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两点步
- B.三点步
- C.四点步
- D.摆至步
- E.摆过步
- A.两点步
- B.三点步
- C.四点步
- D.摆至步
- E.摆过步
- A.两点步
- B.三点步
- C.四点步
- D.摆至步
- E.摆过步
- A.对掌矫形器
- B.腕固定矫形器
- C.莫伯格(Moberg)矫形器
- D.手腕部抗痉挛矫形器
- E.腕伸展矫形器
- A.对掌矫形器
- B.腕固定矫形器
- C.莫伯格(Moberg)矫形器
- D.手腕部抗痉挛矫形器
- E.腕伸展矫形器
- A.对掌矫形器
- B.腕固定矫形器
- C.莫伯格(Moberg)矫形器
- D.手腕部抗痉挛矫形器
- E.腕伸展矫形器
- A.主动抑制
- B.自我牵张
- C.手法被动牵张
- D.重锤被动牵张
- E.滑轮系统被动牵张
- A.主动抑制
- B.自我牵张
- C.手法被动牵张
- D.重锤被动牵张
- E.滑轮系统被动牵张
- A.主动抑制
- B.自我牵张
- C.手法被动牵张
- D.重锤被动牵张
- E.滑轮系统被动牵张
- A、太阳灯
- B、超短波(微热量)
- C、红外线(温热量)
- D、超声波(脉冲式)
- E、直流电广谱抗生素离子导入
- A.主动抑制
- B.自我牵张
- C.手法被动牵张
- D.重锤被动牵张
- E.滑轮系统被动牵张
- A.紫外线中心重叠照射
- B.交变磁场
- C.蜡疗
- D.感应电
- E.直流电维生素导入疗法
- A、He-Ne激光
- B、蜡疗
- C、超短波疗法
- D、超声波疗法
- E、音频电疗法
- 14
-
初步诊断首先考虑哪种疾病
- A、丹毒
- B、急性蜂窝织炎
- C、右股外血肿
- D、急性淋巴管炎
- E、右腿结核性脓肿
- A、磁疗
- B、超声波疗法
- C、可见光疗法加直流维生素C(1%~2%)伤口内导入
- D、音频电疗法
- E、感应电疗法
- A.更换抗生素
- B.加强全身营养
- C.少量多次输新鲜血
- D.中药外敷
- E.广泛多处切开,加强抗生素治疗
- 17
-
截瘫患者侧向移动训练包括
- A、先将健侧足伸到患侧足下
- B、用健侧腿抬起患侧腿向右(左)移动
- C、用健侧足和肩支起臀部,同时将臀部移向右(左)侧
- D、臀部右(左)移动完毕后,再慢慢将肩、头移向右(左)侧
- E、先坐起,然后用手将下肢移向一侧,再用手撑床面,将臀部移动到该侧
- A、皮炎时忌用红外线,以免加剧
- B、急性外伤后,一般不用红外线
- C、动脉阻塞性病变时不宜用红外线
- D、对于水肿增殖的瘢痕,可以用红外线照射
- E、照射头部时,应戴绿色防护镜或用浸水棉花敷于眼睛上
- A、单侧或双侧下肢肌力弱的患者
- B、身体较为虚弱的患者
- C、行动迟缓的老年人
- D、上肢运动功能较差,平衡功能相对较差的患者
- E、上肢运动功能良好但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较重的患者
- 20
-
注意评定的方法不包括
- A、视跟踪
- B、形状辨认
- C、颜色辨别
- D、听跟踪
- E、声辨认
- A、正常运动时收缩压应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而逐步升高
- B、正常人运动负荷每增加1MET则收缩压相应增高5~12mmHg
- C、正常人运动负荷每增加1MET则心率相应增加8~12次/分钟
- D、正常人运动时收缩压达280mmHg和/或舒张压达160mmHg为高限
- E、正常运动时舒张压无明显变化甚至明显下降提示血管舒张功能良好
- A、早期足量全身性使用抗生素
- B、关节内注射抗生素
- C、关节腔内灌洗
- D、关节切开引流
- E、绝对制动关节,不能做持续性被动活动
- A、康复初始一般以最大负荷量进行,重复10次
- B、康复进展期,下肢伸展训练负荷量为20%体重
- C、康复进展期,下肢下压训练负荷量为70%体重
- D、亚极量机械抗阻训练强度在软组织愈合早期使用
- E、以轻阻力改善耐力时,则可安排3~5组共30~50次
- 24
-
踏车运动的优点不包括
- A、运动时无噪声
- B、可以在卧位进行
- C、血压测量比较容易
- D、对受试者身体状况无要求
- E、运动中心电图记录较好
- A、体位坐位臀部固定
- B、轴心在头顶部中点
- C、固定臂为双侧髂棘上缘连线的平行线
- D、移动臂为双侧肩峰连线的平行线
- E、正常活动范围为0°~30°
- A、减少环境内金属物品就可以减少金属对高频电磁波的反射
- B、不使用漏能超过国家标准的仪器
- C、增加治疗室内高频电疗仪的密度可降低室内电磁波的强度
- D、避免高频电对眼、睾丸部位的大强度辐射
- E、必要时建立屏蔽屏风或屏蔽室
- 27
-
等长训练缺点不包括
- A、由于屏气效应,可加重心血管负担
- B、不能直接运用于增强工作或行为活动能力
- C、需要专门的测定仪器
- D、仅在关节活动范围内某一角度上才能获得训练效果
- E、可在全关节活动范围内运动,在任何角度上均可获得训练效果
- A、主动肌无力
- B、锻炼的肌肉开始疲劳
- C、被动关节活动度下降
- D、主动关节活动度下降
- E、运动方向改变能力降低
- A、Brunnstrom法
- B、Bobath法
- C、上田敏法
- D、Fugl-Meyer法
- E、Barthel指数
- A、SEP
- B、VEP
- C、BAEP
- D、ERP
- E、MEP
- A、无意义音节组合训练
- B、有意义音节组合训练
- C、句子水平的组合训练
- D、构音点不同音的组合训练
- E、构音点相同音的组合训练
- A、命名能力
- B、写字能力
- C、复述能力
- D、读解能力
- E、听觉理解能力
- A、温水浴
- B、热水浴
- C、凉水浴
- D、松脂浴
- E、苏打浴
- A、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运动
- B、侧卧位可伸直膝关节
- C、坐位可伸直膝关节但不能抗阻
- D、坐位可伸膝并抗一定阻力
- E、坐位可伸膝并抗充分阻力
- A、快速擦刷
- B、轻微触摸
- C、温热刺激
- D、牵伸
- E、冰敷
- A、最短反应时无变化
- B、时值大于10ms
- C、曲线有弯折
- D、曲线光滑无弯折
- E、时值小于1ms
- A、对疾病作出恰当的诊断
- B、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
- C、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
- D、让患者表述自己的情感和认识问题
- E、消除或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或障碍
- A、不可使用矫形器坐起站立
- B、先用双手支撑椅子站起
- C、膝关节向后伸,锁定膝关节
- D、保持站立稳定
- E、用膝踝足支具者,锁定膝关节后,可以开始步行
- A、让患者穿上鞋或下肢矫形器仰卧,将腋杖轻轻贴近腋窝。在小趾前外侧15cm处与足底平齐处
- B、让患者穿上鞋或下肢矫形器仰卧,将腋杖轻轻贴近腋窝。在小趾前外侧10cm处与足底平齐处
- C、让患者穿上鞋或下肢矫形器仰卧,肘关节屈曲150°,腕关节背伸时的掌面处
- D、让患者穿上鞋或下肢矫形器仰卧,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背伸时的掌面处
- E、让患者穿上鞋或下肢矫形器仰卧,肘关节屈曲120°,腕关节背伸时的掌面处
- 40
-
单纯足下垂多见于
- A、脑卒中
- B、脑外伤
- C、腓总神经损伤
- D、胫神经损伤
- E、坐骨神经损伤
- A、电极或导线裸露部分直接接触皮肤
- B、电极衬垫薄
- C、局部电流密集
- D、皮肤破损
- E、正、负极倒置
- A、轮椅放在患侧
- B、与床成30°~45°夹角
- C、刹住车轮,移开足托
- D、患者健手握住轮椅外侧扶手站起
- E、健足为轴转动身体,臀部对着椅子坐下
- A、尺骨鹰嘴
- B、尺骨茎突
- C、肱骨内上髁
- D、肱骨外上髁
- E、桡骨茎突
- A、超过正常平均值的1.5~2.0个标准差
- B、超过正常平均值的2.0~2.5个标准差
- C、超过正常平均值的2.5~3.0个标准差
- D、超过正常平均值的3.0~3.5个标准差
- E、超过正常平均值的3.5~4.0个标准差
- 45
-
听觉失认评定内容不包括
- A、无意义声音配对
- B、环境音
- C、音乐
- D、语声
- E、噪音
- A、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合并膀胱控制障碍
- B、脑卒中合并膀胱控制障碍
- C、脑外伤合并严重前列腺肥大
- D、脑外伤合并尿失禁
- E、完全性脊髓损伤合并膀胱结石
- 47
-
膀胱的生理容量约为
- A、600ml
- B、200ml
- C、300ml
- D、400ml
- E、800ml
- A、2~6周
- B、3~7周
- C、4~8周
- D、5~9周
- E、6~10周
- A、观察唇的静止状态
- B、尽可能长时间发"啊"音,记录秒数和发音清晰度
- C、闭唇鼓腮
- D、唇角外展
- E、言语时,唇的运动及发音口型
- A、电压过低
- B、电压过高
- C、灯管漏气
- D、点燃时间过长
- E、灯管陈旧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