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平衡作业训练
- B.感觉敏感性训练
- C.下肢协调作业训练
- D.上、下肢协调作业训练
- E.眼手上肢协调作业训练
- A.平衡作业训练
- B.感觉敏感性训练
- C.下肢协调作业训练
- D.上、下肢协调作业训练
- E.眼手上肢协调作业训练
- A.平衡作业训练
- B.感觉敏感性训练
- C.下肢协调作业训练
- D.上、下肢协调作业训练
- E.眼手上肢协调作业训练
- A.平衡作业训练
- B.感觉敏感性训练
- C.下肢协调作业训练
- D.上、下肢协调作业训练
- E.眼手上肢协调作业训练
- A.括约肌控制训练
- B.排尿反射训练
- C.手法排尿训练
- D.盆底肌功能训练
- E.生物反馈
- A.括约肌控制训练
- B.排尿反射训练
- C.手法排尿训练
- D.盆底肌功能训练
- E.生物反馈
- A.平衡作业训练
- B.感觉敏感性训练
- C.下肢协调作业训练
- D.上、下肢协调作业训练
- E.眼手上肢协调作业训练
- A.括约肌控制训练
- B.排尿反射训练
- C.手法排尿训练
- D.盆底肌功能训练
- E.生物反馈
- A.颈牵引试验
- B.转身看物试验
- C.椎动脉压迫试验
- D.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en试验)
- E.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试验)
- A.颈牵引试验
- B.转身看物试验
- C.椎动脉压迫试验
- D.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en试验)
- E.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试验)
- A.颈牵引试验
- B.转身看物试验
- C.椎动脉压迫试验
- D.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en试验)
- E.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试验)
- A.颈牵引试验
- B.转身看物试验
- C.椎动脉压迫试验
- D.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en试验)
- E.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试验)
- A.颈牵引试验
- B.转身看物试验
- C.椎动脉压迫试验
- D.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en试验)
- E.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试验)
- A.颈牵引试验
- B.转身看物试验
- C.椎动脉压迫试验
- D.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en试验)
- E.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试验)
- 15
-
该患者的语言训练重点应为
- A、呼名训练
- B、非语言交流手段的训练
- C、阅读理解训练
- D、听理解训练
- E、书写训练
- 16
-
该患者语言功能的预后如何
- A、非常好,语言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 B、差,可通过简短的语言进行沟通
- C、非常差,一般需通过代偿性技术进行沟通
- D、一般,可用语言进行日常交流
- E、好,语言功能基本上恢复正常
- A、开场技术
- B、倾听技术
- C、引导技术
- D、终止技术
- E、接纳与反映技术
- A、命名性失语
- B、运动性失语
- C、完全性失语
- D、经皮质混合性失语
- E、传导性失语
- 19
-
摇法具有的主要作用为
- A、肢体疼痛麻木不仁风湿痹痛
- B、舒筋活血滑利关节解除关节交锁
- C、祛瘀消积和中理气调节肠胃功能
- D、温经散寒调和气血消除疲劳
- E、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健脾和胃
- 20
-
无氧能力测定时一般采用
- A、手摇车
- B、踏车
- C、活动平板
- D、跑台
- E、Cybex等速训练仪
- A、为1~2ml
- B、为2~3ml
- C、为2~4ml
- D、为3~4ml
- E、为3~5ml
- A、保护创面
- B、应用白炽灯热疗
- C、脱离紫外线照射
- D、继续紫外线照射
- E、应用超短波热疗
- A、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 B、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 C、特发性脊柱侧弯
- D、小儿麻痹后遗症
- E、小儿脑瘫
- A、减少关节面的承重
- B、缓解关节内结构的压力
- C、治疗关节周围组织粘连、挛缩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
- D、确定关节活动范围末端阻力的性质
- E、缓解疼痛
- 25
-
Mills征阳性提示
- A、腕管综合征
- B、狭窄性腱鞘炎
- C、腕部腱鞘囊肿
- D、肱骨外上髁炎
- E、肱二头肌肌腱断裂
- A、捻发音
- B、干性啰音
- C、肺泡呼吸音
- D、大水泡音
- E、小水泡音
- A、坐的躯干平衡训练
- B、站的躯干平衡训练
- C、达到协调地上肢运动训练的目的
- D、拮抗肌群的交互作用的训练
- E、建立符合正常行走需要的肌肉收缩
- 28
-
帕金森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 A、多发性周围神经损伤,症状逐渐加重
- B、肌张力可高可低,腱反射活跃或亢进
- C、中枢神经系统多发病灶,感觉运动均受累,病程波动
- D、非对称性弛缓性瘫痪,腱反射消失
- E、肢体强直、震颤、运动减少
- A、首先应进行作业活动分析和患者功能状况的评估
- B、可以不考虑患者的文化背景
- C、需考虑患者的性别
- D、尽量根据患者个人的爱好和兴趣来选择作业活动
- E、需考虑患者的年龄
- A、碱性烧伤
- B、酸性烧伤
- C、蛋白质溶解破坏
- D、蛋白质凝固坏死
- E、照射紫外线、涂龙胆紫
- A、Frenchay构音障碍评估法
- B、汉语失语成套测验
- C、NCSE检查
- D、FIM检查
- E、注意力障碍检查
- A、鼓励患者完成连续的训练
- B、应用简洁的、清晰的指导提示
- C、加强训练中的安全防护和监督
- D、调整训练方法使之更符合患者现状
- E、改善患者注意力,增加周围环境的非相关刺激
- 33
-
轮替试验常用来评定
- A、平衡能力
- B、协调能力
- C、运动控制
- D、耐力
- E、肌力
- A、正常运动发育延迟或发育不完善
- B、治疗的关键在于设法激发异常模式
- C、异常姿势的出现妨碍了正常活动的完成
- D、所体验到的感觉又使异常模式得以发展
- E、异常运动模式的出现妨碍了正常活动的完成
- A、矫形手术加功能训练
- B、肌力训练
- C、营养药治疗
- D、被动活动,保持关节活动范围
- E、使用拐杖
- 36
-
下列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脚尖点地提起脚后跟
- B、曲肘拿起重物
- C、卧位直腿抬高
- D、弯腰搬起物品
- E、以上均是
- A、体图、空间定位、记忆、注意
- B、穿衣失用、结构性失用、图形-背景、体图
- C、注意、定向、记忆、问题解决
- D、问题解决、记忆、体图、空间定位
- E、意念性失用、结构性失用、定向、单侧忽略
- A、脂肪消耗
- B、脂肪液化
- C、脂肪硬结
- D、脂肪增厚
- E、无明显变化
- A、无法将混放的相同物品分开
- B、无法按物品用途分组
- C、无法指物呼名
- D、无法辨认物品形状
- E、无法按指令使用物品
- A、体位为俯卧位
- B、轴心在髌骨下端
- C、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 D、移动臂与胫骨纵轴平行
- E、正常值为内外旋各0°~45°
- 41
-
关于蜡饼疗法,错误的是
- A、将用过的蜡饼直接放入晾蜡盘
- B、蜡饼2~3cm厚
- C、蜡饼敷于患部,需外加塑料布、棉垫保温
- D、晾蜡时要掌握时间和温度
- E、蜡饼晾至合适温度如不及时使用,需放入保温箱
- A.0.01~0.03mA/cm<sup>2</sup>
- B.0.02~0.08mA/cm<sup>2</sup>
- C.0.05~0.1mA/cm<sup>2</sup>
- D.0.1~0.25mA/cm<sup>2</sup>
- E.0.2~0.5mA/cm<sup>2</sup>
- 43
-
形态辨认障碍的训练属于
- A、物品失认的训练
- B、体觉失认的训练
- C、图形-背景区分障碍的训练
- D、空间关系障碍的训练
- E、单侧忽略的训练
- A、膀胱区叩击
- B、大腿内侧触摸
- C、牵拉阴毛
- D、听水声
- E、膀胱区挤压
- A、靠近头部为上,靠近足部为下
- B、靠近腹部为前,靠近背部为后
- C、凡是远离患者身体的手称内侧手
- D、靠近患者头部一侧的手为上方手
- E、凡是靠近患者身体的手称内侧手
- A、胸椎矫形器
- B、侧方电刺激
- C、脊椎侧弯矫形器
- D、腰椎矫形器
- E、腰围
- A、结构性失用症
- B、运动性失用症
- C、观念性失用症
- D、计算失用症
- E、癔想性动作失用症
- A、确定训练频率或每周锻炼次数
- B、确定患者每周预计锻炼的总量或总热卡
- C、将每月锻炼总量(热卡)分解到每次锻炼
- D、将每次锻炼总量的METs值分解到各种预定的运动量
- E、根据靶强度确定患者准备运动、训练运动和整理运动方式
- A、0~5min
- B、5~10min
- C、15~20min
- D、30~40min
- E、40min以上
- A、电杯法
- B、衬垫法
- C、水浴法
- D、电容法
- E、电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