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保健行为
- B.预警行为
- C.日常危害健康行为
- D.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 E.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 A.36cm
- B.40cm
- C.44cm
- D.42cm
- E.38cm
- A.3次
- B.6次
- C.9次
- D.5次
- E.8次
- A.筛查
- B.普查
- C.定期健康检查
- D.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
- E.自我检查
- A.某病病死率
- B.某病患病率
- C.某病死亡率
- D.某病患病构成比
- E.某病发病率
- A.维生素A
- B.维生素B<sub>2</sub>
- C.维生素C
- D.维生素D
- E.叶酸
- A.健康维护计划的实施
- B.疾病危险度评估
- C.人群的健康体检
- D.健康维护计划的制订
- E.搜集健康信息
- A.卫生服务普及化
- B.卫生服务大众化
- C.卫生服务合理化
- D.卫生服务均等化
- E.卫生服务全民化
- A.新生儿期
- B.婴儿期
- C.幼儿期
- D.学龄前期
- E.青春期
- A.基本健康行为
- B.戒除不良嗜好
- C.预警行为
- D.避开环境危害行为
- E.减轻污染行为
- A.医学参考值是指正常人的各种解剖、生理、生化指标及组织代谢产物成分含量正常与否的参考值
- B.医学参考值范围是按一定概率确定的医学参考值的波动范围
- C.实际医疗服务工作中并不常根据医学参考值范围划分某项测定值正常与否
- D.医学参考值的频数分布往往呈正态分布
- E.利用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规律可以估计医学参考值的波动范围
- A.全脂奶粉
- B.蒸发乳
- C.酸奶
- D.甜炼乳
- E.配方奶粉
- A.2%
- B.10%
- C.5%
- D.30%
- E.12%
- A.辖区内35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
- B.户籍区内35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
- C.辖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
- D.户籍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
- E.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2型糖尿病患者
- A.9个月
- B.8个月
- C.7个月
- D.6个月
- E.5个月
- A.免费
- B.主动
- C.适当收费
- D.合理收费
- E.及时
- A.信息简洁、突出
- B.图文并茂,字数不宜过多
- C.字体大小合适
- D.数字一般用阿拉伯数字
- E.可以用英文、化学名称、学术用语
- A.第一级预防
- B.第三级预防
- C."三早"预防
- D.临床前期预防
- E.发病后期预防
- A.信访
- B.自填问卷调查
- C.访谈法
- D.体格检查
- E.现场观察
- A.2岁前
- B.3岁前
- C.5岁前
- D.6岁前
- E.7岁前
- A.将病人隔离后,积极治疗
- B.为儿童接种卡介苗
- C.将疯狗焚烧、深埋
- D.为防治血吸虫病,大量消灭中间宿主钉螺
- E.对甲类传染病的接触者进行留验
- A.身长低于正常
- B.体重不增
- C.皮肤干燥
- D.皮下脂肪减少
- E.肌张力低下
- A.1
- B.2
- C.3
- D.4
- E.5
- A.可数总体和不可数总体
- B.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 C.抽象总体和具象总体
- D.可知总体和不可知总体
- E.定性总体和定量总体
- A.每周记录1次
- B.每周记录2次
- C.每月记录1次
- D.每月记录2次
- E.每月记录3次
- A.46cm
- B.48cm
- C.52cm
- D.44cm
- E.50cm
- A.平和质
- B.气虚质
- C.阳虚质
- D.阴虚质
- E.痰湿质
- A.1次
- B.2次
- C.3次
- D.4次
- E.5次
- 29
-
第三级预防又称()。
- A.病因预防
- B.发病前期预防
- C."三早"预防
- D.临床前期预防
- E.发病后期预防
- A.病例三间分布的动态变化情况
- B.人群免疫水平
- C.媒介昆虫的种类、分布及病原携带状况
- D.病原体的血清型和/或基因型、毒力、耐药性
- E.早期发现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 A.国务院
- B.卫生行政部门
- C.原卫生部
- D.全国人大常委会
- E.医药管理部门
- A.12小时
- B.24小时
- C.36小时
- D.48小时
- E.72小时
- A.冠心病
- B.高血压
- C.癌症
- D.心脏病
- E.脑梗
- A.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B.慢性传染性疾病
- C.急性重大疾病
- D.急性传染性疾病
- E.急性非传染性疾病
- A.先天缺陷的筛查
- B.意外伤害的预防
- C.对贫血、营养缺乏、佝偻病等防治进行教育
- D.预防传染病
- E.防治发育迟缓、智力落后、语言障碍
- A.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具有同质性,有共同的背景、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 B.同伴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行为示范,更容易形成对问题的共识,从而使同伴相信彼此的观点、行为,并模仿同伴的行为
- C.同伴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年龄和背景的不同,可以选择的不同的方式
- D.同伴教育不仅能进行健康知识传授、经验与行为分享,还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 E.同伴是人们卫生保健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可以弥补经济资源方面的不足
- 37
-
针对传染源的措施是()。
- A.隔离、留验、医学观察、应急接种等
- B.预防接种、药物预防、个人防护
- C.疾病监测
- D.三级预防
- E.消毒杀虫
- 38
-
食源性疾病是指()。
- A.由于进食引起的疾病
- B.由于进食带有病原物质的食物引起的疾病
- C.由于进食带有病原物质的食物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 D.由于进食带有病原物质的食物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 E.由于进食带有病原物质的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 A.1个月
- B.3个月
- C.6个月
- D.10个月
- E.12个月
- A.产后1个月去医院做产后健康检查
- B.产后3个月去医院做产后健康检查
- C.产后42天去医院做产后健康检查
- D.产后56天去医院做产后健康检查
- E.产后半年去医院做产后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