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医学人文单项选择题专项练习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该如何处理()。

  • A.首先就地消毒
  • B.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单位处置
  • C.直接就地销毁
  • D.深埋
  • E.及时焚烧
3

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办理审批手续应按照()。

  • A.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 B.药品管理法
  • C.执业医师资格证
  • D.从业资格证
  • E.《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4

国家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的关键是()。

  • A.加强对中医医师和城乡基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培训
  • B.支持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医师、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在执业、业务活动中带徒授业,传授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培养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
  • C.支待专门实施中医药教育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发展
  • D.国家发展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 E.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所在机构应当为其接受继续教育创造条件
6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自行处置医疗废物基本要求的是()。

  • A.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应当消毒并作毁形处理
  • B.能够焚烧的,应当及时焚烧
  • C.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该尽快销毁
  • D.不能焚烧的,消毒后集中填埋
  • E.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当首先消毒
7

应当征求上一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意见的是()。

  • A.合并、撤销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或者改变其中医医疗性质
  • B.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药科室
  • C.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
  • D.举办规模适宜的中医医疗机构
  • E.举办中医诊所
10

适度的应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以()。

  • A.引起心理障碍
  • B.促进个体适应
  • C.导致疾病
  • D.加重疾病
  • E.引起生理障碍
12

医疗事故的行为主体在医疗活动中违反了()。

  • A.法律、行政规章
  • B.行政法规和规章
  • C.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 D.卫生国际条约
  • E.部门规章
13

医生劝患者应该参加一些晨间锻炼,这种医患关系属于()。

  • A.主动-被动型
  • B.指导-合作型
  • C.共同参与型
  • D.强制-被动型
  • E.指导-参与型
14

有关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错误的是()。

  • A.进入人体组织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 B.进入人休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 C.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 D.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 E.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15

以下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 A.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 B.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
  • C.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 D.患者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 E.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16

心理健康是指()。

  • A.没有心理疾病
  • B.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 C.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 D.乐于交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 E.性格开朗
17

患者,男,55岁。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年,某日上午因力咳嗽,突感胸痛气促,立即被送到医院急诊科。体检发现:血压100/70mmHg,呼吸120次/分,烦躁,唇、指发绀,气管明显偏左,右侧胸廓饱满,叩诊鼓音,呼吸音明显减弱。拟诊右侧气胸,未做相应处理,即送放射科做胸透。透视完后患者出现潮式呼吸,未来得及抢救就死亡了。为防止类似现象,应该()。

  • A.当机立断,审慎地作出诊断并给予处置性穿刺,有利患者
  • B.充分检查,明确诊断,不伤害患者
  • C.依据症状,请相关医生会诊做决策,不伤害患者
  • D.先行观察,再做处理,有利患者
  • E.迅速判断并确定恰当目标,作出恰当的医疗决策,有利患者
18

生产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在申请药品批准文号时()。

  • A.提供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和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
  • B.可以仅提供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 C.可以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
  • D.无需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
  • E.提供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和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
20

某医院夜间急诊送来一无主无钱危急患者,值班医师应如何处置()。

  • A.对危急患者紧急施救
  • B.请示院长如何处置
  • C.请护送者另送他院
  • D.等待其亲属到来
  • E.缴费后再行处置
22

乡村医生在执业活动中不得进行下列哪项活动()。

  • A.进行一般医学处置
  • B.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
  • C.参与医学经验交流
  • D.对患者进行无条件临床试验治疗
  • E.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23

有权同意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意识清醒的患者施行特的人员是()。

  • A.医院伦理委员会主任
  • B.患者本人
  • C.院长
  • D.科主任
  • E.经治医生
24

关于医疗机构配制中药制剂的规定,下列选项与中医药法相符的是()。

  • A.委托配制中药制剂的,应当向委托方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 B.医疗机构配制中药制剂仅限于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
  • C.医疗机构不可以委托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药品生产企业、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其他医疗机构配制中药制剂
  • D.医疗机构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不需要取得制剂批准文号
  • E.委托配制中药制剂的,委托方对所配制的中药制剂的质量负全部责任
25

依法按劣药论处的是()。

  • A.未标明有效期的药品
  • B.不良反应大的药品
  • C.以他种药品冒称此种药品
  • D.有禁忌证的药品理
  • E.因药品包装不方便医疗使用的药品
26

以下关于《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中对乡村医生在执业活动中的权利,说法错误的是()。

  • A.进行一般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
  • B.参与医学经验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 C.参加业务培训和教育
  • D.对当地的预防、保健、医疗工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 E.向村民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27

根据《抗值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关于抗菌药物的具体划分标准,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和限制使用级杭菌药物的区别在于()。

  • A.是否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
  • B.对细菌耐药性影响及价格高低
  • C.是否安全
  • D.是否有效
  • E.是否有明显或者严重的不良反应
28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天的用量。

  • A.1天
  • B.3天
  • C.7天
  • D.14天
  • E.30天
29

麻醉药品处方的保存期限为()。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 E.5年
30

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最,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卫生部发布了《处方管理办法》。

  • A.2006年6月1日
  • B.2008年8月15日
  • C.2007年2月14日
  • D.2006年12月31日
  • E.2007年5月1日
31

下列各项中,询问病史对医务人员的道德要求是()。

  • A.全面系统,认真细致
  • B.耐心倾听,正确引导
  • C.发展特长,加强协作
  • D.精心管理,保证安全
  • E.综合考虑确定检查项目,目的纯正
32

某肝癌患者病情已经到晚期,处于极度痛苦之中,自认为是肝硬化,寄希望于治疗。病情进展和发作时,多次要求医生给予明确说法和治疗措施。此时,医生最佳的伦理选择应该是()。

  • A.正确对待保密与讲真话的关系,经家属同意后告知实情,重点减轻病痛
  • B.恪守保密原则,继续隐瞒病情,直至患者病死
  • C.依据有利原则,劝导患者试用一些民间土方
  • D.依据知情同意原则,应该告知患者所有信息
  • E.遵循患者自主原则,全面满足患者要求
34

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不包括()。

  • A.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特殊检查明确器质性改变
  • B.疾病的发生有相平行的心理社会因素
  • C.排除神经症和精神疾病
  • D.单纯的生物医学疗法收效甚微
  • E.由某种躯体疾病引发心理障碍
35

下列各项,属于医师执业活动中应履行的义务是( )。

  • A.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 B.享受国家规定的医学待遇
  • C.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 D.依法参与所在机构民主管理
  • E.从事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36

医师张某处方权被医院医务处取消,理由是其最近出现超常处方()。

  • A.3次以上
  • B.5次以上
  • C.7次以上
  • D.8次以上
  • E.9次以上
37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下列哪种疾病不应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 A.艾滋病
  •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C.肺炭疽
  • D.鼠疫
  • E.霍乱
38

药品生产企业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必须及时向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

  • A.卫生行政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B.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 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 D.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 E.医药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40

医疗机构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患者,应当依法采取的措施是()。

  • A.立即抢救
  • B.及时转诊
  • C.继续观察
  • D.提请上级医院派人会诊
  • E.请示当地卫生局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