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主任(副主任)医师A3/A4型题/案例题练习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麻醉医师此时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以纠正低氧血症()(提示:患者右侧进胸手术,术中仍O2为60%,左肺通气约60分钟后麻醉医师发现患者血氧饱和度逐渐下降至91%)。

  • A.吸入纯氧
  • B.请外科医师暂停手术
  • C.双肺通气
  • D.立即输血
  • E.应用升压药
  • F.健侧肺试用20~30mmHgPEEP(呼气末正压通气)
  • G.继续观察
  • H.检査双腔管位置
2

单肺通气的生理变化包括()(提示:患者经积极处理后脉搏血氧饱和度恢复至99%,循环稳定)

  • A.肺内分流增加
  • B.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增大
  • C.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 D.低血压
  • E.高碳酸血症
  • F.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PV)
3

下列哪些指标可以明确判断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正确,双肺隔离完全(左侧支气管和总气管套囊均已充气)()。(提示:患者经过充分的术前检查和准备,拟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下手术,顺利插入F35左双腔支气管导管)

  • A.手控呼吸时,双侧胸廓抬起对称,阻断左侧管,左肺无呼吸音,右侧肺底部和肺中部呼吸音清晰,但右肺尖无呼吸音;阻断右侧管,右肺无呼吸音,左肺呼吸音清晰
  • B.双肺手控通气时,胸廓抬起对称,呼吸音清晰,阻断右侧管,右肺无呼吸音,但左肺上、中、下部呼吸音清晰;阻断左侧管,左肺无呼吸音,右肺呼吸音清晰
  • C.插管经过顺利,隆突阻挡感明显,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能清晰看到隆突
  • D.双侧肺通气时血氧饱和度100%,呼气末CO<SUB>2</SUB>分压35mmHg
  • E.双肺听诊呼吸音正常,纤维支气管镜通过右侧管插入刚好能够看到蓝色左支气管套囊位于左支气管入口处
  • F.手控呼吸时,双侧胸廓抬起对称,阻断右侧管,右肺无呼吸音,左肺有呼吸音;阻断左侧管(套囊充气),左肺听到呼吸音但稍低,右肺无呼吸音;阻断左侧管(套囊放气),左右肺均听到呼吸音
5

对于该患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提示:患者颈椎后伸极度受限;患原发性高血压22年,不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不稳定,收缩压最高可达210mmHg,入院时血压195/115mmHg,房颤,心室率122次/分,心脏超声示左房内有血栓可疑,伴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EF值53%;心功能1H级;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年,近日患感冒,咳嗽、咳痰、气喘严重,呼吸功能测定示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半年前患脑梗死,现已基本恢复;空腹血糖13.4mmol/L)

  • A.暂缓手术,待血压控制至160/1lOmmHg、心室率100次/分以下时再考虑手术
  • B.暂缓手术,积极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情稳定后再考虑手术
  • C.该患者的ASA分级为n级
  • D.做血栓风险测定和分析,了解患者再次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 E.次日在快速诱导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
  • F.待血糖稳定在6.7mmol/L以下时再考虑手术
6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提示:经过一段时间调整,患者血压保持在150/90mmHg左右;心室率控制在90次/分左右;EF值65%;心功能II级;无咳嗽咳痰2周,血气分析基本正常;屏气试验时间30秒;颈部动脉多普勒提示动脉壁硬化改变,但无明显粥样斑块形成;空腹血糖7.84mmol/L左右)

  • A.患者综合情况已经显著改善,可接受手术和麻醉
  • B.手术当日停用降压药和降糖药
  • C.使用阿曲库铵、瑞芬太尼、丙泊酚或七氟醚等,以利患者术后迅速苏醒,尽早复查有无医源性神经损伤
  • D.采用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与罗库溴铵快速诱导,常规经口明视下气管插管
  • E.术中应尽量减小血压和心率的波动,如循环稳定,可以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 F.术中注意手术操作,有时可牵拉或压迫气管下段造成气道梗阻,术后拔管时应警惕血肿压迫气管导致气道梗阻
8

患者,男,75岁。因颈、右肩臂、手指麻痛3年,加重伴下肢无力2个月,以混合型颈椎病收住院,影像学检查发现颈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相应神经根与脊髓受压明显。拟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与脊柱融合内固定术。

该患者术前访视会诊,应当着重注意()。

  • A.颈椎活动度与气管插管条件
  • B.了解患者家族史和遗传病史
  • C.循环系统,尤其是有无高血压病、心肌缺血、脑供血障碍、心律失常与心功能不全等
  • D.了解患者呼吸功能储备状况,特别是有无近期急性呼吸道感染
  • E.了解有无前列腺增生或膀胱结石
  • F.了解患者有无肩周炎或腰腿痛病史
9

门诊手术麻醉的原则是()

  • A.以部位麻醉为主
  • B.以简单有效为主
  • C.以肌注麻醉药物为主
  • D.以苏醒迅速为主
  • E.待麻醉完全消失、患者完全恢复方能离院
  • F.以副作用少为主
  • G.以口服麻醉药物为主
10

门诊手术的麻醉应具备的检查项目有()

  • A.血常规
  • B.血压、心率
  • C.胸透
  • D.心电图
  • E.体重
  • F.常规心血管造影
11

门诊手术的优点包括()。

  • A.方便患者及其家属
  • B.降低治疗费用
  • C.便于家属理解手术麻醉
  • D.避免小儿住院与家长隔离的不安情绪
  • E.减少交叉感染
  • F.方便麻醉医生监护
  • G.便于护士护理
  • H.提高住院床位使用率
12

门诊手术麻醉后离院的标准包括()

  • A.下肢的感觉和肌张力恢复正常
  • B.意识和定向力恢复正常
  • C.呼吸及循环等体征稳定
  • D.坐起与走动后无明显眩晕、恶心、呕吐
  • E.闭眼站立时无摇摆不稳现象
  • F.血压不稳
  • G.心律略有不规则
13

如为气管插管全麻,哪种药维持麻醉不妥()。

  • A.七氣垸
  • B.阿芬太尼
  • C.地氟烷
  • D.硫喷妥钠
  • E.异丙酚
14

如果只有氯胺酮,最好的麻醉方法是()。

  • A.放弃
  • B.局麻
  • C.氯胺酮肌注麻醉
  • D.咽喉气管内表麻气管插管+氯胺酮静脉麻醉
  • E.放置口咽通气道+氯胺酮静脉麻
15

如选用全麻,哪种药并发症较多()

  • A.氯胺酮
  • B.地氟烷
  • C.异丙酚
  • D.咪达唑仑
  • E.七氟烷
16

患者,女,48岁,63kg。心肺功能正常,门诊行整个面部激光换肤术,手术时间拟2小时。

最佳的麻醉方式是()。

  • A.局部浸润麻醉
  • B.局部涂膏表面渗透麻醉
  • C.针刺+强化镇痛麻醉
  • D.非气管插管全麻
  • E.气管插管全麻
17

出现上述情况后,应当采取的措施下列哪些处理是正确的()。

  • A.复方碘溶液2~4ml静脉慢注
  • B.降温
  • C.吸氧
  • D.毛花苷丙0.4mg静脉慢注
  • E.快速大量输液
18

从麻醉的观点来看,甲状腺功能亢进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 A.动脉硬化
  • B.肌肉无力
  • C.对热不能耐受
  • D.心动过速
  • E.心功能代偿不全
19

在手术结束拔除气管导管后90分钟,患者突然出现烦躁、心率急剧增快、大汗淋漓、SPO299%。最可能是()。

  • A.甲亢危象
  • B.上呼吸道梗阻
  • C.低血容量性休克
  • D.急性肺水肿
  • E.麻醉苏醒期烦躁
20

下列麻醉前用药中,哪种药不宜使用()。

  • A.地西泮
  • B.阿托品
  • C.哌替啶
  • D.戊巴比妥
  • E.东莨菪碱
21

患者术前心率宜控制在()。

  • A.大于120次/分钟
  • B.100~120次/分钟
  • C.80~90次/分钟
  • D.60~80次/分钟
  • E.小于60次/分钟
22

该患者宜选择哪种麻醉方法最适当()。

  • A.全身麻醉
  • B.颈丛阻滞
  • C.硬膜外麻醉
  • D.局部浸润麻醉
  • E.针刺麻醉
23

上述术前准备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 A.3天
  • B.10天
  • C.14天
  • D.1个月
  • E.3个月
25

该患者复温后的保温措施主要有()

  • A.循环水加热垫
  • B.辐射加热
  • C.加温液体
  • D.预先加温
  • E.压缩空气风毯
  • F.电加热垫
27

监测体温的仪器主要有()

  • A.液晶温度计
  • B.热敏电阻
  • C.红外线传感器
  • D.热电偶
  • E.水银体温计
  • F.肺动脉导管
28

此时的处理方法是()(提示:增加呼吸力学监测发现PV环宽大畸形,向右向下偏移,FV环缩小,提示呼吸道不通畅,吸气受阻)。

  • A.更换麻醉机,重设通气参数,开胸心脏按压,电击除颤
  • B.继续开胸心脏按压,增大肾上腺素剂量,电击除颤
  • C.增加通气压力,改善通气,开胸心脏按压,电击除颤
  • D.重新检查吸入氧气装置,同时开胸心脏按压,电击除颤
  • E.拔出双腔气管导管i改单腔导管纯氧过度通气后,幵胸心脏按压,电击除颤
  • F.拔出Robertshaw双腔气管导管3~4cm,过度通气,开胸心脏按压,电击除颤
29

为了尽快抢救患者,明确诊断,应立即增加的监测项目是()。

  • A.动脉血气分析
  • B.呼吸力学
  • C.超声心动图
  • D.右心导管检查
  • E.心排血量
  • F.Holter
30

行枕神经阻滞时,应当注意预防发生的并发症是()。

  • A.局麻药中毒
  • B.全脊髓麻醉
  • C.穿刺部位一过性出血
  • D.穿刺部位感染
  • E.药物过敏
32

在枕神经阻滞的基础上,该患者还可以选用哪种神经阻滞治疗作为辅助措施()。

  • A.颈丛阻滞
  • B.肩胛上神经阻滞
  • C.颈胸神经节(星状神经节)阻滞
  • D.耳大神经阻滞
  • E.三叉神经阻滞
34

为了预防术后低氧血症,下列选项中处理不恰当的是()。

  • A.面罩给氧
  • B.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 C.纠正贫血
  • D.给予大剂量镇静镇痛药
  • E.继续进行呼吸功能监测
36

手术顺利结束,患者清醒后回到病房不久出现低氧血症。不是低氧血症的原因的是()

  • A.胸腔闭式引流
  • B.伤口疼痛
  • C.患者本身的肺功能损害
  • D.肌松药残余
  • E.下颌松弛,分泌物流入气道
37

患者,女,26岁。初产妇已足月妊娠,现出现规律宫缩,拟分娩镇痛。

关于椎管内镇痛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椎管内镇痛操作复杂、并发症多,应尽量少用
  • B.硬膜外常使用低浓度(0.1%~0.125%)布比卡因与低剂量舒芬太尼(0.2~0.6pg/ml)合剂
  • C.第一产程蛛网膜下腔注射芬太尼5~10fiig/ml可起到第一产程镇痛作用
  • D.椎管内镇痛采用低浓度麻醉药和阿片类药,对产程和胎儿的影响小,是首选的方法
  • E.硬膜外注射吗啡4mg,可能导致延迟性呼吸抑制
38

分娩时,所使用的药物不仅仅要考虑对母体的影响,也要考虑对子宫收缩和胎儿的影响。下述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肌肉松弛剂都几乎不透过胎盘
  • B.丙泊酚和咪达唑仑是全身麻醉时常用的镇静剂,不容易透过胎盘
  • C.所有的阿片类药物脂溶性均非常高,因而均易很快透过胎盘
  • D.曲马多容易透过胎盘,而且乳汁的分泌比例高,因此不用于分娩镇痛和产妇术后镇痛
  • E.所有局部麻醉药在低浓度下行硬膜外腔阻滞时都可产生明显的感觉和运动阻滞的分离
39

患者术后10小时,出现恶心呕吐,全身瘙痒,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休克引起
  • B.皮肤湿疹
  • C.吗啡不良反应
  • D.术后肠梗阻
  • E.过敏反应
40

最必要的监测是()。

  • A.心率
  • B.血压
  • C.血氧饱和度?
  • D.心电图
  • E.二氧化碳图
42

关于利尿治疗,措施错误的是()。

  • A.应用0.5~1.0g/kg的甘露醇2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注
  • B.甘露醇、呋塞米可联合使用
  • C.7.5%高张氯化钠溶液用于严重脑水肿
  • D.呋塞米适用于心功能较差的患者
  • E.甘露醇用后25分钟可降低颅内压25%
43

麻醉诱导时不宜应用的药物是()。

  • A.丙泊酚
  • B.硫喷妥钠
  • C.瑞芬太尼
  • D.依托咪酯
  • E.氯胺酮
44

如果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的方法实施麻醉诱导和维持,叙述错误的是()。

  • A.丙泊酸诱导血浆靶控浓度可以分步设定
  • B.术毕患者苏醒时丙泊酚的血浓度为1~2μg/ml
  • C.术中维持效应室靶浓度为3μg/ml
  • D.设定丙泊酚的起始效应室靶浓度为4μg/ml
  • E.合并使用雷米芬太尼可以降低诱导靶浓度
47

为了进一步了解心脏功能下列检查最必要的是()。

  • A.生化全套
  • B.肾功能
  • C.肝功能
  • D.心功能
  • E.血气分析
48

下列检查对麻醉最重要的是()。

  • A.血常规
  • B.心电图
  • C.脑电图
  • D.肝脏B超
  • E.肺通气功能
51

患者高血压病10年,有时感胸闷,考虑是()。

  • A.肺心病
  • B.肝炎
  • C.脓胸
  • D.冠心病
  • E.肋间神经痛
52

患者,女,81岁。患带状疱疹神经痛4个月,目前皮肤损害已痊愈,但皮损区域疼痛无缓解,甚至有加重趋势,口服卡马西平和各种镇痛剂,镇痛效果不佳,行肋间神经阻滞后疼痛可以完全缓解,现拟行硬膜外PCA镇痛治疗。

首选的局部麻醉药及局麻药浓度为()。

  • A.布比卡因,常用0.125%~0.15%,一般不超过0.25%
  • B.利多卡因,常用0.5%~0.75%,一般不超过1%
  • C.普鲁卡因,常用0.25%~0.5%,一般不超过0.75%
  • D.丁卡因,常用0.0625%~0.1%,一般不超过0.125%
  • E.布比卡因,常用0.25%~0.375%,一般不超过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