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视扫描训练
- B.躯体失认训练方法
- C.偏身失认训练方法
- D.忽略侧肢体的感觉输入训练
- E.口头回忆法:亦有人称关键词法
- A.视扫描训练
- B.躯体失认训练方法
- C.偏身失认训练方法
- D.忽略侧肢体的感觉输入训练
- E.口头回忆法:亦有人称关键词法
- A.视扫描训练
- B.躯体失认训练方法
- C.偏身失认训练方法
- D.忽略侧肢体的感觉输入训练
- E.口头回忆法:亦有人称关键词法
- A.视扫描训练
- B.躯体失认训练方法
- C.偏身失认训练方法
- D.忽略侧肢体的感觉输入训练
- E.口头回忆法:亦有人称关键词法
- A.Barthel指数
- B.肌力与肌张力
- C.定向力
- D.记忆力
- E.注意力
- A.Barthel指数
- B.肌力与肌张力
- C.定向力
- D.记忆力
- E.注意力
- A.腕固定矫形器
- B.对掌矫形器
- C.腕伸展矫形器
- D.手腕部抗痉挛矫形器
- E.莫伯格(Moberg)矫形器
- A.颈牵引试验
- B.转身看物试验
- C.椎动脉压迫试验
- D.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en试验)
- E.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试验)
- A.腕固定矫形器
- B.对掌矫形器
- C.腕伸展矫形器
- D.手腕部抗痉挛矫形器
- E.莫伯格(Moberg)矫形器
- A.颈牵引试验
- B.转身看物试验
- C.椎动脉压迫试验
- D.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en试验)
- E.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试验)
- A.颈牵引试验
- B.转身看物试验
- C.椎动脉压迫试验
- D.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en试验)
- E.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试验)
- A.颈牵引试验
- B.转身看物试验
- C.椎动脉压迫试验
- D.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en试验)
- E.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试验)
- A.颈牵引试验
- B.转身看物试验
- C.椎动脉压迫试验
- D.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en试验)
- E.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试验)
- A.颈牵引试验
- B.转身看物试验
- C.椎动脉压迫试验
- D.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en试验)
- E.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试验)
- A、肱二头肌
- B、肱三头肌
- C、腕背伸肌
- D、三角肌
- E、腕屈肌
- A、小转子的高度
- B、大转子的高度
- C、股骨头的高度
- D、髂后上棘的高度
- E、髂前上棘的高度
- A、45°
- B、50°
- C、55°
- D、60°
- E、70°
- A、暗示技术
- B、倾听技术
- C、引导技术
- D、结构技术
- E、开场技术
- A、40cm
- B、41cm
- C、42cm
- D、43cm
- E、50cm
- A、测定时患者应身体直立
- B、肘关节屈曲30°
- C、腕关节背曲30°
- D、手杖支脚垫位于脚尖前方、外侧方各15cm
- E、测定时患者应赤足站立
- A、摇法
- B、振法
- C、推法
- D、拿法
- E、按法
- A、不需要辅助设备安全步行50m
- B、需要辅助设备独立行走50m
- C、他人监护下行走50m
- D、他人帮助下至少独立完成75%的50m行进动作
- E、他人帮助下至少独立完成50%~74%的50m行走动作
- A、胸段脊髓损伤并严重前列腺肥大
- B、胸段脊髓损伤并膀胱肿瘤
- C、颈段脊髓损伤并3度压疮
- D、脊髓损伤并神志不清
- E、胸段脊髓损伤并严重尿路感染
- A、心区
- B、眼
- C、颈
- D、头
- E、无必要
- A、5.5cm
- B、6.5cm
- C、7.5cm
- D、8.5cm
- E、9.5cm
- A、即便是肌萎缩较重的肌群,在肌力未恢复到正常限度时,也应尽早进行增进耐力的练习
- B、对骨关节及神经疾患所致功能障碍者,在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练习时,要注意增强肌力
- C、康复早期,为提高肌肉收缩质量,应开展速度练习
- D、每次练习后不应有任何疲劳感
- E、运动疗法循序渐进的原则是指运动量的渐进
- A、间接训练一般迟于直接训练进行
- B、从改善吞咽相关器官的动作入手
- C、从协调吞咽相关器官的动作入手
- D、从预防失用性功能低下的动作入手
- E、为经口腔摄取营养做必要的功能性准备
- A、Gonda征
- B、Gordon征
- C、Chaddock征
- D、Hoffmann征
- E、Oppenheim征
- A、肩胛骨前伸
- B、肩关节内收内旋
- C、肘伸展
- D、前臂旋前
- E、腕和手指的屈曲
- A、保护创面
- B、应用白炽灯热疗
- C、脱离紫外线照射
- D、继续紫外线照射
- E、应用超短波热疗
- A、外展肌群无收缩
- B、外展肌群有收缩但不能外展
- C、仰卧位下可外展
- D、抗一定阻力可外展
- E、抗充分阻力可外展
- A、1级
- B、2级
- C、3级
- D、4级
- E、5级
- A、1级
- B、2级
- C、3级
- D、4级
- E、5级
- A、患者完全不用力
- B、患者处于舒适体位
- C、治疗师选择能较好发挥自身力学作用的位置
- D、治疗师固定被治疗关节远端的肢体部位
- E、施力不超过无痛范围的极限
- A、以患者主动用力为主
- B、对象为肌力2级以上的患者
- C、以患处关节主动运动为前提
- D、只给予完成动作的最大助力
- E、助力常加于运动的开始和终末
- A、80~100ml
- B、100~120ml
- C、120~150ml
- D、150~180ml
- E、180~200ml
- 37
-
水中运动最主要借助水的
- A、温度
- B、微量元素
- C、重力
- D、浮力
- E、添加药物成分
- A、1~3期
- B、4期
- C、5期
- D、6期
- E、以上都不对
- 39
-
VO2max是指
- A.氧吸收率
- B.每分通气量
- C.最大耗氧量
- D.最大呼气量
- E.二氧化碳排出率
- A、坐位屈肘
- B、腕解剖位
- C、固定臂前臂背侧中线
- D、移动臂为第3掌骨纵轴
- E、轴心在腕背侧中点
- A、轻微的关节挤压
- B、强冷、热刺激
- C、肌腱附着点的挤压
- D、低强度的特殊感觉刺激
- E、脊神经背侧后基支皮肤支配区的推摩
- A、测验时尽量使患者放松
- B、不可使用录音或复读设备
- C、评定尽量在1.5h内完成
- D、患者不能作答时检查者可提示
- E、如患者连续答错可将测验拆开进行
- 43
-
肩胛骨内收的主动肌是
- A、斜方肌中部纤维
- B、肩胛提肌
- C、前锯肌
- D、冈上肌
- E、冈下肌
- A.2<sup>+</sup>
- B.3<sup>-</sup>
- C.3<sup>+</sup>
- D.4<sup>-</sup>
- E.4<sup>+</sup>
- A、胸髓7~8
- B、胸髓5~6
- C、胸髓9~10
- D、胸髓11~12
- E、腰髓1~2
- A、测试时需保持环境安静
- B、不能站立者可评定其坐位平衡功能
- C、仪器评定时患者必须直立60s
- D、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进行平衡测试
- E、注意保护不能安全完成要求动作的患者
- A、双脚站立
- B、闭目站立
- C、足尖对足跟站立
- D、足尖对足尖站立
- E、单脚站立
- A、躯干旋转
- B、髋和膝屈曲
- C、外展下面的臂
- D、颈的旋转和屈曲
- E、肩关节屈曲和肩带前伸
- A、永磁片可反复使用多年
- B、磁片表面可以用水煮消毒
- C、皮肤疼痛、出现水疱时应立即取下磁片
- D、每5~7天检查一次敷贴磁片局部的皮肤反应
- E、异名极相对敷贴于组织较薄处容易发生血管受压致缺血现象
- A、神经发育学
- B、康复评定
- C、生物力学
- D、影像学
- E、运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