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科乡村医师考试公卫试题(1)最新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如果将筛检标准值定为26mmHg,可以认为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关系为

  • A.灵敏度较好,特异度也较好
  • B.灵敏度较差,特异度也较差
  • C.灵敏度较好,特异度较差
  • D.灵敏度较差,特异度较好
  • E.无法判断
4

在某项关于吸烟和肺癌的研究中,某医师认为其中的年龄是混杂因子,这里的混杂因子是指

  • A.与研究的疾病有联系的因子
  • B.与研究的疾病没有联系的因子
  • C.与研究的疾病和暴露都没有联系的因子
  • D.与研究的疾病和暴露有联系的因子
  • E.上述都不对
10

抽样误差的大小受到什么影响

  • A.自由度
  • B.样本含量
  • C.理论频数
  • D.行×列表中格子数的多少
  • E.实际频数
11

X2值分布的形状取决于

  • A.自由度
  • B.样本含量
  • C.理论频数
  • D.行×列表中格子数的多少
  • E.实际频数
12

X2检验中自由度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 A.自由度
  • B.样本含量
  • C.理论频数
  • D.行×列表中格子数的多少
  • E.实际频数
13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 A.及时收集完整、准确的资料
  • B.综合资料
  • C.计算分析资料,剔除不合格资料
  • D.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 E.完整、准确、及时,要有适当的数量、代表性和对比条件
14

统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及时收集完整、准确的资料
  • B.综合资料
  • C.计算分析资料,剔除不合格资料
  • D.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 E.完整、准确、及时,要有适当的数量、代表性和对比条件
15

对原始统计资料的要求是

  • A.及时收集完整、准确的资料
  • B.综合资料
  • C.计算分析资料,剔除不合格资料
  • D.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 E.完整、准确、及时,要有适当的数量、代表性和对比条件
16

下列哪种方法最能说明定群研究中失访所致的选择偏倚

  • A.用相对危险度而不用绝对危险度来测量效应
  • B.努力确定失访者与未失访者在危险因素上有没有差异
  • C.选择混杂因素分布相同的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以使两组的失访情形没有差异
  • D.如果能很好地预计失访情况,则可通过增加原始样本的含量来消除预期失访的影响
  • E.上述答案都不对
17

决定测量偏倚的主要因素是

  • A.可靠性和精确度
  • B.真实性和死亡率
  • C.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 D.特异度和敏感度
  • E.观察者内一致性和观察者间一致性
18

选择一个能恰当地概括、描述定群研究基本特征的最佳答案

  • A.调查者必须在调查开始时就分清人群和队列
  • B.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开始研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
  • C.调查者必须得到病例和做适当的对照,并确定暴露组发病的危险是否大于非暴露组
  • D.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存在的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进行分层,并能发现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
  • E.调查者必须比较队列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
20

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 A.临床医生从个体获得资料,流行病学医生从群体获得资料
  • B.流行病学医生擅长统计学,而临床医生不擅长统计学
  • C.临床医学主要与疾病的治疗有关,而流行病学主要与疾病的预防有关
  • D.流行病学医生研究疾病的原因,但不研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临床医生对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都得研究
  • E.流行病学医生研究不同人群中疾病频率的差别,而临床医生研究人群中个体的疾病状况
21

下列哪一项关于选择偏倚的描述是正确的

  • A.增加样本大小能减小选择偏倚
  • B.由于存在“健康工人效应”使研究职业人群时不能避免选择偏倚
  • C.定群研究中不会存在选择倔倚,因为开始研究时选择的对象都是无病者
  • D.如果病历来自一所医院,对照来自同一医院,则可以避免选择偏倚
  • E.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比定群研究更易发生选择倔倚
22

当今我国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是

  • A.致病因素的高危人群
  • B.对疾病抵抗力弱的人群
  • C.有职业致病因素接触的人群
  • D.低收入、无医疗支付能力的人群
  • E.全社会的人群
23

下列哪些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最关键的措施

  • A.发动整个社会广泛参与
  • B.实施初级卫生保健
  • C.增加政府对初级卫生保健的投入
  • D.普及全民健康教育
  • E.提高全民族素质
24

在以下基本抽样方法中,哪一种的抽样误差最小

  • A.系统抽样
  • B.分层抽样
  • C.多阶段抽样
  • D.单纯随机抽样
  • E.整群抽样
26

某数列1,—3,5,—6,3,描述这5个数的大小,用什么指标较合适

  • A.均方根
  • B.标准差
  • C.中位数
  • D.几何均数
  • E.均数
27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中间90%的面积所对应的横轴尺度u的范围是

  • A.一1.645~十1.645
  • B.一X~十1.282
  • C.一1.282~十1.282
  • D.一X~十1.645
  • E.一2.326~十2.326
28

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

  • A.正倔态分布
  • B.负偏态分布
  • C.正态分布
  • D.偏态分布
  • E.不对称分布
29

x±2.58s包括变量值的

  • A.68.3%
  • B.80.0%
  • C.90.0%
  • D.95.0%
  • E.99.0%
30

变异系数表示

  • A.变异数
  • B.对称分布
  • C.集中趋势
  • D.相对变异
  • E.平均水平
31

正态分布是以

  • A.t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 B.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 C.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 D.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 E.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32

t值的分布

  • A.正偏态分布
  • B.负偏态分布
  • C.近似正态分布
  • D.正态分布
  • E.偏态分布
33

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

  • A.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
  • 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
  • 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 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
  • E.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
34

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适用于

  • A.正态分布资料
  • B.偏态分布资料
  • C.正偏态资料
  • D.负偏态资料
  • E.对称分布资料
35

用变异系数比较变异程度适用于

  • A.相同指标,均数相差较大
  • B.不同指标,均数相差较小
  • C.不同指标,均数相差较大
  • D.相同指标,标准差相差较大
  • E.以上均不是
36

抽样误差是指

  • 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 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 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 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
  • E.以上都不对
37

做频数表时,以组距为5,下列哪项组段划分正确

  • A.0一,5一,10一,…
  • B.0—5,5一10,10一,…
  • C.一5,一10,一15,…
  • D.0—4,5—9,10一,…
  • E.5一,7一,9一,…
38

在统计学中,定性因素是指

  • A.定性指标
  • B.计量资料
  • C.计数资料
  • D.等级资料
  • E.变量
39

抽样误差的定义为

  • 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 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 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 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
  • E.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
40

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

  • A.为了进行显著性检验
  • B.为了表示绝对水平
  • C.为了便于比较
  • D.为了表示实际水平
  • E.为了表示相对水平
41

在统计学中,参数的含义是

  • A.变量
  • B.参与研究的数目
  • C.研究样本的统计指标
  • D.总体的统计指标
  • E.与统计研究有关的变量
42

相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
  • B.离散程度和变异程度
  • C.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
  • D.二者之间的可比性
  • E.分母不宜过小
43

总体应该由

  • A.研究对象组成
  • B.研究变量组成
  • C.研究目的而定
  • D.同质个体组成
  • E.个体组成
44

医学统计的研究内容是

  • A.研究样本
  • B.研究个体
  • C.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 D.研究总体
  • E.研究资料或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