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肝脏质量减轻
- B.肾功能减退
- C.肝酶活性降低
- D.心排出量降低
- E.脂肪与肌肉的比值下降
- A.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比
- B.人均卫生费用
- C.卫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
- D.门诊和住院费用构成
- E.医疗、卫生防疫和妇幼卫生费用的比例
- A.定期体检便于早期发现疾病
- B.定期体检便于逆转疾病
- C.定期体检便于治疗疾病
- D.定期体检便于第三级预防
- E.定期体检便于防止传染
- A.第一线服务
- B.综合性服务
- C.持续性服务
- D.可及性服务
- E.协调性服务
- A.鼓励的
- B.说服的
- C.认同的
- D.指导的
- E.理解的
- A.素体虚弱
- B.产后气血亏虚
- C.外邪侵袭
- D.饮酒饱食
- E.劳倦过度
- A.生态学研究
- B.疾病监测
- C.描述性研究
- D.病例对照研究
- E.实验流行病学
- A.偏态分布
- B.不对称型分布
- C.对称分布
- D.正偏态分布
- E.负偏态分布
- A.2次
- B.3次
- C.4次
- D.5次
- E.1次
- A.性传播预防教育
- B.消化道传播预防教育
- C.血液传播预防教育
- D.母婴传播预防教育
- E.吸毒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关系及其危险性教育
- A.算术平均数
- B.中位数
- C.几何均数
- D.变异系数
- E.百分位数
- A.线条
- B.横标目
- C.纵标目
- D.数字
- E.备注
- 13
-
流行病学研究范围为
- A.传染病
- B.非传染病
- C.健康问题
- D.原因不明的疾病
- E.一切疾病和健康
- 14
-
老年人生理特点不包括
- A.皮肤变薄,皮下脂肪减少
- B.脏器组织中的细胞数量无减少
- C.脑的体积变小,重量减轻
- D.胃收缩力降低,蠕动减弱
- E.呼吸肌萎缩,呼吸功能下降
- 15
-
孕中期保健的重点之一是
- A.防致畸
- B.防胎位不正
- C.防早产
- D.加强营养指导
- E.预防产前出血
- A.也等于7
- B.等于9
- C.等于10
- D.界于7-3与7+3之间
- E.界于7-l.96X2与7+1.96X2之间
- A.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及制定预防对策的科学
- B.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的科学
- C.研究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有效保健措施的科学
- D.研究非传染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预防对策的科学
- E.研究人群中疾病与相关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学科
- A.对确诊的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
- B.每年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
- C.每3个月至少随访1次
- D.测晕体重,计算体质指数,检测足背动脉搏动
- E.不要干预患者生活方式
- A.5
- B.10
- C.15
- D.20
- E.30
- A.老年人口系数
- B.年龄中位数
- C.老年人口负担系数
- D.长寿水平
- E.性别比
- 21
-
合理营养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摄取食物应保持各种营养素的平衡
- B.食物对人体无害
- C.合理烹调加工,提高消化率,减少营养的损失
- D.食品多样化,感观性状良好,促进食欲,增加饱腹感
- E.多食用含蛋白质高的食物
- A.脓痰
- B.咯血、血痰
- C.不明原因消瘦
- D.慢性咳嗽、咳痰~2周
- E.盗汗
- A.传染病监测
- B.慢性非传染病监测
- C.死因监测
- D.环境监测
- E.病原微生物监测
- A.分析性研究
- B.现况研究
- C.社区试验
- D.生态学研究
- E.队列研究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本研究没有根据暴露或疾病状态设立对照组,没有进行干预,以个体为单位,故排除其他选项,答案选
- A.标语
- B.同伴教育
- C.门诊个体健康教育
- D.电话和网络咨询
- E.讲座
- A.健康教育
- B.核实服药情况
- C.抽查尿液
- D.核查剩余药量
- E.督促患者按期复诊与取药
- A.男性因在外就餐机会多发病机会就高
- B.男性病人比例高于女性病人
- C.男性发病率高
- D.男性患病率高
- E.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 A.阴虚质
- B.气虚质
- C.痰湿质
- D.血淤质
- E.阳虚质
- A.双相障碍
- B.精神发育迟滞不伴有精神障碍
- C.精神分裂症
- D.偏执性精神病
- E.癫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 A.1、2、3
- B.1、3、2
- C.2、1、3
- D.3、1、2
- E.3、2、l
- A.生殖系统迅速发育
- B.性格品质成熟
- C.身高增长显著加速
- D.智力发育速度加快
- E.内分泌调节功能稳定
- A.指某年活产总数与同年年平均人数之比
- B.常用于分率表示
- C.其优点是资料易获得,计算简便
- D.其缺点是易受人口年龄构成影响
- E.可以精确地反映某时某地某人群的生育水平
- A.备注可在表内用"*"标出,写在表的底线下
- B.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上行
- C.表内的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 D.统计表中线条不宜过多
- E.标题在表的上方中央,简要说明表的内容
- A.进行必要和可能的抢救
- B.尽快采集病人的粪便及呕吐物
- C.收集剩余食物及餐具的涂样
- D.指导现场的消毒处理
- E.以上都是
- A.鼠疫、狂犬病
- B.黑热病、炭疽
- C.鼠疫、炭疽
- D.鼠疫、霍乱
- E.炭疽、霍乱
- 36
-
我国目前监测的主要疾病是
- A.地方病
- B.肿瘤
- C.传染病
- D.非传染病
- E.性病
- A.大流行
- B.散发
- C.有季节性
- D.暴发
- E.流行
- A.制定环境卫生标准
- B.进行环境卫生监督
- C.预测病死率
- D.采取防治对策和措施
- E.制定防治对策和措施
- A.潜在致癌性物质
- B.一氧化碳
- C.尼古丁
- D.氮氧化物
- E.焦油
- A.早期妇查
- B.未次月经
- C.妊娠反应
- D.初觉胎动
- E.体重
- 41
-
样本是总体的
- A.有价值的部分
- B.有意义的部分
- C.有代表性的部分
- D.任意一部分
- E.典型部分
- 42
-
疾病监测采用的方法属于
- A.描述性研究
- B.分析性研究
- C.实验性研究
- D.理论性研究
- E.包括以上四种
- A.队列研究
- B.病例对照研究
- C.临床试验
- D.社区干预试验
- E.生态学研究
- 44
-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 A.病原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的环境
- B.病原体,感菌动物,易感人群
- 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 D.传染源,传播途径
- E.社会环节,自然环节
- A.5%~10%
- B.10%~15%
- C.15%~20%
- D.20%~25%
- E.25%~30%
- 46
-
在统计学中,定量指标是指
- A.等级资料
- B.计数资料
- C.定性指标
- D.数值变量
- E.定性因素
- 47
-
疾病流行强度有
- A.散发、暴发、流行
- B.现患、曾患、连续患
- C.急性、慢性、缓解
- D.频率、概率、比率
- E.短期波动、长期变异、同期性
- 48
-
统计学工作基本步骤
- A.设计
- B.搜集资料
- C.整理资料
- D.分析资料
- E.以上均是
- A.目的是防止产后出血
- B.适当活动
- C.可促进产后生理功能恢复
- D.计划生育指导
- E.产后8周去医院做产后健康检查
- A.死亡率增加
- B.死亡率下降
- C.出生率增加
- D.出生率下降
- E.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 A.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
- B.资源因素
- C.生物因素
- D.环境因素
- E.卫生服务因素
- A.临产即用抗生素,至少维持至产后一周
- B.可适当应用镇静剂
- C.若非病变需要,不主张常规使用洋地黄预防心衰
- D.产程进展慢,估计有头盆不称可能时,早做剖宫产
- E.产后流血较多时,尽量避免输血
- A.找出原因、揭示现象、提供并确证措施
- 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 C.提供措施、确证措施有效性、用于人群
- D.揭示分布、找出规律、总结分析
- E.找出规律、总结分析、验证原因
- 54
-
理想的医疗保健体系意味着
- A.所有患者都可以选择医院和医生
- B.大医院的规模与科室设置能够满足全体民众的卫生需求
- C.基层医疗提供首诊服务,基层医疗与大医院各司其职
- D.医院向任何医者开放,所有的患者都能在水平高的大医院就诊
- E.政府负责向公众提供高福利的医疗保健服务
- A.自然增长率=粗再生育率-粗死亡率
- B.自然增长率=粗出生率-粗死亡率
- C.自然增长率=净再生育率-粗死亡率
- D.自然增长率=总和生育率-粗死亡率
- E.自然增长率=总生育率-粗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