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全手烧伤
- B.手背烧伤
- C.手掌或环形烧伤
- D.前臂屈侧或手的环形烧伤
- E.前臂伸侧或手的环形烧伤
- A.全手烧伤
- B.手背烧伤
- C.手掌或环形烧伤
- D.前臂屈侧或手的环形烧伤
- E.前臂伸侧或手的环形烧伤
- A.0级
- B.1级
- C.2级
- D.3级
- E.4级
- F.5级
- A.0级
- B.1级
- C.2级
- D.3级
- E.4级
- F.5级
- A.0级
- B.1级
- C.2级
- D.3级
- E.4级
- F.5级
- A.0级
- B.1级
- C.2级
- D.3级
- E.4级
- F.5级
- A.步行失用
- B.运动性失用
- C.意念性失用
- D.结构性失用
- E.意念运动性失用
- A.步行失用
- B.运动性失用
- C.意念性失用
- D.结构性失用
- E.意念运动性失用
- A.步行失用
- B.运动性失用
- C.意念性失用
- D.结构性失用
- E.意念运动性失用
- A.步行失用
- B.运动性失用
- C.意念性失用
- D.结构性失用
- E.意念运动性失用
- A、腕屈曲20~30°
- B、掌指关节屈曲60~70°
- C、近侧指间关节屈曲90°,远端指间关节过伸位
- D、术后第3周腕调整为中立位夹板
- E、术后第6周掌指关节调节到中立位
- A.步行失用
- B.运动性失用
- C.意念性失用
- D.结构性失用
- E.意念运动性失用
- A、正中神经损伤
- B、手指固有神经损伤
- C、尺神经开放性损伤
- D、中指屈指肌腱损伤
- E、中指屈指肌腱合并桡神经损伤
- A、无明显心绞痛
- B、安静心率为120次/分
- C、无心力衰竭
- D、血压基本正常
- E、偶发室性期前收缩
- 15
-
术后用于固定的夹板应选择
- A、对指夹板
- B、掌侧动力夹板
- C、背侧动力夹板
- D、掌指关节阻挡夹板
- E、维持腕关节和掌指关节伸展、拇外展位的腕关节固定夹板
- A、颅骨改变,方颅,肌肉松弛
- B、神经兴奋性增高
- C、易激惹、烦躁、多汗、枕部秃发
- D、骨骺X线出现不规则钙化线
- E、食欲差,易惊、夜啼
- A、钟摆试验
- B、H-反射法
- C、F-波测量
- D、关节活动度评定
- E、平衡反应的评定
- A、调整自主神经功能
- B、降低外周阻力
- C、增加血容量
- D、血管运动中枢适应性改变
- E、纠正高血压危险因素
- 19
-
与人体平衡功能无关的是
- A、视觉
- B、本体感觉
- C、听觉
- D、中枢神经系统
- E、运动系统
- A、基本自理
- B、完全需要帮助
- C、生活需要小量帮助
- D、生活需要很大帮助
- E、完全自理
- A、治疗者与来访者建立良好关系
- B、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目的
- C、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
- D、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治疗
- E、激发和调动来访者改善其动机和潜能,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与障碍
- A.C<sub>3</sub>
- B.C<sub>5</sub>
- C.C<sub>7</sub>
- D.T<sub>1</sub>
- E.L<sub>1</sub>
- A、药物治疗是疼痛治疗中最基本、最常用方法
- B、物理治疗是疼痛治疗中最基本、最常用方法
- C、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急性疼痛中治疗较差的疼痛
- D、神经病理性疼痛需要合并使用抗痉厥药和三环类抗抑郁药
- E、镇痛药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抑制痛觉的药物
- A、体位、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
- B、一口量、声门闭锁训练
- C、食物的形态、声门闭锁训练
- D、一口量、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
- E、声门闭锁训练、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
- A、主动性
- B、科学性
- C、广泛性
- D、实用性
- E、系统性
- A、挛缩
- B、折刀现象
- C、齿状样僵硬
- D、痉挛
- E、僵硬最早出现的脚踝处
- A、改善和促进痰液排出
- B、提高机体能量储备,增强运动耐力
- C、改善心理状况,缓解焦虑等心理障碍
- D、提高机体营养状况,改善全身生理机能
- E、纠正病理性呼吸模式,改善肺通气功能
- A、肩周炎
- B、颈椎病
- C、肘关节炎
- D、肱骨外上髁炎
- E、胸廓出口综合征
- 29
-
牵引的治疗作用主要不包括
- A、增加肌肉痉挛
- B、矫治关节畸形
- C、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 D、改善或恢复关节活动范围
- E、增大关节间隙,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 A、肺活量
- B、用力肺活量
- C、潮气量
- D、功能残气量
- E、最大自主通气量
- 31
-
属于高频电疗法频率的是
- A、60kHz
- B、300Hz
- C、600Hz
- D、900Hz
- E、120kHz
- A、不必特殊处理,三角巾悬吊数天
- B、肩部悬吊带固定1~2周后再开始进行功能锻炼
- C、肩部悬吊带固定3~4周后再开始进行功能锻炼
- D、肩部悬吊带固定3~4周,训练时取下吊带,训练结束后,立即佩戴
- E、肩部悬吊带固定4~5周,训练时取下吊带,训练结束后,立即佩戴
- A、75Hz100μs
- B、100Hz100μs
- C、100Hz50μs
- D、150Hz100μs
- E、100Hz150μs
- A、降低膀胱出口阻力
- B、增加膀胱内压与促进膀胱收缩
- C、间歇性导尿
- D、应用抗胆碱能制剂
- E、尿流改道:耻骨上造瘘或回肠代膀胱
- 35
-
痉挛定义叙述哪一项不正确
- A、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
- B、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亢进
- C、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后出现的肌肉张力异常增高
- D、速度依赖是指伴随肌肉牵伸速度的增加,肌肉痉挛的程度减低
- E、速度依赖是指伴随肌肉牵伸速度的增加,肌肉痉挛的程度也增高
- 36
-
应激是指
- A、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所产生的反应
- B、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所产生的反应过程
- C、各种因素引起人体的生理反应加剧
- D、人体对运动刺激所产生的调节过程
- E、人体在情绪激动时的变化
- A、理疗
- B、肌力训练
- C、手法松动
- D、关节活动度训练
- E、肩下垂摆动训练
- A、温和而持续地牵伸关节周围组织,以防止纤维挛缩和粘连
- B、对关节面施以加压应力及摩擦应力,使关节面获得较好的塑形
- C、造成关节面相对运动及关节内压的周期性改变,加速关节液流转及更新
- D、对关节软骨进行温和的交替加压与减压,可促进软骨基质内液与关节液之间的交换
- E、关节本体感受器不断发放向心冲动,根据闸门学说可增加疼痛信号传递,从而增加疼痛
- 39
-
适用中频电疗的部位是
- A、肢体
- B、心前区
- C、金属异物区
- D、活动出血区
- E、孕妇腰腹部
- A、膝矫形器
- B、截瘫行走器
- C、踝足矫形器
- D、髋关节矫形器
- E、膝踝足矫形器
- A、3~16ms
- B、3~16μs
- C、10~15ms
- D、3~6ms
- E、7~12ms
- A、对后纵韧带骨化的患者应慎用
- B、人工拉压复位法中,牵引每次重复3次
- C、人工拉压复位法中,牵引的持续时间1~3秒
- D、人工拉压复位法中,牵引重量约为体重的2~3倍
- E、三维牵引治疗椎间盘突出,多数患者牵引3~5次即可
- A、连调波与变调波
- B、断续波与连调波
- C、间调波与变调波
- D、断续波与变调波
- E、连调波与间调波
- A、防止挛缩
- B、助动功能
- C、代偿患肢功能
- D、矫正畸形及挛缩
- E、帮助瘫痪肌肉运动
- A、5~10min
- B、10~15min
- C、15~20min
- D、20~25min
- E、25~30min
- A、外力主要来自治疗师
- B、外力主要来自患者患肢
- C、外力主要来自患者健肢
- D、外力主要来自患者健侧躯干
- E、外力主要来自各种康复训练器械
- A、语音训练
- B、书写训练
- C、听理解训练
- D、代偿手段训练
- E、阅读理解及朗读训练
- A、小腿前侧
- B、足背内侧
- C、外踝后侧
- D、内踝后侧
- E、跟腱表面
- A、小腿后外侧、足底、足跟部及诸趾末节背侧
- B、小腿后内侧、足底、足跟部及诸趾末节背侧
- C、小腿后外侧、足背、足跟部及诸趾末节背侧
- D、小腿前外侧、足底、足跟部及诸趾末节背侧
- E、小腿前外侧、足背、足跟部及诸趾末节背侧
- 50
-
手指失认的概念正确的是
- A、多见于中间三个手指的命名或指认错误
- B、常表现为单侧性
- C、也称躯体失认
- D、与手指的灵巧度无关
- E、不会影响A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