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乡村医生综合试题及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4

我国《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 50096-1999)》规定居室净高为( )

  • A.1.8m~2.2m
  • B.2.0m~2.5m
  • C.2.4m~2.8m
  • D.2.5m~3.0m
6

住宅环境对健康影响的特点( )

  • A.主要是影响人们的生活、居住、学习、工作
  • B.主要是影响小气候
  • C.主要是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表现为慢性、潜在性和功能上的不良影响
  • D.主要是对新迁人居住的家庭成员的健康产生影响
7

住宅建设应遵循( )

  • A.适用、经济、方便生活、美观的原则
  • B.适用、经济、符合卫生要求的原则
  • C.适用、经济、卫生、方便生活、美观的原则
  • D.适用、经济、符合卫生要求、方便生活、美观的原则
8

水体被粪便污染的最好判断指标是 ( )

  • A.细菌总数
  • B.大肠菌群
  • C.肠球菌
  • D.产气芽胞菌
  • E.痢疾杆菌
9

深层地下水是 ( )

  • A.位于地表面以下的水
  • B.位于第一个不透水层以上的水
  • C.位于第一个不透水层以下的水
  • D.位于地层中的水
  • E.以上都不是
10

比较理想的饮用水水源是 ( )

  • A.降水
  • B.江、河水
  • C.泉水
  • D.深层地下水
  • E.水库水
12

地面水的常规处理是 ( )

  • A.过滤→混凝沉淀→消毒
  • B.混凝沉淀→消毒→过滤
  • C.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 D.消毒→混凝沉淀→过滤
  • E.消毒→混凝沉淀→过滤
13

饮用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 ( )

  • A.保持水中有一定量的余氯
  • B.改善水质的感官性状
  • C.除去水中有毒物质
  • D.杀灭病原菌,预防介水传染病
  • E.预防水型地方病的发生
14

我国集中式给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 ( )

  • A.氯化消毒
  • B.紫外线消毒
  • C.臭氧消毒
  • D.碘消毒
  • E.煮沸消毒
15

甲基汞在机体主要毒作用的靶器官是 ( )

  • A.脑
  • B.肝脏
  • C.脾脏
  • D.肾脏
  • E.骨骼
17

饮用水卫生要求在流行病学上安全,主要是为了确保不发生 ( )

  • A.消化道疾病
  • B.介水传染病
  • C.食物中毒
  • D.急慢性中毒
  • E.地方病
18

受生物性污染的水体最易引起 ( )

  • A.介水传染病
  • B.急性中毒
  • C.慢性中毒
  • D.公害病
  • E.恶性肿瘤
19

引发赤潮(水华)的生物是 ( )

  • A.软体动物
  • B.鱼类
  • C.线虫
  • D.蚊虫
  • E.藻类
21

米糠油事件由哪种环境污染物引起( )

  • A.甲醛
  • B.甲苯
  • C.多氯联苯
  • D.异氰酸甲酯
  • E.以上都不是
22

水体富营养化与下述何种物质增加有关 ( )

  • A.氟、磷
  • B.氮、磷
  • C.碘、磷
  • D.氟、氮
  • E.碘、氮
23

关于“光化学烟雾事件”,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 ( )

  • A.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
  • B.多发生在早晨
  • C.主要污染物是SO2
  • D.多发于寒冷季节
24

以下哪一种不是环境污染产生的急性危害( )

  • A.地方性氟中毒
  • B.印度博帕尔市发生的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
  • C.前苏联发生的核电站核泄漏事件
  • D.伦敦烟雾事件
25

制定环境卫生标准,以考虑下列哪项人群的安全为对象( )

  • A.全体人群
  • B.最敏感人群
  • C.接触高浓度的人群
  • D.接触时间最长的人群
26

下列哪不是“煤烟型污染事件”的特点( )

  • A.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煤炭的燃烧产物
  • B.有气温高、气压低、无风、晴朗等气象条
  • C.多发生在寒冷季节
  • D.发生在河谷盆地
27

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 ( )

  • A.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 B.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 C.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 D.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工作学习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28

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是( )

  • A.>10μm
  • B.≥10μm
  • C.≤ 10μm
  • D.>100μm
30

逆温是指( )

  • A.大气温度随距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下降的现象;
  • B.大气温度随距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 C.大气温度随距离地面高度增加而变化的现象;
  • D.大气温度随距离地面高度的增加不发生变化的现象。
34

环境卫生学研究的对象是( )

  • A.原生环境
  • B.次生环境
  • C.劳动环境
  • D.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
35

下列哪种化学品中毒,可以损害人体骨髓造血功能?( )

  • A.二氧化硫中毒
  • B.铅中毒
  • C.氯化苯中毒
39

局部通风的主要目的是( )

  • A.将有害物质从产生处抽走
  • B.将有害物质稀释
  • C.防止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入工作场所
40

童工是指年龄( )的劳动者。

  • A.未满14周岁
  • B.未满16周岁
  • C.未满18周岁
42

( )噪声是由固体振动产生的

  • A.机械性
  • B.空气动力性
  • C.电磁性
43

下列哪种职业病属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 )

  • A.氯气中毒
  • B.中暑
  • C.接触性皮炎
50

浓硫酸洒在皮肤上,应该( )

  • A.马上用水冲洗
  • B.去医院
  • C.用干净布或卫生纸将硫酸粘下,并迅速用大量凉水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