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41
-
安全检查可分为()检查
- A.日常性
- B.专业性
- C.季节性
- D.节假日前后
- E.不定期
- A.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 B.吊篮脚手架工程
- C.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 D.塔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 E.土方开挖工程
- 43
-
事故的特征包括()
- A.安全性
- B.排他性
- C.危险性
- D.意外性
- E.紧急性
- A.施工员
- B.主要负责人
- C.项目负责人
- D.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员
- E.资料员
- A.施工总承包单位
- B.分包单位
- C.出租单位
- D.监理单位
- E.安装单位
- A.建筑焊工(含焊接工、切割工)
- B.建筑普通脚手架架子工
- C.建筑塔式起重机司机
- D.木工
- E.建筑电工
- A.安全标志管理制度
- B.设施和防护用品制度
- C.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 D.安全检查测试工具配备管理制度
- E.安全文明资金保障制度
- A.不准从正在起吊、运吊中的物件下通过
- B.不准从高处往下跳或奔跑作业
- C.不准在重要的运输通道或上下行走通道上逗留
- D.未经允许不准私自进入非本单位作业区域或管理区域,尤其是存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
- E.不准在无照明设施、无足够采光条件的区域、场所内行走、逗留和作业
- A.规范性
- B.保障性
- C.有效性
- D.符合性
- E.适宜性和
- 50
-
安全生产六大纪律是()
- A.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 B.2m以上的高出、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必须戴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
- C.高处作业时,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物品
- D.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零(地)和防雷装置,方可使用;
- E.不懂电气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
- A.安全目标的实现程度
- B.安全生产职责的落实情况
- C.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 D.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防护情况
- E.生产安全事故、未遂事故和其他违法违规事件的调查、处理情况
- A.事故原因调查不清不放过
- B.事故责任者不处理不放过
- C.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 D.生命财产不公示不放过
- E.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 A.一星
- B.二星
- C.不合格
- D.合格
- E.优良
- 54
-
安全警示标示包括()
- A.对比色
- B.黑色
- C.警惕标志
- D.安全色
- E.安全标志
- A.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 B.项目总监
- C.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 D.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 E.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 A.电梯(管道)井口
- B.预留洞口
- C.通道口
- D.施工洞口
- E.楼梯口
- A.事故案例教育
- B.安全技能教育
- C.安全知识教育
- D.安全思想教育
- E.交通法规教育
- A.优秀
- B.优良
- C.及格
- D.合格
- E.不合格
- A.综合协调
- B.分类管理
- C.分级负责
- D.属地为主
- E.统一管理
- 60
-
安全标志分()四类
- A.禁止标志
- B.警示标志
- C.警告标志
- D.指令标志
- E.提示标志
- A.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B.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C.节能与能源利用
- D.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 E.施工现场平面图
- A.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的起重吊装设备
- B.人工挖扩孔装工程
- C.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
- D.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
- E.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
- A.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 B.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
- C.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 D.项目总监理工程师
- E.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 A.触电
- B.中毒
- C.高处坠落
- D.坍塌事故
- E.物体打击
- A.孕育阶段
- B.准备阶段
- C.成长阶段
- D.爆发阶段
- E.持续阶段
- A.事故
- B.隐患
- C.风险
- D.危险
- A.12个月以上
- B.24个月以上
- C.3个月以上
- D.6个月以上
- A.安全管理资料分类应以形成资料的单位来划分
- B.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整理应以单位工程分别进行整理及组卷
- C.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组卷应按资料形成的参与单位组卷
- D.每卷资料排列顺序为封面、资料、附录及封底
- A.2015年2月1日
- B.2015年3月1日
- C.2015年1月1日
- D.2014年12月1日
- A.警戒监护
- B.钢丝绳与地锚
- C.作业环境
- D.作业人员
- A.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 B.长期性的安全教育
- C.节假日加班的安全教育
- D.季节性施工的安全教育
- A.监理单位
- B.专业分包单位
- C.施工总承包单位
- D.建设单位
- A.提示标志
- B.警告标志
- C.指令标志
- D.禁止标志
- A.特别重大事故
- B.一般事故
- C.较大事故
- D.重大事故
- A.现场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周边应设排水沟
- B.工程污水和实验室养护用水应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 C.现场厕所应设置化粪池,化粪池应定期清理
- D.工地厨房应设隔油池,应定期清理
- A.1
- B.2
- C.3
- D.4
- A.80分
- B.72分
- C.7.2分
- D.8分
- A.安全管理制度
- B.安全台帐
- C.安全管理机构
- D.安全领导小组
- A.提示标志
- B.警告标志
- C.指令表示
- D.禁止标志
- A.深井、密闭环境、防水和室内装修施工应有自然通风或临时通风设施
- B.现场进出口应冲洗洗池和洗湿垫,应保持进出现场车辆保持清洁
- C.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湿潮湿地带应定期消毒
- D.食堂各类器具应清洁,个人卫生,操作行为应规范
- A.2013年6月1日
- B.2014年6月1日
- C.2014年7月1日
- D.2015年6月1日
- A.勘察单位
- B.设计单位
- C.监理单位
- D.建设单位
- A.一年
- B.二年
- C.三年
- D.四年
- A.特别重大事故
- B.一般事故
- C.较大事故
- D.重大事故
- A.安全生产责任制
- B.施工组织设计
- C.安全技术交底
- D.特种作业持证上岗
- A.出场车辆及机械设备废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年检要求
- B.不应使用煤作为现场生活的燃料
- C.不应在现场燃烧木质下脚料
- D.建筑垃圾应分类收集,集中堆放
- A.不合格
- B.优良
- C.及格
- D.合格
- A.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无金属焊接、切割特种作业证书的人员,不准进行气割气焊作业
- B.凡属一、二、三级动火范围的气割,气焊,未经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不准进行气割、气焊
- C.有压力或封闭的管道、容器,要小心气割、气焊
- D.附近有与明火相抵触的工种作业时,不准气割、气焊
- A.监理单位
- B.建设单位
- C.施工单位
- D.检测单位
- A.一次
- B.二次
- C.三次
- D.四次
- A.立杆基础
- B.立杆设置
- C.支架材质
- D.支架拆除
- A.综合应急预案
- B.专项应急预案
- C.现场处置方案
- D.现场应急预案
- A.安全装置
- B.安装与验收
- C.避雷装置
- D.钢丝绳
- A.基础与轨道
- B.载荷限制装置
- C.吊钩、滑轮、卷筒、与钢丝绳
- D.行程限位装置
- A.特别重大事故
- B.一般事故
- C.较大事故
- D.重大事故
- A.建筑焊工(含焊接工、切割工)
- B.建筑普通手脚架架子工
- C.建筑塔式起重机司机
- D.木工
- A.建设单位
- B.监理单位
- C.安装单位
- D.租凭单位
- A.红色与白色相间条纹
- B.黄色与黑色相间条纹
- C.蓝色与白色相间条纹
- D.绿色与白色相间条纹
- A.崩块
- B.滚石
- C.爆炸而引起
- D.落物造成
- 100
-
安全检查的重点是()
- A.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 B.查管理
- C.查整改
- D.查事故处理
- A.红色
- B.蓝色
- C.黄色
- D.绿色
- A.86分
- B.8.6分
- C.0分
- D.12.9分
- A.10
- B.15
- C.20
- D.30
- A.1
- B.2
- C.3
- D.4
- A.监理单位
- B.设计单位
- C.施工单位
- D.建设单位
- A.施工单位应负责施工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的管理工作
- B.施工单位应指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责任人,负责安全管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组卷
- C.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应随工程建设进度形成,保证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 D.实行总承包施工的工程项目,总包单位应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的形成、收集和整理分包单位不负责
- A.一个月
- B.两个月
- C.三个月
- D.四个月
- A.10
- B.20
- C.30
- D.60
- A.90分
- B.85分
- C.87.5分
- D.8.75分
- A.架体防护
- B.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
- C.立杆基础
- D.施工方案
- A.1个月以上
- B.2个月以上
- C.3个月以上
- D.6个月以上
- 112
-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对承重杆件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要进行100%的检验,并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由监理见证取样)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 A.10%
- B.20%
- C.30%
- D.50%
- A.建立检查档案
- B.坚持查改结合
- C.明确检查的目的和要求
- D.检查是最终目的
- A.不合格
- B.优良
- C.及格
- D.合格
- A.基坑支护及支撑拆除
- B.上下通道
- C.土方开挖
- D.基坑支护变形监测
- A.76分
- B.7分
- C.8分
- D.7.6分
- A.监理单位
- B.设计单位
- C.施工单位
- D.建设单位
- 118
-
人员健康应符合下列规定()
- A.现场应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并应有专人负责
- B.对裸露地面、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抑尘措施
- C.运送土方、渣土等意产生扬尘的车辆应采取封闭或遮盖措施
- D.生活区应有专人负责,并有消暑或保暖措施
- A.86分
- B.80分
- C.83分
- D.8.3
- A.100%
- B.200%
- C.30%
- D.50%
- 121
-
机械伤害不包括()引起的伤害
- A.被机械设备割、戳等造成的人身伤害
- B.被机械设备绞、碾等造成的人身伤害
- C.被工具碰、割等造成的人身伤害
- D.车辆、起重设备
- A.提示标志
- B.警告标志
- C.指令标志
- D.禁止标志
- A.30
- B.60
- C.90
- D.120
- A.聘任
- B.竟选
- C.委派
- D.选任
- A.1
- B.2
- C.3
- 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