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出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某儿,出现目内黄,尿黄,应辨证为:

  • A.脾实
  • B.脾虚
  • C.脾热
  • D.肝虚
  • E.肝热
5

五脏辨证首见于:

  • A.《小儿要证直决》
  • B.《景岳全书》
  • C.《幼幼集成》
  • D.《活幼新书》
6

阴虚火旺的舌质表现如何?

  • A.舌质绛红,起刺
  • B.舌体红少苔
  • C.舌起粗大芒刺
  • D.舌质紫红,少津
  • E.舌红,苔黄
7

肠套叠时大便的表现如何?

  • A.色黄秽臭
  • B.大便燥结
  • C.赤红色大便
  • D.果酱样大便
  • E.大便赤白粘冻
9

肾阳亏虚时小便表现如何?

  • A.尿混浊如米泔
  • B.小便频多
  • C.小便黄短
  • D.小便刺痛,滴而不尽
  • E.清长,夜尿
10

呼吸急促,气粗鼻煽常见于以下何证?

  • A.外感发热
  • B.肺炎喘嗽
  • C.肺气将绝
  • D.白喉
  • E.鼻塞
11

看指纹适用于哪一年龄段的小儿?

  • A.0~2岁
  • B.0~3岁
  • C.0~4岁
  • D.0~5岁
  • E.0~6岁
12

小儿指纹现于气关说明:

  • A.疾病危重
  • B.病邪初入
  • C.病邪方盛
  • D.健康无疾
  • E.病情轻浅
13

小儿外感风寒时其指纹色泽表现为:

  • A.淡红不露
  • B.淡紫色
  • C.暗紫色
  • D.鲜红
  • E.暗红色
14

母乳喂养儿大便表现怎样?

  • A.呈金黄色,稍带酸臭味
  • B.淡黄色,质地较硬
  • C.暗绿色
  • D.赤褐色
  • E.黄色,成条
15

1岁小儿的脉息至数为多少?

  • A.5至(90次/分)
  • B.5~6至(90~110次/分)
  • C.6~7至(110~120次/分)
  • D.7~8至(120~140次/分)
  • E.4至(76~80次/分)
17

小儿哭声宏亮而长,并有泪水说明了什么?

  • A.小儿身体健康
  • B.小儿腹痛
  • C.小儿饥饿
  • D.小儿头痛
  • E.虚证
18

除下列哪一项外舌苔可表现为白色?

  • A.寒湿内滞
  • B.寒痰
  • C.乳婴儿
  • D.湿热内蕴
  • E.积食
19

小儿面白浮肿常见于:

  • A.阳水
  • B.阳气欲绝
  • C.阴水
  • D.脱证
  • E.脾虚
20

疳证面色表现为:

  • A.面白少华,唇甲淡白
  • B.面色萎黄
  • C.面色青白
  • D.面黄而灰暗
  • E.面色青白
21

哮喘的主要发病病因病机是:

  • A.肺脾气虚,感受外邪
  • B.肾气亏虚,失于摄纳
  • C.感受外邪,引动伏痰
  • D.感受外邪,引动伏痰
  • E.痰热内盛,阻塞气道
24

有关哮喘,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好发于春秋季
  • B.有一定的诱发因素
  • C.反复发作性
  • D.与体质因素有关
  • E.会成为终身痼疾
25

定喘汤适用于:

  • A.寒性哮喘
  • B.热性哮喘
  • C.寒热夹杂型哮喘
  • D.虚实夹杂型哮喘
  • E.热咳
27

下列有关症状,哪一个不属于哮喘的主症?

  • A.咳嗽
  • B.气促
  • C.喉间哮鸣
  • D.鼻煽
  • E.呼气延长
28

小青龙汤适用:

  • A.热性哮喘
  • B.寒性哮喘
  • C.寒热夹杂型哮喘
  • D.虚实夹杂型哮喘
  • E.风寒咳嗽
29

一患儿,男,3岁,咳嗽气喘,喉间哮吼痰鸣,畏寒、肢冷,流清涕,舌淡红,苔白腻,脉浮滑,治宜:

  • A.祛邪扶正,化痰定喘
  • B.泻肺降气,定喘涤痰
  • C.辛温开肺,化痰止咳
  • D.温肺散寒,化痰定喘
  • E.解表清里,定喘止咳
31

在口疮治疗中,常配合外治为:

  • A.熏洗法
  • B.罨包法
  • C.敷贴法
  • D.涂敷法
  • E.热熨法
32

风热乘脾型口疮的首选方剂是:

  • A.泻心导赤汤
  • B.凉膈散
  • C.清胃散
  • D.泻黄散
  • E.泻白散
33

心火上炎型口疮的首选方剂是:

  • A.泻心导赤汤
  • B.凉膈散
  • C.清胃散
  • D.泻黄散
  • E.泻白散
34

虚火上浮型口疮的首选方剂是:

  • A.六味地黄丸
  • B.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 C.知柏地黄丸
  • D.补肾地黄丸
  • E.大补阴丸
35

哮喘好发于:

  • A.春夏季
  • B.春秋季
  • C.春冬季
  • D.夏秋季
  • E.秋冬季
36

有关口疮的记载,最早见于:

  • A.《内经》
  • B.《难经》
  • C.《颅囟经》
  • D.《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E.《小儿药证直诀》
37

热性哮喘应首选:

  • A.麻杏甘石汤、定喘汤加减
  • B.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 C.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五虎汤加减
  • D.大青龙汤加减
  • E.射干麻黄汤合都气丸加减
38

哮喘缓解期证属肾气虚弱的首选方药是:

  • A.济生肾气丸
  • B.金匮肾气丸
  • C.参蛤散
  • D.河车大造丸
  • E.知柏地黄丸
39

某患儿咳嗽,喘息,声高息粗,吐痰稠黄,喉间哮吼痰鸣,胸膈满闷,身热,面赤,口红,便秘,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原则是:

  • A.辛凉宣肺,止咳化痰
  • B.泻肺降气,定喘涤痰
  • C.清热化痰,定喘止咳
  • D.解表清里,定喘止咳
  • E.宣肺化痰,定喘止咳
40

带脉的功能为

  • A.涵蓄十二经气血
  • B.约束纵行诸经
  • C.调节全身阳经之气
  • D.主管一身之表里
  • E.以上均不是
41

下列除( )外均是络脉特点

  • A.纵横成网络
  • B.主要由腕踝部分出
  • C.较细小
  • D.走向表里经脉
  • E.走行较深部
42

哮喘缓解期脾气虚弱的首选方剂是:

  • A.参苓白术散
  • B.六君子汤
  • C.补中益气汤
  • D.玉屏风散
  • E.人参五味子汤
43

“十二经脉之海”是指

  • A.督脉
  • B.冲脉
  • C.任脉
  • D.带脉
  • E.以上均不是
44

“阳脉之海”是指

  • A.督脉
  • B.冲脉
  • C.任脉
  • D.带脉
  • E.以上均不是
45

足三阳经在下肢的分布规律是

  • A.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
  • B.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
  • C.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
  • D.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 E.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
46

下列关于奇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奇经八脉指督、任、冲、带等八脉
  • B.不直接属络五脏六腑
  • C.直接属奇恒之腑
  • D.奇经八脉中督、带、阳维、阳跷属阳
  • E.只有督脉任脉有络脉
47

下列关于奇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直接属络脏腑
  • B.一般不参加气血流注
  • C.都没有所属的经穴
  • D.没有表里相合的关系
  • E.督任参加流注称十四经流注
48

下列经脉除( )外均是阳经

  • A.阳跷脉
  • B.阳维脉
  • C.阳明经
  • D.冲脉
  • E.带脉
49

下列除( )外均是经脉特点

  • A.运行气血主干
  • B.内属腑脏
  • C.外络支节
  • D.表里相合
  • E.走行浅而易见
50

“阴脉之海”是指

  • A.督脉
  • B.冲脉
  • C.任脉
  • D.带脉
  • E.以上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