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T细胞
- B.B细胞
- C.NK细胞
- D.K细胞
- E.树突状细胞(DC)
- A.T细胞
- B.B细胞
- C.NK细胞
- D.K细胞
- E.树突状细胞(DC)
- A.T细胞
- B.B细胞
- C.NK细胞
- D.K细胞
- E.树突状细胞(DC)
- A.繁殖试验
- B.微核试验
- C.致畸试验
- D.精子畸形试验
- E.Ames试验
- A.繁殖试验
- B.微核试验
- C.致畸试验
- D.精子畸形试验
- E.Ames试验
- A.繁殖试验
- B.微核试验
- C.致畸试验
- D.精子畸形试验
- E.Ames试验
- A、分子大小有关
- B、对水溶解度有关
- C、胎盘结构有关
- D、生物学特性有关
- E、上述因素都有关
- A、IgM
- B、IgG
- C、IgD
- D、IgE
- E、IgA
- A、营养物质、能量和适宜的pH
- B、营养物质、能量和适宜的温度
- C、营养物质、能量和适宜的氧气
- D、营养物质、能量和适宜的环境
- E、蛋白质、糖类和适宜的温度
- A、高度蓄积
- B、明显蓄积
- C、中等蓄积
- D、轻度蓄积
- E、不蓄积
- A、促进生长
- B、无何意义
- C、增强抗感染能力
- D、提高过敏能力
- E、以上都不是
- 12
-
军团病首先在哪个国家暴发
- A、中国
- B、美国
- C、德国
- D、英国
- E、南非
- A、2﹕1
- B、3﹕1
- C、4﹕1
- D、5﹕1
- E、6﹕1
- A、敏感性上升
- B、不反应
- C、出现后滞现象
- D、敏感性下降
- E、出现前滞现象
- 15
-
PFGE指下列( )。
- A、火箭电泳
- B、琼脂糖扩散
- C、脉冲电场凝胶电泳
- D、琼脂糖凝胶电泳
- 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A、质粒可以复制
- B、质粒停止复制
- C、质粒减慢复制
- D、质粒加速复制
- E、以上都是
- 17
-
完全Ag的概念是
- A、能活化机体吞噬细胞的物质
- B、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物质
- C、能活化补体的物质
- D、能与Ab反应的物质
- E、能使机体产生干扰素的物质
- A、免疫复合物增多
- B、抗原量过多
- C、特异性增高
- D、抗体量过多
- E、灵敏度增高
- A、FITC
- B、RB200
- C、TRITC
- D、PE
- E、PC
- A、产生一条目标条带和一条对照条带
- B、产生两条目标条带和一条对照条带
- C、产生三条目标条带和一条对照条带
- D、不产生目标条带和一条对照条带
- E、以上都是
- 21
-
不是细菌生长所必要物质是
- A、碳源
- B、无机盐
- C、生长因子
- D、琼脂
- E、糖
- A、C1-C2-C3-C4-C5-C6-C7-C8-C9
- B、C1-C4-C2-C3-C5-C6-C7-C8-C9
- C、C1-C2-C4-C5-C3-C6-C7-C8-C9
- D、C1-C4-C3-C2-C5-C6-C7-C8-C9
- E、C1-C4-C2-C5-C6-C7-C8-C9-C3
- 23
-
军团菌感染人的主要方式为
- A、气溶胶
- B、食物
- C、昆虫媒介
- D、土壤
- E、水
- A、以RT-PCR检测病毒核酸
- B、以real-timeRT-PCR检测病毒核酸
- C、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甲型H1N1流感病毒
- D、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查
- E、以上各项检测
- A、形态相似,基因不同
- B、形态不同,基因相同
- C、形态相似,基因相同
- D、形态不同,基因不同
- E、不适合相互比较
- A、范德互尔斯力
- B、氢键引力
- C、静电引力
- D、疏水基团作用力
- E、热力
- A、中和实验
- B、沉淀反应
- C、凝集反应
- D、补体结合实验
- E、溶血空斑实验
- A、抗体检测时,即使使用成熟的检测方法和精提纯抗原,在无疾病的人群或动物中仍显示一定程度的反应
- B、每一种新抗体检测方法投入使用之前,都必须进行抗体本底测定
- C、本底抗体的主要来源是杂散抗原、共同抗原和既往感染
- D、进行本底调查需要在疾病流行区采集一定数量的健康个体血清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并计算几何平均滴度
- E、共同抗原可在无疾病个体中产生高滴度的抗体
- A、肝脏
- B、肾脏
- C、脾脏
- D、胆汁
- E、汗腺
- A、EDTA
- B、Hepes
- C、胰酶
- D、5%碳酸氢钠
- E、双抗
- 31
-
浆细胞功能是
- A、产生Ab
- B、吸附Ag
- C、产生IL-1
- D、吞噬作用
- E、产生TNF
- A、依靠rRNA和mRNA之间的一段互补序列
- B、依靠tRNA直接去找到mRNA上的起始密码
- C、依靠蛋白质合成酶和mRNA之间的相互作用
- D、依靠氨基酸的分子形状与mRNA上的一定位置恰好吻合
- E、mRNA刚好就从这个地方开始
- A、抗体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 B、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液、体液、黏膜表面及其分泌液中
- C、抗体不一定是免疫球蛋白
- D、可用杂交瘤技术和基因工程制备抗体
- E、抗体具有双重性,既可结合抗原,又具有免疫原性
- A、成年动物
- B、大鼠100g左右,小鼠15g左右
- C、大、小鼠,狗,家兔均可用
- D、必须为啮齿类或非啮齿类动物
- E、仅使用单一性别
- A、恐水现象
- B、角弓反张
- C、牙关禁闭
- D、发热
- E、肌肉强直
- A、LB为普通培养基
- B、根据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特点,可将菌落分为S型、R型、M型三型
- C、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可出现浑浊生长、沉淀生长和菌膜生长三种状态
- D、挑取一个菌落接种到另一培养基中培养称为纯培养
- E、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2%~3%琼脂,即为半固体培养基
- A、全菌抗原
- B、全病毒抗原
- C、替代抗原
- D、粗提纯抗原
- E、精提纯抗原
- A、模板的相对应核苷酸分子上
- B、已形成的核酸链37末端的羟基上
- C、核酸链的三磷酸末端上
- D、核酸链的任意末端上
- E、短链的任何一个末端上
- A、紫外光
- B、红外光
- C、可见光
- D、激光
- E、荧光
- A、培养细菌检测质粒
- B、培养细菌使质粒扩增
- C、收集和裂解细胞
- D、分离和纯化质粒DNA
- E、B+C+D
- A、MTT法
- B、化学发光法
- C、磁珠分离法
- D、抗体形成细胞测定
- E、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 A、50μmol/L
- B、100μmol/L
- C、150μmol/L
- D、200μmol/L
- E、250μmol/L
- A、DNA聚合酶活性
- B、5'-3'外切核酸酶活性
- C、3'-5'外切核酸酶活性
- D、3'-5'聚合酶活性
- E、DNA聚合酶活性和3'-5'外切核酸酶活性
- 44
-
抗球蛋白试验的基本原理是
- A、试管凝集试验
- B、沉淀反应
- C、电泳
- D、FTB玻片凝集试验
- E、杂交反应
- A、M-H培养基
- B、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 C、鸡蛋斜面培养基
- D、血液碲盐琼脂
- E、LB培养基
- A、95℃,72℃,52℃
- B、95℃.52℃,72℃
- C、72℃,95℃,52℃
- D、72℃,52℃,95℃
- E、52℃,72℃,95℃
- A、2%(NaCl)
- B、10%
- C、5%
- D、0.9%
- E、1.5%
- A、脂多糖成分
- B、外膜
- C、脂蛋白
- D、磷壁酸
- E、荚膜多糖
- A、尿
- B、粪便
- C、头发
- D、血液
- E、痰
- A、5种
- B、3种
- C、1种
- D、4种
- E、2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