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疾病控制副主任医师考试试题(基础知识)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有关结核杆菌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 A.属分枝杆菌
  • B.不包括牛分枝杆菌
  • C.抗酸染色阳性
  • D.生长缓慢
  • E.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
2

当前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卫生问题是

  • A.老龄人口高龄化
  • B.缺少卫生人员
  • C.人口增长太块
  • D.缺乏专业机构
  • E.环境污染
3

布鲁杆菌病最可能的传播途径分别是

  • A.经土壤传播
  • B.直接接触传播
  • C.经动物传播
  • D.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 E.经空气传播
4

关于健康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健康是一种基本人权
  • B.人民健康水平的问题影响社会的发展
  • C.社会经济与国民健康具有互动作用
  • D.健康不属于社会保障的范畴
  • E.保障健康需要政治行动
5

对使用中度消毒剂进行监测时,所采样品应在多长时间内送检

  • A.1小时内
  • B.4小时内
  • C.6小时内
  • D.24小时内
  • E.48小时内
6

大骨节病关节畸形的最重要特征是

  • A.关节增粗
  • B.炎性增粗
  • C.有骨赘形成
  • D.多发性、对称性、非炎性增粗
  • E.以上都不是
7

行政诉讼中的被告合法是指

  • A.具有中国国籍且明确的个体
  • B.具有法律认可且明确的政治团体
  • C.具有法律授权且明确的行政机构
  • D.具有法律认可且明确的企业
  • E.具有法律认可且明确的事业单位
8

卫生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种是

  • A.卫生费用
  • B.卫生人力
  • C.卫生信息
  • D.卫生知识和技术
  • E.卫生设施与装备
9

危险因素是

  • A.特指致病因素
  • B.泛指条件因素
  • C.特指混杂因素
  • D.泛指与发病有关因素
  • E.泛指各种相关因素
10

以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A.现患率等于发病率
  • B.发病率和患病率一样
  • C.罹患率是一种特殊的患病率
  • D.发病率计算公式的分子只包括新发病例
  • E.发病率是指某特定时期内人口中新老病人所占的比例
11

在临床试验中,能有效控制混杂因素干扰试验结果的措施是

  • A.限制
  • B.随意分组
  • C.分层分析
  • D.整群随机抽样
  • E.系统随机抽样
12

抽样调查中,常用的基本抽样方法不包括

  • A.分层抽样
  • B.系统抽样
  • C.整群抽样
  • D.多阶段抽样
  • E.单纯随机抽样
13

计算机软件系统一般包括系统软件和

  • A.字处理软件
  • B.应用软件
  • C.管理软件
  • D.多媒体软件
  • E.作图软件
15

传染病垂直传播的途径是

  • A.接触传播、空气传播
  • B.胎盘传播、注射传播
  • C.血液传播,经口传播
  • D.胎盘传播、上行性传播
  • E.上行性传播、机械传播
16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是

  • A.硬件系统
  • B.主机及外部设备
  • C.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 D.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 E.主机、键盘、显示器和打印机
17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的事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事实
  • B.理由
  • C.依据
  • D.依法享有的权利
  • E.处罚的审批程序
18

筛查的主要目的是

  • A.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 B.提供患病率资料
  • C.开展流行病学监测
  • D.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E.以上都不对
19

从因素出发猜测该因素与发病有关,按其时间顺序是

  • A.回顾性研究
  • B.前瞻性研究
  • C.探索性研究
  • D.验证性研究
  • E.回顾前瞻性研究
21

下列各机构中,可以依法实施行政处罚的机构是

  • A.市卫生局
  • B.市监察局
  • C.县人民医院
  • D.市政府办公厅
  • E.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22

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的偏倚

  • A.随机偏倚混杂偏倚系统偏倚
  • B.随机偏倚选择偏倚信息偏倚
  • C.选择偏倚信息偏倚系统偏倚
  • D.混杂偏倚选择偏倚随机偏倚
  • E.混杂偏倚信息偏倚选择偏倚
23

Mill准则包括的实验方法有

  • A.求同法差异法共变法剩余法同异并用法
  • B.求同法差异法共变法剩余法
  • C.类推法共变法求同法
  • D.排除法剩余法求异法
  • E.求同法排除法求异法
24

半抗原是

  • A.多数为蛋白质
  • B.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
  • C.有免疫原性,没有反应原性
  • D.有反应原性,没有免疫原性
  • E.没有免疫原性,也没有反应原性
25

下列哪种情况最能确定肺结核病的诊断

  • A.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 B.胸部X线片异常
  • C.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
  • D.与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
  • E.咳嗽、咳痰3周以上,伴有咯血
26

关于细胞免疫,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T细胞介导
  • B.需有抗原刺激
  • C.特异地杀伤靶细胞
  • D.不需非T细胞参与
  • E.释放淋巴因子引起迟发型炎症
27

下列资料中可用均数与标准差全面描述其特征的是

  • A.正偏态分布
  • B.负偏态分布
  • C.泊松分布
  • D.对称分布
  • E.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28

在直线相关分析中,r=1表示两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为

  • A.正相关
  • B.负相关
  • C.完全正相关
  • D.完全负相关
  • E.无相关关系
29

参与细胞免疫应答的细胞有

  • A.Th、Tc、MΦ
  • B.T、B、M西
  • C.T、B、肥大细胞
  • D.T、B、NK
  • E.T、B、粒细胞
30

注射大剂量抗原形成免疫耐受是由于

  • A.抗体形成速度慢,而代谢速度过快
  • B.抗原过剩,多余的抗原中和了抗体
  • C.浆细胞麻痹
  • D.产生无功能抗体
  • E.B细胞分化增殖受到抑制
31

下列指标中,描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是

  • A.极差
  • B.标准差
  • C.标准误
  • D.变异系数
  • E.四分位数间距
32

现况调查中可能发生的偏倚有

  • A.选择性偏倚
  • B.无应答偏倚
  • C.幸存者偏倚
  • D.测量偏倚
  • E.以上都包括
33

在统计检验中,已知结果是犯了第二类错误,将意味着

  • A.接受H
  • B.接受H
  • C.拒绝H0
  • D.冒1%的风险
  • E.冒5%的风险
34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部门法为主体,是由下列哪项组成的统一的规范体系

  • A.法规
  • B.规章
  • C.基本法律和法律
  • D.具有法律效力的其他规范性文件
  • E.以上均是
35

标准误越大,则表示此次抽样得到的样本均数

  • A.系统误差越大
  • B.可靠程度越大
  • C.抽样误差越大
  • D.可比性越差
  • E.离散程度越大
36

治疗间日疟采用

  • A.成人量氯喹1.2~1.5g,3日分服(第1日0.6g,第2、3日各0.3g或0.45g),加伯氨喹90~180mg,第4~8日分服(每日22.5mg)
  • B.成人量氯喹1.2~1.5g,3日分服(第1日0.6g,第2、3日各0.3g或0.45g),加伯氨喹67.5mg,3日分服(每日22.5mg)
  • C.青蒿琥酯钠60mg,加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0.6ml,摇至溶解,由5%葡萄糖稀释至6ml缓慢静注
  • D.咯萘啶注射
  • E.蒿甲醚80mg肌内注射,第1天2次,第2~5天1次
38

对氯喹未产生抗性地区恶性疟的治疗采用

  • A.成人量氯喹1.2~1.5g,3日分服(第1日0.6g,第2、3日各0.3g或0.45g),加伯氨喹67.5mg,3日分服(每日22.5mg)
  • B.哌喹1.5g,3日分服,加伯氨喹45mg或67.5mg,2日或3日分服
  • C.咯萘啶0.8~1.0g,加磺胺多辛1.0~1.5g,加乙胺嘧啶50~75mg,均于2日分服
  • D.青蒿琥酯600mg,5日分服(第1日100mg×2次,第2~5日每日50mg×2次),加伯氨喹67.5mg,3日分服(每日22.5mg)
  • E.氯喹0.6g顿服,或哌喹0.6g顿服
39

目前,尚不能用毒饵杀灭的宿主动物是

  • A.鼢鼠
  • B.黄鼠
  • C.姬鼠
  • D.沙鼠
  • E.旱獭
41

注射百白破三联菌苗之后,免疫有效的指标是

  • A.微量凝集试验的效价达到1:40
  • B.微量凝集试验的效价达到1:80
  • C.微量凝集试验的效价达到1:160
  • D.微量凝集试验的效价达到1:320
  • E.微量凝集试验的效价达到1:100
42

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 A.有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
  • B.有病原体及播散的环境
  • C.有易感人群存在,使大批人发病
  • D.有传染源,能实现的传播途径和高易感人群
  • E.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容易实现,人群易感性低
43

因素A、B、C均可独立的引起某病而无须其他两种因素存在,但都必须是在因素X存在的前提下。因素X单独存在不会引起该病。因素A是

  • A.必要且充分条件
  • B.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 C.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 D.既不是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
  • E.以上都不对
44

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有

  • A.疾病伤害健康
  • B.疾病弱智身心损害
  • C.传染病非传染病健康
  • D.一切疾病残疾生理功能障碍
  • E.传染病地方病非传染性疾病
45

地方性氟中毒是

  • A.生活习惯病
  • B.遗传性疾病
  • C.急性中毒性疾病
  • D.化学元素性疾病
  • E.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46

迟发型过敏反应的特点不包括

  • A.可用抗体被动转移
  • B.活化的Mφ有重要作用
  • C.对抗原发生反应的细胞是T细胞
  • D.γ-IFN的产生对反应出现起关键作用
  • E.再次抗原进入体内至反应出现需24小时以上
47

抗体产生的再次应答的特点是

  • A.IgG为主
  • B.IgM为主
  • C.亲和力低
  • D.持续时间短
  • E.没有免疫记忆
48

能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的细胞是

  • A.Mφ
  • B.K细胞
  • C.T细胞
  • D.浆细胞
  • E.NK细胞
49

统计学研究的指标特性是

  • A.可加性
  • B.变异性
  • C.对称性
  • D.稳定性
  • E.正态性
50

下面哪条符合实验性研究的情况

  • A.必须设立对照
  • B.随机分配实验对象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 C.实验进行的方向是随着实验开始向前进行的
  • D.对实验组施加控制的干预措施或消除某种因素
  • E.以上都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