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微生物检验技术(师)专业知识考前预习卷及答案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评价茶具的微生物判定指标是

  • A.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
  • B.大肠菌群和金黄葡萄球菌
  • C.余氯
  • D.霉菌和酵母菌
  • E.细菌总数和粪大肠菌群
2

评价床上卧具的微生物判定指标是

  • A.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
  • B.大肠菌群和金黄葡萄球菌
  • C.余氯
  • D.霉菌和酵母菌
  • E.细菌总数和粪大肠菌群
3

评价理发用具的微生物判定指标是

  • A.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
  • B.大肠菌群和金黄葡萄球菌
  • C.余氯
  • D.霉菌和酵母菌
  • E.细菌总数和粪大肠菌群
4

污染海产品造成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为

  • A.葡萄球菌
  • B.肉毒梭菌
  • C.椰毒假单胞菌
  • D.副溶血弧菌
  • E.李斯特菌
5

所产毒素主要表现为神经毒性的细菌是

  • A.葡萄球菌
  • B.肉毒梭菌
  • C.椰毒假单胞菌
  • D.副溶血弧菌
  • E.李斯特菌
6

可在低温(5℃)生长的细菌有

  • A.葡萄球菌
  • B.肉毒梭菌
  • C.椰毒假单胞菌
  • D.副溶血弧菌
  • E.李斯特菌
7

出现这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

  • A、该苗不适用于人
  • B、菌苗接种正常反应
  • C、部分人过敏
  • D、菌苗感染发病
  • E、没有排除禁忌者
8

对这些反应者应进行

  • A、密切观察
  • B、宣传教育
  • C、对症治疗
  • D、抗过敏治疗
  • E、隔离和进行隔离治疗
9

中毒食品为发酵玉米面食品,变质鲜银耳等常见的污染菌为

  • A.葡萄球菌
  • B.肉毒梭菌
  • C.椰毒假单胞菌
  • D.副溶血弧菌
  • E.李斯特菌
11

有电源的天平,接通电源后开启显示器开始操作通常需预热( )。

  • A、1小时后
  • B、半小时后
  • C、2小时后
  • D、3小时后
  • E、以上都是
12

离子交换层析主要用于分离和纯化蛋白,常用介质是( )。

  • A、酚、氯仿
  • B、纤维素
  • C、硫酸铁
  • D、硫酸镁
  • E、滤纸
13

说明超低温冰箱的温度(  )。

  • A、4℃
  • B、4℃~8℃
  • C、-20℃以下
  • D、-86℃以下
  • E、-135℃
14

沙门菌血清学分型时,破坏Vi抗原的方法是

  • A、将菌株转种在3%琼脂平板上再凝集
  • B、将菌株转种在0.7%琼脂平板上再凝集
  • C、将菌株通过装0.3%半固体琼脂的小玻管取菌培养后再凝集
  • D、挑取菌苔于1ml生理盐水中煮沸后再凝集
  • E、挑取菌苔于1ml营养肉汤中煮沸后再凝集
15

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哪三大类?(  )

  • A、葡萄球菌、链球菌和杆菌
  • B、球菌、杆菌、螺形菌
  • C、球菌、杆菌、弧菌
  • D、球菌、杆菌、芽胞菌
  • E、以上都不对
16

鸡胚培养的注意事项不包括( )。

  • A、防止污染
  • B、培养的温度和湿度
  • C、孵育前要先擦洗鸡蛋外壳
  • D、依据不同的病毒和目的来决定接种部位
  • E、胚龄选择
17

细胞培养技术全过程的关键是( )。

  • A、保持培养器皿的高度清洁
  • B、调节血清浓度
  • C、调节pH
  • D、防止污染
  • E、确定细胞传代的时机
18

欲对血清培养基进行灭菌,宜选用( )。

  • A、间歇灭菌法
  • B、巴氏消毒法
  • C、压力蒸汽灭菌法
  • D、流通蒸汽灭菌法
  • E、紫外线照射法
19

人感染后先出现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最后因昏迷,呼吸与循环衰竭而死亡,病死率几乎100%的病毒是

  • A、埃博拉病毒
  • B、HIV病毒
  • C、乙型脑炎病毒
  • D、狂犬病病毒
  • E、森林脑炎病毒
20

芽胞、鞭毛、荚膜及异染颗粒等的染色需用什么染色法(  )。

  • A、美蓝染色
  • B、革兰染色
  • C、抗酸染色
  • D、特殊染色
  • E、复红染色
21

流感嗜血杆菌培养时,培养基中需加入Ⅹ因子和Ⅴ因子,其中Ⅹ因子是

  • A、血红素及其衍生物
  • B、无机盐
  • C、氨基酸
  • D、维生素
  • E、碳水化合物
22

分离长度达10 000kb的DNA可通过

  • A、琼脂糖凝胶电泳
  • B、脉冲场凝胶电泳
  • C、聚丙烯酰胺
  • D、等电聚焦电泳
  • E、交叉定量免疫电泳
23

IgM和IgE的绞链区位于

  • A、H1内
  • B、CH1与CH2之间
  • C、CH2与CH3之间
  • D、CH3与CH4之间
  • E、VH与CH1之间
24

观察细胞培养的情况可采用( )。

  • A、暗视野显微镜
  • B、相差显微镜
  • C、电子显微镜
  • D、倒置显微镜
  • E、普通光学显微镜
25

HAV是甲型肝炎的病原体,它可以感染的宿主是( )。

  • A、人类和猪马牛羊
  • B、人类和袋鼠
  • C、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
  • D、人类和家禽
  • E、以上都可以
26

分离培养螺旋体时需用Korthof培养基其中含有( )。

  • A、5%的羊血清
  • B、10%的兔血清
  • C、10%的羊血清
  • D、5%的兔血清
  • E、1%的牛血清
27

急性胃肠炎病毒主要有

  • A、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
  • B、埃可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杯状病毒
  • C、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杯状病毒,柯萨奇病毒
  • D、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
  • E、肠道腺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柯萨奇病毒
28

在革兰染色中,95%酒精溶液是起什么作用的(  )。

  • A、初染剂
  • B、复染剂
  • C、脱色剂
  • D、媒染剂
  • E、固定剂
30

加压蒸汽灭菌法是有效灭菌方法之一,灭菌的效果取决于蒸汽压力、湿度和时间,一般最小需多大压力下维持

  • A.0.5kg/cm<sup>2</sup>
  • B.0.8kg/cm<sup>2</sup>
  • C.1.05kg/cm<sup>2</sup>
  • D.1.0kg/cm<sup>2</sup>
  • E.1.5kg/cm<sup>2</sup>
31

相差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  )。

  • A、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将光的相位差转变为人眼可以察觉的振幅差,从而使原来透明的物体表面表现出明显的明暗差异
  • B、利用光的衍射现象,将光的相位差转变为人眼可以察觉的振幅差,从而使原来透明的物体表面表现出明显的明暗差异
  • C、利用光的透射现象,将光的相位差转变为人眼可以察觉的振幅差,从而使原来透明的物体表面表现出明显的明暗差异
  • D、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将光的振幅差转变为人眼可以察觉的相位差,从而使原来透明的物体表面表现出明显的明暗差异
  • E、利用光的折射现象,将光的振幅差转变为人眼可以察觉的相位差,从而使原来透明的物体表面表现出明显的明暗差异
32

酚-氯仿抽提法用于(  )。

  • A、分离和纯化蛋白
  • B、盐的分离
  • C、糖的分离
  • D、核酸的纯化
  • E、水的净化
33

沙门菌属中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的是

  • A、伤寒沙门菌
  • B、肠炎沙门菌
  • C、鸡沙门菌
  • D、鸭沙门菌
  • E、猪沙门菌
34

石英比色皿用于( )。

  • A、比浊管
  • B、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 C、紫外分光光度计
  • D、蛋白测序仪
  • E、紫外透射仪
35

眼部化妆品及口唇等黏膜用化妆品以及婴儿和儿童用化妆品细菌总数不得大于

  • A、100CFU/ml或100CFU/g
  • B、200CFU/ml或200CFU/g
  • C、300CFU/ml或300CFU/g
  • D、400CFU/ml或400CFU/g
  • E、500CFU/ml或500CFU/g
36

病毒形态学检查方法不包括(  )。

  • A、光学显微镜
  • B、电子显微镜
  • C、超滤法和超速离心法
  • D、病毒核酸测定
  • E、X线晶体衍射法
37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最佳范围

  • A、5bp以下
  • B、200bp~50kb
  • C、100kb以上
  • D、5~500bp
  • E、60~100kb
38

碘酒具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其作用机制

  • A、抑制某些酶系统作用
  • B、卤化菌体蛋白产生代谢功能障碍
  • C、使菌体蛋白脱水
  • D、破坏细胞壁
  • E、改变菌体通透性
40

不属于抗原常规鉴定的基本项目

  • A、抗原的含量
  • B、抗原的分子量
  • C、抗原的耐热性
  • D、抗原的纯度
  • E、抗原免疫的活性
41

关于荚膜染色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荚膜与染料亲和力强很容易着色
  • B、荚膜与染料亲和力弱,不易着色
  • C、荚膜含水量高低与染色有关
  • D、荚膜的厚度与染色有关
  • E、荚膜容易着色可用革兰染色
42

荧光抗体染色技术不包括( )。

  • A、直接法
  • B、间接法
  • C、补体法
  • D、SPA免疫荧光法
  • E、ELISA法
43

噬菌体的化学组成主要为

  • A、核酸、蛋白质和脂多糖
  • B、核酸和蛋白质
  • C、类脂质、脂多糖、核酸和蛋白质
  • D、无机盐、核酸和蛋白质
  • E、类脂质、核酸和蛋白质
44

下列条件最适合于病毒长期保存的是( )。

  • A、-2℃冰箱
  • B、-4℃冰箱
  • C、冷冻干燥
  • D、-70℃冰箱
  • E、50%甘油盐水
46

能以一定的DNA片段做模板,变换不同温度扩增该片段的仪器(  )。

  • A、蛋白测序仪
  • B、DNA测序仪
  • C、DNA扩增仪
  • D、读胶仪
  • E、质谱仪
47

某实验室在进行肠道菌鉴别诊断时,进行了大量生化鉴定,有关VP试验,哪种说法是错误?(  )

  • A、主要鉴别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
  • B、VP试验阳性时,产生黄色化合物
  • C、大肠杆菌VP试验阴性
  • D、产气杆菌VP试验阳性
  • E、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均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
48

紫外透射仪的用途(  )。

  • A、蛋白测序
  • B、氨基酸测序
  • C、DNA测序
  • D、核苷酸测序
  • E、紫外光下看DNA条带
50

使用生物安全柜操作时,最适宜的操作位置是(  )。

  • A、左前部
  • B、右前部
  • C、前中部
  • D、中后部
  • E、无位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