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正/副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在高危婴儿人群中,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预防措施是()。

  • A.好发季节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去
  • B.注意营养补充
  • C.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D.使用RSV静脉免疫球蛋白
  • E.肌内注射帕利珠单抗
  • F.好发季节减少外出
3

该患儿感染最可能的病原体是()。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 B.麻疹病毒
  • C.肺炎克雷伯杆菌
  • D.肺炎链球菌
  • E.呼吸道合胞病毒
  • F.冠状病毒
4

关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的护理措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告知家属该病毒为蚊虫传播
  • B.单间隔离
  • C.告知家属做好手卫生
  • D.限制探视人数
  • E.病室内空气用紫外线照射10分钟以上,每天1~2次
  • F.护理该患儿时需戴口罩和手套
5

糖原贮积症常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 A.鼻出血
  • B.呼吸困难
  • C.高乳酸血症
  • D.耳聋
  • E.可并发肾病或肾功能异常
  • F.肝大
6

关于该患儿的出院进行健康宣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无病因治疗,对症治疗
  • B.严重低血糖时,注意维持血糖稳定
  • C.1岁以后可用生玉米淀粉治疗
  • D.饮食治疗中注意补充维生素,但矿物质不必额外补充
  • E.家庭中如有未发病的同胞兄妹,应定期检查,如需生下一胎可进行遗传咨询
  • F.预防感染
9

小儿结核病活动性参考指标有()。

  • A.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 B.发热
  • C.PPD试验强阳性
  • D.痰中找到结核菌
  • E.胸部X线片显示钙化灶
10

病理性黄疸的表现特点是()。

  • A.黄桓出现早,一般在生后24小时内
  • B.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不超过85μmol/L
  • C.血清胆红素205.2~256.5μmol/L
  • D.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
  • E.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26μmol/L
11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惊厥特点为()。

  • A.发作时间数秒至数分钟
  • B.1天内可发作数次
  • C.发作时大多意识丧失
  • D.醒后活泼如常
  • E.常伴有发热
13

婴儿腹泻、等渗性脱水,应补充的液体是()。

  • A.1.4%碳酸氢钠
  • B.2:3:1液
  • C.1:4液
  • D.4:3:2液
  • E.ORS液
14

婴儿腹泻、高渗性脱水,应补充的液体是()。

  • A.1.4%碳酸氢钠
  • B.2:3:1液
  • C.1:4液
  • D.4:3:2液
  • E.ORS液
15

婴儿轻度腹泻、无呕吐,应补充的液体是()。

  • A.1.4%碳酸氢钠
  • B.2:3:1液
  • C.1:4液
  • D.4:3:2液
  • E.ORS液
16

婴儿腹泻、低渗性脱水,应补充的液体是()。

  • A.1.4%碳酸氢钠
  • B.2:3:1液
  • C.1:4液
  • D.4:3:2液
  • E.ORS液
17

应针刺人中穴的是()。

  • A.过敏性休克
  • B.全身反应
  • C.晕针
  • D.全身感染
  • E.过敏性皮疹小儿接种疫苗后出现上述不良反应
18

应服用抗组胺类药物的是()。

  • A.过敏性休克
  • B.全身反应
  • C.晕针
  • D.全身感染
  • E.过敏性皮疹小儿接种疫苗后出现上述不良反应
19

应给予休息、多饮水的是()。

  • A.过敏性休克
  • B.全身反应
  • C.晕针
  • D.全身感染
  • E.过敏性皮疹小儿接种疫苗后出现上述不良反应
20

应立即注射肾上腺素的是()。

  • A.过敏性休克
  • B.全身反应
  • C.晕针
  • D.全身感染
  • E.过敏性皮疹小儿接种疫苗后出现上述不良反应
21

按标准体重公式计算,该小儿的体重应是()。

  • A.6.5kg
  • B.9.0kg
  • C.1.5kg
  • D.12.5kg
  • E.13.5kg
22

该小儿的头围可能是()。

  • A.34cm
  • B.36cm
  • C.40cm
  • D.46cm
  • E.48cm
26

预防该患儿发生臀红的关键措施是()。

  • A.臀下放置气垫
  • B.臀部暴露
  • C.勤换尿布
  • D.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
  • E.臀部涂爽身粉
27

对该患儿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 A.记录排便次数、量、性质
  • B.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
  • C.记录第1次排尿时间
  • D.开始补液速度为10~20ml/(kg·h)
  • E.观察尿量及脱水是否纠正
28

控制惊厥的首选药物是()。

  • A.氯丙嗉
  • B.地西泮
  • C.丙戊酸
  • D.苯巴比妥
  • E.水合氯醛
29

该患儿病情稳定后,促进脑功能恢复的护理是()。

  • A.固定肢体在功能位
  • B.维持氧饱和度的稳定
  • C.保证足够的热量供给
  • D.减少探视次数
  • E.动作训练和感知刺激的干预措施
31

对急性肾小球肾炎进行饮食管理,出现()应限制钠盐的摄入。

  • A.少尿水肿时
  • B.出现氮质血症
  • C.出现贫血时
  • D.血尿
  • E.尿检中有颗粒或红细胞管型
32

下列哪项描述对判断发热患儿是否患麻疹最有价值()。

  • A.颈部淋巴结肿大
  • B.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及结膜充血
  • C.口腔黏膜柯氏斑
  • D.1周前有麻疹接触史
  • E.身上有皮疹
33

患儿,男,3岁。以突然高热、进行性呼吸困难入院,怀疑为中毒型痢疾。为早日检出痢疾杆菌,护士留取大便正确的做法是()。

  • A.标本多次采集,集中送检
  • B.可用开塞露灌肠取便
  • C.患儿无大便时,口服泻剂留取大便
  • D.如标本难以采集,可取其隔日大便送检
  • E.选取大便黏液脓血部分送检
34

麻醉剂和镇静剂中毒时最有效的解毒剂是()。

  • A.阿托品
  • B.纳洛酮
  • C.氧气
  • D.亚甲蓝
  • E.葡萄糖酸钙
35

新生儿颅内出血时患儿的体位是()。

  • A.抬高头及肩
  • B.抬高腿部
  • C.抬高臀部
  • D.平卧
  • E.头低足高位
36

下列预防水痘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隔离患儿至全部皮疹结痂为止
  • B.隔离患儿直至全部皮疹出现为止
  • C.对接触的易感儿留检3周
  • D.水痘减毒活疫苗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E.对使用大剂量激素、免疫功能受损、恶性病患儿和接触过患儿的孕妇,在接触水疸72小时内肌注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可起到预防作用
37

糖原贮积症的遗传形式是()。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C.X连锁显性遗传
  • D.X连锁隐性遗传
  • E.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
38

下列哪项不属于健康人乳喂养儿的粪便特点()。

  • A.多为均匀糊状
  • B.呈黄色或金黄色
  • C.偶有细小乳凝块
  • D.量多,较臭
  • E.较稀薄,不臭,有酸味
39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特点是()。

  • A.仅男性发病
  • B.感染程度较轻
  • C.多见于青壮年
  • D.新生儿手足搐搦
  • E.T细胞功能异常
40

甲状腺功能不足可以引起()。

  • A.智能障碍
  • B.代谢亢进
  • C.生理功能亢进
  • D.生长发育加速
  • E.蛋白质合成增加
41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早期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 A.体温升高、体重减轻
  • B.呼吸困难、发绀明显
  • C.肢体痉挛、角弓反张
  • D.前囟隆起、骨缝分离
  • E.拒乳、嗜睡、肌张力低
42

患儿,男,2岁。以心力衰竭收入院,给予洋地黄利尿剂治疗。护士应鼓励患儿进食()

  • A.含钠丰富的食物
  • B.含钙丰富的食物
  • C.含镁丰富的食物
  • D.含钾丰富的食物
  • E.含碘丰富的食物
43

以下不属于语言发育中发音阶段的行为是()。

  • A.发喉音
  • B.发“啊”“咿”“呜”等元音
  • C.发辅音
  • D.模仿成人的口唇动作练习发音
  • E.有意识的叫“爸爸”“妈妈”
45

复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年龄是()。

  • A.1岁
  • B.2岁
  • C.3岁
  • D.4岁
  • E.5岁
46

苯丙酮尿症的主要诊断依据()。

  • A.智能发育落后
  • B.尿三氯化铁试验阳性
  • C.尿有鼠尿样臭味
  • D.脑电图异常
  • E.血清苯丙氨酸浓度升高
47

水痘患儿作为唯一的传染源,具有传染性的时段为()。

  • A.潜伏期
  • B.出疹期
  • C.出疼前10天至出疹后5天
  • D.出疹前5天至第一批疹退
  • E.出疹前1~2天至全部疱疹结痂
49

麻疹的检疫期为()。

  • A.7天
  • B.14天
  • C.21天
  • D.28天
  • E.35天
50

小儿能量代谢中特有的能量需要是()。

  • A.基础代谢
  • B.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 C.生长发育
  • D.活动所需
  • E.排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