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青霉素
- B.糖皮质激素
- C.雷公藤
- D.吲哚美辛(消炎痛)
- E.环磷酰胺
- A.卧床休息
- B.忌食芹菜、香菜
- C.口腔涂珠黄散、碘甘油等
- D.服用避孕药避孕,防止疾病恶化
- E.安置在没有阳光直射的病室
- A.风湿性关节炎
- B.类风湿关节炎
- C.病毒性肝炎
- D.急性肾小球肾炎
- E.系统性红斑狼疮
- A.常用清水清洗
- B.忌用碱性皂液
- C.忌用化妆品
- D.避免阳光照射
- E.10℃冷水湿敷
- A.血小板减少
- B.抗核抗体阳性
- C.丙球蛋白下降
- D.补体C3下降
- E.抗双链DNA抗体阳性
- A.在走路时出现呼吸困难
- B.在重体力活动中出现呼吸困难
- C.在安静时出现呼吸困难
- D.在上楼梯时出现呼吸困难
- E.在平卧位时呼吸困难加重,坐起时减轻
- A.可用生理盐水湿化,但每日不宜多于200ml
- B.不要让患者翻身
- C.定期放空气管套囊中的气体
- D.痰多时,可反复吸痰
- E.术后护理非常重要
- A.每日测量体重
- B.皮肤黏膜发绀情况
- C.颈静脉怒张和肺部啰音
- D.身体下垂部位有无水肿
- E.关节活动范围和肢体活动能力
- A.低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 B.限制总热量的摄入、少量多餐
- C.服用地高辛的患者若一次漏服,应嘱患者下次补服
- D.患者毎日液体入量无须限制
- E.若患者心率>100次/分,不能服用地高辛
- A.尽量多休息,避免体育运动
- B.鼓励患者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2500ml
- C.女性平日要加强会阴部的卫生保健,定期清洗
- D.洗澡时不用盆浴或池浴,坚持淋浴
- E.内衣选择棉织品为主,避免化纤织品
- A.增加对氨的吸收
- B.降低血氨的代谢
- C.蛋白质分解,肠内产氨增多
- D.脑组织缺氧降低了对氨的耐受性
- E.引起代谢性碱中毒,促使氨通过血脑屏障
- A.增加对氨的吸收
- B.降低血氨的代谢
- C.蛋白质分解,肠内产氨增多
- D.脑组织缺氧降低了对氨的耐受性
- E.引起代谢性碱中毒,促使氨通过血脑屏障
- A.抑制血小板聚集
- B.改善心肌营养与代谢
- C.扩张冠脉及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担
- D.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
- E.扩张静脉及周围血管
- A.抑制血小板聚集
- B.改善心肌营养与代谢
- C.扩张冠脉及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担
- D.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
- E.扩张静脉及周围血管
- A.增强营养
- B.控制各种诱发因素
- C.戒烟和体育锻炼
- D.经常使用抗生素
- E.控制呼吸道感染
- A.抑制血小板聚集
- B.改善心肌营养与代谢
- C.扩张冠脉及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担
- D.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
- E.扩张静脉及周围血管
- 17
-
缓解期宜采用的治疗()。
- A.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 B.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 C.祛痰镇咳剂
- D.小剂量皮质激素
- E.支气管扩张剂
- A.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
- B.纠正缺氧
- C.防治脑水肿
- D.控制高热
- E.防治并发症及迟发性脑病
- A.立即洗胃
- B.利尿
- C.透析治疗
- D.血液灌流
- E.立刻给予3个大气压纯氧
- A.1:5000高锰酸钾溶液
- B.2%碳酸氢钠溶液
- C.清水
- D.温开水
- E.生理盐水
- A.肝功能
- B.尿中三氯乙醇的含量
- C.全血胆碱酯酶的活力
- D.呕吐物中有机磷的含量
- E.呼吸道分泌物中有机磷的含量
- A.催吐
- B.洗胃
- C.导泻
- D.静脉给予阿托品
- E.静脉给予氯解磷定
- A.西咪替丁
- B.地西泮(安定)
- C.谷氨酸钾
- D.精氨酸钾
- E.硫酸镁
- A.氨促使氨基酸代谢不平衡
- B.氨干扰大脑的供能代谢
- C.氨使蛋白质代谢障碍
- D.氨引起神经传导异常
- E.氨取代正常神经递质
- A.发病年龄多见于老年人
- B.好发于胃大弯
- C.上腹压痛点常在上腹偏右
- D.疼痛多在饭后3~4小时发生
- E.X线钡餐检查胃小弯处有龛影
- A.禁止从胃肠道补充蛋白质
- B.开始数天限制蛋白质每天在20g以内
- C.蛋白质应首选动物蛋白
- D.应多饮水,增加食物吸收
- E.可适当增加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补充营养
- 27
-
该患者可能发生了()。
- A.出血
- B.穿孔
- C.癌变
- D.幽门梗阻
- E.胃动力障碍
- A.大便失禁时臀下垫小布垫
- B.尿失禁者可留置尿管
- C.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及时更换
- D.便秘时行大量不保留灌肠
- E.保持会阴部干燥,可涂保护性润滑油
- A.食欲亢进
- B.心率增快
- C.多言多动
- D.可出现精神分裂症表现
- E.脉压缩小
- A.体位变化
- B.血压变化
- C.咳嗽、咳痰变化
- D.肺部体征变化
- E.血白细胞变化
- A.静脉注射速尿(呋塞米)
- B.静脉注射20%甘露醇
- C.静脉滴注地塞米松
- D.立即气管切开
- E.使用人工呼吸机
- A.超过1mg
- B.不超过1mg
- C.不超过1g
- D.超过1g
- E.不超过1.5mg
- A.白菜
- B.鸡蛋
- C.鱼
- D.紫菜
- E.土豆
- A.避光滴注
- B.注意防止低血压反应
- C.监测地高辛浓度,预防洋地黄中毒
- D.药物现用现配,每4小时重新配剂1次
- E.用药过程中监测血压变化,注意输液速度
- A.餐后30分钟
- B.餐后1~2小时
- C.睡前
- D.半夜
- E.餐前30分钟
- A.肺梗死
- B.室息
- C.休克
- D.呼吸衰增
- E.心力衰竭
- A.苍白、乏力、怕冷
- B.四脚厥冷
- C.出汗
- D.眩晕、心悸、尿少
- E.意识障碍
- A.大脑皮层
- B.小脑
- C.脑桥
- D.中脑
- E.延髓
- A.7.8mmol/L
- B.11.1mmol/L
- C.12.0mmol/L
- D.13.9mmol/L
- E.15.0mmol/L
- A.成分输血
- B.输血
- C.雄激素
- D.抗生素
- E.支持疗法
- 41
-
患者,女性,22岁,突起高热,上腹不适,恶心,食欲减退,体温38.5℃,出现黄疸,皮肤瘙痒,肝肋下1.5cm,腹水阴性,血ALT1200U/L,初步诊断为甲型病毒性肝炎,此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
- A.呼吸道传播
- B.消化道传播
- C.性传播
- D.母乳传播
- E.血液传播
- A.1~2天
- B.2~4天
- C.4~6天
- D.6~8天
- E.8~12天
- A.呼吸系统
- B.循环系统
- C.造血系统
- D.消化系统
- E.泌尿系统
- A.行皮下注射,进针角度90。
- B.注射区皮肤要消毒
- C.进针后不能有回血
- D.应在上臂三角肌下缘处注射
- E.不可在发炎、瘢痕、硬结处注射
- A.间断
- B.早期
- C.联合
- D.全程
- E.适量
- A.额叶
- B.颞叶
- C.边缘系统
- D.枕叶
- E.颞叶-边缘系统
- A.头低足高卧位
- B.暂禁食
- C.建立静脉通路
- D.配血
- E.氧气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