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热量(Ⅳ级剂量)
- B.微热量(Ⅱ级剂量)
- C.温热量(Ⅲ级剂量)
- D.无热量(Ⅰ级剂量)
- E.超热量(Ⅴ级剂量)
- A.热量(Ⅳ级剂量)
- B.微热量(Ⅱ级剂量)
- C.温热量(Ⅲ级剂量)
- D.无热量(Ⅰ级剂量)
- E.超热量(Ⅴ级剂量)
- A.热量(Ⅳ级剂量)
- B.微热量(Ⅱ级剂量)
- C.温热量(Ⅲ级剂量)
- D.无热量(Ⅰ级剂量)
- E.超热量(Ⅴ级剂量)
- A.热量(Ⅳ级剂量)
- B.微热量(Ⅱ级剂量)
- C.温热量(Ⅲ级剂量)
- D.无热量(Ⅰ级剂量)
- E.超热量(Ⅴ级剂量)
- A.屈腕试验
- B.伸肘试验
- C.前臂直尺试验
- D.屈肌紧张试验
- E.伸肌紧张试验(Cozen试验)
- A.屈腕试验
- B.伸肘试验
- C.前臂直尺试验
- D.屈肌紧张试验
- E.伸肌紧张试验(Cozen试验)
- A、防止头晕
- B、防止皮肤烫伤
- C、保护眼睛
- D、防止深部烫伤
- E、防止皮肤脱皮
- A、指甲剪
- B、轮椅式坐便池
- C、长柄梳
- D、加双环毛巾
- E、坐厕扶手
- A、肌无力
- B、稳定性降低
- C、运动时疼痛
- D、关节活动度受限
- E、不能做等长肌肉收缩
- A、自我照料
- B、括约肌管理
- C、转移
- D、社会认知
- E、学习能力
- A、手术切口如与肢体长轴垂直者不宜采用
- B、避免合并使用抗凝药治疗,否则容易造成血肿
- C、术后伤口内有引流管时,要注意运动时不要夹闭管子
- D、在获得一定的关节活动范围后,可继续使用CPM进行关节活动训练
- E、程序的设定根据患者反应、外科手术方式或疾病的整体情况调整
- A、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
- B、电兴奋疗法
- C、电体操疗法
- D、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 E、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 13
-
下列是肌张力评定方法的是
- A、改良Ashworth分级法
- B、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
- C、Fugl-Meyer评定
- D、ASIA评定
- E、MMSE
- A、10%
- B、15%
- C、20%
- D、25%
- E、30%
- A、要求患者尽量放松,由评定者移动肢体
- B、评定过程中,评定者应持续地徒手接触患肢,并以恒定的速度移动患肢
- C、肌张力低下时,评定者可感到肢体较轻,极易被移动
- D、肌张力高时,评定者感觉僵硬,运动时有抵抗
- E、肌张力低下时,评定者可感到肢体沉重感,且无反应
- A、定向能力训练
- B、注意力训练
- C、进食训练
- D、抽象思维能力训练
- E、社交能力训练
- A、神经症
- B、关节炎
- C、脑卒中后偏瘫
- D、周围神经损伤
- E、闭塞性动脉内膜炎
- A、感觉神经传导测定(顺向法)
- B、感觉神经传导测定(逆向法)
- C、运动神经传导测定
- D、H反射的测定
- E、F波的测定
- A、声头与皮肤间如有微小间隙,超声波不被反射,能进入人体内
- B、治疗师可戴双层手套持声头为患者进行治疗
- C、声头正对治疗部位,并尽可能垂直于治疗部位表面
- D、治疗仪器连续使用时,注意检查声头温度
- E、声头空载,石英片发出的超声能量全部被反射,导致声头内晶片过热而损坏
- A、1级
- B、2级
- C、3级
- D、4级
- E、5级
- A、起立训练
- B、肌力增强训练
- C、辅助工具的使用
- D、摆过步训练
- E、站立平衡训练
- A、四点步行法行走稳定,速度较快
- B、两点步行法要求使用者应有比四点步行更强的平衡能力
- C、使用腋拐者主要通过腋托负重
- D、持杖时腋托抵在腋窝
- E、行走时拐杖的着地点要控制在脚掌的正前方部位
- 23
-
等长训练缺点不包括
- A、由于屏气效应,可加重心血管负担
- B、不能直接运用于增强工作或行为活动能力
- C、需要专门的测定仪器
- D、仅在关节活动范围内某一角度上才能获得训练效果
- E、可在全关节活动范围内运动,在任何角度上均可获得训练效果
- 24
-
肱二头肌反射中枢位于
- A、颈髓3~4节段
- B、颈髓5~6节段
- C、颈髓7~8节段
- D、骶髓1~2节段
- E、腰髓2~4节段
- A、抗阻训练
- B、按摩
- C、红外线照射
- D、牵张训练
- E、持续被动运动训练
- A、物品失认训练方法
- B、色彩失认训练方法
- C、听觉失认训练方法
- D、体觉失认训练方法
- E、空间关系失认训练
- 27
-
膝关节屈曲的正常活动度为
- A、0°~110°
- B、0°~120°
- C、0°~130°
- D、0°~140°
- E、0°~150°
- 28
-
假肢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 A、接受腔
- B、支撑构件
- C、电动装置
- D、悬吊装置
- E、外套
- A、足背过度背屈
- B、接受腔过度前倾
- C、接受腔安装过度向前
- D、足部过度跖屈
- E、假足过度偏后
- A、仰卧位,肘关节屈曲90°
- B、坐位,肢体置于体侧,肘伸展
- C、坐位,上臂置于体侧,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
- D、坐位,前臂完全旋后
- E、坐位,屈肘,前臂旋前,腕关节中立位
- 31
-
磁疗法的注意事项不包括
- A、磁片、磁头不得撞击
- B、定期检查永磁体的磁感应强度
- C、勿使磁卡、手机、录音磁带等接近磁片、磁头
- D、磁疗法可用于植有心脏起搏器者、金属异物处
- E、眼部、头面部、高血压病患者宜用低磁场,不宜长时间治疗
- A、躯干旋转
- B、髋和膝屈曲
- C、外展下面的臂
- D、颈的旋转和屈曲
- E、肩关节屈曲和肩带前伸
- A、温水浴
- B、热水浴
- C、凉水浴
- D、松脂浴
- E、全身气泡浴
- A、80分以上
- B、70分以上
- C、60分以上
- D、50分以上
- E、40分以上
- A、间接训练不使用食物训练
- B、间接训练一般后于直接训练进行
- C、间接训练适用于从轻度到重度的各类吞咽困难患者
- D、间接训练安全性好
- E、间接训练是为经口腔摄取营养做必要的功能性准备
- A、松弛训练
- B、呼吸训练
- C、下颌运动功能训练
- D、口唇运动训练
- E、舌运动训练
- A、低频电疗法
- B、中频电疗法
- C、高频电疗法
- D、低频脉冲磁场疗法
- E、紫外线照射
- A、关节松动术
- B、暗示疗法
- C、大剂量紫外线照射
- D、器械牵引
- E、中等强度温热疗法
- A、常用的原则
- B、传递性的原则
- C、交流策略的原则
- D、交流的原则
- E、反馈原则
- A、双手握住轮椅的扶手
- B、肘关节保持在屈曲90°左右
- C、臀部紧贴后靠背
- D、上身稍向前倾
- E、双足间距与骨盆同宽
- A、0
- B、1
- C、2
- D、3
- E、4
- A、指可以由患者、亲属、陪护者或护士进行的不留置导尿管的导尿方法
- B、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独立性
- C、可应用于胸段脊髓损伤患者
- D、可应用于颈段脊髓损伤患者
- E、可应用于圆锥损伤的患者
- A、增强肌力
- B、促进运动的开始
- C、防止或减轻疲劳
- D、增加关节主动活动度
- E、在需要的方向上指导运动
- A、观察发音时软腭的运动
- B、观察有无鼻音或鼻漏音
- C、观察舌的状态
- D、观察唇的状态
- E、观察颌的位置
- A、胸部
- B、前臂
- C、手背
- D、小腿
- E、足背
- A、肌张力轻度弛缓
- B、肌张力中度弛缓
- C、肌张力重度弛缓
- D、肌张力正常
- E、肌张力亢进
- A、10°
- B、20°
- C、30°
- D、40°
- E、50°
- A、治疗机输出的大小
- B、治疗机输出电场的强弱
- C、治疗机输出是否谐振
- D、患者吸收剂量的大小
- E、周围空间电磁场的大小
- A、变性反应
- B、无明显变化
- C、绝对变性反应
- D、完全变性反应
- E、部分变性反应
- A、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
- B、足三里、血海、阳陵泉、三阴交
- C、头部的运动区、感觉区、言语区
- D、四神聪、肾俞、伏兔
- E、解溪、太冲、伏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