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影像板(IP)
- B.影像增强器
- C.平板探测器
- D.电离室
- E.光电管
- A.影像板(IP)
- B.影像增强器
- C.平板探测器
- D.电离室
- E.光电管
- 3
-
腰椎横突最长的是
- A.L<sub>1</sub>
- B.L<sub>2</sub>
- C.L<sub>3</sub>
- D.L<sub>4</sub>
- E.L<sub>5</sub>
- 4
-
MRI设备不包括
- A、主磁体
- B、梯度线圈
- C、射频发生器
- D、高压发生器
- E、信号发生器
- A、ACR-NEMA1.0
- B、ACR-NEMA3.0
- C、DICOM3.0
- D、Windows 98
- E、TCP/IP
- A、采样
- B、A/D转换
- C、D/A转换
- D、量化
- E、过滤
- A、无层面外组织结构重叠干扰
- B、采用激光相机拍摄
- C、辐射剂量较低
- D、可连续扫描
- E、体位简单
- A.1倍
- B.2倍
- C.3倍
- D.4倍
- E.5倍
- A、滤波处理
- B、均衡处理
- C、灰度处理
- D、频率处理
- E、强化处理
- A、0.2mm
- B、0.25mm
- C、0.3mm
- D、0.5mm
- E、0.05mm
- 11
-
干式热敏专用胶片不包括
- A、催化作用的卤化银
- B、保护层
- C、感热层
- D、吸收层
- E、背层
- 12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感光材料未经曝光直接显影后产生的密度为片基灰雾
- B、感光材料未经显影直接定影后产生的密度为最小密度
- C、乳剂灰雾和片基灰雾合成本底灰雾
- D、片基灰雾不能直接测量
- E、乳剂灰雾可直接测量
- 13
-
关于焦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子在阳极上撞击的面积是有效焦点
- B、实际焦点在X线中心方向的投影是主焦点
- C、有效焦点标称值是以mm为单位
- D、实际焦点包括主焦点和副焦点
- E、有效焦点是圆形
- A.氧质子
- B.氢质子
- C.电子
- D.氧中子
- E.氢中子
- A、连杆
- B、滤线栅
- C、胶片
- D、支点
- E、X线球管
- 16
-
DR相比于CR
- A、成像时间短
- B、X线利用效率高
- C、图像质量好
- D、系统成本高
- E、以上都是
- A、数字影像
- B、对比影像
- C、mask影像
- D、减影像
- E、原始影像
- 18
-
与产生照片灰雾无关的是
- A、胶片
- B、散射线
- C、显影处理
- D、焦点外X线
- E、X线管功率
- 19
-
不属于胶片成像性能的是
- A、清晰度
- B、分辨率
- C、颗粒度
- D、乳剂熔点
- E、调制传递函数
- 20
-
关于mAs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认为对X线照片的对比度无直接影响
- B、是管电流与曝光时间的乘积
- C、随其总量的增加,低密度部分影像的对比度可有明显好转
- D、密度过高时可适当减少mAs
- E、mAs对大小对影像的效果没有明显影响
- A.2
- B.3
- C.4
- D.5
- E.10
- A、X线是混合能谱
- B、能量大X线波长长
- C、能量决定于电子的能量
- D、能量决定于核电荷数
- E、能量决定于电子接近核的情况
- A、使被照体与胶片平行
- B、被照体远离中心线
- C、被照体远离胶片
- D、应减小焦-肢距
- E、中心线应垂直于被照体入射
- A、矩阵
- B、像素
- C、螺距
- D、灰阶
- E、窗宽
- A.称为模糊值
- B.亦称不锐利度
- C.以毫米为单位
- D.或称密度移行距离
- E.其值越小,边缘越模糊
- A.摄影条件
- B.摄影条件高
- C.摄影条件低
- D.曝光未显影
- E.未曝光
- A、长骨摄影至少包括一端关节
- B、长骨长轴应与胶片短轴平行
- C、两个摄影位置的关节面同高
- D、同部位两个摄影位置同端对齐
- E、儿童骨关节摄影常须两侧同摄
- A.R
- B.X-
- C.n
- D.CL
- E.UCL
- A、五极
- B、四极
- C、三极
- D、二极
- E、一极
- A、被照体固定
- B、选择适当的呼吸方法
- C、缩短曝光时间
- D、缩短焦-片距
- E、肢体应靠近胶片
- A.谁负责
- B.何时
- C.在何处
- D.怎样做,方法
- E.为什么,目的
- A.废片率的统计
- B.工作量的统计
- C.照片质量的管理
- D.摄影参数的管理
- E.自动冲洗机药液管理
- A、辐射线性质
- B、X线剂量
- C、照射方式
- D、屏/片系统
- E、照射部位和范围
- 34
-
标准化制定的目的是
- A.对提出的管理对策进行实施
- B.为了防止质量管理改善效果的退化
- C.对问题点的原因提出改善措施
- D.分析质量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 E.取得全员的管理共识
- A、低银薄层
- B、不需防静电剂
- C、需加入较多附加剂
- D、175μm厚
- E、聚酯片基
- A.总结
- B.标准化制定
- C.效果的确认
- D.对策的实施
- E.对策的探讨
- A.数据传输系统
- B.激光光源
- C.胶片传输冲洗系统
- D.加热显影系统
- E.整机控制系统
- 38
-
T
是指
- A.T<sub>2</sub>加权
- B.T<sub>2</sub>时间
- C.实际T<sub>2</sub>时间
- D.自旋-自旋弛豫时间
- E.自旋-晶格弛豫时间
- A.题目的决定
- B.现状把握
- C.原因分析
- D.对策的探讨
- E.对策的实施
- A、与MQ型显影液相比,超加和性较差
- B、渗透力强,影像出痕时间短,显影速度快
- C、胶片处理容量大
- D、显影能力的持续性强
- E、稳定性和保存性好
- A.进行现状分析要从零状态开始
- B.要注意工作中不适应性
- C.要注意材料的浪费
- D.要注意质量与作业的不稳定
- E.要探索深层次的真正原因
- A.可分为阳性对比剂和阴性对比剂
- B.阳性对比剂原子序数髙,密度大
- C.阴性对比剂原子序数低,密度小
- D.对比剂都不能人血
- E.阴性对比剂和阳性对比剂可混合使用
- A.巨大的社会效益
- B.巨大的经济效益
- C.代价-危害-利益的最优化
- D.提供出高质量的图像
- E.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 A.一切为病人着想
- B.一切为临床着想
- C.一切用数据说活
- D.一切遵循科学程序(PDCA)
- E.一切以预防为主,防检结合
- A、利用气体的电离效应
- B、X线强度大时,电离电流大
- C、X线强度大时,曝光时间长
- D、电容充电电流与X线曝光量成反比
- E、电离电流小时,曝光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