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oombs试验阳性
- B、Ham试验阳性
- C、骨髓铁染色铁粒幼细胞30%
- D、抗碱血红蛋白阳性
- E、网织红细胞0.1%
- A.缺铁性贫血
- B.再生障碍性贫血
- C.巨幼细胞性贫血
- 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E.白血病
- A、肾对钙重吸收增加
- B、钙溢出进入细胞外液
- C、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D、维生素D缺乏
- E、肠道吸收钙增加
- A、高血钙易发生胰管钙化、结石
- B、钙离子与胰淀粉酶激活无关
- C、高血钙促进胰液分泌
- D、高血钙促进胃泌素分泌
- E、钙离子与胰蛋白酶原激活无关
- A、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方法
- B、是检测血凝抑制抗体的方法
- C、所用抗体为中和抗体
- D、是检测血凝素的方法之一
- E、可用于病毒分型及亚型
- A、嗜异性凝集试验
- B、鉴别吸收试验
- C、单点试验
- D、EBVIgM抗体测定
- E、EBVIgG抗体测定
- A、需要依赖细胞株
- B、活的增殖细胞具有吸收MTT的能力
- C、颜色深浅反映细胞代谢活性的强弱
- D、可反映B细胞的功能
- E、以上说法都不对
- A、1.0
- B、1.5
- C、2.0
- D、2.4
- E、3.0
- A、TC
- B、HDL-C
- C、LDL-C
- D、VLDL-C
- E、TG
- A、新发生的糖尿病患者
- B、误饮高糖饮料的健康人
- C、糖尿病已经控制的患者
- D、无糖尿病
- E、糖耐量受损的患者
- A、骨髓
- B、胸腺
- C、腔上囊
- D、淋巴结
- E、脾
- A.OT试验
- B.ESR
- C.胸部CT
- D.冷凝集试验
- E.嗜异凝集试验
- 13
-
气性坏疽的主要致病菌为
- A、破伤风梭菌
- B、产气荚膜梭菌
- C、肉毒梭菌
- D、艰难梭菌
- E、产黑色素普雷沃菌
- A.0.05×10<sup>9</sup>/L
- B.0.1×10<sup>9</sup>/L
- C.0.15×10<sup>9</sup>/L
- D.0.2×10<sup>9</sup>/L
- E.0.5×10<sup>9</sup>/L
- A、遗传方式和临床表现
- B、出血时间和血小板黏附试验
- C、APTT和因子Ⅷ:C测定
- D、vWF:Ag和vWF多聚体分析
- E、PT和血小板计数
- A、C1
- B、C4
- C、C3
- D、C5
- E、C2
- A、试带法测定尿蛋白的敏感度较mAlb高
- B、磺柳酸法测定尿总蛋白敏感度较mAlb高
- C、mAlb不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金指标
- D、mAlb一次阳性即可诊断
- E、推荐测定随机尿样中的浓度,结果以克肌酐比值的方式报告
- 18
-
胃液呈现棕褐色,可能为
- A、胆汁反流
- B、插管引起的恶心和呕吐
- C、胃癌
- D、幽门闭锁不全
- E、尿毒症
- A、检测冷抗体
- B、发现ABO亚型
- C、检测ABO系统的弱抗体
- D、检测ABO系统的不规则抗体
- E、证实是否存在ABO以外的不规则抗体
- A、消毒
- B、灭菌
- C、防腐
- D、无菌
- E、无菌操作
- A、胰岛细胞自身抗体
- B、胰岛素自身抗体
- C、醛糖还原酶抗体
- D、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 E、酪氨酸磷酸酶自身抗体
- A、RA
- B、SLE
- C、ss
- D、MCTD
- E、PM
- A.严重细菌感染
- B.严重病毒感染
- C.类白血病反应
-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E.急性白血病
- A、速发型皮肤过敏试验
- B、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 C、放射免疫试验
- D、淋巴细胞对PHA的应答
- E、淋巴结活检
- 25
-
MHC是指
- A、移植抗原
- B、同种异型抗原
- C、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 D、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 E、人类白细胞抗原
- A、机体曾感染过结核
- B、可能有活动性结核
- C、对结核菌缺乏免疫力
- D、曾接种过卡介苗
- E、结核感染早期
- A、激发能源不同
- B、发光的物质不同
- C、检测原理不同
- D、抗原抗体反应原理不同
- E、检测系统不同
- A.(0~6)×10<sup>6</sup>/L
- B.(0~15)×10<sup>6</sup>/L
- C.(0~20)×10<sup>6</sup>/L
- D.(0~8)×10<sup>6</sup>/L
- E.(0~25)×10<sup>6</sup>/L
- A、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 B、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C、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 D、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 E、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 A、红细胞中LDH含量比血清高100倍
- B、LDH同工酶和CK-MB联合检测可用于助诊急性心肌梗死
- C、LDH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 D、标本宜储存在4℃
- E、LDH有五种同工酶,每种同工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不同
- A、AT-Ⅲ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
- B、AT-Ⅲ抗原量成人血浆浓度为272~329mg/L(免疫法参考值)
- C、AT-Ⅲ的抗凝血酶活性(酶学测定法)一般为80%~120%
- D、AT-Ⅲ活性增高可导致出血,活性减低无临床意义
- E、有凝血法、免疫检查法和酶学测定法
- A、小血小板增多
- B、小红细胞
- C、红细胞碎片
- D、灰尘
- E、棉花丝
- A、血小板抗体PAIgG明显增高
- B、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
- C、3P试验(+)
- D、血小板聚集功能增高
- E、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延长时间
- A、有确诊意义
- B、1~2个月达高峰
- C、1~2个月内含量下降
- D、滴度较高表明急性HAV感染
- E、常在临床症状出现后出现
- 35
-
渗出液白细胞数常超过
- A.0.05×10<sup>9</sup>/L
- B.0.1×10<sup>9</sup>/L
- C.0.2×10<sup>9</sup>/L
- D.0.5×10<sup>9</sup>/L
- E.1×10<sup>9</sup>/L
- A、ALT
- B、ALP
- C、AST
- D、CK
- E、LDH
- A.AML-M<sub>4a</sub>
- B.AML-M<sub>4c</sub>
- C.AML-M<sub>5b</sub>
- D.AML-M<sub>4b</sub>
- E.AML-M<sub>5a</sub>
- A、未成熟
- B、成熟
- C、可疑
- D、过熟
- E、以上都不是
- A、羊水泡沫试验
- B、肌酐测定
- C、脂肪细胞检查
- D、淀粉酶测定
- E、染色体检查
- A、T淋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TL)
- B、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
- C、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
- D、嗜酸性粒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
- E、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 A、肠道内pH
- B、体内维生素D含量
- C、食物中钙磷比例
- D、血浆钙磷浓度
- E、甲状腺素水平
- 42
-
血管壁检验的项目不包括
- 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检测
- B、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检测
- C、血浆6-酮前列腺素F<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ea/8612e1b5e93acc7b6d108442664b56.gif"/>检测
- D、血浆内皮素-1检测
- E、血浆β-TG检测
- A、七叶苷被水解为葡萄糖和七叶素
- B、七叶素与培养基中的二价铁离子形成黑色的化合物
- C、肠球菌属此试验为阳性
- D、D群链球菌此试验为阴性
- E、可用于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的鉴定
- A、±1℃
- B、±0.5℃
- C、±0.3℃
- D、±0.1℃
- E、±2℃
- 45
-
成人静脉采血最佳部位是
- A、肘部静脉
- B、外踝静脉
- C、股静脉
- D、腘静脉
- E、手背静脉
- A、正向间接凝集试验
- B、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 C、正向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 D、反向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 E、凝集素吸收试验
- 47
-
细菌染色涂片的一般方法是
- A、在载玻片上直接将菌落涂上
- B、在载玻片上加一滴生理盐水,将菌落在盐水中均匀涂布
- C、在载玻片上加一滴蒸馏水,将菌落在蒸馏水中均匀涂布
- D、在载玻片上加一滴酒精,将菌落在酒精中均匀涂布
- E、在载玻片上加一滴菌落并在火焰上烤干
- A.12.5×10<sup>9</sup>/L
- B.25×10<sup>9</sup>/L
- C.50×10<sup>9</sup>/L
- D.100×10<sup>9</sup>/L
- E.150×10<sup>9</sup>/L
- A、测定唾液中血型物质可辅助鉴定血型
- B、存在于泪液中
- C、测定脑脊液中血型物质可辅助鉴定血型
- D、能中和ABO血型系统中的天然抗体
- E、检查羊水,预测胎儿ABO血型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 B、霍乱弧菌
- C、志贺菌
- D、粪肠球菌
- E、艰难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