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鼻炎
- B.鼻窦炎
- C.鼻前庭炎
- D.变应性鼻炎
- E.鼻疖
- A.鼻炎
- B.鼻窦炎
- C.鼻前庭炎
- D.变应性鼻炎
- E.鼻疖
- A.神经元变性
- B.沃勒变性
- C.轴突变性
- D.节段性脱髓鞘
- E.神经断裂
- A.鼻炎
- B.鼻窦炎
- C.鼻前庭炎
- D.变应性鼻炎
- E.鼻疖
- A.神经元变性
- B.沃勒变性
- C.轴突变性
- D.节段性脱髓鞘
- E.神经断裂
- A.神经元变性
- B.沃勒变性
- C.轴突变性
- D.节段性脱髓鞘
- E.神经断裂
- A.神经元变性
- B.沃勒变性
- C.轴突变性
- D.节段性脱髓鞘
- E.神经断裂
- A.脂肪栓塞
- B.缺血性肌挛缩
- C.缺血性骨坏死
- D.创伤性关节炎
- E.骨化性肌炎(损伤性骨化)
- A.脂肪栓塞
- B.缺血性肌挛缩
- C.缺血性骨坏死
- D.创伤性关节炎
- E.骨化性肌炎(损伤性骨化)
- A.脂肪栓塞
- B.缺血性肌挛缩
- C.缺血性骨坏死
- D.创伤性关节炎
- E.骨化性肌炎(损伤性骨化)
- 11
-
佝偻病早期表现
- A.血清钙、磷正常,骨骺X线出现不规则钙化线
- B.X线连锁遗传病,血钙正常,血磷明显降低,尿磷增加
- C.头围增大,方颅,胸部见肋骨串珠、漏斗胸,血钙、磷降低明显,X线骨片骨骺端钙化带消失,呈杯口状改变
- D.烦闹、夜啼,汗多,血钙、磷降低,PTH升高,X线骨片正常
- E.骨骼畸形,代谢性酸中毒,血钙、磷低,低钾
- 12
-
佝偻病激期表现
- A.血清钙、磷正常,骨骺X线出现不规则钙化线
- B.X线连锁遗传病,血钙正常,血磷明显降低,尿磷增加
- C.头围增大,方颅,胸部见肋骨串珠、漏斗胸,血钙、磷降低明显,X线骨片骨骺端钙化带消失,呈杯口状改变
- D.烦闹、夜啼,汗多,血钙、磷降低,PTH升高,X线骨片正常
- E.骨骼畸形,代谢性酸中毒,血钙、磷低,低钾
- 13
-
佝偻病恢复期表现
- A.血清钙、磷正常,骨骺X线出现不规则钙化线
- B.X线连锁遗传病,血钙正常,血磷明显降低,尿磷增加
- C.头围增大,方颅,胸部见肋骨串珠、漏斗胸,血钙、磷降低明显,X线骨片骨骺端钙化带消失,呈杯口状改变
- D.烦闹、夜啼,汗多,血钙、磷降低,PTH升高,X线骨片正常
- E.骨骼畸形,代谢性酸中毒,血钙、磷低,低钾
- A、风湿活动
- B、肺部感染
- C、肾盂肾炎
- D、感染性心内膜炎
- E、伤寒病
- A、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提供依据
- B、能除外腰椎的椎弓崩裂及脊椎滑脱
- C、T2加权图像对椎间盘退变的诊断较佳
- D、不能清楚地显示椎管内的各种软组织结构
- E、能除外腰椎的各种感染、骨肿瘤、强直性脊柱炎
- A、休息
- B、限制钠盐
- C、强心,利尿
- D、扩血管药物
- E、提高血压
- A、午后低热,咳嗽,盗汗史
- B、腰痛,血尿史
- C、发热,游走性关节痛史
- D、家族成员中心脏性猝死史
- E、高血压史
- A、尿毒症
- B、低血糖症
- C、甲状腺功能减退
- D、甲状腺功能亢进
- E、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 19
-
单纯疱疹的病因是
- A、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 B、病毒感染
- C、淋球菌感染
- D、结核杆菌感染
- E、变态反应
- A、10%以上易发生骨折
- B、20%以上易发生骨折
- C、30%以上易发生骨折
- D、40%以上易发生骨折
- E、50%以上易发生骨折
- 21
-
脱水药具备的特点不包括
- A、静脉注射后不易通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
- B、易经肾小管滤过
- C、不易被肾小管再吸收
- D、在体内不被代谢
- E、选择性作用于肾脏,抑制肾脏对水和电解质的再吸收
- A、多发性周围神经损伤,症状逐渐加重
- B、肌张力可高可低,腱反射活跃或亢进
- C、中枢神经系统多发病灶,感觉运动均受累,病程波动
- D、非对称性弛缓性瘫痪,腱反射消失
- E、肢体强直、震颤、运动减少
- A、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
- B、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
- C、可由多种心脏疾病引起
- D、可表现为心脏缩小
- E、可出现血氧下降
- A、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 B、β受体阻滞剂
- C、α受体阻滞剂
- D、饮食控制
- E、戒烟
- A、不能消退的肿块应在局麻下行手术切除
- B、早期肿块较小时可做热敷和涂用白降汞或黄降汞眼膏等
- C、一般在睑结膜面做与睑缘相平行的切口
- D、对于老年人,术后应取样做病理检查以除外睑板腺腺癌
- E、应将囊肿内容物与囊壁一起清除干净
- A、接触性皮炎
- B、内睑腺炎
- C、外睑腺炎
- D、溃疡性睑缘炎
- E、眦部睑缘炎
- 27
-
脑外伤辅助检查不包括
- A、脑震荡CT检查颅内常无异常
- B、MRI可查出脑干或小脑部位的损伤
- C、腰穿脑脊液呈血性
- D、硬膜下血肿在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新月形或半月形影
- E、硬膜外血肿在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有双凸镜形或弓形密度增高影
- A、体温的高低
- B、是否累及循环、神经等系统
- C、咳嗽的程度
- D、肺部啰音的多少
- E、X线表现
- 29
-
下列不符合副癌综合征的是
- A、肌炎
- B、肌无力
- C、体重下降
- D、关节肿胀
- E、肌萎缩
- A、疼痛性步态
- B、脑血管意外后步态
- C、脑瘫步态
- D、小脑病变步态
- E、下运动神经元病步态
- A、正中神经
- B、尺神经
- C、桡神经
- D、桡神经肘段
- E、桡神经腕段
- 32
-
中枢性瘫痪的特点不包括
- A、肌张力增高
- B、浅反射消失
- C、病理反射阳性
- D、失神经电位出现
- E、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 A、抗生素静脉、肌肉同时给药
- B、抗生素应用剖腹探查切除脓肿
- C、立即剖腹探查
- D、应用退热药(激素等)手术治疗
- E、经阴道穿刺排脓
- 34
-
高血压病Ⅲ级的血压水平为
- A、120~139/85~90mmHg
- B、140~159/85~90mmHg
- C、140~159/90~99mmHg
- D、150~169/90~99mmHg
- E、180/110mmHg
- A、性欲减低
- B、前列腺充血
- C、下尿路梗阻
- D、会阴部压迫
- E、邻近器官炎症病变波及
- A、美托洛尔
- B、普萘洛尔
- C、吲哚洛尔
- D、阿替洛尔
- E、所有已上市的β受体阻断剂
- A、红外线适合浅表病灶的治疗
- B、超短波适合深部病灶的治疗
- C、不可逆的浅病灶,用紫外线红斑量照射
- D、按感染病灶不同阶段选择物理因子剂量
- E、可逆转病灶,用高频温热量治疗促吸收
- A、骨折的部位
- B、骨折的性质
- C、骨折的移位程度
- D、骨折后骨痂形成
- E、骨折有无合并症
- 39
-
脊髓前角病变产生
- A、节段性痛觉和温度觉缺失
- B、霍纳征
- C、周围性瘫痪
- D、精细触觉障碍
- E、中枢性瘫痪
- A、半切综合征
- B、马尾综合征
- C、前索综合征
- D、后索综合征
- E、中央束综合征
- A、酚妥拉明
- B、苯海索
- C、卡比多巴
- D、多巴胺
- E、山莨菪碱
- A、头颈部
- B、躯干
- C、上肢
- D、下肢
- E、四肢
- A、无局灶性神经体征
- B、动静脉畸形是常见病因
- C、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
- D、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破裂
- E、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 A、扩张型心肌病
- B、急性心肌梗死
- C、高血压性心脏病
- D、心血管神经官能症
-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A、胃肠刺激
- B、低血糖
- C、乳酸血症
- D、粒细胞减少
- E、肝损害
- 46
-
正中神经损伤后
- A、拇指对掌及拇示指捏物功能障碍
- B、手腕下垂
- C、伸腕功能障碍
- D、伸指功能障碍
- E、伸拇伸指功能障碍
- 47
-
阿卡波糖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 A、抑制α-葡萄糖苷酶
- B、促进胰岛α-细胞释放胰岛素
- C、促进组织利用葡萄糖
- D、减少胰岛素对抗物的释放
- E、降低胰岛素的代谢速度
- 48
-
腰椎X线检查不能用于诊断
- A、腰椎间盘突出症
- B、腰椎退行性变
- C、椎体骨折
- D、马尾肿瘤
- E、腰椎结核
- A、茶碱类药物
- B、拟肾上腺素药物
- C、抗胆碱能药物
- D、肾上腺皮质激素
- E、血管扩张剂
- A、可以通过上行性感染、下行性感染等途径引起感染
- B、常见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
- C、根据尿频、尿急和尿痛的病史即可以诊断急性膀胱炎,无须其他化验检查
- D、急性膀胱炎一般持续1~2周自行消退或治疗后消退
- E、可以根据尿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