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放射医学技术初级师职称(专业知识)考前预测试题及答案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T1WI主要反映组织的()差别

  • A.氢质子密度
  • B.横向弛豫
  • C.纵向弛豫
  • D.合磁矢量
  • E.静磁矢量
2

T2WI主要反映组织的()差别

  • A.氢质子密度
  • B.横向弛豫
  • C.纵向弛豫
  • D.合磁矢量
  • E.静磁矢量
3

铅玻璃长期受X线照射产生

  • A.穿透作用
  • B.荧光作用
  • C.电离作用
  • D.感光作用
  • E.着色作用
4

PDWI主要反映组织的()差别

  • A.氢质子密度
  • B.横向弛豫
  • C.纵向弛豫
  • D.合磁矢量
  • E.静磁矢量
5

X线透视是利用

  • A.穿透作用
  • B.荧光作用
  • C.电离作用
  • D.感光作用
  • E.着色作用
6

放射治疗是利用

  • A.穿透作用
  • B.荧光作用
  • C.电离作用
  • D.感光作用
  • E.着色作用
7

X线透视和摄影的基础是

  • A.穿透作用
  • B.荧光作用
  • C.电离作用
  • D.感光作用
  • E.着色作用
8

X线使胶片感光是

  • A.穿透作用
  • B.荧光作用
  • C.电离作用
  • D.感光作用
  • E.着色作用
9

关于颅脑增强扫描,叙述错误的是

  • A、直接增强扫描是不做平扫,注入对比剂后的逐层连续扫描
  • B、增强后的扫描时间依据病变的性质而定
  • C、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50ml时开始扫描
  • D、颅内感染、囊肿等,可在注射对比剂后5分钟开始扫描
  • E、颅内转移瘤、脑膜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后6~8分钟开始扫描
11

关于颅脑扫描基线和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扫描基线有听眦线
  • B、扫描基线有听眉线
  • C、扫描基线有听眶线
  • D、头部CT检查常以此听眶线作为扫描基线
  • E、经听眉线扫描的图像对显示第四脑室和基底节区组织结构较好
12

关于颅脑冠状位扫描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患者体位有颌顶位和顶颌位
  • B、颌顶位,听眦线与台面趋于平行
  • C、顶颌位,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垂直
  • D、层厚与层间距,视被检部位的大小选择3~5mm
  • E、头皮下软组织病变,首选冠状位扫描
13

512x512表示

  • A.矩阵
  • B.像素值
  • C.图像的灰阶数
  • D.图像的位数
  • E.视野
16

CT成像过程中需要测置体素的

  • A.质量
  • B.密度
  • C.线性衰减系数
  • D.体积
  • E.每千克电子数
17

检测外周血T细胞数量最好的方法是

  • A.E花环试验
  • B.EA花环试验
  • C.EAC花环试验
  • D.流式细胞仪检测CD3阳性细胞数
  • E.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lg+细胞数
18

锁骨内侧端与胸骨柄构成

  • A、肩峰
  • B、喙突
  • C、肩关节
  • D、肩锁关节
  • E、胸锁关节
19

在自动冲洗技术的管理方法中,没有实际效果的是

  • A、显影液pH的管理
  • B、启动液添加量的管理
  • C、显影液温度的管理
  • D、显影液补充量的管理
  • E、定影液混入的管理
20

对于阳性对比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量高
  • B、比重较大
  • C、密度较高
  • D、可为气体
  • E、X线不宜透过
21

ANA的常用筛选试验为

  • A.ELISA
  • B.免疫双扩散
  • C.免疫印迹
  • D.RIA
  • E.间接免疫荧光法
22

胸骨角平面,相当于

  • A、第2、3胸椎
  • B、第4、5胸椎
  • C、第6胸椎
  • D、第7、8胸椎
  • E、第11胸椎
23

CR图像处理不包括

  • A、灰阶处理
  • B、窗位处理
  • C、伪彩处理
  • D、数字减影处理
  • E、X线吸收率减影处理
24

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禁忌证是

  • A、肾、输尿管结核
  • B、不明原因的血尿
  • C、甲状腺功能亢进
  • D、肾性高血压筛选检查
  • E、了解腹膜后包块与泌尿系关系
25

胸骨剑突末端与脐连线中点平面相当于

  • A、第10胸椎水平
  • B、第11胸椎水平
  • C、第1腰椎水平
  • D、第3腰椎水平
  • E、第5腰椎水平
26

流动血液的MRI信号为

  • A、极低信号或极高信号
  • B、略高信号
  • C、高低混杂信号
  • D、略低信号
  • E、与软组织相同信号
27

CR中的噪声不包括

  • A、X线量子噪声
  • B、光激励发光噪声
  • C、成像板结构噪声
  • D、增感屏结构噪声
  • E、电子噪声
28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其他标记发光免疫分析原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 A.化学发光反应在磁珠表面进行
  • B.化学发光反应在瘅相中进行
  • C.化学发光反应在容器表面进行
  • D.化学发光反应在电极表面进行
  • E.由电能导致发光
29

DSA能量减影常使用的两种管电压为

  • A.50kV和110kV
  • B.60kV和120kV
  • C.70kV和130kV
  • D.80kV和140kV
  • E.90kV和150Kv
30

非三碘化合物的对比剂是

  • A、泛影钠
  • B、碘化钠
  • C、碘番酸
  • D、泛影葡胺
  • E、胆影葡胺
31

传统颗粒胶片的感光材料为

  • A.AgCl
  • B.AgBr
  • C.Agl
  • D.AgF
  • E.AgBr+Agl
32

飞跃时间法(TOF)MRA成像利用

  • A.饱和的质子流入层面
  • B.不饱和的质子流人层面
  • C.血液中的血红蛋白
  • D.被射频激励的血液中质子
  • E.相位对比
34

肩胛骨下角与

  • A、第6肋骨相平
  • B、第7肋骨相平
  • C、第8肋骨相平
  • D、第9肋骨相平
  • E、第10肋骨相平
35

DSA造影期间一般进行两次曝光,一次是在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之前,一次是在

  • A、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之后
  • B、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并出现最大浓度时
  • C、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并出现最大浓度后
  • D、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并出现最大浓度前
  • E、对比剂消退后
36

下列不是新型隐球菌特性的是

  • A.菌体单细胞,外包厚荚膜
  • B.标本可直接用墨汁负染色后镜检
  • C.在沙氏培养基上形成酵母型菌落
  • D.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形成假菌丝
  • E.在25-37℃均可生长
37

有关明胶性质的说明,错误的是

  • A、参与坚膜作用
  • B、有吸水膨胀性
  • C、提供感光中心
  • D、有热熔冷凝性
  • E、极易溶解于水
38

CT用于放射治疗计划的作用是

  • A、准确定位肿瘤部位
  • B、帮助肿瘤的分期
  • C、测量肿瘤对射线的敏感性
  • D、使放射线均一的集中于肿瘤部位
  • E、协助定位和减少操作人员的辐射损伤
39

关于照片斑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斑点多可使影像模糊
  • B.卤化银可形成胶片斑点
  • C.可有屏结构斑点和量子斑点
  • D.X线量子越少,量子斑点越多
  • E.照片斑点可经定影消除
40

不是CR特点的是

  • A、数字成像
  • B、成像载体可重复使用
  • C、动态成像
  • D、可进行数字图像处理
  • E、可使用普通X线机球管
41

阿米巴痢疾的粪便性质是

  • A.黏液脓血或巧克力卤汁便
  • B.淘米水样便,有腥臭味
  • C.薄白淘米水样便
  • D.柏油样便
  • E.脓血便
43

关于细菌抗原制备JE确的说法是

  • A.细菌抗原一般经生理盐水或其他溶液洗净即可
  • B.鞭毛抗原在杀菌后需加0.5%-1.0%氯化钙溶液
  • C.毒素抗原需用0.3%-0.5%甲醛处理
  • D.菌体抗原需100加热2-2.5h
  • E.细菌抗原大多加佐剂作皮内注射
44

免疫比浊分析主要用于检测

  • A.病毒血清标志物
  • B.免疫球蛋白、补体等
  • C.细胞表面标志
  • D.肿瘤标志物
  • E.内分泌激素
45

中心线水平投射指的是

  • A、中心线与地面相交
  • B、中心线与地面垂直
  • C、中心线与地面重合
  • D、中心线与地面平行
  • E、中心线与地面呈角
47

医用胶片产生密度1.0所需曝光量的倒数为

  • A.感光度
  • B.宽容度
  • C.相对感度
  • D.灰雾度
  • E.对比度
48

造影时病人出现重度碘过敏反应,最有效的措施是

  • A、立即请医生处理
  • B、头高足低左侧卧位
  • C、平卧或头低足高位
  • D、头高足低右侧卧位
  • E、立即停止造影进行急救
50

下列哪种措施不能获得高的CNR

  • A.选用固有差别大的两种组织
  • B.选择高场强
  • C.使用磁共振对比剂
  • D.降低噪声
  • E.减小层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