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专业实践技能》模拟题三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正常肾浓缩功能

  • A.禁饮尿渗量<600mOsm/(kg·H<sub >2</sub>O)
  • B.禁饮尿渗量300mOsm/(kg·H<sub >2</sub>O)
  • C.一次性尿渗量>450mOsm/(kg·H<sub >2</sub>O)
  • D.一次性尿渗量<350mOsm/(kg·H<sub >2</sub>O)
  • E.禁饮尿渗量600~1000mOsm/(kg·H<sub >2</sub>O)
2

肾小管坏死

  • A.禁饮尿渗量<600mOsm/(kg·H<sub >2</sub>O)
  • B.禁饮尿渗量300mOsm/(kg·H<sub >2</sub>O)
  • C.一次性尿渗量>450mOsm/(kg·H<sub >2</sub>O)
  • D.一次性尿渗量<350mOsm/(kg·H<sub >2</sub>O)
  • E.禁饮尿渗量600~1000mOsm/(kg·H<sub >2</sub>O)
3

等渗尿

  • A.禁饮尿渗量<600mOsm/(kg·H<sub >2</sub>O)
  • B.禁饮尿渗量300mOsm/(kg·H<sub >2</sub>O)
  • C.一次性尿渗量>450mOsm/(kg·H<sub >2</sub>O)
  • D.一次性尿渗量<350mOsm/(kg·H<sub >2</sub>O)
  • E.禁饮尿渗量600~1000mOsm/(kg·H<sub >2</sub>O)
4

肾前性少尿

  • A.禁饮尿渗量<600mOsm/(kg·H<sub >2</sub>O)
  • B.禁饮尿渗量300mOsm/(kg·H<sub >2</sub>O)
  • C.一次性尿渗量>450mOsm/(kg·H<sub >2</sub>O)
  • D.一次性尿渗量<350mOsm/(kg·H<sub >2</sub>O)
  • E.禁饮尿渗量600~1000mOsm/(kg·H<sub >2</sub>O)
5

见于浆细胞异常形态改变的是

  • A.空泡变性
  • B.卡波环
  • C.Russell小体
  • D.中毒颗粒
  • E.棒状小体
6

(共用备选答案)

  • A.禁饮尿渗量<600mOsm/(kg·H<SUB>2</SUB>O)
  • B.禁饮尿渗量300mOsm/(kg·H<SUB>2</SUB>O)
  • C.一次性尿渗量>450mOsm/(kg·H<SUB>2</SUB>O)
  • D.一次性尿渗量<350mOsm/(kg·H<SUB>2</SUB>O)
  • E.禁饮尿渗量600~1000mOsm/(kg·H<SUB>2</SUB>O)&nbsp;&nbsp;&nbsp;&nbsp;1.等渗尿&nbsp;&nbsp;&nbsp;&nbsp;2.肾前性少尿&nbsp;&nbsp;&nbsp;&nbsp;3.肾小管坏死&nbsp;&nbsp;&nbsp;&nbsp;4.正常肾浓缩功能
7

(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65岁。腰痛入院,血红蛋白60g/L,尿蛋白2g/L,本-周蛋白(+)。

其尿蛋白尿类型为

  • A.肾小球性蛋白尿
  • B.肾小管性蛋白尿
  • C.组织性蛋白尿
  • D.溢出性蛋白尿
  • E.分泌性蛋白尿
8

这种尿蛋白常出现在

  • A.多发性骨髓瘤
  • B.慢性肾衰竭
  • C.重链病
  • 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E.急性肾小球肾炎
9

如病程中出现咳嗽气促,发绀,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则应首先考虑

  • A.军团菌
  • B.卡氏肺孢虫性肺炎
  • C.心功能不全
  • D.间质性肺炎
  • E.粟粒性肺结核
10

要明确诊断首先检查是

  • A.PPD试验
  • B.骨髓穿刺
  • C.抗HIV抗体及CD4<SUP>+</SUP>淋巴细胞计数
  • D.血浓缩找恶性细胞
  • E.淋巴结穿刺或活检
12

下列哪一项指标证明抗病毒治疗有效

  • A.HBeAg(-),HBV-DNA(+)
  • B.HBeAg(-),HBV-DNA(-)
  • C.HBeAg(+),HBV-DNA(-)
  • D.HBsAg(+),抗HBe(+)
  • E.HBsAg(+),抗HBc(+)
15

如果标本中存在NaN3,可能会导致

  • A.假阴性
  • B.假阳性
  • C.灵敏度增加
  • D.特异性增加
  • E.临界值下降
16

该病治疗上首选抗生素为

  • A.青霉素
  • B.氯霉素
  • C.红霉素
  • D.庆大霉素
  • E.亚胺培南
17

如果标本离心不充分,存在纤维蛋白,可能会导致

  • A.假阴性
  • B.假阳性
  • C.灵敏度增加
  • D.特异性增加
  • E.临界值下降
18

如果标本严重溶血,可能会导致

  • A.假阴性
  • B.假阳性
  • C.灵敏度增加
  • D.特异性增加
  • E.临界值下降
19

不采用ELISA间接法检测IgM型抗HBo抗体,是因为

  • A.ELISA间接法灵敏度低
  • B.不能纯化HBcAg
  • C.血清中IgG抗体干扰IgM的测定
  • D.血清中IgM型抗HBc抗体浓度过高
  • E.避免带现象的发生
20

ELISA捕获法又称为

  • A.反向间接法
  • B.反向竞争法
  • C.竞争抑制试验
  • D.双抗体夹心法
  • E.双位点夹心法
21

酶标记物是

  • A.酶标记的鼠抗人IgG抗体
  • B.酶标记的鼠抗HBc抗体
  • C.酶标记的HBcAg
  • D.酶标记的鼠抗人IgM抗体
  • E.酶标记的羊抗鼠IgG抗体
22

如果IgM型抗HBc抗体阳性,则在固相载体表面形成的复合物为

  • A.HBcAg-抗HBc抗体-酶标记的鼠抗人IgM抗体
  • B.鼠抗人IgM抗体-IgM-HBcAg-酶标记的鼠抗HBc抗体
  • C.鼠抗人IgG抗体-IgG-HBcAg-酶标记的鼠抗人IgM抗体
  • D.鼠抗人IgM抗体IgM-酶标记的HBcAg
  • E.HBcAg-抗HBc抗体-酶标记的鼠抗人IgG抗体
23

上述患者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最可能为

  • A.明显增加
  • B.增加
  • C.正常
  • D.轻度减低
  • E.明显减低
24

(共用题干)

ELISA捕获法检测IgM型抗HBc抗体。

固相包被的物质是

  • A.HBcAg
  • B.鼠抗人免疫球蛋白IgM抗体
  • C.抗HBc抗体
  • D.抗免疫球蛋白的γ链抗体
  • E.抗免疫球蛋白的λ链抗体
25

上述患者其骨髓象最可能为

  • A.骨髓增生减低,淋巴细胞系显著增多
  • B.骨髓增生活跃,粒细胞系出现核左移
  • 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细胞系占95%,以中、晚幼粒为主
  • D.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淋巴细胞系占90%,以幼淋巴细胞为主
  • E.骨髓增生活跃,各细胞系形态及比例正常
28

自动分析仪的反应温度一般选为

  • A.20℃
  • B.25℃
  • C.30℃
  • D.35℃
  • E.37℃
29

近3个月来,某实验室测定某批号质控品AKP的均值分别是:210,200,190,这种结果说明

  • A.无法判断
  • B.质控血清稳定,仪器不稳定
  • C.质控血清变质,仪器不稳定
  • D.质控血清变质,仪器稳定
  • E.质控血清稳定,仪器稳定
30

患者女性,40岁。拟诊为Addison氏病,静脉注射CRH 1μg/kg体重后测定血浆中ACTH和皮质醇,支持该诊断的实验结果应该是

  • A.血浆ACTH和皮质醇增高
  • B.血浆ACTH不变,而皮质醇增高
  • C.血浆ACTH增高,而皮质醇不变
  • D.血浆ACTH增高,而皮质醇降低
  • E.血浆ACTH和皮质醇不发生改变
31

因变质校准液引起的误差属于

  • A.偶然误差中的标本处理不当误差
  • B.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 C.系统误差中的方法学误差
  • D.工作曲线制备错差
  • E.偶然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32

下列哪些试验项目多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

  • A.转氨酶
  • B.载脂蛋白
  • C.胆固醇
  • D.白蛋白
  • E.总胆汁酸
33

A、B两种物质,A在流动相中溶解度大于B,进行洗脱时先被洗脱下来的是

  • A.A物质
  • B.B物质
  • C.同时洗脱
  • D.都不被洗脱
  • E.洗脱速度与物质的颗粒大小有关
34

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S〕等于

  • A.0.5km
  • B.1km
  • C.2km
  • D.3km
  • E.4km
38

脲酶法测定血清中尿素时,加脲酶后尿素水解首先产生

  • A.氨和谷氨酸
  • B.谷氨酸及CO<sub >2</sub>
  • C.CO<sub >2</sub>及氨
  • D.谷氨酸
  • E.硫酸铵
39

下列原因可造成血尿素含量增高,但不包括

  • A.急性黄色肝萎缩
  • B.休克
  • C.慢性肾小球肾炎
  • D.泌尿道严重梗阻
  • E.剧烈呕吐或腹泻
40

下列疾病均可见血尿酸增高,但除外

  • A.痛风
  • B.肾功能损害
  • C.白血病
  • D.恶性肿瘤
  • E.肝硬化
41

下列疾病均有血清尿素氮增高而血清肌酐正常,但除外

  • A.慢性肾衰竭尿毒症
  • B.急性传染病
  • C.上消化道出血
  • D.大面积烧伤
  • E.甲状腺功能亢进
42

肾病综合征时血浆蛋白质浓度不降低的是

  • A.清蛋白
  • B.铜蓝蛋白
  • C.α<SUB>2</SUB>巨球蛋白
  • D.前清蛋白
  • E.α<SUB>1</SUB>酸性糖蛋白
43

下列检查哪组指标的变化与代谢性酸中毒相符

  • A.[HCO<SUB>3</SUB>-]下降,伴有[K<SUP>+</SUP>]升高,[Cl<SUP>-</SUP>]相对升高
  • B.[HCO<SUB>3</SUB>-]下降,伴有[K<SUP>+</SUP>]下降,[Gl<SUP>-</SUP>]相对下降
  • C.[HCO<SUB>3</SUB>-]升高,伴有[K<SUP>+</SUP>]降低,[Cl<SUP>-</SUP>]相对升高
  • D.[HCO<SUB>3</SUB>-]升高,伴有[K<SUP>+</SUP>]升高,[Cl<SUP>-</SUP>]相对升高
  • E.[HCO<SUB>3</SUB>-]升高,伴有[K<SUP>+</SUP>]降低,[C1<SUP>-</SUP>]相对下降
44

血浆阴离子间隙降低见于

  • A.乳酸性酸中毒
  • 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C.严重低血氧、休克
  • D.高Gl<SUP>-</SUP>性代谢性碱中毒
  • E.肾功能不全性酸中毒
45

以下关于血气分析质控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质控物平衡至室温后,再用力振摇2~3分钟才能开瓶使用
  • B.开启安瓿后,应立即注入仪器中检测
  • C.质控数据如偏离参考范围,应检查原因
  • D.过期的质控物不能使用
  • E.质控品中的分析物在气液两相中的平衡受温度影响小
46

不参与维持血液pH平衡的是

  • A.血液的缓冲系统调节
  • B.肺对CO<SUB>2</SUB>排出的调节
  • C.肾脏对酸碱物质排出的调节
  • D.神经系统的调节
  • E.每日饮水量、尿和排汗量的调节
47

某病人血气分析与电解质测定结果:[Na+]=140mmol/L,[K+]=3.0mmol/L,[Cl-]=87mmol/L,[HCO3-28mmol/L,PCO230mmHg,pH 7.60,初步考虑为

  • A.呼吸性碱中毒伴代谢性酸中毒
  • B.代谢性碱中毒伴呼吸性酸中毒
  • C.呼吸性碱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
  • D.代谢性酸中毒伴呼吸性酸中毒
  • E.无酸碱平衡紊乱
51

将乳糜血浆放置4℃环境中过夜次晨观察仍是均匀混浊,说明下列何种脂蛋白增多

  • A.乳糜微粒
  • B.极低密度脂蛋白
  • C.低密度脂蛋白
  • D.高密度脂蛋白
  • E.乳糜微粒及低密度脂蛋白
52

鉴别单纯性肥胖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选用

  • A.血浆皮质醇测定
  • B.血浆ACTH测定
  • C.ACTH兴奋试验
  • D.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 E.24小时UFC测定
54

在动态法中,测定杯的吸收率超过ABN(异常吸收率)时,ABN被标志为

  • A.试剂变质
  • B.底物耗尽
  • C.有干扰物存在
  • D.样本本底太高
  • E.反应超时
55

幼儿期发生的生长激素缺乏症与甲减表现的主要区别在于

  • A.身高
  • B.体重
  • C.性器官发育及第二性征的表现
  • D.蛋白质合成功能
  • E.智力状况
56

Graves病中,最明显的体液免疫特征是病人血中可检出

  • A.长效甲状腺刺激素
  • B.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
  • C.抗甲状球蛋白抗体
  • D.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 E.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57

下列符合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是

  • A.继发性常表现为多内分泌腺功能减退
  • B.高血糖
  • C.高钾、高钙
  • D.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增多
  • E.淋巴细胞减少
58

利用凝胶层析法进行分级分离时大多采用多少厘米长的层析柱

  • A.10~20
  • B.20~30
  • C.30~40
  • D.50~60
  • E.100
61

可作为HDV感染诊断金标准的标志物为

  • A.血清HDAg
  • B.肝组织HDAg
  • C.血清HDV RNA
  • D.肝组织HDV RNA
  • E.抗HDIgM
62

细菌菌落由光滑型变为粗糙型是因为细胞壁中哪种成分缺失

  • A.脂质A
  • B.核心多糖
  • C.磷壁酸
  • D.特异多糖
  • E.脂蛋白
63

下列试验属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试验是

  • A.CAMP试验
  • B.甲基红试验
  • C.七叶苷水解试验
  • D.硝酸盐还原试验
  • E.尿素分解试验
64

溶菌酶对革兰阴性菌杀菌作用弱,主要因为

  • A.细胞壁较疏松
  • B.无磷壁酸
  • C.无肽聚糖
  • D.缺乏五肽交联桥
  • E.有外膜保护
65

血源性肺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 B.大肠埃希菌
  • C.肺炎克雷伯菌
  • D.化脓性链球菌
  • E.黑色消化球菌
66

关于MRS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携带mecA基因、编码低亲和力青霉素结合蛋白
  • B.应报告耐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C.普通药敏试验不能够筛选
  • D.医院内感染重要病原菌
  • E.可使用万古霉素进行治疗
67

抗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是

  • A.青霉素
  • B.头孢菌素
  • C.红霉素
  • D.复方新诺明
  • E.万古霉素
68

用于PCR检测HCV-RNA的血清或血浆最好置于

  • A.室温
  • B.4℃
  • C.-20℃
  • D.-70℃
  • E.-80℃
69

下列哪些临床标本不能冷冻保存

  • A.脑脊液
  • B.尿液
  • C.伤口分泌物
  • D.深部脓液
  • E.胸水
70

痰标本检查结核分枝杆菌,行涂片与抗酸染色,如镜检找到抗酸杆菌,报告时“阴性”代表

  • A.多数视野能发现1~9个的抗酸杆菌
  • B.多数视野发现10个或10个以上的抗酸杆菌
  • C.全片发现10个或10个以上的抗酸杆菌
  • D.全片发现3~9个的抗酸杆菌
  • E.全片未发现抗酸杆菌
71

院内感染获得性肺炎主要病原体是

  • A.真菌
  • B.病毒
  • C.金黄色葡萄球菌
  • D.支原体
  • E.肺炎克雷菌伯
72

对人和动物致病的是

  • A.伊氏李斯特菌
  • B.无害李斯特菌
  • C.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 D.格氏李斯特菌
  • E.斯氏李斯特菌
73

下列关于重链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清电泳可见M蛋白区带
  • B.γ型重链病一般无本-周蛋白尿
  • C.易反复感染
  • D.属一种良性病变
  • E.常见的是γ、α和μ型重链病
74

下列分析技术中灵敏度最低的是

  • A.微粒子化学发光分析技术
  • B.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 C.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 D.酶联免疫吸附技术
  • E.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技术
75

下列何种情况怀疑是HIV感染

  • A.CD4细胞↓,CD8T细胞正常,CD4/CD8↓
  • B.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正常
  • C.CD4T细胞正常,CD8T细胞+↓CD4/CD8↑
  • D.CD4T细胞↑,CD8T细胞正常,CD4/CD8↑
  • E.CD4T细胞正常,CD8T细胞↑,CD4/CD8↓
76

下列哪种荧光染料在酸性溶液中荧光强度显著降低

  • A.FITC(异硫氰酸荧光素)
  • B.PE(藻红蛋白)
  • C.得州红
  • D.PC(藻青蛋白)
  • E.APC(别藻青蛋白)
77

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对HLA进行血清学分型,如果定型血清为抗HLA-DR或HLA-DQ,则使用的细胞通常是

  • A.纯化的红细胞
  • B.纯化的B细胞
  • C.纯化的T细胞
  • D.纯化的CD4<SUB>+</SUB>T细胞
  • E.纯化的CD8<SUB>+</SUB>T细胞
78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角蛋白的标准基质是

  • A.大鼠骨骼肌组织
  • B.大鼠皮肤黏膜组织
  • C.大鼠小肠黏膜组织
  • D.大鼠胃黏膜组织
  • E.大鼠食管中段黏膜组织
79

补体滴定时,若1:60的0.12ml补体为1个“实用单位”,则2个“实用单位”为

  • A.1:50,0.2ml
  • B.1:40,0.2ml
  • C.1:30,0.2ml
  • D.1:25,0.2ml
  • E.1:20,0.2ml
80

血清中单一免疫球蛋白增高主要见于

  • A.慢性肝病
  • B.类风湿关节炎
  • C.肺结核
  • D.系统性红斑狼疮
  • E.多发性骨髓瘤
81

临床上检测B细胞功能最常见的试验为

  • A.B细胞分化抗原检测
  • B.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 C.血清Ig量测定
  • D.血清C3含量测定
  • E.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
82

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的免疫复合物,可选用何种试验来检测

  • A.Clq结合试验
  • B.腹蛇毒因子激活试验
  • C.细菌多糖结合试验
  • D.胰蛋白酶结合试验
  • E.速率散射比浊法
83

下列选项中,关于荧光素与蛋白质结合比率(F/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F/P值越高,说明抗体分子上结合的荧光素越少
  • B.F/P值越高,说明细胞上结合的荧光素越多
  • C.固定标本的荧光抗体以F/P=2.5为宜
  • D.活细胞染色的荧光抗体以F/P=1.5为宜
  • E.(RB200)F/P=A<SUB>515</SUB>/A<SUB>280</SUB>
84

目前实验室常用的克隆化方法是

  • A.显微镜操作法
  • B.有限稀释法
  • C.琼脂平板法
  • D.细胞分选仪法
  • E.分子筛法
85

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PT正常,APTT延长,APTT延长不被新鲜血清纠正,而被硫酸钡吸附血浆纠正,此结果提示患者是

  • A.血友病甲
  • B.血友病乙
  • C.因子Ⅺ缺乏症
  • D.维生素K缺乏症
  • E.血管性血友病
86

某患者术后伤口渗血不止,临床怀疑有DIC,应选择下列哪一组筛选试验

  • A.出血时间,束臂试验,凝血时间
  • B.血小板计数,血块收缩,出血时间
  • C.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
  • D.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E.血小板黏附试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87

确诊为重型海洋性贫血,反复输血治疗出现铁负荷过重,需进行驱铁治疗,请问下列哪项指标最能反映驱铁治疗的效果

  • A.血清铁蛋白
  • B.转铁蛋白
  • C.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 D.血清铁
  • E.血清总铁结合力
88

PAdT增高的疾病

  • A.尿毒症
  • B.肝硬化
  • C.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 D.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 E.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89

STGT试验中替代PF3的试剂

  • A.白陶土
  • B.兔脑
  • C.血浆
  • D.红细胞溶解产物
  • E.磷脂
90

下列哪种疾病凝血酶时间延长

  • A.Ⅺ因子缺乏症
  • B.Ⅶ因子缺乏症
  • C.血友病A
  • D.血友病B
  • E.原发性纤溶
91

下列关于缺铁性贫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15%
  • B.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
  • C.铁蛋白<12μg/L
  • D.血清总铁结合力减低
  • E.血清铁降低
92

下列关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白血病细胞有明显的质和量异常
  • B.白血病细胞PAS染色可呈阳性反应
  • C.白血病细胞易浸润肝、脾和淋巴结
  • D.白血病细胞胞浆中可见Auer小体
  • E.白血病细胞可进入周围血液
95

盐水法为Rh(-)时,常规需检查哪一项确证

  • A.Rh鉴定
  • B.Rh亚型鉴定
  • C.弱D鉴定
  • D.Rh表型鉴定
  • E.Rh null试验
96

血液常用的保存液ACDA和CPDA中的A指

  • A.枸橼酸
  • B.枸橼酸钠
  • C.磷酸二氢钠
  • D.腺嘌呤
  • E.葡萄糖
97

使用激光与细胞化学法进行白细胞分类,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强的细胞是

  • A.中性粒细胞
  • B.淋巴细胞
  • C.单核细胞
  • D.嗜酸性粒细胞
  • E.嗜碱性粒细胞
98

在手工法进行白细胞计数时,血液稀释比例为20倍,计数四周四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为112个,则白细胞的浓度为

  • A.22.4×10<SUP>9</SUP>/L
  • B.11.2×10<SUP>9</SUP>/L
  • C.5.6×10<SUP>9</SUP>/L
  • D.4.8×10<SUP>9</SUP>/L
  • E.2.8×10<SUP>9</SUP>/L
99

下列可引起仪器法红细胞计数结果偏低的影响因素是

  • A.多量巨大血小板
  • B.高白细胞
  • C.高脂血症
  • D.冷球蛋白血症
  • E.冷凝集素
100

目前ICSH推荐测定Hb的参考方法是

  • A.十二烷基硫酸钠比色法
  • B.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
  • C.碱羟血红蛋白比色法
  • D.酸化血红蛋白比色法
  • E.叠氮高铁血红蛋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