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只能依靠轮椅代步
- B、可在佩戴KAFO下实现室内步行
- C、可在佩戴AFO下实现室内步行
- D、可在佩戴AFO下实现社区步行
- E、可完全恢复正常
- A、一级平衡
- B、二级平衡
- C、三级平衡
- D、四级平衡
- E、五级平衡
- A、强化屈髋力量训练
- B、强化上肢力量训练
- C、转移训练
- D、站立训练
- E、单纯被动活动
- A.A级
- B.B级
- C.C级
- D.D级
- E.E级
- A、定时定量饮水
- B、仍然需要保留导尿管
- C、教会患者膀胱的自我训练
- D、教会患者清洁导尿
- E、电刺激辅助治疗
- A.T<sub>12</sub>
- B.L<sub>1</sub>
- C.L<sub>2</sub>
- D.L<sub>3</sub>
- E.L<sub>4</sub>
- A.外展过程中有疼痛,但上举时疼痛反而减轻或不痛
- B.开始外展时无疼痛,但外展越接近90°越疼痛
- C.刚开始外展即疼痛
- D.主动外展范围小于40°;如检查者扶其上臂,被动外展至40°以上,患者又可自己继续完成主动外展
- E.能够主动外展,但无力继续上举
- A.外展过程中有疼痛,但上举时疼痛反而减轻或不痛
- B.开始外展时无疼痛,但外展越接近90°越疼痛
- C.刚开始外展即疼痛
- D.主动外展范围小于40°;如检查者扶其上臂,被动外展至40°以上,患者又可自己继续完成主动外展
- E.能够主动外展,但无力继续上举
- A.外展过程中有疼痛,但上举时疼痛反而减轻或不痛
- B.开始外展时无疼痛,但外展越接近90°越疼痛
- C.刚开始外展即疼痛
- D.主动外展范围小于40°;如检查者扶其上臂,被动外展至40°以上,患者又可自己继续完成主动外展
- E.能够主动外展,但无力继续上举
- A.外展过程中有疼痛,但上举时疼痛反而减轻或不痛
- B.开始外展时无疼痛,但外展越接近90°越疼痛
- C.刚开始外展即疼痛
- D.主动外展范围小于40°;如检查者扶其上臂,被动外展至40°以上,患者又可自己继续完成主动外展
- E.能够主动外展,但无力继续上举
- A.外展过程中有疼痛,但上举时疼痛反而减轻或不痛
- B.开始外展时无疼痛,但外展越接近90°越疼痛
- C.刚开始外展即疼痛
- D.主动外展范围小于40°;如检查者扶其上臂,被动外展至40°以上,患者又可自己继续完成主动外展
- E.能够主动外展,但无力继续上举
- A.Bobath方法
- B.Brunnstrom方法
- C.丰富环境刺激
- D.Rood方法
- E.PNF方法
- 13
-
训练和加强正常的运动模式
- A.Bobath方法
- B.Brunnstrom方法
- C.丰富环境刺激
- D.Rood方法
- E.PNF方法
- 14
-
髋关节内旋时正常活动度是
- A.0°~25°
- B.0°~30°
- C.0°~45°
- D.0°~90°
- E.0°~180°
- A.Bobath方法
- B.Brunnstrom方法
- C.丰富环境刺激
- D.Rood方法
- E.PNF方法
- 16
-
踝关节背伸时正常活动度是
- A.0°~25°
- B.0°~30°
- C.0°~45°
- D.0°~90°
- E.0°~180°
- 17
-
肩关节旋外时正常活动度是
- A.0°~25°
- B.0°~30°
- C.0°~45°
- D.0°~90°
- E.0°~180°
- 18
-
倾听和解释属于
- A.支持性心理治疗
- B.认知治疗
- C.放松疗法
- D.家庭治疗
- E.催眠治疗
- 19
-
属于行为疗法的是
- A.支持性心理治疗
- B.认知治疗
- C.放松疗法
- D.家庭治疗
- E.催眠治疗
- A.支持性心理治疗
- B.认知治疗
- C.放松疗法
- D.家庭治疗
- E.催眠治疗
- A.示指屈指试验
- B.两手互握试验
- C.拇指小指夹纸试验
- D.Wartenberg试验
- E.拇指屈曲试验
- A.示指屈指试验
- B.两手互握试验
- C.拇指小指夹纸试验
- D.Wartenberg试验
- E.拇指屈曲试验
- A.示指屈指试验
- B.两手互握试验
- C.拇指小指夹纸试验
- D.Wartenberg试验
- E.拇指屈曲试验
- A.示指屈指试验
- B.两手互握试验
- C.拇指小指夹纸试验
- D.Wartenberg试验
- E.拇指屈曲试验
- 25
-
单侧忽略基本技能训练是
- A、视扫描训练
- B、躯干训练
- C、右眼遮盖
- D、阅读训练
- E、交叉促进训练
- A、空间关系综合征
- B、图形、背景区分障碍
- C、深度和距离辨认障碍
- D、地形方位辨认障碍
- E、空间关系辨认障碍
- 27
-
LOS的测试范围不包括
- A、向前
- B、向后
- C、向左
- D、向右
- E、向上
- A、电话通信
- B、书写
- C、脚踏缝纫
- D、刺绣
- E、打字与操作计算机
- A、不负荷体重活动
- B、应用动态的治疗手技
- C、阶段性地给予刺激手技
- D、采用适合个体的手法操作
- E、促进分离动作,避免联合运动
- A、踏自行车
- B、拧螺帽
- C、保龄球
- D、打乒乓球
- E、弹琴
- A、手法被动牵拉用于发生紧张或挛缩的组织、活动受限的关节
- B、手法被动牵拉只维持现有的活动范围,不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 C、手法被动牵拉是最常用的牵拉技术
- D、手法被动牵拉比机械被动牵拉时间短
- E、与手法被动牵拉相对应的是机械被动牵拉
- A、上肢训练
- B、行走训练
- C、心理训练
- D、站起和坐下训练
- E、口面部训练
- A、早期应通过健侧抗阻随意运动而使兴奋扩散,以引出患侧联合反应
- B、为增加治疗作用,可利用各种感觉刺激
- C、训练时患者应主动参与,并随意用力
- D、为引出运动反射,对于肢体躯干多给予用力刺激,让患者最大限度出力
- E、尽早进行躯干训练,重点为增加躯干平衡和躯干屈肌、伸肌及旋转肌的活动
- A、向患者及家属讲清评定目的和要求,以取得理解与配合
- B、测试时使患者尽量放松
- C、评定时患者如连续答错,不能将分测验拆散分解,应继续下去,以免影响整套测的准确性
- D、评定尽量在1.5小时内完成
- E、当患者不能作答时,检查者可作示范
- A、应用热疗减少肌痛
- B、将关节处于展长位
- C、在获得进展的活动度内进行主动训练
- D、在获得进展的活动度内进行功能活动
- E、发展原动肌与拮抗肌之间的力量平衡
- A、Albert划杠试验
- B、删字试验
- C、画钟试验
- D、书写实验
- E、词汇辨认
- A、大水泡音
- B、中水泡音
- C、捻发音
- D、支气管呼吸音
- E、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 A、<40分
- B、<30分
- C、0~20分
- D、21~40分
- E、41~56分
- A、运动疗法是患者被动接受治疗的一种方法
- B、运动疗法只作用到病损的局部
- C、动疗法中运动是一种非特异性生理刺激,须按专门的方式、方法和一定的运动量进行
- D、运动疗法只有治疗作用,没有预防作用
- E、以上都不对
- A、搓法
- B、摇法
- C、抖法
- D、引伸法
- E、屈伸法
- A、左右失认训练方法
- B、手指失认训练方法
- C、偏身失认训练方法
- D、躯体失认训练方法
- E、体觉失认训练方法
- A、收缩期杂音均为病理性的
- B、舒张期杂音均为病理性的
- C、收缩期杂音的强度分为六级
- D、连续性杂音均为病理性的
- E、第一心音标志心室收缩期的开始
- A、双手握住轮椅的扶手
- B、肘关节保持在屈曲90°左右
- C、臀部紧贴后靠背
- D、上身稍向前倾
- E、双足间距与骨盆同宽
- A、低频止痛治疗
- B、适当应用血管舒张药
- C、肢体的温热治疗
- D、常规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连用5~7d
- E、禁止吸烟
- A、游戏活动
- B、文娱活动
- C、集体文娱活动
- D、体育活动
- E、创造性休闲活动
- A、轮椅放在患侧
- B、与床成30°~45°夹角
- C、刹住车轮,移开足托
- D、患者健手握住轮椅外侧扶手站起
- E、健足为轴转动身体,臀部对着椅子坐下
- A、1950年由Thorne创始
- B、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倾听、指导、解释、鼓励和安慰等
- C、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行为技术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
- D、是医生用治疗性语言(劝导、启发、鼓励等)帮助患者表述自己的情感和认知问题、改善心境、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促进身心康复的过程
- E、利用催眠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 A、4级
- B、5级
- C、6级
- D、7级
- E、8级
- A、电流集中于金属物转变为热能而烧伤组织
- B、电流集中于金属物转变为磁能,磁又生电
- C、金属物在电场中产生感应电场
- D、金属物在电场中发生感应电流
- E、金属物易于氧化、腐蚀、破坏
- A、身体下面的接触面保持平整,以避免产生压疮
- B、一般高椅比矮椅更难于站起训练
- C、有脊柱内固定时,不要产生显著的脊柱扭转剪力
- D、根据患者的实际功能状况选择适宜的转移训练方式
- E、在进行坐位、站立位转移之前,患者要达到相应的平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