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给予适当的刺激
- B.给予强有力的刺激
- C.选择性强化引出的反应
- D.给予引出相应反应的刺激
- E.与其矫正反应,莫如改换刺激
- A.给予适当的刺激
- B.给予强有力的刺激
- C.选择性强化引出的反应
- D.给予引出相应反应的刺激
- E.与其矫正反应,莫如改换刺激
- A.给予适当的刺激
- B.给予强有力的刺激
- C.选择性强化引出的反应
- D.给予引出相应反应的刺激
- E.与其矫正反应,莫如改换刺激
- A.给予适当的刺激
- B.给予强有力的刺激
- C.选择性强化引出的反应
- D.给予引出相应反应的刺激
- E.与其矫正反应,莫如改换刺激
- 5
-
急性疼痛是指
- A.是用损伤来描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
- B.是由于真正潜在组织损伤而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
- C.是指维持较长时间,一般大于3个月,常在损伤愈合后中止
- D.为最近产生并能持续较短的疼痛,常与明确的损伤和疾病有关
- E.是指维持较长时间,一般大于3个月,常在损伤愈合后仍持续存在
- 6
-
慢性疼痛是指
- A.是用损伤来描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
- B.是由于真正潜在组织损伤而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
- C.是指维持较长时间,一般大于3个月,常在损伤愈合后中止
- D.为最近产生并能持续较短的疼痛,常与明确的损伤和疾病有关
- E.是指维持较长时间,一般大于3个月,常在损伤愈合后仍持续存在
- A.0°~15°
- B.0°~30°
- C.0°~35°
- D.0°~45°
- E.0°~50°
- A.0°~15°
- B.0°~30°
- C.0°~35°
- D.0°~45°
- E.0°~50°
- A.0°~15°
- B.0°~30°
- C.0°~35°
- D.0°~45°
- E.0°~50°
- 10
-
踝关节外翻运动范围正常是
- A.0°~15°
- B.0°~30°
- C.0°~35°
- D.0°~45°
- E.0°~50°
- A、提高免疫功能
- B、加大抗生素用量
- C、运动治疗
- D、外科对病灶切开排脓引流
- E、蜡疗法
- A、紫外线
- B、短波
- C、超短波
- D、毫米波
- E、微波
- A、磁疗法
- B、微波微热或温热量
- C、超短波微热或温热量
- D、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抗生素离子导入
- E、红外线疗法
- A、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长度
- B、对于两个长骨构成关节而言,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的远端骨朝向或离开近端骨运动的过程中,远端骨所达到的新位置与近端骨之间的夹角
- C、对于两个长骨构成关节而言,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的远端骨朝向肢体正中线运动的过程中,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
- D、对于两个长骨构成关节而言,关节活动范围是关节远端骨与近端骨之间的夹角
- E、对于两个长骨构成关节而言,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的远端骨朝向或离开近端骨运动的过程中,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
- A、吃饭
- B、修饰
- C、做饭
- D、如厕
- E、行走
- A、耳穴治疗
- B、推拿
- C、冷敷
- D、针灸
- E、热敷
- A、移动法超声波
- B、无热量超短波
- C、疱疹区毫米波
- D、超短波联合紫外线治疗
- E、病灶区中红斑量,神经根区强红斑量紫外线照射
- 18
-
F波的特性不包括
- A、所需的阈刺激强度小于M波
- B、理论上可在全身任何肌肉引出
- C、低强度刺激时F波波幅恒小于M波
- D、潜伏期和形状则随着每次刺激的不同而变化
- E、所需阈刺激强度大于M波
- A、光合作用
- B、热效应
- C、荧光效应
- D、光聚合作用
- E、光分解效应
- A、下棋
- B、珠算
- C、编织
- D、篮球运动
- E、小手工艺品制作
- 21
-
康复评定的内容不包括
- A、内脏功能评定
- B、躯体功能评定
- C、社会适应能力评定
- D、心理与精神功能的评定
- E、认知功能评定
- A、适用于肌力在3级以下患者
- B、增强瘫痪肢体本体感觉、促发主动运动
- C、通过患者主动用力收缩完成关节活动的运动训练
- D、患者完全不用力,全靠外力来完成关节活动的运动训练方法
- E、在外力的辅助下,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关节活动的运动训练方式
- 23
-
以下哪个量表属于自评量表
- A、MAS
- B、FIM
- C、SCL-90
- D、GCS
- E、Barthel index
- A、同侧Ⅰ~Ⅲ波的峰间潜伏期延长
- B、对侧Ⅰ~Ⅲ波的峰间潜伏期延长
- C、对侧Ⅲ~Ⅴ波的峰间潜伏期延长
- D、同侧Ⅲ~Ⅴ波的峰间潜伏期延长
- E、对侧Ⅴ波消失
- A、手术治疗
- B、药物治疗
- C、心理治疗
- D、认知训练
- E、运动疗法
- A、等长收缩
- B、等张收缩
- C、动力性收缩
- D、等动收缩
- E、向心性收缩
- A、温水浴
- B、热水浴
- C、热水浴、冷水浴
- D、冷水浴、凉水浴
- E、不感温水浴
- A、肌肉收缩强度
- B、肌力强度
- C、肌电信号
- D、时值
- E、神经传导速度
- A、功能障碍
- B、残损
- C、能力障碍
- D、参与障碍
- E、残疾
- A、"餐叉"畸形
- B、腕关节下垂
- C、伸直型骨折
- D、手移向桡侧
- E、手移向尺侧
- A、四肢肌肉肌力均为0级
- B、四肢深感觉完全消失
- C、四肢浅感觉完全消失
- D、躯干浅感觉完全消失
- E、肛门外括约肌随意收缩功能完全消失
- 32
-
痉挛的治疗措施不包括
- A、姿势和体位
- B、解除诱因
- C、作业治疗
- D、物理治疗
- E、药物治疗
- A、是与随意运动不同的一种姿势反射
- B、是较为原始的运动模式或脊髓水平的反应
- C、为肌肉活动失去自控制,是伴随痉挛而出现的
- D、健侧上肢屈肘位对抗阻力时,同侧固定表现为胸大肌收缩
- E、用力使身体一部分肌肉收缩时,可诱发其他部位的肌肉收缩
- 34
-
帕金森病运动障碍不包括
- A、震颤
- B、肌萎缩
- C、肌强直
- D、运动徐缓
- E、姿势步态异常
- 35
-
带状疱疹主要侵犯什么部位
- A、黏膜
- B、皮肤
- C、皮肤黏膜交界处
- D、脊神经前根
- E、神经节
- 36
-
心理治疗的要素不正确的是
- A、实施者不必具有社会认可的身份、受过专业训练
- B、在专门的医疗机构和心理卫生机构、场所实施
- C、遵守技术规范和伦理原则,并符合法律的要求
- D、对治疗过程及其后果能够控制、查验,不使用超自然理论
- E、以助人、促进健康为目的,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和社会利益
- A、最大通气量
- B、静息通气量
- C、肺活量
- D、用力呼气量
- E、用力呼气中期流速
- A.400cm<sup>2</sup>
- B.500cm<sup>2</sup>
- C.600cm<sup>2</sup>
- D.800cm<sup>2</sup>
- E.1000cm<sup>2</sup>
- A、被动运动
- B、肌肉静力性收缩
- C、抗阻运动
- D、全身运动
- E、健肢活动
- A、下肢伸肌痉挛可帮助患者站立和行走
- B、预防骨质疏松
- C、保持肌相对容积
- D、持续屈肌痉挛可以减轻疼痛
- E、降低瘫痪肢体的依赖性水肿
- 41
-
AFO是指
- A、足矫形器
- B、踝足矫形器
- C、脊柱矫形器
- D、膝踝足矫形器
- E、髋膝踝足矫形器
- 42
-
脑性瘫痪的言语治疗包括
- A、上田法
- B、Vojta法
- C、引导式教育
- D、Temple Fay法
- E、进食训练
- 43
-
脊柱牵引的最佳适应证包括
- A、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型颈椎病
- B、慢性腰肌劳损,神经根型颈椎病,脊柱小关节紊乱
- C、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型颈椎病,脊柱小关节紊乱
- D、急性腰扭伤,神经根型颈椎病,脊柱小关节紊乱
- E、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型颈椎病
- A、4
- B、5
- C、6
- D、7
- E、8
- A、躯干向前倾,使患侧肩胛带前伸,患肩屈曲
- B、患腿屈曲向前放在身体前面的另一支撑枕上,髋关节屈曲,避免足内翻
- C、头向患侧扭转,注视患肩,使患者意识到瘫痪侧肢体的存在
- D、患肘自然地屈曲或伸展,手中握圆筒状毛巾
- E、使用足托,预防足下垂的发生
- A、关节周围肌肉瘫痪
- B、关节囊挛缩
- C、韧带断裂
- D、韧带松弛
- E、周围神经损伤
- A、残端全接触,不承重的吸着式接受腔
- B、残端全接触,最大面积承重的吸着式接受腔
- C、残端不触底的吸着式接受腔
- D、松懈的残肢包容
- E、残端全接触,最小面积承重的吸着式接受腔
- A、减重
- B、多晒太阳
- C、关节内骨折应准确复位
- D、宜控制饮食,适当进行体育活动
- E、对儿童的各种畸形均应及时进行矫正
- A、用来测定疼痛的强弱程度
- B、简单、快速、精确、易操作
- C、可以测定疼痛的缓解程度
- D、能做患者之间的比较
- E、能对患者治疗前后做评价
- A、无须口服抗生素
- B、抗过敏治疗
- C、加强抗病毒治疗
- D、超短波治疗
- E、微波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