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 B.疾病过程中患病机体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发生机制
- C.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
- D.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 E.疾病的治疗方法
- A.总论—疾病的普遍规律
- B.基本病理过程
- C.各系统、器官的共同病理过程
- D.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
- E.各种症状和体征的机制
- A.动物实验
- B.尸体解剖
- C.临床观察
- D.流行病学研究
- E.细胞分子病理学研究
- A.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 B.与自然辩证法密切相关的社会学科
- C.与动物实验密切相关的实验学科
- D.与基础医学中多种学科密切交叉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 E.从形态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 5
-
病理生理学是
- A.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的学科
- B.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探讨疾病本质的学科
- C.研究疾病防治的学科
- D.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桥梁的学科
- E.基础医学中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 A.甲基紫法
- B.硫酸钠爱尔辛蓝法
- C.刚果红法
- D.氧化苏木红法
- E.诱导荧法
- A.甲醛液
- B.Klotz液
- C.Kaiserling液
- D.乙醇
- E.冬青油
- A.Gram甲紫法
- B.刚果红法
- C.醛品红法
- D.Mallory磷钨酸苏木素法
- E.Lendrum马休黄猩红蓝(MSB)法
- 9
-
无剧毒的固定剂是
- A.重铬酸钾
- B.铬酸
- C.苦味酸
- D.锇酸
- E.氯化汞
- 10
-
冠心病是一种
- A.病理过程
- B.病理反应
- C.疾病
- D.病理状态
- E.病理反射
- 11
-
组织切片法包括
- A.石蜡切片法
- B.冰冻切片法
- C.火棉胶切片法
- D.树脂包埋薄切片法
- E.大组织石蜡切片法
- 12
-
瘢痕是一种
- A.病理过程
- B.病理反应
- C.疾病
- D.病理状态
- E.病理反射
- 13
-
休克是一种
- A.病理过程
- B.病理反应
- C.疾病
- D.病理状态
- E.病理反射
- 14
-
肠结核
- A.可合并急性肠穿孔
- B.可合并肠大出血
- C.两者均是
- D.两者均否
- A.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 B.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 C.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
- D.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
- E.某些条件也可以称为诱因
- 16
-
肠伤寒
- A.可合并急性肠穿孔
- B.可合并肠大出血
- C.两者均是
- D.两者均否
- A.疾病的原因
- B.疾病的条件
- C.疾病的诱因
- D.疾病的内因
- E.疾病的外因
- 18
-
核糖核酸的功能为
- A.与蛋白质共同参与基因的表达和表达过程的调控
- B.独立参与基因的表达和表达过程的调控
- C.不参与基因的表达和表达过程的调控
- D.与寡核苷酸共同负责基因的表达和表达过程的调控
- E.与蛋白质都不参与基因的表达和表达过程的调控
- A.乙醇
- B.丙酮
- C.乙酸
- D.甲醛
- E.甲醇
- A.有些疾病,只要有原因的作用便可发生
- B.对一种疾病来说是原因,而对另一种疾病则可为条件
- C.一种疾病引起的某些变化,可成为另一个疾病发生的条件
- D.因稳态破坏而发生的内环境紊乱、生命活动障碍不可能是引起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
- E.能够加强原因的作用,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诱因”
- A.空白试验
- B.替代试验
- C.吸收试验
- D.抑制试验
- E.封闭第一抗体试验
- 22
-
疾病的概念是
- A.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
- B.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出现的成套的病理过程
- 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 D.疾病(disease)英文原意为“不舒服”
- E.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而有异常活动
- 23
-
健康是指
- A.没有躯体疾病
- B.精神饱满、乐观向上
- C.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
- D.强壮的体魄、健全的精神状态
- E.有自我保健意识
- 24
-
免疫组化学的原理是
- A.正负电荷结合
- B.氧化反应
- C.还原反应
- D.碱基互补配对
- E.抗原抗体反应
- A.乙酸
- B.甲醛
- C.乙醇
- D.甲苯
- E.铬酸
- A.中国
- B.德国
- C.东欧
- D.美国
- E.俄国
- A.中国
- B.德国
- C.俄罗斯
- D.美国
- E.日本
- 28
-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 A.诊断疾病
- B.研究疾病的表现
- C.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
- D.研究疾病的归转
- E.探索治疗疾病的手段
- A.20世纪20年代
- B.20世纪30年代
- C.20世纪40年代
- D.20世纪50年代
- E.20世纪60年代
- A.19世纪前叶
- B.19世纪中叶
- C.19世纪后叶
- D.20世纪前叶
- E.20世纪中叶
- A.病理状态
- B.病理过程
- C.病理反应
- D.病理障碍
- E.病理表现
- 32
-
病理生理学的学科前身是
- A.器官病理学
- B.细胞病理学
- C.实验病理学
- D.疾病病理学
- E.医学生理学
- A.流行病学调查
- B.动物实验研究
- C.临床观察病人
- D.推理判断
- E.临床实验研究
- A.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
- B.动物身上复制的人类疾病过程
- C.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基础
- D.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
- E.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及其机理解释
- 35
-
病理生理学是
- A.以动物疾病模型阐述人类疾病规律的学科
- B.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 C.从形态角度解释病理过程的学科
- D.解释临床症状体征的桥梁学科
- E.多种学科综合解释疾病规律的边缘学科
- A.乙型肝病毒
- B.亚硝胺
- C.黄曲霉毒素
- D.血吸虫
- E.丙型肝炎病毒
- A.转移较快、较多见
- B.淋巴道转移首先至颈部淋巴结
- C.血道转移常见脑
- D.肺腺癌常有肺门淋巴结转移
- E.早期肺癌无淋巴结转移
- 38
-
肺腺癌的特点应除外
- A.多见于女性
- B.来自支气管腺体
- C.最常见于被动吸烟者
- D.多属于周围型肺癌
- E.极少侵犯胸膜
- A.来源于I型肺泡上皮细胞
- B.属于肺腺癌的特殊类型
- C.多呈现弥漫型或多结节型
- D.癌细胞沿肺泡内壁向腔内生长
- E.细胞间隔多保存完整
- 40
-
中央型肺癌的特点应除外
- A.位于肺门部
- B.由段以上支气管发生
- C.多属腺癌
- D.巨大癌块环绕支气管
- E.较易被纤支镜检查发现
- 41
-
最常用的组织包埋物是
- A.碳蜡
- B.明胶
- C.树脂
- D.火棉胶
- E.石蜡
- A.血液学检查
- B.X线检查
- C.纤支镜活检病理学检查
- D.CT检查
- E.临床早期症状的发现
- A.金
- B.尼古丁
- C.镍
- D.苯并芘
- E.砷
- A.胸水标本
- B.腹水标本
- C.痰液标本
- D.宫颈涂片
- E.胃镜活检
- A.纵隔淋巴结
- B.锁骨上淋巴结
- C.颈部淋巴结
- D.支气管肺门淋巴结
- E.腋窝淋巴结
- A.橘黄色
- B.绿色
- C.黑色
- D.蓝色
- E.粉红色
- A.戊二醛
- B.氯化汞
- C.多聚甲醛
- D.重铬酸钾
- E.甲醛
- 48
-
痰涂片阳性率最高的肺癌是
- A.小细胞癌
- B.腺癌
- C.大细胞癌
- D.鳞状细胞癌
- E.瘢痕癌
- A.石蜡包埋法
- B.碳蜡包埋法
- C.甲基丙烯酸甲酯包埋法
- D.明胶包埋法
- E.火棉胶包埋法
- 50
-
鼻咽癌最常见的转移是
- A.血道转移至肝
- B.血道转移至肺
- C.血道转移至骨
- D.同侧颈上深淋巴结转移
- E.对侧颈上深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