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口服青霉素
- B.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盐(力百汀)
- C.萘夫西林
- D.局部用莫匹罗星(百多邦)
- E.局部用杆菌肽
- A.经常被阳光暴晒
- B.酮康唑霜
- C.1%糖皮质激素霜
- D.每日口服苯海拉明
- E.局部用甲硝唑
- A.新生儿败血症
- B.新生儿颅内出血
- C.新生儿肺炎
- D.新生儿破伤风
- E.新生儿窒息
- A.湿疹伴感染
- B.寻常型脓疱疮
- C.单纯疱疹
- D.疖肿
- E.毛囊炎
- A.荨麻疹
- B.水痘
- C.Hdem痒疹
- D.丘疹性荨麻疹
- E.传染性软疣
- A.寻常疣
- B.扁平疣
- C.丝状疣
- D.湿疹
- E.老年疣
- A.深脓疱疮
- B.毛囊炎
- C.痱子
- D.疖疮
- E.二期梅毒
- A.母婴血型不合
- B.儿血清游离抗体阳性
- C.抗人体球蛋白试验阴性或弱阳性
- D.50%的患儿黄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
- E.抗体释放试验阳性
- A.急性荨麻疹
- B.急性湿疹
- C.急性接触性皮炎
- D.带状疱疹
- E.银屑病
- A.严重囊性痤疮
- B.严重银屑病
- C.光敏性皮肤病
- D.瘙痒性皮肤病
- E.脂溢性皮炎
- A.无排卵性功血
- B.子宫内膜炎
- C.子宫内膜脱落不全
- D.黄体功能不全
- E.子宫肌瘤
- 12
-
由真菌引起的皮肤病为
- A.疣
- B.带状疱疹
- C.脚癣
- D.白斑
- E.湿疹
- A.基础体温测定
- B.宫镜检查
- C.初潮年龄
- D.阴道脱落细胞检查
- E.子宫内镜检查
- A.刮宫前作好备血、输液准备
- B.刮宫前先用雌激素以提高子宫肌肉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 C.刮宫前先作凝血功能检查,防止术时因血凝障碍而大出血
- D.力争做到一次刮净,以防因不全流产而出血
- E.过期流产胎盘机化,刮宫术中谨防穿孔
- A.甲硝唑(灭滴灵)
- B.头孢曲松(罗氏芬)
- C.西环素(如:福多力,伟霸霉素)
- D.复方磺胺甲唑(复方新诺明)
- E.酮康唑(里素劳片)
- A.可用性激素抑制排卵
- B.无排卵性月经多无痛经
- C.可试用促排卵药治疗
- D.可用前列腺素抑制剂治疗
- E.可用解痉药治疗
- A.手术治疗
- B.放射治疗
- C.化疗
- D.内分泌治疗
- E.免疫治疗
- A.卵巢畸胎瘤
- B.巢浆液性囊腺瘤
- C.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 D.子宫内膜样肿瘤
- E.卵泡膜细胞瘤
- A.蜕膜组织
- B.绒毛
- C.A/S反应
- D.增殖期子宫内膜
- E.分泌期子宫内膜
- A.溺水时间
- B.溺水的量
- C.海水淹溺还是淡水淹溺
- D.询问溺水的原因
- E.以上都是
- A.人工流产不全
- B.颈粘连
- C.急性阑尾炎
- D.流产后右附件炎
- E.右输卵管妊娠破裂
- A.立即清除口鼻内的异物
- B.积极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 C.必须先倒水后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 D.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施行心肺脑复苏
- E.现场急救同时设法组织护送
- A.脑出血
- B.中暑
- C.高血压
- D.急性胃炎
- E.低血钾症
- A.立即脱离高温环境,移至阴凉处
- B.口服盐冷饮
- C.物理降温
- D.静脉滴注葡萄糖生理盐水
- E.以上都是
- A.5年
- B.10年
- C.15年
- D.20年
- E.30年
- A.注射狂犬疫苗
- B.立即包扎伤口
- C.使用抗生素
- D.隔离病人
- E.就地立即彻底冲洗伤口
- A.5日内
- B.10日内
- C.15日内
- D.20日内
- E.25日内
- A.一级医疗事故
- B.二级医疗事故
- C.三级医疗事故
- D.四级医疗事故
- E.严重医疗差错
- A.违规操作,构成医疗事故
- B.非法行医,不属医疗事故
- C.超范围执业,构成医疗事故
- D.见义勇为,不构成医疗事故
- E.孙造成不良后果,但不属于医疗事故
- A.以非要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 B.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 C.超过有效期的
- D.被污染的
- E.所标明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 A.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
- B.所在医院医务部门报告
- C.所在医疗机构医疗治疗监控部门报告
- D.所在医疗机构的主管负责人报告
- E.当地卫生行政机关报告
- A.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 B.1倍以上2倍以下罚款
- C.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 D.2倍以上4倍以下罚款
- E.4倍以上罚款
- A.本单位科研需要的品种
- B.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
- C.市场上急需的品种
- D.市场上虽有供应但质量差
- E.其他医疗机构急需的品种
- A.药品所含成分的名称与法定药品标准规定不符合的
- B.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
- C.未取得批准文号生产的
- D.被污染不能药用的
- E.变质不能药用的
- A.卫生标准
- B.药用要求
- C.国家有关规定
- D.药典标准
- E.物料的质量标准
- A.消毒
- B.销毁
- C.废弃
- D.上交
- E.深埋
- A.任何单位和个人
- B.护士
- C.医生
- D.防疫人员
- E.乡村医生
- A.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范围较小或者单个疫源地
- B.传染病在人群中爆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
- C.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
- D.传染病首发病例
- E.传染病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
- A.1998年,2003年
- B.1989年,2003年
- C.1998年,2004年
- D.1989年,2004年
- E.1998年,2005年
- A.得了传染病必须通知单位
- B.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
- C.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传染病预警
- D.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在试用后予以销毁
- E.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
- A.暂停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的执业活动
- B.注销执业证书
- C.对个体行医者予以取缔
- D.行政罚款处罚
- E.给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A.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
- B.高等学校医学本科学历
- C.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者
- D.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专科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者
- E.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 E.5年
- A.本法颁布之日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职称和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 B.乡村医生
- C.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的医师
- D.军队医师
- E.在中国境内申请医师考试、注册、执业或者从是临床示教、临床研究等活动的境外人员
- A.中止执业医师资格满2年
- B.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
- C.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 D.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1年的
- E.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 A.已经取得中等以上医学专业的学历
- B.在村医疗卫生机构连续工作20年以上
- C.按照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执行主管部门制定的培训规划,接受培训区的合格证
- D.偏远地区已取得中等专业执业证书的医疗技术人员
- E.在村医疗卫生机构连续工作10年以上
- A.进行一般医学处理,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
- B.对病人进行无条件临床试验治疗
- C.参与医学经验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 D.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 E.获取报酬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 E.5年
- A.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村医疗机构从事预防 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乡村医生
- B.有执业医师资格的
-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职称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 D.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的医师
- E.军队医师
- A.受刑事处罚,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不满3年或者受吊销乡村医生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执业注册之日止不满一年的
- B.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之日起不满3年
- C.受刑事处罚,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不满2年或者受吊销乡村医生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执业注册之日止不满1年的
- D.受刑事处罚,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不满2年或者受吊销乡村医生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执业注册之日止不满2年的
- E.受刑事处罚,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不满5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