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科学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胆道、胰腺和胃肠)模拟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肝内胆管重度扩张

  • A.肝内胆管与伴行门静脉呈“小平行管征”
  • B.肝内胆管呈树枝状扩张
  • C.胆总管扩张
  • D.左右胆管均可扩张
  • E.胆管.胰管双扩张
2

上端肝门部梗阻

  • A.肝内胆管与伴行门静脉呈“小平行管征”
  • B.肝内胆管呈树枝状扩张
  • C.胆总管扩张
  • D.左右胆管均可扩张
  • E.胆管.胰管双扩张
3

肝内胆管轻一中度扩张

  • A.肝内胆管与伴行门静脉呈“小平行管征”
  • B.肝内胆管呈树枝状扩张
  • C.胆总管扩张
  • D.左右胆管均可扩张
  • E.胆管.胰管双扩张
4

Vater壶腹梗阻

  • A.肝内胆管与伴行门静脉呈“小平行管征”
  • B.肝内胆管呈树枝状扩张
  • C.胆总管扩张
  • D.左右胆管均可扩张
  • E.胆管.胰管双扩张
5

胆总管下端梗阻

  • A.肝内胆管与伴行门静脉呈“小平行管征”
  • B.肝内胆管呈树枝状扩张
  • C.胆总管扩张
  • D.左右胆管均可扩张
  • E.胆管.胰管双扩张
6

胆囊癌蕈伞型

  • A.胆囊颈部一基底较宽表面不平整的较小结节
  • B.突入胆囊腔内的蕈伞状宽基底弱回声结节
  • C.囊壁增厚伴乳头状或蕈伞状肿块
  • D.胆囊腔消失,胆囊区代之以弱回声不均匀实性肿块
  • E.胆囊壁不均匀增厚,内壁残缺不齐
7

胆囊癌结节型

  • A.胆囊颈部一基底较宽表面不平整的较小结节
  • B.突入胆囊腔内的蕈伞状宽基底弱回声结节
  • C.囊壁增厚伴乳头状或蕈伞状肿块
  • D.胆囊腔消失,胆囊区代之以弱回声不均匀实性肿块
  • E.胆囊壁不均匀增厚,内壁残缺不齐
8

胆囊癌壁厚型

  • A.胆囊颈部一基底较宽表面不平整的较小结节
  • B.突入胆囊腔内的蕈伞状宽基底弱回声结节
  • C.囊壁增厚伴乳头状或蕈伞状肿块
  • D.胆囊腔消失,胆囊区代之以弱回声不均匀实性肿块
  • E.胆囊壁不均匀增厚,内壁残缺不齐
9

胆囊癌实块型

  • A.胆囊颈部一基底较宽表面不平整的较小结节
  • B.突入胆囊腔内的蕈伞状宽基底弱回声结节
  • C.囊壁增厚伴乳头状或蕈伞状肿块
  • D.胆囊腔消失,胆囊区代之以弱回声不均匀实性肿块
  • E.胆囊壁不均匀增厚,内壁残缺不齐
10

胆囊癌混合型

  • A.胆囊颈部一基底较宽表面不平整的较小结节
  • B.突入胆囊腔内的蕈伞状宽基底弱回声结节
  • C.囊壁增厚伴乳头状或蕈伞状肿块
  • D.胆囊腔消失,胆囊区代之以弱回声不均匀实性肿块
  • E.胆囊壁不均匀增厚,内壁残缺不齐
11

胆囊颈部结石

  • A.胆囊底部壁增厚,壁内可见小囊结构
  • B.胆囊底部向腔内隆起的球状低回声结节,大小为15MM
  • C.胆囊肿大,颈部见声影
  • D.胆囊底部囊腔萎缩,内充满砂粒状强回声,胆囊颈管增大
  • E.胆囊壁可见单发或多发的强回声,呈“彗星尾征”
12

分隔胆囊伴结石形成

  • A.胆囊底部壁增厚,壁内可见小囊结构
  • B.胆囊底部向腔内隆起的球状低回声结节,大小为15MM
  • C.胆囊肿大,颈部见声影
  • D.胆囊底部囊腔萎缩,内充满砂粒状强回声,胆囊颈管增大
  • E.胆囊壁可见单发或多发的强回声,呈“彗星尾征”
13

胆囊小腺瘤

  • A.胆囊底部壁增厚,壁内可见小囊结构
  • B.胆囊底部向腔内隆起的球状低回声结节,大小为15MM
  • C.胆囊肿大,颈部见声影
  • D.胆囊底部囊腔萎缩,内充满砂粒状强回声,胆囊颈管增大
  • E.胆囊壁可见单发或多发的强回声,呈“彗星尾征”
14

胆囊壁内结石

  • A.胆囊底部壁增厚,壁内可见小囊结构
  • B.胆囊底部向腔内隆起的球状低回声结节,大小为15MM
  • C.胆囊肿大,颈部见声影
  • D.胆囊底部囊腔萎缩,内充满砂粒状强回声,胆囊颈管增大
  • E.胆囊壁可见单发或多发的强回声,呈“彗星尾征”
15

胆囊腺肌瘤样增生局限型

  • A.胆囊底部壁增厚,壁内可见小囊结构
  • B.胆囊底部向腔内隆起的球状低回声结节,大小为15MM
  • C.胆囊肿大,颈部见声影
  • D.胆囊底部囊腔萎缩,内充满砂粒状强回声,胆囊颈管增大
  • E.胆囊壁可见单发或多发的强回声,呈“彗星尾征”
16

应首选哪一项检查明确诊断

  • A.血沉
  • B.凝血时间
  • C.肝功能
  • D.血、尿淀粉酶
  • E.血培养
17

急性胰腺炎的间接征象包括

  • A.胆囊壁增厚
  • B.脾静脉细窄
  • C.胰管扩张
  • D.后腹膜皂化灶形成
  • E.胰腺腺体变薄
18

于胆总管截断处探及一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团,其内可见强回声,该团块侵及胰头,胰管内径为6mm,那么可能的阻塞病因是

  • A.硬化性胆管炎
  • B.胆总管囊肿伴感染
  • C.壶腹周围癌合并结石
  • D.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 E.胆总管结石伴周围胆泥回声
20

胆囊缩小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胆汁淤积
  • B.胆囊颈管受侵
  • C.瓷器胆囊
  • D.肝内胆囊
  • E.萎缩性胆囊炎
22

一位男性患者,既往有餐后剑突下腹痛,疼痛的节律性不明显,现突发全腹剧烈疼痛,腹部触诊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及反跳痛。符合该病的声像图征象是

  • A.胃腔内大量液体潴留,排空明显延迟
  • B.腹腔内可见游离气体回声
  • C.腹腔间隙可见游离液体回声,透声欠佳
  • D.胃肠蠕动减弱
  • E.腹部形态不规则包块,周围见网膜样强回声及局限性液体积聚
24

一位患者急诊入院,既往有胃溃疡病史,现腹部刀割样疼痛,呈板状腹型,该患的超声影像表现包括

  • A.腹腔内见游离气体
  • B.局部胃肠管壁增厚
  • C.胃内较大强光团,后伴声影,可移动
  • D.小网膜囊局限性积液
  • E.腹腔内局限性积液
28

一位患者胃切除术后6天,超声示胆囊增大,壁稍厚,胆囊内充满点状稍高回声,胆囊区无压痛,超声诊断为

  • A.急性胆囊炎
  • B.胆汁淤积
  • C.胆囊积血
  • D.胆囊充满型结石
  • E.胆囊积脓
31

关于胰腺癌的声像图表现,不正确的是

  • A.以胰头多见
  • B.肿瘤向周围组织蟹足样浸润
  • C.肿块内部呈低回声,出现继发改变时可见强回声斑点
  • D.肿块多数后方回声增强
  • E.可引起胆管或胰管的狭窄、梗阻
32

下列哪项不是胰岛素瘤的声像图特点

  • A.肿瘤常较小,平均直径1~2cm
  • B.胰管不扩张或轻度扩张
  • C.胰腺体尾部多见
  • D.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匀的低回声结节
  • E.较大肿块内可见继发性改变,如液化坏死或钙化等
33

下列关于胰腺囊肿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胰腺囊肿分为假性和真性囊肿两种
  • B.假性囊肿由纤维组织增生包裹形成,本身没有上皮细胞
  • C.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后也可自发消失
  • D.胰腺真性囊肿较假性囊肿多见
  • E.真性囊肿分为先天性囊肿、潴留性和寄生虫性囊肿
34

急性胰腺炎时胰腺呈无回声,其后方脾静脉和门静脉难以显示,这种超声表现的病理基础为

  • A.胰腺间质水肿、充血、炎细胞浸润
  • B.胰腺外周组织水肿
  • C.胰腺周围的渗出液影响
  • D.胰腺组织坏死液化所致
  • E.出血及皂化灶形成
35

以下关于胰腺大小测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胰腺前后径较能反映其大小的改变
  • B.测量胰头应在下腔静脉之前,包括钩突
  • C.测量胰体在肠系膜上动脉右前
  • D.测量胰尾以脊柱左侧缘旁为准
  • E.由于胰腺大小的个体差异较大,所以形态和回声变化对诊断更有意义
36

随年龄增加,胰腺的声像图改变表现为

  • A.回声减低,体积增大
  • B.回声无改变,体积缩小
  • C.回声增高,体积增大
  • D.回声增高,体积缩小
  • E.回声减低,体积缩小
3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胰管自胰尾直达胰头,最宽径小于3mm
  • B.正常胰腺实质的回声强度与相邻的肝实质回声相似或稍强
  • C.沿腹主动脉纵切,可获得胰体的横断面图像
  • D.胰腺长轴断面形态以胰头大而体尾小的蝌蚪型最常见
  • E.腹腔动脉和脾动脉是胰腺的血管标志之一
38

获取胰腺长轴标准切面的最主要条件是

  • A.正确识别胰腺的血管标志
  • B.常规采取仰卧位,辅助以侧卧位和半卧位扫查
  • C.探头横置于上腹正中且向左上倾斜,与水平线成10<SUP>。</SUP>~30<SUP>。</SUP>夹角
  • D.前一天晚上仅吃少量少渣食物,当日空腹4~6小时后检查
  • E.检查前饮水500~800ml
3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胆总管从胰头前上缘穿过
  • B.胰腺头部被十二指肠降部和横部包绕
  • C.脾静脉是胰腺体、尾部的界标
  • D.胰腺位于上腹部和左季肋部的腹膜后
  • E.胰体前方隔小网膜囊与胃相邻
40

鉴别肝外胆管结石或肿瘤性梗阻,有利于结石诊断的是

  • A.肝外胆管扩张,内径大于12mm
  • B.肝外胆管腔内中心部为强回声的低弱回声,与管壁分界欠清
  • C.扩张的胆管突然狭窄并截断
  • D.胆管腔内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团,周围包绕细窄的液性暗环
  • E.肝外胆管壁不规则增厚
41

壶腹癌与胰腺癌鉴别诊断时,壶腹癌一般不会出现的异常是

  • A.肿瘤体积较小,轮廓较清晰
  • B.胆管扩张长度达8~11cm
  • C.胰头发现实性占位
  • D.多向扩张的胆管腔内隆起
  • E.胰管轻度扩张
42

胆囊腺肌增生症和其他胆囊疾病鉴别的主要依据是

  • A.胆囊壁增厚的范围
  • B.胆囊腔的大小
  • C.胆囊壁的破坏程度
  • D.增厚胆囊壁内的小囊样结构
  • E.胆囊壁增厚的程度
43

肝外胆管癌的直接征象不包括

  • A.扩张的胆管的远端显示乳头状软组织肿块
  • B.阻塞近端胆管明显扩张
  • C.扩张胆管内腔逐渐细窄呈鼠尾状,局部管壁明显增厚
  • D.胆管壁不规则增厚,僵硬
  • E.胆管突然截断或闭塞
44

关于蕈伞型胆囊癌的声像图特点,错误的是

  • A.边缘不整齐
  • B.基底较窄
  • C.可单发或多发,以多发常见
  • D.弱回声或中等回声多见
  • E.单发病变以乳头状为主
45

关于慢性胆囊炎的声像图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胆囊大小形态未见明显异常,胆囊壁可稍增厚
  • B.胆囊肿大,壁增厚,腔内出现沉积性回声团
  • C.不会发生穿孔
  • D.胆囊壁可明显增厚,内腔变小
  • E.萎缩性胆囊炎可仅残留一块瘢痕组织
46

关于化脓性胆管炎的声像图特点,不正确的是

  • A.肝脏一般未见肿大,实质回声均匀
  • B.肝内外胆管扩张
  • C.管壁回声增强、增厚
  • D.浓稠的胆汁可干扰对胆管结石的扫查
  • E.胆管内可见细弱光点或脓性胆汁的斑点状回声
47

化脓性胆囊炎的声像图特点不包括

  • A.胆囊肿大,轮廓线模糊
  • B.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形成双边征
  • C.多伴胆囊结石,并可嵌顿于胆囊颈部
  • D.胆汁透声良好
  • E.探头通过胆囊体表区域时有明显触痛反应
48

下列关于肝外胆管结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胆管腔内见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团
  • B.强回声团与管壁分界清楚
  • C.强回声团后方一定伴声影
  • D.胸膝位或脂餐后结石强回声团位置可变动
  • E.肝外胆管常扩张,管壁增厚
49

关于肝内胆管结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肝外胆管可轻度扩张
  • B.肝内出现后伴声影的强回声光团
  • C.强回声光团沿肝管走行分布,其周围见液性区
  • D.阻塞部位以下的小胆管扩张
  • E.合并感染时肝内常可见多发小脓肿
50

胆囊结石的非典型表现,不包括

  • A.WES征
  • B.胆囊颈部结石
  • C.分隔胆囊内结石
  • D.泥沙状结石
  • E.胆固醇结石
51

关于胆囊结石的典型声像图表现,不正确的是

  • A.胆囊腔内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团
  • B.后方伴声影
  • C.多呈类椭圆形或弧形
  • D.强回声团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 E.胆囊壁呈双层结构
52

关于胆囊结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泥沙样结石呈胆囊后壁沉积的强回声带
  • B.可随体位改变依重力方向移动
  • C.后方可无声影
  • D.均为强回声团
  • E.壁内结石形成“彗星尾征”
53

关于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肝内、外胆管可同时囊状扩张
  • B.按其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三种
  • C.肝外胆管囊状扩张称为Caroli病
  • D.为胆管壁先天性薄弱所致
  • E.腹部包块、腹痛、黄疸为主要临床症状
54

下列声像图表现不是先天性胆囊异常的是

  • A.双胆囊
  • B.胆囊萎缩
  • C.胆囊缺如
  • D.肝内胆囊
  • E.胆囊纵隔
55

下列关于胆总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起于肝总管与胆囊管的汇合处
  • B.长径为4~8cm,直径为0.6~0.8cm
  • C.走行于门静脉前右侧和下腔静脉前方
  • D.被肝十二指肠韧带包被
  • E.与副胰管汇合形成膨大的肝胰壶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