸钙结晶
- E.草酸结晶
- A.感染所致的类白血病反应
- B.AML—M2
- C.AML-M5a
- D.ALL
- E.肿瘤骨髓转移
- 18
-
核右移常伴白细胞总数
- A.增多
- B.减少
- C.正常
- D.恒定
- E.变化不定
- A.尿酸盐
- B.磷酸盐
- C.碳酸盐
- D.非晶形磷酸盐
- E.草酸盐
- A.由于宿主的影响,导致机体某一部位的正常菌群中各种细菌数量的变化
- B.由于外环境的影响,导致机体某一部位的正常菌群中细菌组成的变化
- C.由于宿主的影响,导致机体某一部位的正常菌群中细菌组成的变化
- D.由于外环境的影响,导致机体某一部位的正常菌群中各种细菌数量的变化
- E.以上都是
- A.三点双项同测终点法试剂盒
- B.快速反应试剂盒
- C.三点双项同测连续监测法试剂盒
- D.抗干扰反应试剂盒
- E.三点双项同测终点速率法测定的试剂盒
- A.ALT
- B.AST
- C.ALP
- D.GGT
- E.FAMY
- A.(IS015189—2003E)是专门针对医学实验室管理的第1个国际标准。
- B.1981年12月我国成立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 C.我国第一部检验医学的标准操作规程《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 D.《临床实验室改进法案修正案》是指C11IA88
- E.ISO17025是《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
- A.杜克嗜血杆菌
- B.流感嗜血杆菌
- C.梅毒螺旋体
- D.淋病奈瑟菌
- E.霍乱弧菌
- A.超急性排斥反应
- B.急性排斥反应
- C.慢性排斥反应
- D.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 E.超慢性排斥反应
- A.采用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原理
- B.主要与球蛋白反应
- C.滴注青霉素可致干化学法产生假阴性
- D.尿液pH≤3.0时,出现假阳性结果
- E.尿pH>9可出现假阴性
- A.LD
- B.ADA
- C.AMY
- D.AKP
- E.ACP
- A.血小板计数>100×109/L
- B.中性粒细胞计数>1.0×109/L
- C.血红蛋白浓度:>90g/L
- D.外周血白血病细胞<5%
- E.骨髓中白血病细胞<10%
- A.红细胞管型
- B.白细胞管型
- C.蜡样管型
- D.颗粒管型
- E.透明管型
- A.活动期血清补体水平上升
- B.免疫学检查IgG增长显著
- C.血清中抗核抗体滴度增高
- D.96%的病人狼疮细胞试验阳性
- E.免疫学检查IgA增长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