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放射医学初级技士职称(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根据IP上影像信息自动选择图像读出条件是在

  • A.第一象限
  • B.第二象限
  • C.第三象限
  • D.第四象限
  • E.以上都不是
2

成像中不能随意改变的是

  • A.第一象限
  • B.第二象限
  • C.第三象限
  • D.第四象限
  • E.以上都不是
3

在CR的四象限理论中,对图像进行放大处理,对应在

  • A.第一象限
  • B.第二象限
  • C.第三象限
  • D.第四象限
  • E.以上都不是
4

医生诊断图像是在

  • A.第一象限
  • B.第二象限
  • C.第三象限
  • D.第四象限
  • E.以上都不是
5

图像处理应在

  • A.第一象限
  • B.第二象限
  • C.第三象限
  • D.第四象限
  • E.以上都不是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晶体颗粒大的感光度低
  • B、晶体颗粒分布不均匀的对比度高
  • C、颗粒大小不一宽容度大
  • D、颗粒大分辨率高
  • E、颗粒分布均匀颗粒性差
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传统颗粒是混合乳剂
  • B、扁平颗粒是单一乳剂
  • C、传统颗粒是三维形状
  • D、扁平颗粒是切割成二维形状
  • E、扁平颗粒的感光材料是碘化银
9

若要影像不模糊,最大放大率为

  • A、2
  • B、3
  • C、1.3
  • D、1.2
  • E、4
10

属于胸部纵隔结构的是

  • A、胸椎
  • B、胸骨
  • C、胸膜
  • D、胸主动脉
  • E、肺叶支气管
12

关于扁平颗粒胶片叙述错误的是

  • A、光采集容量提高
  • B、可获得最大光吸收
  • C、可减少影像模糊
  • D、增加荧光交叠效应
  • E、可减少散射光
13

放射性核素显像体位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骼显像包括前位和后位
  • B、正确的体位有助于提高阴性率
  • C、肝脏显像应包括前位、右侧位和后位
  • D、心肌显像应前位、45°左前斜位和左侧位
  • E、γ照相机脏器平面显像,需选择多个体位
14

医用感蓝X线胶片的吸收光谱峰值为

  • A、420nm
  • B、390nm
  • C、710nm
  • D、550nm
  • E、1000nm
15

CT检查前病人准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去除被检部位的金属物品
  • B、胸腹部检查病人做必要的呼吸训练
  • C、增强检查病人应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
  • D、做腹部检查病人事先口服对比剂准备
  • E、盆腔扫描检查病人无需事先口服对比剂准备
16

显影液温度过高对显影性能的影响,错误的是

  • A、作用增强
  • B、灰雾增加
  • C、显影颗粒细腻
  • D、显影剂活性加大
  • E、显影液疲劳度加速
17

透过光为入射光的50%时,照片密度是

  • A、0.2
  • B、0.3
  • C、0.5
  • D、1.0
  • E、1.5
18

关于影响DSA对比剂注射流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导管长度成正比
  • B、与导管端相对于血管的方位有关
  • C、与对比剂黏度成反比
  • D、与导管半径的四次方成正比
  • E、与注射压力成正比
19

在自动洗片机中,决定显、定影时间的是

  • A、延时系统
  • B、温度控制系统
  • C、水洗系统
  • D、循环系统
  • E、启动系统
20

急腹症观察游离气体及液平面时,摄影体位选择错误的是

  • A、立位
  • B、前后仰卧位
  • C、仰卧水平侧位
  • D、左侧卧位水平后前正位
  • E、左侧卧位水平前后正位
21

全面质量管理提山的“四全”,不包括

  • A.全面
  • B.全盘
  • C.全员
  • D.全过程
  • E.全方位
22

通常表示CT机空间分辨率的方式

  • A、百分数(%)
  • B、线对数(Lp/cm)
  • C、调制传递函数(MTF)
  • D、X射线剂量(mGy或rAD)
  • E、以上都不是
23

CT扫描中,边缘增强滤过的作用是

  • A、增强所显示图像组织结构的边缘
  • B、只增强组织中血管的边缘
  • C、只增强病灶的边缘
  • D、只增强高密度组织结构的边缘
  • E、低密度的组织结构都被去除
24

以下与X线管阴极无关的是

  • A.钨丝
  • B.灯丝
  • C.集射罩
  • D.加速电极
  • E.发射电子
25

显影液长时间放置后,显影能力低下的原因是

  • A、显影剂含量少
  • B、显影液被稀释
  • C、空气氧化,显影液疲劳
  • D、显影液中有机物的沉积过多
  • E、保护剂含量少
26

CT机将X线锥形束限定为扇形束的部件是

  • A.滤过器
  • B.准直器
  • C.窗口
  • D.探测器
  • E.定位系统
27

点片摄影装置滤线栅运动方式多为

  • A.弹簧式
  • B.震荡式
  • C.手动式
  • D.油泵式
  • E.气泵式
28

胶片的标准储存温度为

  • A、10~15℃
  • B、15~18℃
  • C、18~22℃
  • D、20~25℃
  • E、22~26℃
29

使用立位滤线器最多的摄影部位是

  • A.四肢
  • B.腹部
  • C.胸部
  • D.头颅
  • E.腰椎
30

滤线栅的铅条高度与填充物幅度的比值称为

  • A、栅比
  • B、栅密度
  • C、栅焦距
  • D、曝光倍数
  • E、铅容积
31

与CT图像密度分辨率无关的是

  • A、扫描层厚
  • B、像素噪声
  • C、焦点尺寸
  • D、光子的数量
  • E、物体的对比度
32

应用最多的立柱式X线管支架是

  • A.悬吊架式
  • B.天地轨式
  • C.双地轨式
  • D.附着轨道式
  • E.附着转轴式
33

摄影床常用的滤线器类型是

  • A.活动式
  • B.固定式
  • C.全自动式
  • D.红外遥控式
  • E.粗纹静止式
34

悬吊支架可允许X线管水平旋转

  • A.45°
  • B.90°
  • C.180°
  • D.270°
  • E.360°
35

胶片感光发生的光化学反应,实质上属于

  • A、水解反应
  • B、合成反应
  • C、氧化-还原反应
  • D、光合作用
  • E、光化学反应
36

与照片锐利度无直接关系的是

  • A、焦点大小
  • B、对比度
  • C、放大率
  • D、模糊度
  • E、X线质
37

不属于X线机保护接地的是

  • A.机壳接地
  • B.床体接地
  • C.附件外壳接地
  • D.高压变压器壳接地
  • E.高压次级中心点接地
38

有关放大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不用滤线器
  • B、运动模糊影响严重
  • C、对细微结构显示清楚
  • D、比常规摄影省曝光条件
  • E、不同层面的放大率不一致
39

小型X线机的供电电源多采用

  • A.单相110V
  • B.单相220V
  • C.两相200V
  • D.两相380V
  • E.三相380V
40

大型X线机的供电电源多采用

  • A.单相110V
  • B.单相220V
  • C.两相220V
  • D.两相380V
  • E.三相380V
41

与自动冲洗照片干燥不良的原因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干燥设定温度低
  • B、干燥组件湿度大
  • C、定影液疲劳
  • D、水洗不足
  • E、水洗温度低于常温
42

梯度磁场的目的是

  • A、增强磁场的均匀性
  • B、减少磁场强度
  • C、帮助空间定位
  • D、增加磁场强度
  • E、减小伪像
43

第3腰椎的体表定位标志是

  • A、剑突与肚脐连线中点
  • B、脐上3cm
  • C、脐水平
  • D、脐下3cm
  • E、脐下5cm
44

X线控制装置的三钮控制方式是指

  • A.仅调整kV
  • B.仅调整mA
  • C.仅调整S
  • D.kV,mA联动调整
  • E.kV,mA,s单项调整
45

限时精确度高的限时器是

  • A.机械式
  • B.同步式
  • C.异步式
  • D.数字式
  • E.电容充放电式
46

X线输出稳定性要求最高的设备是

  • A.CT机
  • B.X线摄影机
  • C.X线治疗机
  • D.透视胃肠机
  • E.移动式X线机
47

常用平静呼吸下屏气方式摄影的部位是

  • A、手
  • B、下肢
  • C、前臂
  • D、心脏
  • E、躯干
48

在X线摄影中,光电效应的负面影响是

  • A、产生灰雾
  • B、产生散射
  • C、增加X线对比度
  • D、使病人接受的照射量多
  • E、以上四项都是
4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式激光打印机污染环境
  • B、干式激光打印机需暗室处理影像
  • C、湿式激光打印机无需配备供水系统
  • D、湿式激光相机一般使用红外激光器
  • E、干式激光打印机一般使用氦氖激光器
50

高压电缆一般是

  • A.单芯
  • B.双芯
  • C.三芯
  • D.四芯
  • E.五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