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脊髓与椎间盘病变
- B.胃肠道疾病
- C.脑脱髓鞘疾病
- D.眶内肿瘤
- E.脑干与幕下区病变
- A.化学位移伪影
- B.卷褶伪影
- C.截断伪影
- D.部分容积效应
- E.层间干忧
- A.含气鼻窦腔
- B.乳突气房
- C.硬脑膜
- D.颅骨内外板
- E.颅骨板障
- A.循序对称方式
- B.迂回轨迹方式
- C.放射状轨迹方式
- D.螺旋状轨迹方式
- E.波浪状轨迹方式
- A.主磁体
- B.梯度线圈
- C.脉冲线圈
- D.计算机系统
- E.辅助设备
- A.颅脑
- B.盆腔
- C.鼻咽部
- D.腹部
- E.肺的高分辨率扫描
- A.扫描架
- B.X线发生器
- C.数据采集系统
- D.数据处理系统
- E.检查床
- A.螺距
- B.层厚
- C.扫描视野
- D.重建间隔
- E.扫描时间
- A.自耦变压器
- B.延时器
- C.空间电荷补偿变压器
- D.透视高压接触器
- E.稳压器
- A.腹部仰卧前后位
- B.腹部仰卧水平侧位
- C.腹部站立前后位
- D.腹部俯卧后前位
- E.腹部左侧卧后前位
- 11
-
儿童不同于成人的骨折是
- A.粉碎性骨折
- B.青枝骨折
- C.嵌顿性骨折
- D.骨骺分离
- E.病理性骨折
- A.矢状面与台面平行
- B.听眦线与台面平行
- C.听眦线与台面垂直
- D.瞳间线与台面垂直
- E.听眶线与台面平行
- 13
-
下列摄片用语,错误的是
- A.中心线向肢侧倾斜
- B.中心线向手侧倾斜
- C.中心线向足侧倾斜
- D.中心线向头侧倾斜
- E.中心线向地面倾斜
- A.X线的硬度
- B.X线的强度
- C.X线的波长越短,X线质越硬
- D.常以管电压(kV)值间接表示X线质
- E.常以管电流(mA)值间接表示X线质
- A.设备移动与被照体移动
- B.暗盒移动
- C.屏一片密着不良
- D.除呼吸外,生理性移动不受控制
- E.意外性移动如肢体移动
- A.骨骼
- B.肾脏轮廓
- C.腰大肌影
- D.腹壁脂肪线
- E.膀胱
- A.经窦汇平面以下层面,小脑幕可呈“八”形
- B.经窦汇平面以下层面,小脑幕可呈“M”形
- C.在窦汇上方层面,小脑幕与大脑镰相连呈“Y”形
- D.天幕切迹缘依不同层面而表现不同
- E.层面直接切过窦汇则呈“M”形
- A.近身体腹侧为前面
- B.近身体腹侧为后面
- C.近皮肤为浅层
- D.近头侧为下
- E.近心脏侧为近端
- 19
-
属于脊椎移行的有哪些
- A.第7颈椎出现颈肋
- B.胸12椎体楔形改变
- C.骶椎融合成一块
- D.腰5横突与骶椎形成假关节
- E.第12肋缺如
- A.静脉曲张只见于食管,胃部见不到
- B.食管癌中以鳞癌多见
- C.对比造影在胃癌诊断上是重要的
- D.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较升段者多
- E.小弯侧较大弯侧的胃溃疡发生率高
- A.肾动脉、静脉
- B.肾盂、肾盏、输尿管
- C.肾门淋巴管
- D.集合系统
- E.肾脏
- 22
-
膈上肋骨后前位时应
- A.平静呼吸下屏气
- B.深吸气后屏气
- C.深吸气再呼出后屏气
- D.平静呼吸不屏气
- E.缓慢连续呼吸
- 23
-
头颅平面摄片应
- A.平静呼吸下屏气
- B.深吸气后屏气
- C.深吸气再呼出后屏气
- D.平静呼吸不屏气
- E.缓慢连续呼吸
- 24
-
胸骨后前位
- A.平静呼吸下屏气
- B.深吸气后屏气
- C.深吸气再呼出后屏气
- D.平静呼吸不屏气
- E.缓慢连续呼吸
- 25
-
腹部平片应
- A.平静呼吸下屏气
- B.深吸气后屏气
- C.深吸气再呼出后屏气
- D.平静呼吸不屏气
- E.缓慢连续呼吸
- 26
-
心脏后前位应
- A.平静呼吸下屏气
- B.深吸气后屏气
- C.深吸气再呼出后屏气
- D.平静呼吸不屏气
- E.缓慢连续呼吸
- 27
-
X线的诊断基础是
- A.穿透作用
- B.荧光作用
- C.电离作用
- D.感光作用
- E.生物效应
- 28
-
放射治疗是
- A.穿透作用
- B.荧光作用
- C.电离作用
- D.感光作用
- E.生物效应
- 29
-
间接测量X线剂量是
- A.穿透作用
- B.荧光作用
- C.电离作用
- D.感光作用
- E.生物效应
- 30
-
X线的摄影是
- A.穿透作用
- B.荧光作用
- C.电离作用
- D.感光作用
- E.生物效应
- 31
-
X线的透视检查是
- A.穿透作用
- B.荧光作用
- C.电离作用
- D.感光作用
- E.生物效应
- A.60~80Hu
- B.40~60Hu
- C.30~50Hu
- D.40~80Hu
- E.20~40Hu
- A.较CR成像速度快
- B.探测器寿命长
- C.曝光量小
- D.可透视
- E.采用多角度摄影效果更好
- A.防止饰物丢失
- B.防止掉入机架内
- C.可降低曝光条件
- D.避免产生图像伪影
- E.病人躺卧更舒适
- A.普通X线摄影
- B.CR
- C.DR
- D.DF
- E.CT
- A.100°
- B.20°
- C.30°
- D.45°
- E.55°
- 37
-
MRl水成像技术的是
- A.弥散成像
- B.MM
- C.MR内耳成像
- D.脂肪抑制环、皮质增厚
- E.灌注成像
- A.踝关节正侧位
- B.跟骨正位+轴位
- C.跟骨正侧位
- D.跟骨侧位+轴位
- E.全足正位
- 39
-
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结合水的T,稍有延长
- B.自由水的T1明显延长
- C.水对MR信号形成的贡献最大
- D.正常组织MR的信号80%来源于细胞内
- E.以上均对
- A.对火器伤诊断价值高
- B.造影剂安全系数较大
- C.直接多轴面成像
- D.对钙化和骨质结构不敏感
- E.无射线损伤
- A.<900
- B.90。一90。
- C.90。一180。
- D.90。一180。一180。
- E.180。~90。一180。
- 42
-
血流信号增加的影响因素为
- A.偶数回波复相
- B.舒张期假门控
- C.流人性增强效应
- D.以上均是
- E.A、B、C均不是
- 43
-
MRl的成像基础是
- A.组织间弛豫时间上的差别
- B.组织间密度高低的差别
- C.组织间吸收系数的差别
- D.组织间形态的差别
- E.组织问大小的差别
- A.6.4MHz
- B.21.3MHz
- C.42.6MHz
- D.63.9MHz
- E.85.2MHZ
- A.对x线射能量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
- B.对较大范围的射线强度具有良好的反应能力及均匀性
- C.工作性能稳定,有良好的再现性
- D.残光少,且恢复常态的时间慢
- E.体积小,灵敏度高,少量射线照射,能获得足够大信息强度
- A.旋转速度
- B.外形尺寸
- C.焦点大小
- D.阳极热容量大
- E.冷却方式
- 47
-
CT图像的质量参数不包括
- A.扫描视野
- B.噪声与伪影
- C.空间分辨力和密度分辨力
- D.部分容积效应
- E.周围间隙现象
- 48
-
重叠扫描系指
- A.层厚等于层间距
- B.层厚大于层距
- C.层厚小于层间距
- D.层厚、层距随意变化
- E.层厚为0
- A.利用窗技术可将任一范围的CT值调到:人眼可辨别的16个灰阶显示
- B.窗位是指窗宽上限与下限CT值的平均值(中点)
- C.窗位与窗中心指的是同一个概念
- D.调窗目的是为了适应胶片的感光度
- E.不同组织影像可采用不同窗宽窗位采集
- A.图像中不正常的解剖影像
- B.被检体以外物质影像的显示
- C.被检体内不存在的假像
- D.图像中密度过高或过低的影像
- E.影片中图像的变形
- 51
-
脂肪的CT值
- A.O~20HU
- B.30~60HU
- C.一20~一80HU
- D.1 000HU
- E.一1 000HU
- A.适当调大窗宽
- B.适当调窄窗宽
- C.适当调高窗位
- D.窗宽窗位同时调高
- E.窗宽窗位同时调低
- A.设备移动
- B.生理移动
- C.意外移动
- D.胶片移动
- E.X线管移动
- 54
-
CT基本设备不包括
- A.扫描架扫描床和X线发生系统
- B.计算机和数据采集阵列处理系统
- C.操作台和图像显示系统
- D.独立诊断台和独立计算机设备系统
- E.照相机和其他用于资料的存储设备
- A.计算机
- B.照相机
- C.磁盘
- D.探测器
- E.阵列处理机
- A.正位像
- B.侧位像
- C.斜位像
- D.过伸侧位像
- E.过屈侧位像
- 57
-
哪些投照部位需用滤线器
- A.手
- B.足
- C.头部
- D.小腿
- E.上臂
- A.第1腰椎水平两侧
- B.第3腰椎水平
- C.两侧髂前上棘连线水平
- D.脐上两侧
- E.耻骨联合上方3cm
- A.肾脏
- B.籽骨
- C.心脏
- D.胆囊
- E.甲状软骨
- A.0.3
- B.O.6
- C.1.O
- D.1.2
- E.2.O
- A.胃肠道肿瘤
- B.颅脑外伤
- C.四肢外伤
- D.肺部肿瘤
- E.泌尿系炎症
- 62
-
负像指的是
- A.在荧光屏上所见的透视像
- B.布局端正的反像
- C.组织密度高,透亮度强的像
- D.组织密度高,透亮度弱的像
- E.位置正确的像
- A.光电吸收
- B.康普顿吸收
- C.电子对效应
- D.光核反应
- E.相干散射
- A.头颅后前位+常规侧位
- B.头颅前后位+常规侧位
- C.头颅顶颏位+常规侧位
- D.头颅颏顶位+常规侧位
- E.头颅前后位+仰卧水平侧位
- A.显示照射野
- B.显示中心线
- C.屏蔽多余原射线
- D.吸收二次射线
- E.让病人尽可能少接受辐射
- A.胆囊阳性结石
- B.肠梗阻
- C.慢性胰腺炎
- D.消化道穿孔
- E.小儿先天性肛门闭锁
- 67
-
关于下肢摄影,错误的是
- A.长骨长轴应平行予胶片长轴
- B.与上肢等厚部位应略增kV
- C.至少应包括一端关节
- D.股骨近端不用滤线器
- E.焦一片距通常多采用l00cm
- A.屏一片系统
- B.影像增强系统
- C.电影胶片
- D.观片灯
- E.荧光屏
- A.听眶线
- B.听眦线
- C.听鼻线
- D.听颧线
- E.听口线
- A.辐射实践正当化为放射防护的综合原则
- B.我国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是GB4792
- C.放射防护水平最优化为放射防护的综合原则
- D.以剂量当量限值或最大充许剂量为唯一指标
- E.个人剂量当量限值为放射防护的综合原则
- A.掌骨
- B.腕豆骨
- C.腕舟骨
- D.腕三角骨
- E.腕钩骨
- A.0。
- B.15。
- C.23。
- D.37。
- E.45。
- A.股动脉搏动点下5cm
- B.股动脉搏动点上5cm
- C.双侧髂前上棘连线中点
- D.双侧髂嵴连线中心
- E.股动脉搏动点
- A.延长时间曝光
- B.增加管电压
- C.屏气后曝光
- D.增大物一片距
- E.应用滤线栅
- A.对X线吸收能力强,散射量多
- B.对X线吸收能力弱,散射量少
- C.只考虑对X线的吸收能力强
- D.只考虑材料产生的散射量少
- E.对X线吸收能力强,而散射量少
- A.骨、脂肪、肌肉、空气
- B.骨、肌肉、脂肪、空气
- C.脂肪、骨、肌肉、空气
- D.肌肉、骨、脂肪、空气
- E.肌肉、脂肪、骨、空气
- 77
-
额窦摄片,常规位置是
- A.柯氏位(Caldwell位)
- B.瓦氏位(Water位)
- C.斯氏位(Stenever位)
- D.劳氏位(LaW位)
- E.瑞氏位(Rhees位)
- A.KUB
- B.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 C.IVP
- D.逆行尿路造影
- E.CT
- A.明胶熔点高
- B.含银量高
- C.机械强度高
- D.涤纶片基
- E.乳剂层薄
- 80
-
小脑结构不包括
- A.小脑半球
- B.小脑上蚓
- C.小脑四叠体
- D.小脑扁桃体
- E.小脑下蚓
- 81
-
面神经管分
- A.2段
- B.3段
- C.4段
- D.5段
- E.6段
- A.圆孔:三叉神经第二支
- B.破裂孔:颈内动脉
- C.眶上裂:嗅神经
- D.卵圆孔:三叉神经第三支
- E.颈静脉孔: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
- A.急性感染期
- B.糖尿病
- C.严重的高血压史
- D.严重的心力衰竭
- E.电解质紊乱或洋地黄中毒
- 84
-
二尖瓣位于
- A.平第4前肋或第3前肋间水平
- B.相当于第5肋软骨与胸骨右缘连接处
- C.在第4肋软骨与胸骨左缘连接处
- D.第3前肋水平
- E.第4前肋水平
- A.中肝静脉
- B.下腔静脉
- C.右肝静脉
- D.左肝静脉
- E.门静脉
- A.NBCA胶
- B.38%碘化油
- C.40%碘苯酯
- D.60%泛影葡胺
- E.40%Gd—DTPA
- 87
-
下列哪项是正常胃形态
- A.蜗牛胃
- B.葫芦胃
- C.牛角胃
- D.砂漏胃
- E.B形胃
- A.第l组
- B.第2组
- C.第3组
- D.第4组
- E.第5组
- A.时钟12~3点为外上象限
- B.时钟3~6点为外下象限
- C.乳头及乳晕区属外上象限
- D.时钟9~12点为内上象限
- E.时钟6~9点为内下象限
- 90
-
翼腭窝位于
- A.颅前、中窝之间
- B.颅中、后窝之间
- C.翼突与硬腭之间
- D.翼突与下颌骨之间
- E.翼突与上颌骨之间
- 91
-
中段回肠是
- A.第6组小肠
- B.第5组小肠
- C.第4组小肠
- D.第3组小肠
- E.第2组小肠
- A.双肾位置高度一致
- B.左肾比右肾高3~5cm
- C.左肾比右肾低3~5cm
- D.左肾比右肾高1~2cm
- E.右肾比左肾高1~2cm
- 93
-
关于肾解剖描述,错误的是
- A.位于腹膜腔内
- B.肾实质外有肾纤维膜一脂肪囊一肾筋膜
- C.实质分皮质和髓质
- D.肾旁前间隙内有胰腺、十二指肠和升、降结肠
- E.肾旁后间隙只有脂肪组织
- A.后前位胸片,纵隔位于胸部中央
- B.主要由心脏、大血管和气管构成
- C.肺门位于下纵隔
- D.心脏位于中、下纵隔
- E.四分法,上纵隔位于胸骨柄下缘与第四胸椎下缘连线以上
- A.急性大咯血危及生命而不具备手术条件者
- B.反复较大量咯血经内科久治无效而肺部病变广泛和肺功能低下者
- C.大量咯血手术后复发者
- D.大咯血患者肺切除术前应用
- E.病人拒绝手术者
- A.I型上皮细胞、Ⅱ型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皮基膜
- B.I型上皮细胞、Ⅱ型上皮细胞、上皮基膜
- C.Ⅱ型上皮细胞、上皮基膜、毛细血管内皮基膜
- D.肺泡上皮、上皮基膜、工型上皮细胞
- E.肺泡上皮、上皮基膜、毛细血管内皮基膜
- 97
-
成人时,脊髓圆锥位于
- A.L1—L2水平
- B.L2一L3水平
- C.L3一L4水平
- D.L4一L5水平
- E.L5一Sl水平
- 98
-
关于膝关节描述正确的是
- A.是人体X线片上最大的关节间隙
- B.股骨和胫骨不在一条轴线上
- C.腓肠小骨为一小籽骨,好发于腓肠肌内侧头
- D.成人膝关节间隙为6~8mm
- E.髌上囊若见透亮影则应怀疑关节腔积液
- A.45。~75。
- B.55。~85。
- C.65。~90。
- D.60。~85。
- E.60。~75。
- A.正位
- B.侧位
- C.前斜位
- D.后斜位
- E.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