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鼠疫和霍乱
- B.流行性感冒。
- C.艾滋病
- D.肺炎
- E.肝癌
- A.规定的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
- B.婚前医学检查
- C.施行结扎手术
- D.终止妊娠手术
- E.从事家庭接生
- A.1994年2月26日
- B.1995年8月7日
- C.1993年12月17日
- D.1994年9月1日
- E.1995年6月30日
- A.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 B.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 C.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 D.在乡、民族乡、镇、村的医疗机构独立从事一般执业活动的执业助理医师
- E.乡村医生
- A.心理卫生
- B.心理治疗
- C.心理诊断
- D.心理咨询
- E.心理适应
- A.私自限制
- B.强制限制
- C.随意限制
- D.非法限制
- E.变相限制
- A.影响健康的有关心理问题和行为
- B.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原则
- C.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 D.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
- E.人类行为的科学发展
- A.一级以上
- B.二级以上
- C.三级以上
- D.二级
- E.一级
- A.对待患者——至亲之想
- B.治学态度一一至精至微
- C.探索研究一一大胆创新
- D.服务态度一一一心赴救
- E.医疗作风一一端正纯良
- A.科学、合理、经济
- B.安全、科学、合理
- C.安全、有效、经济
- D.科学、有效、经济
- E.科学、合理、有效
- A.载有本人姓名、性别和年龄的标牌
- B.载有本人姓名、年龄和专业的标牌
- C.载有本人姓名、专业和职务的标牌
- D.载有本人姓名、职务或者职称的标牌
- E.载有本人姓名、职称及科室的标牌
- A.2010年9月30日
- B.2001年12月29日
- C.2002年9月1日
- D.2016年1月1日
- E.2015年12月27日
- A.主动-被动型
- B.被动-主动型
- C.指导-合作型
- D.共同参与型
- E.合作-指导型
- A.甲类传染病
- B.乙类传染病
- C.丙类传染病
- D.心血管疾病
- E.消化系统疾病
-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 B.省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 D.国家卫生行政部门
- E.国务院
- A.未尽到分级诊疗义务
- B.未尽到先行垫付义务
- C.未尽到健康教育义务
- D.未尽到主动协商义务
- E.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
- 17
-
医师职责不包括()。
- A.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 B.防病治病
- C.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 D.保护人民健康
- E.救死扶伤
- A.54
- B.49
- C.73
- D.39
- E.27
- 19
-
属于医师权利的是()。
- A.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 B.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
- C.对危及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
- D.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
- E.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
- F.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 A.2016年12月1日
- B.2016年12月25日
- C.2016年7月1日
- D.2017年7月1日
- E.2017年12月25日
- A.国家保护
- B.社会保护
- C.法律保护
- D.医疗机构保护
- E.宪法保护
- A.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 B.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 C.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 D.县医院
- E.乡镇卫生院
- A.如果患者拒绝医生的治疗方案,医生只能听之任之
- B.家属可以代替患者行使知情同意权,因此,如果患者拒绝而家属同意,医生也可执行自己制定的治疗方案
- C.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是不影响医患关系的确立
- D.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是不影响医生治疗方案的选择
- E.只要患者有知情同意的能力,就要首先考虑患者自己的意志
- 24
-
亲友患病属于()。
- A.躯体性应激源
- B.心理性应激源
- C.社会性应激源
- D.职业性应激源
- E.环境性应激源
- A.用专业术语进行交流
- B.重视患者的自我感受
- C.关注疾病本身和相关话题
- D.采取封闭和开放式的提问
- E.了解患者的安全需要
- A.3小时
- B.48小时
- C.24小时
- D.6小时
- E.12小时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 E.5年
- A.患者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
- B.患者不配合诊疗但医务人员也有过错
- C.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
- D.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
- E.患者近亲属拒不配合诊疗过程
- A.向卫生行政部门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 B.向卫生行政部门登记即可
- C.有符合条件的卫生技术人员
- D.有符合条件的场所
- E.有符合条件的医疗仪器、设备和卫生技术人员
- A.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
- B.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
- C.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
- D.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 E.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 A.医学观察
- B.留验
- C.隔离
- D.访视
- E.就地诊验
- A.平等-互补型
- B.指导-合作型
- C.共同参与型
- D.主动-被动型
- E.共同协商型
- 33
-
依法认定为假药的是()。
- A.未标明有效期的药品
- B.不良反应大的药品
- C.以他种药品冒称此种药品
- D.有禁忌证的药品
- E.因药品包装不方便医疗使用的药品
- A.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 B.推行计划生育
- C.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
- D.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 E.维护人民身体健康
-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 B.省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 D.国家卫生行政部门
- E.国务院
- A.劣药
- B.假药
- C.保健药品
- D.非处方药
- E.特殊管理药品
- 37
-
医师的权利不包括()。
- A.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执业
- B.获得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
- C.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 D.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 E.参与医药企业的分成
- A.乡村医生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工作
- B.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
- C.乡村医生应当在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规定的范围内用药
- D.乡村医生不得出具与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范刚不相符的医学证明
- E.患者情况紧急,应当及时向有抢救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求助
- 39
-
属于医师义务的是( )。
- A.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 B.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
- C.对危及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
- D.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
- E.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 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 B.机械论医学模式
- C.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 D.生物医学模式
- 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