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正高/副高)模拟试卷八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包括

  • A.有病原体
  • B.有传染性
  • C.有流行性
  • D.有免疫性
  • E.有自限性
2

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有

  • A.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B.心脏瓣膜病
  • C.高血压
  • D.扩张型心肌病
  • E.先天性心脏病
3

病人,男,25岁,外伤并发急性肾小管坏死,少尿期第2天,血钾5.9mmol/L。关于此病人高钾血症的处理,叙述正确的是

  • A.静脉缓慢注射钙剂
  • B.静脉滴注11.5%碳酸氢钠溶液100~200ml
  • C.缓慢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50ml—普通胰岛素10U
  • D.口服离子交换(降钾)树脂
  • E.必要时透析治疗
4

引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类型有

  • A.膜性肾病
  • B.微小病变型肾病
  • C.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D.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 E.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5

关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叙述正确的有

  • A.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
  • B.继发于严重感染、创伤、休克
  • C.胸部X线片:双肺斑片状阴影
  • D.病理生理特征为肺内分流、肺顺应性下降
  • E.可导致肺微血管和肺泡上皮的损伤
6

继发性气胸可见于

  • A.哮喘
  • B.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 C.肺化脓性病变
  • D.机械通气
  • E.子宫内膜异位
7

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主要有

  • A.通气不足
  • B.通气血流比值失调
  • C.弥散功能障碍
  • D.营养不良
  • E.呼吸浅速
8

强心苷类药达到疗效的主要指标是

  • A.心率减慢
  • B.气促改善
  • C.肝脏缩小
  • D.尿量增加
  • E.安静、情绪好转
9

糖尿病并发感染最常发生于

  • A.皮肤
  • B.胆管
  • C.泌尿道
  • D.消化道
  • E.呼吸道
10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由以下原因引起

  • A.严重感染
  • B.严重创伤
  • C.休克
  • D.恶性肿瘤
  • E.产科意外
11

高血压的并发症有

  • A.高血压危象
  • B.高血压脑病
  • C.脑血管病
  • D.心力衰竭
  • E.肾衰竭
12

溃疡型肠结核腹泻的特点包括

  • A.每日排便2~4次
  • B.呈糊状便
  • C.伴里急后重
  • D.伴明显消瘦
  • E.可出现腹泻和便秘相交替
13

慢性肾功能不全伴高磷血症的治疗可选

  • A.口服碳酸钙
  • B.静脉注射碳酸氢钠
  • C.补充活性维生素D
  • D.肌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
  • E.血液透析
14

慢性肾功能不全伴心力衰竭的治疗可选

  • A.口服碳酸钙
  • B.静脉注射碳酸氢钠
  • C.补充活性维生素D
  • D.肌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
  • E.血液透析
15

低钙血症的治疗可选

  • A.口服碳酸钙
  • B.静脉注射碳酸氢钠
  • C.补充活性维生素D
  • D.肌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
  • E.血液透析
16

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 A.轻度皮肤黏膜出血伴骨髓增生减低,雄激素治疗有效
  • B.血小板数量减少伴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 C.红系增生活跃,骨髓细胞外铁消失
  • D.维生素B12、叶酸测定下降,骨髓穿刺示巨幼性改变
  • E.严重内脏出血伴三系血细胞下降,骨髓多部位增生极度低下,无巨幼细胞
17

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A.轻度皮肤黏膜出血伴骨髓增生减低,雄激素治疗有效
  • B.血小板数量减少伴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 C.红系增生活跃,骨髓细胞外铁消失
  • D.维生素B<sub>12</sub>、叶酸测定下降,骨髓穿刺示巨幼性改变
  • E.严重内脏出血伴三系血细胞下降,骨髓多部位增生极度低下,无巨幼细胞
18

见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 A.轻度皮肤黏膜出血伴骨髓增生减低,雄激素治疗有效
  • B.血小板数量减少伴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 C.红系增生活跃,骨髓细胞外铁消失
  • D.维生素B12、叶酸测定下降,骨髓穿刺示巨幼性改变
  • E.严重内脏出血伴三系血细胞下降,骨髓多部位增生极度低下,无巨幼细胞
19

见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 A.轻度皮肤黏膜出血伴骨髓增生减低,雄激素治疗有效
  • B.血小板数量减少伴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 C.红系增生活跃,骨髓细胞外铁消失
  • D.维生素B12、叶酸测定下降,骨髓穿刺示巨幼性改变
  • E.严重内脏出血伴三系血细胞下降,骨髓多部位增生极度低下,无巨幼细胞
2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

  • A.凝血功能异常
  • B.自身免疫引起
  • C.血小板功能异常
  • D.脾破坏血小板增加
  • E.微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炎症
21

过敏性紫癜最主要发病机制是

  • A.凝血功能异常
  • B.自身免疫引起
  • C.血小板功能异常
  • D.脾破坏血小板增加
  • E.微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炎症
22

血友病的发病机制是

  • A.凝血功能异常
  • B.自身免疫引起
  • C.血小板功能异常
  • D.脾破坏血小板增加
  • E.微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炎症
23

病人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 A.抗生素控制感染
  • B.应用镇咳药
  • C.给予吸氧
  • D.进行缩唇腹式呼吸训练
  • E.使用支气管扩张剂
26

该病人的护理哪项错误

  • A.心电监护
  • B.给予氧气吸入
  • C.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情绪激动
  • D.保持大便通畅
  • E.每2小时翻身一次,防止压疮
27

能最迅速地协助明确诊断的是

  • A.血清酶学检查
  • B.心电图
  • C.超声心动图
  • D.胸透或胸片
  • E.纤维胃镜
28

行肾穿刺,病理示: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急性肾小管坏死。由此我们估计该病人的病因是

  • A.恶心、呕吐导致胃肠道失水
  • B.癫痫大发作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
  • C.急性肾炎
  • D.急性尿路梗阻
  • E.急性肾间质病变
29

经上述治疗后,病人食欲逐渐有所改善,小便增多,近5天尿量在600~1400ml/d,但病人仍感乏力,以下处理中,不妥的是

  • A.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 B.大量补充液体
  • C.控制氮质血症
  • D.监测血清电解质
  • E.防治各种并发症
30

此时该病人首要的治疗措施应是

  • A.通过静脉途径补充高营养
  • B.控制人液量
  • C.血液透析
  • D.腹膜透析
  • E.卧床休息
31

此时护士应警惕病人容易出现的电解质紊乱是

  • A.低钾血症
  • B.高钾血症
  • C.低钠血症
  • D.高钠血症
  • E.低钙血症
33

发热为本病特征,其原因是

  • A.营养不良
  • B.缺乏成熟中性粒细胞
  • C.缺氧
  • D.出血
  • E.新陈代谢旺盛
34

本病急性型易引起死亡的原因是

  • A.出血
  • B.肾衰竭
  • C.缺氧
  • D.感染
  • E.心力衰竭
36

下列药物中,不宜选用的是

  • A.青霉素
  • B.四环素
  • C.头孢曲松(头孢三嗪)
  • D.头孢他啶
  • E.环丙沙星
37

病人入院第2天出现发热、腹痛,体温在38.5~39.5℃,全腹压痛及反跳痛。首先应立即进行的检查是

  • A.腹部B型超声
  • B.X线片检查
  • C.腹水常规检查
  • D.腹水的细菌培养
  • E.血培养
38

下列表现中,该病人不可能出现的是

  • A.肝大
  • B.ALT<300U/L
  • C.PTA在40%以下
  • D.胆碱酯酶下降
  • E.肝性脑病
39

下列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绝对卧床休息
  • B.给予低盐、低脂饮食
  • C.给予富含维生素的高蛋白饮食
  • D.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
  • E.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0

高渗性昏迷与酮症酸中毒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区别是

  • A.血糖水平
  • B.血钠水平
  • C.血尿素氮水平
  • D.血浆渗透压
  • E.血清二氧化碳结合率
41

呼吸衰竭时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的最主要发病机制是

  • A.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 B.弥散功能障碍
  • C.肺泡通气量不足
  • D.氧耗量增加
  • E.肺内动静脉分流增加
43

—服用格列本脲(优降糖)的糖尿病病人爬山后感饥饿、心慌、手抖,伴大汗,可能是由于

  • A.合并胃溃疡
  • B.糖尿病加重
  • C.合并高血压
  • D.出现低血糖
  • E.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44

病人,女性,头晕、乏力、面色苍白1年余,体检除贫血貌外,无特殊发现。血常规:Hb75g/L,RBC计数2.5x1012/L,WBC计数4.0x109/L,PLT计数120x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0.06,肝肾功能正常,血清铁降低,追问病史,病人有月经过多,初步诊断为缺铁性贫血,下列哪项实验室检查结果不支持该诊断

  • A.血清铁蛋白降低
  • B.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C.骨髓缺乏可染色的含铁血黄素颗粒
  • D.血清总铁结合力下降
  • E.以骨髓红系增生为主,其中又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粒系、巨核细胞系增生正常
45

SLE血液检查中特异性较高者为

  • A.抗Sm抗体
  • B.血沉
  • C.狼疮细胞
  • D.抗核抗体
  • E.白细胞总数
46

肺癌有特异性的表现是

  • A.刺激性呛咳
  • B.咯血
  • C.胸痛
  • D.胸闷、气促
  • E.发热、消瘦
47

高温环境下预防中暑,下列哪项不正确

  • A.保持室内通风
  • B.避免强烈日光长时间直射人体
  • C.减少室外剧烈运动
  • D.穿紧身绝缘服装
  • E.多饮含盐饮料
48

慢性支气管炎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过敏
  • B.感染
  • C.气候
  • D.吸烟
  • E.烟雾
49

临床糖尿病肾病最早期的表现是

  • A.高血压
  • B.低蛋白血症
  • C.水肿
  • D.血肌酐、尿素氮增高
  • E.微量蛋白尿
50

排尿观察属异常的是

  • A.24h尿量2000ml
  • B.尿呈淡黄色
  • C.尿比重1.015
  • D.夜间排尿0~1次
  • E.正常尿呈弱碱性
51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中,限制钠盐摄入是指

  • A.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12g
  • B.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10g
  • C.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8g
  • D.每日食盐摄人量不超过6g
  • E.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3g
52

SLE的基本病理改变为

  • A.纤维蛋白变性和血管炎
  • B.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 C.棘层细胞松解
  • D.真皮上部有较密集的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
  • E.真皮炎性浸润
53

呕吐严重且呕吐量大的是

  • A.胃炎
  • B.幽门梗阻
  • C.胃溃疡
  • D.胆石症
  • E.肝炎
54

急性肺脓肿的治疗原则是

  • A.止咳、祛痰、解痉和抗感染
  • B.改善通气,积极抗感染
  • C.积极抗感染,充分引流痰液
  • D.支持疗法、祛痰、有效抗生素
  • E.中西医结合,全身用药与局部用药相结合
55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特征性心血管症状是

  • A.心律失常
  • B.睡眠时心率仍快
  • C.毛细血管搏动征
  • D.奇脉
  • E.水冲脉
56

伤寒病人病后可获得

  • A.暂时免疫
  • B.无免疫,可再次患病
  • C.较长时间的免疫
  • D.持久性免疫
  • E.—定的免疫力
57

应用体位引流时,护士应该根据受侵的部位安置病人体位。引流左上叶尖段时,应指示病人

  • A.向左侧卧位
  • B.仰卧,枕垫放在髋部下
  • C.向右侧卧位,枕垫放在髋部下,头部充分伸展
  • D.坐在椅子上,靠向右侧
  • E.坐在椅子上,背靠枕垫,头向后仰
58

急性胰腺炎病人应禁用的药物为

  • A.雷尼替丁
  • B.吗啡
  • C.生长抑素
  • D.阿托品
  • E.抑肽酶
59

病人,男性,52岁,肝硬化6年,呕血1天。胃镜确诊为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为病人止血的最佳方法是

  • A.静脉注射止血药
  • B.口服去甲肾上腺素
  • C.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 D.限制性门腔分流术
  • E.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
60

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

  • A.晚期肝脏质地坚硬
  • B.肝掌和蜘蛛痣
  • C.腹水
  • D.脾大
  • E.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
61

协助诊断急性脑血管病首选的检查项目为

  • A.血、尿、便常规检查
  • B.头颅CT或MRI
  • C.心电图检查
  • D.脑脊液检查
  • E.检查病理反射
62

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过程中最常见的表现是

  • A.显性感染
  • B.隐性感染
  • C.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 D.潜在性感染
  • E.病原携带状态
63

慢性肾衰竭特征性的表现是

  • A.嗜睡
  • B.贫血
  • C.厌食与呕吐
  • D.呼吸深而大
  • E.呼气有尿臭味
64

漏出性胸腔积液最多见于

  • A.肝硬化
  • B.大叶性肺炎
  • C.结核性胸膜炎
  • D.细菌性胸膜炎
  • E.自发性胸膜炎
65

某病人在高温环境中劳动后,出现胸闷、口渴、脸色苍白、冷汗淋漓,体温38.5T,脉搏细弱,血压85/50mmHg。以下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立即移至阴凉通风处
  • B.口服清凉饮料
  • C.立即取平卧位
  • D.建立静脉通路
  • E.头部置冰帽,四肢冰水敷、擦
66

致糖尿病病人失明的主要原因是

  • A.白内障
  • B.角膜溃疡
  • C.视神经炎
  • D.视网膜微血管病变
  • E.玻璃体积血
68

引起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的药物为

  • A.磺胺药
  • B.氯霉素
  • C.四环素
  • D.保泰松
  • E.环磷酰胺
69

病人,女性,31岁,喷洒农药2小时后出现头晕、腹痛,呼吸有蒜味,神志清楚。为病人清洗皮肤忌用温开水的原因是

  • A.防止农药溶解,损伤皮肤
  • B.无法清除毒物
  • C.防止皮肤血管扩张,促进毒物吸收
  • D.防止毒物与温水发生反应
  • E.防止误吸,加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