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放射医学技术题库(初级士)基础知识重点预习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纵隔的下界是

  • A.膈
  • B.迷走神经
  • C.胸廓上口
  • D.胸腺
  • E.膈神经
2

纵隔的上界是

  • A.膈
  • B.迷走神经
  • C.胸廓上口
  • D.胸腺
  • E.膈神经
3

前纵隔内有

  • A.膈
  • B.迷走神经
  • C.胸廓上口
  • D.胸腺
  • E.膈神经
4

后纵隔内有

  • A.膈
  • B.迷走神经
  • C.胸廓上口
  • D.胸腺
  • E.膈神经
5

同一原子中,电子结合能最大的壳层是

  • A、L壳层
  • B、N壳层
  • C、K壳层
  • D、O壳层
  • E、M壳层
6

中纵隔内有

  • A.膈
  • B.迷走神经
  • C.胸廓上口
  • D.胸腺
  • E.膈神经
7

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称

  • A、基态
  • B、激发态
  • C、第一激发态
  • D、第二激发态
  • E、跃迁
8

K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

  • A、1
  • B、2
  • C、8
  • D、10
  • E、18
9

原子中某壳层轨道电子受到原子核作用的能量是

  • A、结合能
  • B、激发能
  • C、电离能
  • D、跃迁
  • E、高能级
11

表征原子的能量状态称为

  • A、原子能级
  • B、轨道半径
  • C、结合能
  • D、电离能
  • E、激发能
12

大脑皮层的主要躯体运动区位于

  • A、中央前回
  • B、中央后回
  • C、颞上回
  • D、颞横回
  • E、扣带回
13

人体中把不同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活动统一协调起来的一套调节机构叫作

  • A、运动系统
  • B、淋巴系统
  • C、神经系统
  • D、内分泌系统
  • E、心血管系统
14

中心线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照射野的中心称中心线
  • B、与胶片垂直的那条线称中心线
  • C、由X线管窗口发出的X线束称中心线
  • D、X线束中心部分的那一条X线被称为中心线
  • E、通过被照体中心部分的那一条X线称为中心线
15

评价肺通气的功能,下列指标较好的是

  • A、潮气量
  • B、功能余气量
  • C、肺活量
  • D、补吸气量
  • E、用力肺活量
16

消化道中能对胆盐和维生素B主动吸收的部位是

  • A、十二指肠
  • B、空肠
  • C、胃
  • D、回肠
  • E、大肠
17

几何学模糊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 A、焦点大小
  • B、物-片距
  • C、胶片γ值
  • D、焦-肢距
  • E、散焦值
18

关于原子能级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电子在各个轨道上具有的能量是连续的
  • B、原子能级,以电子伏特表示
  • C、结合力与原子序数有关
  • D、移走轨道电子所需的最小能量称结合能
  • E、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称基态
19

照片影像局部出现模糊,原因可能是

  • A、摄影时暗盒移动
  • B、摄影时肢体移动
  • C、摄影时球管震动
  • D、屏和片密着不良
  • E、摄影时间过长
20

以下属于颈外动脉直接分支的是

  • A、甲状腺下动脉
  • B、甲状腺上动脉
  • C、脑膜中动脉
  • D、椎动脉
  • E、胸廓内动脉
21

关于大肠解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盲肠的位置随升结肠的长短而异
  • B、间位结肠指位于肝、肾之间的结肠
  • C、结肠脾曲位于第8肋软骨水平
  • D、乙状结肠长度的变异较大
  • E、直肠瓣为直肠壶腹部的3个半月皱襞
22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其中的

  • A、蛋白质
  • B、葡萄糖
  • C、NaCl
  • D、非蛋白质
  • E、脂类
23

关于焦点方位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近阳极侧焦点面大
  • B、近阴极侧焦点面大
  • C、X线管短轴方向不等大
  • D、X线管长轴方向等大
  • E、各方位焦点面等大
24

颈椎最主要的特征是

  • A、椎体较小
  • B、棘突分叉
  • C、有横突孔
  • D、关节突不明显
  • E、椎孔较小
25

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唯一不产生电离的过程是

  • A.相干散射
  • B.光电效应
  • C.康普顿效应
  • D.电子对效应
  • E.光核作用
26

关于特征X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线波长仅与管电压有关
  • B、内层轨道电子跃迁产生X线为特征放射
  • C、X射线谱是连续能量谱
  • D、电压升高特征放射能量增加
  • E、管电压升高特征射线的百分比减少
27

以下CT检查的防护措施,错误的是

  • A、定期检测扫描机房的X线防护
  • B、CT检查正当化
  • C、尽量采用薄层重叠扫描
  • D、做好扫描区以外部位的遮盖防护
  • E、扫描时尽可能让陪伴人员离开
28

关于多平面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定程度上弥补CT不能按任意方位扫描的不足
  • B、属于三维图像处理技术
  • C、曲面重组是其特殊形式
  • D、重组后面图像的显示方式变为三维
  • E、曲面重组受人为因素影响大
29

不参与骨盆构成的是

  • A.骶尾骨
  • B.髋骨
  • C.骶髂关节
  • D.髋关节
  • E.耻骨联
30

关于膈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起自胸廓下口的周缘
  • B、整块肌同在一个水平面上
  • C、是重要的呼吸肌
  • D、上面全被胸膜覆盖
  • E、下面全被腹膜覆盖
31

腹主动脉通常不发出

  • A、肾上腺动脉
  • B、腹腔干
  • C、肾动脉
  • D、子宫动脉
  • E、卵巢动脉
32

蝶骨形似蝶,分为以下四部,哪项不是

  • A、蝶骨体
  • B、翼突窝
  • C、翼突
  • D、大翼
  • E、小翼
33

产生X线对比度最好的系统是

  • A、消化系统
  • B、泌尿系统
  • C、生殖系统
  • D、呼吸系统
  • E、循环系统
3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低能量射线采用铜滤过板
  • B、高能量射线采用铝滤过板
  • C、高能量射线采用铜滤过板
  • D、使用复合滤过板时原子序数大的朝向X线管
  • E、使用复合滤过板时原子序数大的背向X线管
35

—般胸腺开始退化的年龄是

  • A.10岁
  • B.7岁
  • C.20岁
  • D.18岁
  • E.45岁
37

腕骨共有8块,排成两列,以下不属于近侧列腕骨的是

  • A.月骨
  • B.三角骨
  • C.舟骨
  • D.头状骨
  • E.豌豆骨
38

男性生殖腺为

  • A、前列腺
  • B、尿道球腺
  • C、睾丸
  • D、精囊
  • E、附睾
39

关于X线发生效率的解释,错误的是

  • A、与管电压有关
  • B、与管电流有关
  • C、与靶物质的原子序数成正比
  • D、X线的发生效率为30%
  • E、与特征X线的波长无关
40

利用外照射距离进行防护的措施是

  • A.缩小照射野
  • B.缩短人员的受照时间
  • C.减少重复照射
  • D.远离X线管
  • E.摄影工作者隔室操作
41

基底节不包括

  • A、尾状核
  • B、豆状核
  • C、屏状核
  • D、杏仁核
  • E、内囊
42

关于空气间隙法去除散射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利用X线强度与距离平方反比的定律
  • B、加大被照体与胶片的间隙
  • C、必须使用滤线栅
  • D、可不使用滤线栅
  • E、使用时要考虑几何学模糊
43

空肠大部分位于

  • A、左下腹
  • B、右下腹
  • C、右上腹
  • D、左上腹
  • E、脐区
44

电子伏特(eV)与焦耳(J)的关系是

  • A.leV=6x1019J
  • B.lJ=6xlO19eY
  • C.leV=lJ
  • D.leV=6xl019J
  • E.以上都不对
45

关于有效焦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线管内阳极靶面上受电子撞击的面积
  • B、像面不同方位上实际焦点的投影
  • C、从灯丝正面发出的电子所形成的焦点
  • D、从灯丝侧方发出的电子所形成的焦点
  • E、主焦点与副焦点共同形成有效焦点
46

生命中枢在

  • A、脊髓
  • B、延髓
  • C、脑桥
  • D、中脑
  • E、下丘脑
47

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产生抗体
  • B、参与止血
  • C、释放细胞毒素
  • D、吞噬细菌
  • E、释放组胺
48

不能用来作X线接受转换介质的是

  • A、增感屏
  • B、胶片
  • C、光盘
  • D、成像板
  • E、影像增强器
49

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在

  • A、咽部
  • B、食管
  • C、胃
  • D、小肠
  • E、大肠
50

关于胃的形态描述,错误的是

  • A、胃具有上、下两口,即贲门与幽门;上下两缘,前后两壁
  • B、胃的上缘较短,凹向右上方,称为胃小弯
  • C、胃小弯与贲门部相连接处形成角度,称为角切迹
  • D、胃的下缘较长,凸向左前下,称为胃大弯
  • E、胃小弯有肝胃韧带附着,比较固定。胃大弯与大网膜相连,活动度较大,可随胃的充盈程度而发生位置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