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承中医执业医师考前预测练习卷三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治疗原则当属:( )

  • A.既病防变
  • B.治病求本
  • C.调理脏腑
  • D.调理气血
  • E.三因制宜
2

下列哪项属于正治法则:( )

  • A.标本兼治
  • B.塞因塞用
  • C.寒者热之
  • D.因人制宜
  • E.寒因寒用
3

以下不属于治则的是: ( )

  • A.治病求本
  • B.扶正祛邪
  • C.调理气血
  • D.活血化瘀
  • E.调治脏腑
4

对疾病力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

  • A.提高治愈率
  • B.尽早确立治疗方法
  • C.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D.中止其病情的发展变化
  • E.以上均不是
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的中满者,应用下列种治法:( )

  • A.因而越之
  • B.引而竭之
  • C.泻之于内
  • D.按而收之
  • E.散而泻之
6

中医养生学认为,探索衰老机制的中心环节是:( )

  • A.肾中精气的盛衰
  • B.心肺的功能状态
  • C.脾胃运化功能有强弱
  • D.肝肾精血互化
  • E.肾中精气的盛衰和脾胃的功能状态
7

下列何项不是中医饮食养生所提倡的:( )

  • A.药膳保健
  • B.注意饮食卫生
  • C.提倡饮食有节
  • D.克服饮食偏嗜
  • E.强调高营养饮食
8

素体阳虚感受寒邪用助阳解表法治疗属:( )

  • A.急则治其标
  • B.缓则治其本
  • C.因时制宜
  • D.标本兼治
  • E.以上都不是
9

热病过程中,燥热不解,阴液大伤,腹满硬痛,大便燥结,宜选择:( )

  • A.热者寒之
  • B.苦寒泻下
  • C.滋阴润下
  • D.滋阴泻下
  • E.清热泻下
10

疾病的标与本的概念下列哪项是不确切的:( )

  • A.本质与现象
  • B.外感与内伤
  • C.原因与结果
  • D.原发病与继发病
  • E.先病与后病
11

脾虚泄泻,日久伴见咳嗽吐痰,治疗应以什么为主:( )

  • A.宣肺化痰
  • B.降肺止咳
  • C.补肺气
  • D.健脾燥湿
  • E.以上都是
12

“老年慎泻,少年慎补”是依据什么而确定的用药原则:( )

  • A.因人制宜
  • B.因地制宜
  • C.因时制宜
  • D.标本同治
  • E.以上都是
13

肝气上逆导致咯血,治疗应采取什么方法:( )

  • A.降气
  • B.行气
  • C.理气
  • D.补气
  • E.以上都是
14

瘀血所致的崩漏证,应采取什么方法治疗:( )

  • A.先扶正后祛邪
  • B.先祛邪后扶正
  • C.以扶正为主
  • D.以祛邪为主
  • E.扶正祛邪兼施
15

肺痨咳嗽,用滋养肺肾之阴的方法属于:( )

  • A.标本兼治
  • B.因人制宜
  • C.急则治其标
  • D.缓则治其本
  • E.以上都是
16

未病先防应注意哪些方面:( )

  • A.精神愉快
  • B.饮食有节
  • C.起居有常
  • D.法于阴阳
  • E.以上都是
17

下列哪项不属从治法则: ( )

  • A.寒因寒用
  • B.通因通用
  • C.热因热用
  • D.塞因塞用
  • E.热者寒之
18

下列何项属反治法则: ( )

  • A.实则泻之
  • B.通因通用
  • C.虚则补之
  • D.攻补兼施
  • E.祛邪兼扶正
20

下列何项不属正治法则:( )

  • A.热因热用
  • B.寒者热之
  • C.热者寒之
  • D.虚则补之
  • E.实则泻之
21

下列除哪一项外都属于“治病求本”的治法: ( )

  • A.热因热用
  • B.寒者热之
  • C.寒因寒用
  • D.通因通用
  • E.用寒远寒
22

下面哪个病证应采取“急则治其标”的方法:( )

  • A.蛔厥证
  • B.脾虚腹泻
  • C.阳虚外寒
  • D.阴虚内热
  • E.正气血双虚
23

下列哪项不属于正治法:( )

  • A.寒者热之
  • B.热者寒之
  • C.用热远热
  • D.虚者补之
  • E.实者泻之
24

用“扶正祛邪并用法”所治疗的病证有:( )

  • A.邪气盛,正气未衰
  • B.正气虚,邪气未盛
  • C.邪正俱盛
  • D.邪气盛,正气已衰
  • E.邪祛正虚
25

寒因寒用的治法,适用于:( )

  • A.寒热错杂
  • B.真寒假热
  • C.真热假寒
  • D.阴盛阳虚
  • E.阴盛则寒
26

气虚患者,复感外邪,应采用的治疗法则是:( )

  • A.治其标
  • B.治其本
  • C.标本同治
  • D.先治标后治本
  • E.先治本后治标
27

下面哪种治疗方法为反治法:( )

  • A.寒者热之
  • B.寒因寒用
  • C.阳病治阴
  • D.阳中求阴
  • E.损其有余
28

正虚邪实而不耐攻伐的病人,一般采用:( )

  • A.扶正为主
  • B.祛邪为主
  • C.扶正与祛邪
  • D.先扶正后祛邪
  • E.先祛邪后扶正
29

下列哪种治法属于反治法:( )

  • A.热者寒之
  • B.热因热用
  • C.阴病治阳
  • D.上病治下
  • E.阴中求阳
30

以下哪种治法符合“用热远热”的观点:( )

  • A.阴虚慎用热药
  • B.阳盛慎用热药
  • C.火旺慎用热药
  • D.假热慎用热药
  • E.以上都不是
31

以下哪种治法符合“用寒远寒”的观点:( )

  • A.虚寒证慎用寒药
  • B.实寒证慎用寒药
  • C.冬季慎用寒药
  • D.寒热错杂证慎用寒药
  • E.以上都不是
32

下面哪种治法为从治法:( )

  • A.通因通用
  • B.寒者热之
  • C.用热远热
  • D.补泻兼施
  • E.以上都不是
33

“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属于:( )

  • A.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 B.逆治法
  • C.阳中求阴,阴中求阳
  • D.正治法
  • E.以上都不是
34

用苦寒泻火药治疗某些热病,热象反而加重,应进一步采用:( )

  • A.滋养阴液
  • B.加重苦寒药量
  • C.清利湿热
  • D.改用热性药
  • E.寒热并用
35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属于:( )

  • A.反治法
  • B.从治法
  • C.治标法
  • D.标本兼顾法
  • E.以上都不是
36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属于:( )

  • A.阴中求阳
  • B.反治
  • C.阳中求阴
  • D.因地制宜
  • E.以上都不是
37

“塞因塞用”不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 )

  • A.脾虚腹胀
  • B.血枯经闭
  • C.气郁胀满
  • D.肾虚癃闭
  • E.阴虚便秘
38

是谁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为防治原则的:( )

  • A.王孟英
  • B.叶天士
  • C.张仲景
  • D.张景岳
  • E.张从正
39

以下哪一项不是“治未病”的内容:( )

  • A.“避其毒气”
  • B.调摄精神
  • C.加强锻炼
  • D.审因论治
  • E.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
40

“通因通用”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 )

  • A.脾虚泄泻
  • B.肾虚泄泻
  • C.食积泄泻
  • D.寒湿泄泻
  • E.肠虚滑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