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造痿口排便后即可开奶
- B.无明显腹胀
- C.可使用特殊配方乳
- D.开奶从0.5ml起经胃管注入
- E.条件允许时每次喂养可增加10ml
- F.若幵奶后出现呕吐,及时停喂
- A.记录12小时出入量
- B.观察造瘘口肠管颜色
- C.做好造瘘口周围皮肤的护理
- D.观察外周静脉输液管道是否通畅、在位
- E.观察造瘘口排便的性状
- F.观察有无腹胀
- G.保证呼吸道通畅
- H.观察造瘘口肠管有无脱出
- I.观察胃肠减压是否通畅
- A.标本内严格隔绝空气
- B.应使用无菌干燥并已肝素化的注射器
- C.拔针后立即将针尖斜面刺入无菌橡皮塞或专用凝胶针帽
- D.标本采集后应用力摇匀以保证血样与抗凝剂充分混合
- E.标本米集后应在2小时内送检
- F.在检验申请单上应注明米集时间、氧疗方式和浓度、患儿体温等
- A.继续保守治疗
- B.改为纽康特喂养
- C.备血
- D.留置胃管
- E.急诊手术探查
- F.留置导尿
- G.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 H.大量补液
- A. 血常规:白细胞3.83×10<sup>9</sup>/L,中性粒细胞比例70.3%,血红蛋白79g/L,血小板计数88x10<sup>9</sup>/L,C-反应蛋白>200mg/L
- B.腹部平片提示“足球征”
- C.腹腔超声见腹腔内大量游离液体,浑浊,回声稍强
- D.血气分析提示pH7.25,乳酸5mmol/L
- E.粪便潜血阴性
- F.血生化检查:Na<sup>+</sup>137mmol/L,K<sup>+</sup>4.8mmol/L
- G.凝血功能:APTT39秒,PT15.2秒
- A.即刻手术探查
- B.继续保守治疗
- C.腹腔诊断性穿刺
- D.继续喂养
- E.回流洗肠
- F.不必使用抗生素
- A.兴奋,易激惹
- B.肌张力减低
- C.呼吸平稳,前囟平
- D.嗜睡、反应迟钝
- E.吸吮反射正常,拥抱反射活跃
- A.急性肠炎
- B.肠套叠
- C.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D.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症
- E.消化道穿孔
- F.肠扭转
- A.血常规及生化、凝血检查
- B.腹部立位平片
- C.腹腔超声
- D.腹腔诊断性穿刺
- E.血气分析
- F.粪便潜血试验
- A.杵状指
- B.持续青紫
- C.反复呼吸道感染
- D.生长发育落后
- E.活动耐力下降
- A.低钙
- B.脑膜炎
- C.原发癫痫
- D.电击
- E.破伤风
- A.不玩尖利的玩具
- B.不使用锐利的工具
- C.不做剧烈运动
- D.不应常剪指甲
- E.选用软毛牙刷
- A.全身型
- B.银屑病型
- C.多关节型
- D.附着型
- E.少关节型
- A.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正常小儿体重均值的30%~49%者为中度肥胖
- B.常有高胰岛素血症
- C.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杜绝过饱
- D.应多采用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低蛋白食谱
- E.体格检查可见患儿皮下脂肪丰满,但分布均匀
- A.40~45次
- B.30~40次
- C.25~30次
- D.20~25次
- E.18~20次
- A.40~45次
- B.30~40次
- C.25~30次
- D.20~25次
- E.18~20次
- A.40~45次
- B.30~40次
- C.25~30次
- D.20~25次
- E.18~20次
- A.40~45次
- B.30~40次
- C.25~30次
- D.20~25次
- E.18~20次
- A.40~45次
- B.30~40次
- C.25~30次
- D.20~25次
- E.18~20次
- A.去枕平卧位
- B.半卧位
- C.头低足高位
- D.头肩抬高15°~30。
- E.勤翻身,变换体位
- A.去枕平卧位
- B.半卧位
- C.头低足高位
- D.头肩抬高15°~30。
- E.勤翻身,变换体位
- A.头发呈黄褐色
- B.可伴有惊厥
- C.智力低下
- D.喂养困难
- E.皮肤白且多湿疹
- A.高蛋白饮食
- B.单纯母乳喂养
- C.适当辅食
- D.低苯丙氨酸奶方
- E.单纯谷类食物喂养
- A.8~10岁之后
- B.6~8岁之后
- C.4~6岁之后
- D.2~4岁之后
- E.1岁之后
- A.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 B.脑性瘫痪
- C.癫痫
- D.21-三体综合征
- E.苯丙酮尿症
- A.智力低下
- B.尿三氯化铁试验阳性
- C.尿有鼠尿味
- D.阳性家族史
- E.血清苯丙氨酸明显升高
- A.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
- B.绒毛膜细胞染色体检查
- C.甲胎蛋白、游离雌三醇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
- D.子宫彩超
- E.避免近亲结婚
- 28
-
确诊的主要依据是()。
- A.特殊面容
- B.智力低下
- C.通贯手
- D.染色体核型分析
- E.血清T<sub>3</sub>、T<sub>4</sub>、TSH测定
- A.孕妇剖宫产
- B.孕妇高龄
- C.放射线
- D.化学因素
- E.病毒感染
- 30
-
小儿()时听觉发育完善。
- A.1岁
- B.2岁
- C.3岁
- D.4岁
- E.5岁
- A.先天性甲减
- B.软骨营养不良
- C.21-三体综合征
- D.佝偻病活动期
- E.苯丙酮尿症
- A.发育迟缓
- B.正常
- C.病理反应
- D.先天异常
- E.产伤所致
- 33
-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巨幼细胞性贫血可出现智力、动作发育落后的现象,但不会出现发育倒退的现象
- B.贫血患儿可出现骨髓外造血,周围血中可出现幼稚细胞
- C.吃蚕豆、感染及接触樟脑丸为G-6-PD缺乏症的常见诱因
- D.地中海贫血特殊面容即头颅变大、额部隆起、颧高、鼻背塌陷,两眼距增宽
- E.严重缺铁性贫血可引起心力衰竭
- A.肺泡发育不成熟
- B.缺少肺泡上皮细胞
- C.肺泡张力过高
- D.代谢性酸中毒
- E.缺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 A.意识突然丧失
- B.大动脉搏动不会消失,但很微弱
- C.心跳、呼吸相继暂停
- D.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 E.心电图显示多为心搏徐缓、心室停搏
- A.发育启动年龄较正常儿童平均年龄提前2个标准差以上
- B.发育启动年龄较正常儿童平均年龄提前1个标准差以上
- C.一般认为女孩在8岁以前出现性发育征象临床可判断为性早熟
- D.—般认为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性发育征象临床可判断为性早熟
- E.性早熟以女孩多见
- A.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有害气味及强光的刺激
- B.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水分,以降低分泌物的黏稠度
- C.为增强体质多食用含蛋白质丰富的鱼虾类食物
- D.预防呼吸道感染
- E.教会并鼓励患儿做深而慢的呼吸运动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 B.支原体
- C.链球菌
- D.柯萨奇病毒
- E.流感嗜血杆菌
- 39
-
肾病综合征的病因是()。
- A.与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
- B.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 C.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 D.与细菌直接感染有关
- E.与病毒直接感染有关
- A.抗毒素
- B.抗菌血清
- C.白喉类毒素
- D.抗病毒血清
- E.丙种球蛋白
- A.长度长、面积大
- B.肠系膜柔软而长,易发生脱肛
- C.直肠较长易发生肠套叠
- D.母乳喂养儿肠道内以双歧杆菌为主
- E.人工喂养儿肠道内以大肠杆菌为主
- A.5岁
- B.4岁
- C.3岁
- D.2岁
- E.1岁
- A.腹痛
- B.发热
- C.呕吐
- D.腹块
- E.便血
- A.心脏存在着异常的通道
- B.体循环血流量的明显减少
- C.肺循环血流量的明显增多
- D.脉压明显增大
- E.收缩压明显升高
- A.红霉素
- B.氯霉素
- C.青霉素
- D.庆大霉素
- E.克林霉素
- A.生长发展的改变
- B.清理呼吸道无效
- C.气体交换受损
- D.活动无耐力
- E.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
- A.是由于葡萄糖-6-磷酸酶缺陷所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代谢疾病
- B.是由于葡萄糖-6-磷酸酶缺陷所导致的X连锁隐性遗传的代谢疾病
- C.是由于糖原合成酶缺陷所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代谢疾病
- D.是由于嘌呤核苷磷酸化酶激酶缺陷所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代谢疾病
- E.是由于糖原合成酶缺陷所导致的X连锁隐性遗传的代谢疾病
- A.出生后立即擦干身体,用温暖的毛巾包裹
- B.可采用戴帽的方法减少头部散热
- C.可应用暖箱等设备保暖
- D.室温控制在18~20℃
- E.可采用母亲“袋鼠”式怀抱法保温
- 49
-
1岁时胃容量为()
- A.30~60ml
- B.90~150ml
- C.200~250ml
- D.250~300ml
- E.300~350ml
- A.结核菌素强阳性患儿
- B.结核菌涂片阳性患儿
- C.体内有活动结核灶患儿
- D.肺部X线胸片阳性患儿
- E.红细胞沉降率加快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