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用高氯酸时
- A.防止中毒
- B.防止腐蚀皮肤、黏膜
- C.防止损伤
- D.防止爆炸
- E.防止烫伤
- 2
-
用氢氧化钠时
- A.防止中毒
- B.防止腐蚀皮肤、黏膜
- C.防止损伤
- D.防止爆炸
- E.防止烫伤
- 3
-
用过氧化氢时
- A.防止中毒
- B.防止腐蚀皮肤、黏膜
- C.防止损伤
- D.防止爆炸
- E.防止烫伤
- 4
-
用氢气时
- A.防止中毒
- B.防止腐蚀皮肤、黏膜
- C.防止损伤
- D.防止爆炸
- E.防止烫伤
- 5
-
用二硫化碳解吸时
- A.防止中毒
- B.防止腐蚀皮肤、黏膜
- C.防止损伤
- D.防止爆炸
- E.防止烫伤
- 6
-
在用浓硫酸时
- A.防止中毒
- B.防止腐蚀皮肤、黏膜
- C.防止损伤
- D.防止爆炸
- E.防止烫伤
- A.尿中三氯乙酸
- B.尿中马尿酸
- C.尿中甲基马尿酸
- D.尿中镉
- E.血中铅
- A.尿中三氯乙酸
- B.尿中马尿酸
- C.尿中甲基马尿酸
- D.尿中镉
- E.血中铅
- A、最低容许浓度和测定下限
- B、最高容许浓度和采样体积
- C、高容许浓度和灵敏度
- D、最低容许浓度和采样体积
- E、最高容许浓度和测定下限
- A.尿中三氯乙酸
- B.尿中马尿酸
- C.尿中甲基马尿酸
- D.尿中镉
- E.血中铅
- 11
-
制定计量法的目的是
- A、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
- B、为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
- C、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 D、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
- E、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
- A、常温下点不着火
- B、常温下点火后,产生的水蒸气易凝结污
- C、污染检测器
- D、常温下即使点着火,检测器也没有响应
- E、常温下点火,柱流出物易在检测器内冷凝污染检测器
- 13
-
SARS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水源传播
- B、空气传播
- C、粪-口途径传播
- D、接触传播
- E、近距离空气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经口-鼻传播
- A、提高人的健康水平
- B、保护环境
- C、保护人的健康
- D、预防人的疾病
- E、治疗人的疾病
- 15
-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包括
- A、长度、质量、时间、电流和物质的量等
- B、长度、体积、质量、时间和电流等
- C、长度、体积、质量、时间和物质的量等
- D、长度、体积、质量、时间和热力学温度等
- E、长度、体积、质量、时间和发光强度等
- A、测试单位提供的记录本上
- B、预先印制好的专业表格上
- C、笔记本上
- D、电脑
- E、公文纸上
- 17
-
卫生标准是指
- A、为保护环境,对空气、水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
- B、为保护工人的健康,对空气、食品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
- C、为保护人的健康,对食品、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
- D、为提高人的健康,对食品、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
- E、为治疗人的疾病,对食品、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
- A、年、月、日
- B、分、时、天
- C、月、日、时
- D、小时、分、秒
- E、日、时、秒
- A、吸光系数
- B、吸收常数
- C、百分吸光系数
- D、吸光常数
- E、摩尔吸光系数
- A、14天
- B、12天
- C、10天
- D、7天
- E、21天
- A.5ml
- B.4ml
- C.3ml
- D.2ml
- E.1ml
- A、100mg/L
- B、150mg/L
- C、250mg/L
- D、450mg/L
- E、1000mg/L
- A、黄色合格证
- B、绿色合格证
- C、黄色准用证
- D、红色合格证
- E、绿色准用证
- A.电子捕获检测器
- B.氮磷检测器
- C.火焰光度检测器
- D.氢火焰离子压检测器
- E.热导检测法
- A、>0.001%
- B、>1%
- C、>0.1%
- D、>0.02%
- E、>0.01%
- A、面色红润
- B、嘴唇脸部青紫
- C、高热
- D、面部皮肤黄色
- E、昏迷
- A.色谱—质谱联机法
- B.高压液相法
- C.离子色谱法
- D.极谱法
- E.气相色谱法
- A、维生素A
- B、维生素D
- C、维生素K
- D、维生素E
- E、叶酸
- A.转子流量计
- B.湿式流量计
- C.质量流量计
- D.孔口流量计
- E.毛细管或限流临界孔
- A.沸点
- B.密度
- C.折光率
- D.熔点
- E.比旋光度
- A、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 B、省级计量行政部门
- C、国际计量行政部门
- D、省级行政主管部门
- E、行政主管部门
- A、正确
- B、不完全正确
- C、不全面
- D、不正确
- E、大部分正确
- A、标准粉
- B、精白米
- C、精白粉
- D、糙米
- E、面包
- A.被固定相吸附的气体
- B.被固定相溶解的气体
- C.被固定相滞留的气体
- D.不被固定相溶解的气体
- E.无法确定的气体
- A.检查玻璃仪器
- B.检查试验用具和试剂
- C.检查样品的预处理
- D.检查试剂和反应条件
- E.检查操作过程
- 36
-
我国制定的卫生标准属于
- A、国家标准
- B、地方性标准
- C、企业标准
- D、卫生行业标准
- E、以上四种标准都有
- A.显色剂的浓度
- B.显色溶液的酸度
- C.显色温度
- D.显色时间
- E.显色溶液的体积
- A、g
- B、moL
- C、mol
- D、kg
- E、MOL
- A、热导检测器(TCD)
- B、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 C、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 D、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 E、热离子检测器(TID)
- A.9.70~4.30
- B.7.70~9.70
- C.9.70~7.70
- D.6.30~4.30
- E.4.30~9.70
- 41
-
与吸光系数的大小无关的是
- A.溶液中溶质的性质
- B.溶液的溶剂的性质
- C.测量用的波长
- D.测量波长的单色性
- E.测量用比色杯壁的厚度
- A.玻璃器皿
- B.聚四氟乙烯器皿
- C.聚丙烯器皿
- D.陶瓷器皿
- E.不锈钢器皿
- 43
-
碘标准溶液要存放在
- A.阴暗处,棕色瓶内
- B.室温,白色瓶内
- C.阴暗处,白色瓶内
- D.阳光下,棕色瓶内
- E.冰箱中,白色瓶内
- A.谷类
- B.豆类
- C.动物内脏
- D.干果
- E.油脂类
- A.pH+pOH=14.0的溶液
- B.pH=7.0的溶液
- C.pOH=7.0的溶液
- D.[H<sup>+</sup>]=[OH<sup>-</sup>]的溶液
- E.pH=1
- A.蓝色硅胶
- B.石灰
- C.乙醇
- D.木炭
- E.活性炭
- 47
-
淀粉属于什么糖
- A、双糖
- B、单糖
- C、寡糖
- D、多糖
- E、低聚糖
- A.塑料袋
- B.玻璃瓶
- C.棕色玻璃瓶
- D.烧杯
- E.金属容器
- A、10~1mg/L
- B、10~2mg/L
- C、10~4mg/L
- D、10~7mg/L
- E、102mg/L
- A.液层厚度一定时,吸光度与待测物浓度成正比
- B.用浓度和吸光度作曲线,其斜率决定于溶液的吸光系数
- C.吸光系数随入射光强度改变而改变
- D.液层厚度与吸光度成正比
- E.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
- 51
-
维生素B12又称
- A.硫胺素
- B.核黄素
- C.尼克酸
- D.吡哆酸
- E.钴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