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慢性胆囊炎
- B.重度黄疸
- C.胆系肿瘤
- D.急性胃肠炎
- E.胆系结石
- A.二氧化碳
- B.碘酞葡胺
- C.复方泛影葡胺
- D.碘化钠
- E.胆影葡胺
- A.前后位
- B.后前位
- C.左前斜位
- D.右前斜位
- E.右侧位
- A.保护层
- B.荧光体层
- C.反射层
- D.防光晕层
- E.吸收层
- A.是描述曝光量与所产生密度的关系曲线
- B.曲线可以表示感光材料的成像性能
- C.特性曲线也称H-D曲线
- D.曲线的横轴为相对曝光量,纵轴为密度
- E.曲线的横轴为密度,纵轴为相对曝光量
- A.标称焦点:≤0.6mm
- B.管电压:70~85kV
- C.总滤过:2.5≥mmA1当量
- D.滤线栅:r≥6∶1,20LP/cm
- E.摄影距离:100~120cm
- A.颅骨穹隆内、外板
- B.蝶骨壁
- C.颞骨岩部
- D.额窦结构
- E.颅骨小梁结构及血管沟
- A.股骨远端骨小梁
- B.胫骨近端骨小梁
- C.膝关节周围软组织
- D.髌骨
- E.半月板
- A.Φ1mm
- B.Φ2mm
- C.Φ3mm
- D.Φ4mm
- E.Φ5mm
- 10
-
成像技术参数中,不包含
- A.显影温度
- B.标称焦点
- C.摄影距离
- D.管电流
- E.管电压
- A.管电压取70~80kVp
- B.滤线栅取10∶1以上的栅比
- C.选用大宽容度屏/片组合,相对感度400
- D.X线管总滤过不低于3.0mmAl
- E.采用自动曝光控制(AEC)
- A.废片率—总废片张数/总使用胶片张数
- B.项目废片率—各项目废片数/总废片张数
- C.重拍片率—废片率
- D.重拍片率—总重拍片张数/总使用胶片张数
- E.项目重拍片率—各项目重拍片张数/总重拍片张数
- A.材料
- B.方法
- C.人
- D.标准
- E.设备
- A.对策
- B.现状把握
- C.要用分析
- D.相关专业标准
- E.题目(问题)的决定
- A.全面
- B.全员
- C.全过程
- D.全数字化
- E.全盘采用科学方法
- 16
-
与质量管理的目标无关的是
- A.体现代价、危害、利益三方面的最优化
- B.改善专业人员培训水平
- C.达到全面的组织管理
- D.建立标准化及评价方法
- E.改善人员间的横向联系,达到全面质量管理共识
- A.由输入屏、电子透镜、输出屏组成
- B.由增强器、光学系统、摄像机组成
- C.由管套、增强管、吸气泵组成
- D.由增强管、管套、电源组成
- E.由增强管、物镜、监视器组成
- A.单相110V
- B.单相220V
- C.两相200V
- D.两相380V
- E.三相380V
- A.静电场—电子透镜
- B.输入屏—将X线转换成数字影像
- C.输出屏—将电子像转换成可见光像
- D.缩小增益—把较大面积上的亮度成像在较小面积
- E.流量增益—由于光电子获得较大动能,使亮度提高
- A.手动式
- B.圆形射野式
- C.三角形射野式
- D.平板式
- E.全自动式
- A.显示照射野
- B.显示中心线
- C.屏蔽多余原射线
- D.吸收有用射束产生的二次射线
- E.把病人接受剂量限制到最低
- A.电源容量指供电变压器的功率
- B.电源电阻要小
- C.电源电流保持不变
- D.可以几台设备共用一台电源变压器
- E.电压波动<10%
- A.天地轨式
- B.双地轨式
- C.附着轨道式
- D.自由移动式
- E.附着转轴式
- A.机械限时器
- B.电动式限时器
- C.电容充放电式限时器
- D.晶体管限时器
- E.集成电路限时器
- A.可降低对高压器件绝缘性能的要求
- B.高压发生时接在中心点的电流表是地电位
- C.高压电器耐压是X线管两端电压的一半
- D.中心接地是工作接地
- E.中心接地是保护接地
- A.0.4Ω
- B.4Ω
- C.40Ω
- D.0.4kΩ
- E.4kΩ
- A.千伏表
- B.高压发生器的次级线圈
- C.X线管灯丝变压器
- D.三极X线管电栅电路
- E.电容充放电式电路的电容器
- A.灯丝变压器
- B.高压交换闸
- C.高压继电器
- D.高压整流器
- E.高压变压器
- A.自整流式
- B.全波整流式
- C.中频式
- D.高频式
- E.四管全波整流式
- A.至少包括一个关节
- B.幼儿骨关节应摄取双侧
- C.必须使用滤线设备
- D.焦-片距一般为75~100cm
- E.注意X线防护
- A.胸椎和肋骨连接而成
- B.胸椎和胸骨连接而成
- C.胸骨和肋骨连接而成
- D.胸椎、胸骨和肋骨连接而成
- E.胸骨、锁骨和肋骨连接而成
- A.密封管套,自然散热
- B.密封管套,风扇散热
- C.闭路油循环自然散热
- D.闭路油循环风冷散热
- E.冷水管套内循环散热
- 33
-
颌顶位又称为
- A.顶颌位
- B.下上轴位
- C.上下轴位
- D.额鼻位
- E.后前位
- A.右前斜位
- B.左前斜位
- C.左后斜位
- D.右后斜位
- E.右侧位
- A.前后方向
- B.后前方向
- C.冠状方向
- D.轴方向
- E.切线方向
- A.前后方向
- B.后前方向
- C.切线方向
- D.冠状方向
- E.轴方向
- 37
-
胸部第一斜位又称为
- A.右后斜位
- B.左后斜位
- C.前后斜位
- D.右前斜位
- E.左前斜位
- 38
-
摄影体位的命名原则不包括
- A.根据中心线与被照体入射关系命名
- B.根据中心线与病灶的入射关系命名
- C.根据被照体与胶片的位置关系命名
- D.根据被照体与摄影床位置关系命名
- E.根据发明人名字命名
- A.5度
- B.8度
- C.12度
- D.15度
- E.20度
- 40
-
中心线向头侧倾斜是指
- A.向下倾斜
- B.向上倾斜
- C.向近端倾斜
- D.向远端倾斜
- E.向体轴倾斜
- A.听眦线
- B.听眶线
- C.听鼻线
- D.听口线
- E.听眉线
- A.听眦线
- B.听眶线
- C.听鼻线
- D.听口线
- E.瞳间线
- A.听眦线
- B.听眶线
- C.听鼻线
- D.听口线
- E.瞳间线
- A.手
- B.下肢
- C.前臂
- D.心脏
- E.躯干
- 45
-
X线照片标记内容,不包括
- A.摄影日期
- B.X线片号
- C.患者姓名
- D.病变性质
- E.被检肢体方位
- A.15cm
- B.16cm
- C.17cm
- D.18cm
- E.20cm
- A.55KV
- B.60KV
- C.65KV
- D.70KV
- E.75KV
- A.躯干
- B.头颅
- C.肺部
- D.心脏
- E.手臂
- A.水平面又称为横断面
- B.水平面垂直于冠状面
- C.矢状面垂直于冠状面
- D.冠状面将人体前后分割
- E.矢状面将人体上下分割
- A.人体直立
- B.两眼平视
- C.上肢下垂
- D.掌心相对
- E.足尖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