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执业兽医考试题库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是()。

  • A.球蛋白
  • B.白蛋白
  • C.小分子有机物
  • D.电解质
  • E.以上都是
2

对血管内外水平衡发挥主要作用的是().

  • A.血浆胶体渗透压
  • B.血浆晶体渗透压
  • C.血浆总渗透压
  • D.血红蛋白含量
  • E.以上都是
3

下列物质中是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成分的是()。

  • A.NaCl
  • B.KCl
  • C.白蛋白
  • D.球蛋白
  • E.以上都是
4

血浆中起关键作用的缓冲对是()。

  • A.KHC03、H2C03
  • B.NaHC03、H2C03
  • C.K2HP04、KH2P04
  • D.Na2HP04、NaH2P04
  • E.以上均不是
5

血液的组成是()。

  • A.血清+血浆
  • B.血清+红细胞
  • C.血浆+红细胞
  • D.血浆+血细胞
  • E.血清+血细胞
6

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是()。

  • A.动作电位
  • B.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
  • C.阈电位
  • D.刺激阈
  • E.以上均不是
7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是()。

  • A.峰电位
  • B.阈电位
  • C.负后电位
  • D.局部电位
  • E.正后电位
9

动作电位的特点之一是()。

  • A.刺激强度小于阈值时,出现低幅度的动作电位
  • B.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后,再增加刺激强度其电位幅度增大
  • C.动作电位一产生,便可沿细胞膜作电紧张性扩布
  • D.动作电位大小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变小
  • E.各种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持续时间可以各不相同
10

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后,首先可出现()。

  • A.峰电位
  • B.阈电位
  • C.负后电位
  • D.局部电位
  • E.正后电位
11

下列有关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
  • B.方式是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
  • C.出现的动作电位在有髓纤维传导是跳跃式传导
  • D.有髓纤维传导冲动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
  • 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12

人工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泡溶液中的K+浓度,静息电位绝对值将()。

  • A.不变
  • B.增大
  • C.减小
  • D.先增大后减小
  • E.先减小后增大
13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

  • A.钾平衡电位
  • B.钠平衡电位
  • C.静息电位绝对数值与钠平衡电位数值之和
  • D.静息电位绝对数值与钠平衡电位数值之差
  • E.超射值
14

就绝对值而言,静息电位的实测值与K+平衡电位的理论值相比()。

  • A.前者约大10%
  • B.前者大
  • C.前者小
  • D.两者相等
  • E.以上都不对
15

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中负后电位出现在()。

  • A.去极相之后
  • B.超射之后
  • C.峰电位之后
  • D.正后电位之后
  • E.以上都不是
17

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由于()。

  • A.单纯扩散
  • B.易化扩散
  • C.主动转运
  • D.出胞作用
  • E.以上都不是
18

正常细胞膜内K+浓度约为膜外K+浓度的()。

  • A.12倍
  • B.30倍
  • C.50倍
  • D.70倍
  • E.90倍
19

细胞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的状态称为()。

  • A.极化
  • B.超极化
  • C.去极化
  • D.反极化
  • E.复极化
20

降低细胞外液中Na+浓度时,发生的变化是()。

  • A.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值不变
  • B.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值增高
  • C.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幅值降低
  • D.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幅值增高
  • E.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值增高
22

刺激阈值是指()。

  • 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作用时间
  • B.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
  • C.保持一定的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 D.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
  • E.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23

以下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 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 C.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 D.动作电位的传导距离随刺激强度的大小而改变
  • 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
24

按照现代生理学观点,兴奋性为()。

  • A.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 B.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
  • C.动作电位就是兴奋性
  • D.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 E.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25

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周期变化的顺序是()。

  • 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 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
  • 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 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 E.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
26

当达到K+平衡电位时()。

  • A.膜两侧K+浓度梯度为零
  • B.膜外K+浓度大于膜内
  • C.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
  • D.膜内电位较膜外电位相对较正
  • E.膜内外K+的净外流为零
27

各种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的共同标志是()。

  • A.肌肉收缩
  • B.腺体分泌
  • C.产生神经冲动
  • D.产生动作电位
  • E.产生局部电位
28

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通过()。

  • A.单纯扩散
  • B.易化作用
  • C.主动转运
  • D.出胞作用
  • E.被动转运
29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是由于()。

  • A.K+内流
  • B.Cl-外流
  • C.Na+内流
  • D.Na+外流
  • E.K+外流
30

关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下述错误的是()。

  • A.加大细胞外Na+浓度,动作电位会减少
  • B.其去极过程是由于Na+内流形成的
  • C.其复极过程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
  • D.膜电位去极到阈电位时,Na+通道迅速大量开放
  • E.该动作电位的形成与Ca2+无关
31

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稳定状态称为()。

  • A.极化
  • B.超极化
  • C.反极化
  • D.复极化
  • E.去极化
32

细胞膜内外正常Na+和K+的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 A.膜安静时K+通透性大
  • B.膜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
  • C.Na+易化扩散的结果
  • D.膜上Na+-K+泵的作用
  • E.膜上Na+-K+泵和Ca2+泵的共同作用
33

可兴奋细胞包括()。

  • A.神经细胞、肌细胞
  • B.神经细胞、腺细胞
  • C.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
  • D.神经细胞、肌细胞、骨细胞
  • E.神经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
34

关于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下述错误的是()。

  • A.它是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电位
  • B.其大小接近钾平衡电位
  • C.在不同的细胞,其大小可以不同
  • D.它是个稳定的电位
  • E.其大小接近钠平衡电位
35

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下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的K+浓度小于细胞内的浓度
  • B.细胞膜对Na+有通透性
  • C.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 D.加大细胞外K+浓度,会使静息电位值加大
  • E.细胞内的Na+浓度低于细胞外浓度
36

组织处于绝对不应期,其兴奋性()。

  • A.为零
  • B.较高
  • C.正常
  • D.无限大
  • E.较低
37

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最常用的指标是()。

  • A.刺激的频率
  • B.阈强度
  • C.阈电位
  • D.基强度
  • E.强度-时间变化率
38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 A.收缩反应
  • B.分泌
  • C.神经
  • D.反射活动
  • E.电位变化
39

兴奋性是指机体()。

  • A.对刺激产生反应
  • B.做功
  • C.动作灵敏
  • D.能量代谢率增高
  • E.运动
40

动物分泌雄激素的主要器官是()。

  • A.睾丸
  • B.附睾
  • C.输精管
  • D.精囊腺
  • E.前列腺
41

占体液总量最多的部分是()。

  • A.组织间液
  • B.血浆
  • C.细胞内液
  • D.脑脊液
  • E.淋巴液
42

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K+内流
  • B.K+外流
  • C.Na+内流
  • D.Na+外流
  • E.Cl-内流
43

动物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基本调节方式是()。

  • A.体液调节
  • B.自身调节
  • C.自分泌调节
  • D.旁分泌调节
  • E.神经-体液调节
44

小肠吸收葡萄糖的主要方式是()。

  • A.胞吞
  • B.易化扩散
  • C.简单扩散
  • D.继发性主动转运
  • E.原发性主动转运
45

抑制动物吸气过长过深的调节中枢位于()。

  • A.脊髓
  • B.延髓
  • C.间脑
  • D.脑桥
  • E.大脑皮层
46

促使毛细血管内液体向外滤过的力量是()。

  • A.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
  • B.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 C.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 D.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 E.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48

细胞膜的静息电位主要是()。

  • A.K+平衡电位
  • B.Na+平衡电位
  • C.Mg2+平衡电位
  • D.Ca2+平衡电位
  • E.Fe2+平衡电位
49

凝血过程的第三阶段是指()。

  • A.形成凝血酶
  • B.形成纤维蛋白
  • C.肥大细胞分泌肝素
  • D.血小板释放尿激酶
  • E.血小板填塞血管损伤处
50

内环境稳态是指()。

  • A.成分与理化性质均不变
  • B.理化性质不变,成分相对稳定
  • C.成分不变,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 D.成分与理化性质均保持相对稳定
  • E.成分与理化性质均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