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医学技术专业(放射技士)实践技能职业资格鉴定复习题精选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腹部摄影,采用的呼吸方式是

  • A.浅呼吸末屏气
  • B.深呼气末屏气
  • C.深吸气末屏气
  • D.平静呼吸末屏气
  • E.腹式呼吸末屏气
2

后肋膈上肋骨摄影应采用的呼吸方式是

  • A.浅呼吸末屏气
  • B.深呼气末屏气
  • C.深吸气末屏气
  • D.平静呼吸末屏气
  • E.腹式呼吸末屏气
3

心脏摄影应采用的呼吸方式为

  • A.浅呼吸末屏气
  • B.深呼气末屏气
  • C.深吸气末屏气
  • D.平静呼吸末屏气
  • E.腹式呼吸末屏气
4

瓦氏位是检查以下哪种器官的首选位置

  • A.颞骨岩部
  • B.额窦
  • C.上颌窦
  • D.筛窦
  • E.下颌骨
5

(题干)头颅摄影位置中,经常需要避开颞骨岩部。瓦氏位是指

  • A.颞骨岩部投影于眼眶内正中
  • B.颞骨岩部投影于上颌窦内
  • C.颞骨岩部投影于上颌窦下方
  • D.颞骨岩部投影于额骨内
  • E.颞骨岩部投影于下颌骨内
6

关于中心线的入射方向,组合错误的是

  • A、背底向--足背射向足底
  • B、切线向--与病灶边缘相切
  • C、冠状方向--与身体冠状面平行
  • D、矢状方向--与身体矢状面平行
  • E、左前斜方向--经被照体左前方射向右后方
7

手内斜位摄影,中心线应垂直对准

  • A、第二掌骨头
  • B、第二掌骨基底部
  • C、第三掌骨头
  • D、第三掌骨基底部
  • E、第四掌骨头
8

颅骨骨折患者通常首选的摄影体位是

  • A、头颅前后位、头颅侧位
  • B、头颅后前位、头颅侧位
  • C、头颅前后位、头颅仰卧水平侧位
  • D、柯氏位、瓦氏位
  • E、汤氏位、头颅仰卧水平侧位
9

颈椎前后位标准影像显示,以下错误的是

  • A、第3~7颈椎及第1胸椎显示于照片正中
  • B、颈椎骨质、椎间隙显示清晰,钩椎关节不应在正位显示
  • C、下颌骨显示于第2、3颈椎间隙高度
  • D、颈椎棘突位于椎体正中,横突左、右对称显示
  • E、第一肋骨及颈旁软组织包括在照片内
10

颅骨局部凹陷性病变应选用的摄影体位是

  • A、侧位
  • B、正位
  • C、切线位
  • D、半轴位
  • E、梅氏位
11

静脉尿路造影双肾区前后位,其中心线射入点是

  • A、剑突
  • B、剑突与脐连线中点
  • C、脐上3cm
  • D、肚脐
  • E、脐下3cm
12

关于小腿前后位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腿后部贴近暗盒
  • B、尽量包括膝、踝关节
  • C、中心线经髌骨下缘射入
  • D、小腿长轴平行于胶片长轴
  • E、观察胫腓骨及邻近软组织
13

头颅侧位片中不能显示的是

  • A、蝶窦
  • B、蝶鞍
  • C、脑垂体
  • D、鼻骨
  • E、下颌骨升支
14

适用于远端四肢关节摄影的特殊增感屏是

  • A、同暗盒多层增感屏
  • B、超清晰型增感屏
  • C、感度补偿型增感屏
  • D、乳腺专用增感屏
  • E、连续摄影用增感屏
15

上腹部CT检查前需口服稀释的阳性对比剂,通常检查前30分钟第一次口服的量是

  • A、50~100ml
  • B、100~200ml
  • C、300~500ml
  • D、800~1 000m
  • E、500~1 500ml
16

肾区及输尿管前后位摄影,中心线经

  • A、肚脐
  • B、肚脐下3cm
  • C、剑突到肚脐连线中点
  • D、肚脐到耻骨联合连线中点
  • E、剑突到耻骨联合连线中点
17

颅脑CT检查前准备工作不包括

  • A、必要时给予药物镇静
  • B、做好屏气训练工作
  • C、向患者交代检查须知
  • D、要求受检者摘掉金属饰物
  • E、要求受检者体位保持不动
18

区分正常与异常X线影像的主要依据是

  • A、病理学
  • B、外科学
  • C、感光化学
  • D、X线解剖学
  • E、X线摄影学
19

脊柱CT检查扫描层厚和间隔参数正确的是

  • A、颈椎椎体层厚3mm,间隔3mm
  • B、颈椎椎体层厚5mm,间隔5mm
  • C、颈椎椎间盘层厚3mm,间隔3mm
  • D、腰椎椎间盘层厚6mm,间隔6mm
  • E、胸椎椎间盘层厚5mm,间隔5mm
20

关于肱骨侧位摄影,以下错误的是

  • A、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被检侧屈肘90°角,前臂内旋置于腹前
  • B、肱骨中点放于探测器中心
  • C、探测器上缘包括肩关节,下缘包括肘关节
  • D、中心线对准肱骨中点垂直射入
  • E、肱骨结节显示良好,远端显示肘关节正位像
21

病人不能站立,检查有无气腹,应摄取

  • A、左侧卧侧位
  • B、右侧卧侧位
  • C、仰卧水平侧位
  • D、右侧卧水平正位
  • E、左侧卧水平正位
22

门静脉造影可将导管插入

  • A、下腔静脉
  • B、腹主动脉
  • C、肾动脉
  • D、胃左动脉
  • E、脾动脉
23

鞍区CT扫描后处理技术不包括

  • A、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变灵活选用窗宽和窗位
  • B、若病变和周围组织密度接近时,可适当调窄窗宽
  • C、若伪影较多或需观察局部组织的丰富层次,可调低窗位,并适当调宽窗宽
  • D、若伪影较多或需观察局部组织的丰富层次,可调高窗位,并适当缩小窗宽
  • E、鞍区CT图像常用软组织窗和骨窗
24

肘关节摄影中的常规体位是

  • A、正位及侧位
  • B、正位及斜位
  • C、正位及轴位
  • D、侧位及轴位
  • E、斜位及侧位
25

腰椎正位摄影时中心线的入射点为

  • A、脐孔上方3cm
  • B、脐孔
  • C、耻骨联合上缘上5cm
  • D、脐孔下2cm
  • E、剑突下方2cm
26

下列颅骨疾患的摄影位置选择,错误的是

  • A、面骨骨折--大瓦特氏位
  • B、颅骨凹陷骨折--常规正侧位
  • C、颞骨骨折--头颅侧位
  • D、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反汤氏位
  • E、眼眶肿瘤--柯氏位
27

手洗显影液水面下降或出现疲劳时,补救的方法是

  • A、加入清水
  • B、补允陈旧显影液
  • C、追加特别配制的补充液
  • D、追加新鲜的原液
  • E、延长显影时间
28

鞍区CT扫描可以诊断的疾病不包括

  • A.垂体肿瘤
  • B.垂体泌乳素微腺瘤
  • C.颅咽管瘤
  • D.脑膜瘤
  • E.垂体萎缩
29

脊柱CT检查扫描技术参数错误的是

  • A、仰卧,头先进
  • B、常规侧位定位像
  • C、扫描基线平行于椎体或椎间盘
  • D、增强扫描团注对比剂100ml
  • E、团注对比剂延迟扫描25~30秒
31

成人上腹部CT检查前30分钟口服阳性对比剂的量是

  • A、50~80ml
  • B、100~150ml
  • C、200~250ml
  • D、300~500ml
  • E、600~800ml
32

属于功能位的颈椎摄影体位是

  • A、第3~7颈椎前后位
  • B、第1、2颈椎张口位
  • C、颈椎侧
  • D、颈椎斜位
  • E、颈椎过伸过屈侧位
33

CT扫描中理想的层厚响应曲线(SSP)应该是

  • A、矩形
  • B、方形
  • C、铃形
  • D、椭圆形
  • E、圆形
34

关于耳部CT扫描技术,下列错误的是

  • A、横断位扫描,两外耳孔与床面等距
  • B、颞骨横断位扫描常用0°和30°断面
  • C、0°轴位扫描时,头稍仰,使听眶线与床面垂直
  • D、30°轴位扫描时,头稍前屈,使昕眉线与床面垂直
  • E、扫描范围从外耳道下缘至眼眶上缘
35

颅脑CT扫描后用的脑窗照相,其窗宽和窗位为

  • A、80~100HU,40~50HU
  • B、80~100HU,35~40HU
  • C、100~200HU.40~50HU
  • D、100~200HU,35~40HU
  • E、80~100HU,40~60HU
36

下列各项中属于显影作用的是

  • A、将银原子还原成银离子
  • B、将银离子氧化成银原子
  • C、将银离子还原成银原子
  • D、将银原子氧化成银离子
  • E、将银原子从照片上溶解掉
37

减少运动性模糊的关键是

  • A.增大放大率
  • B.缩小放大率
  • C.正确的体位
  • D.增大肢-片距
  • E.缩短曝光时间
38

上消化道造影禁忌证不包括

  • A、上消化道穿孔
  • B、胃肠道大出血后1周之内
  • C、肠梗阻
  • D、低张造影需注射抗胆碱药,青光眼及明显心律不齐者慎做
  • E、门脉高压
39

代表泌尿系平片的英文缩写是

  • A、IVP
  • B、KVB
  • C、DSA
  • D、MRI
  • E、ERCP
40

全手正位片影像不能显示的是

  • A、指骨
  • B、楔骨
  • C、月骨
  • D、钩骨
  • E、掌骨
41

显示股骨头后脱位的最佳体位是

  • A、髋关节正位
  • B、髋关节侧位
  • C、髋关节侧斜位
  • D、髋关节蛙形位
  • E、髋关节后前斜位(谢氏位)
42

下面关于腹部CT图像的显示和摄影技术错误的是

  • A、一般用腹窗和软组织窗观察
  • B、肝胆、胰、脾、肾及腹膜后腔的扫描图像一般用腹窗
  • C、肾上腺一般用软组织窗观察
  • D、腹窗:窗宽100~200HU,窗位30~50HU
  • E、软组织窗:窗宽100~200HU,窗位30~50HU
43

以下体表标志正确的是

  • A、胸骨颈静脉切迹相当于第2、3颈椎水平
  • B、甲状软骨平第6颈椎水平
  • C、颈部后方最突出的骨的部分是第6颈椎棘突
  • D、胸骨角平第4、5胸椎水平
  • E、剑胸关节平第7胸椎水平
44

上腹部CT扫描确定扫描范围的标准是

  • A、肝脏的上、下界
  • B、脾脏的上、下界
  • C、胰腺的上、下界
  • D、肝脏上界至肾脏下界
  • E、肝脏上界至胰腺下界
45

下列造影组合,错误的是

  • A、脑血管--碘海醇
  • B、心血管--碘油
  • C、消化道--钡剂
  • D、泌尿系统--泛影葡胺
  • E、膀胱--双重对比
46

腹部CT扫描的准备不包括

  • A、少渣饮食
  • B、消化道钡餐
  • C、携带临床资料
  • D、碘过敏试验
  • E、去除扫描部位的金属物品
47

关于颅脑增强扫描,叙述错误的是

  • A、直接增强扫描是不做平扫,注入对比剂后的逐层连续扫描
  • B、增强后的扫描时间依据病变的性质而定
  • C、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50ml时开始扫描
  • D、颅内感染、囊肿等,可在注射对比剂后5分钟开始扫描
  • E、颅内转移瘤、脑膜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后6~8分钟开始扫描
48

关于尾骨的体表定位,不妥的是

  • A、相当于肚脐水平
  • B、相当于脐下3cm
  • C、相当于髂前上棘水平
  • D、相当于耻骨联合上缘
  • E、相当于耻骨联合下缘
49

逆行肾盂造影一般每侧肾一次注入的对比剂剂量为

  • A、1~2ml
  • B、3~5ml
  • C、5~10ml
  • D、15~25ml
  • E、25~35ml
50

属于肝脏排泄的对比剂是

  • A、碘帕醇
  • B、碘苯酯
  • C、碘番酸
  • D、碘化油
  • E、碘肽葡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