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总承包企业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成
- B.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成
- C.专业承包企业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成
- D.监理单位项目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成
- E.劳务分包企业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成
- A.工程项目、企业名称
- B.事故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
- C.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 D.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 E.事故报告单位
- A.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
- B.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经理
- C.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负责人
- D.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人
- E.施工现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A.安全作业
- B.文明施工
- C.环境保护
- D.成本管理
- E.技术管理
- A.系统原理
- B.人本原理
- C.强制原理
- D.预防原理
- E.责任原理
- A.偶然损失原则
- B.因果关系原则
- C.3E原则
- D.本质安全化原则
- E.安全第一原则
- A.意外伤害保险费由施工单位支付
- B.意外伤害保险费由建设单位支付
- C.意外伤害保险期限自建设工程开工之日起至竣工验收合格止
- D.意外伤害保险期限自建设工程开工之日起至竣工结算时止
- E.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支付意外伤害保险费
-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
- B.安全中介服务制度
- C.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 D.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
- E.群防群治制度
- A.集水井法
- B.排水沟法
- C.集水井抽水法
- D.明排水法
- E.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
- A.定期安全检查
- B.经常性安全检查
- C.专项作业安全检查
- D.季节性、节假日安全检查
- E.三级安全检查
- A.工程设计单位在实施施工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 B.工程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 C.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 D.设计单位应当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
- E.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设工程和特殊结构的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
- A.死亡二人以下
- B.重伤三人以上,十九人以下
- C.直接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不满三十万元
- D.重伤二十人以上
- E.死亡二人以上
- A.人员的任务分析控制
- B.人员的监督检查控制
- C.自我行为控制
- D.横向行为控制
- E.纵向行为控制
- 34
-
安全标志主要包括()等。
- A.安全标语
- B.安全色
- C.安全宣传栏
- D.全标志牌
- E.安全设施
- A.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有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 B.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 C.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 D.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 E.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 A.单位概况及安全管理状况
- B.基本条件的符合情况
- C.自主评定工作开展情况
- D.自主评定结果
- E.发现的主要问题、整改计划及措施、整改完成情况等
- A.建筑施工图
- B.构件种类图
- C.结构施工图
- D.构件布置图
- E.设备施工图
- A.配置专业安全培训教室
- B.建立安全培训管理平台
- C.建立安全培训多媒体教材库
- D.建立安全培训多媒体试题库
- E.建立安全培训多媒体考试库
- A.领导
- B.干部
- C.质量人员
- D.资料人员
- E.安全人员
- A.1
- B.1.5
- C.2
- D.沉降
- E.伸缩
- A.安全生产法制管理
- B.行政管理
- C.工艺技术管理
- D.设备设施管理
- E.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管理
- A.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使用护目镜和面罩。
- B.在高空危险处作业,须挂安全带
- C.焊接压力容器和管道,需持有压力容器焊接操作合格证
- D.夜间工作或在黑暗处施焊应有足够的照明
- E.在金属容器内、地下、地沟或狭窄、潮湿等处施焊时,需要照明的其电源电压应不高于36V。
- A.架子工
- B.钢筋工
- C.电工
- D.信号工
- E.电气焊工
- A.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 B.保护国家财产安全
- C.保障产品质量
- D.保护消费者权益
- E.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 A.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 B.属地管理
- C.公正、公平、公开
- D.分级管辖
- E.四不放过
- A.图形符号
- B.安全色
- C.几何图形(边框)
- D.文字
- E.灯光
- A.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 B.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 C.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未办理延期手续,继续进行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限期补办延期手续,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 D.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未办理延期手续,继续进行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限期补办延期手续,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 E.冒用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使用伪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 B.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 C.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 D.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 E.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由国务院裁决
- A.研究设计资料和施工条件
- B.选择施工方法并确定施工顺序
- C.计算工程量和工作持续时间
- D.选择合理的质量检验方法
- E.确定资源需要量
- A.弃土堆应连续设置,顶面外斜
- B.应保证挖方边坡的稳定
- C.当坡度陡于1/5或在软土地区禁止上侧堆土
- D.弃土堆离沟边0.8m以外
- E.堆土高度不能超过1.5m
- A.12
- B.20
- C.24
- D.48
- A.安全宣传标语
- B.安全宣教挂图
- C.安全警示标志
- D.登记备案标志
- A.禁止性规定
- B.非禁止性规定
- C.限制性规定
- D.非限制性规定
- A.计划、布置、整改、总结、评比
- B.计划、实施、整改、总结、评比
- C.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
- D.计划、实施、检查、总结、评比
- A.为了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工程过程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 B.为了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保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土建施工全体员工的安全和工程的安全
- C.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安全生产全过程控制,保护从事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和机电设备安全全体员工的安全、健康
- D.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并进行综合治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文明施工行为,以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健康,确保安全生产
- A.1,5
- B.5,10
- C.1,10
- D.10,20
- A.10~15min
- B.30~60min
- C.40~80min
- D.90min
- A.自下而上
- B.自上而下
- C.数层同时拆除
- D.自左而右
- A.坍塌事故
- B.淹溺
- C.中毒窒息
- D.火灾
- A.50%
- B.80%
- C.40%
- D.60%
- A.公司负责人
- B.项目部经理
- C.公司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
- D.项目部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
- A.作用
- B.保证
- C.依据
- D.措施
- A.1
- B.3
- C.4
- D.2
- A.巴雷特图
- B.职责安排矩阵
- C.鱼刺图
- D.组织关系图
- A.1个月
- B.3个月
- C.6个月
- D.1年
- A.1/1000~3/1000
- B.3/1000~5/1000
- C.3/1000~6/1000
- D.1/10000~3/10000
- A.洪水特征
- B.泥石流
- C.降水
- D.水源、电源
- A.1
- B.1.2
- C.1.5
- D.1.6
- A.建设单位
- B.监理单位
- C.项目负责人
- D.专职安全员
- A.科学
- B.建设
- C.技术
- D.科技
- A.施工现场宜采取措施硬化,其中主要道路、料场、生活办公区域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
- B.施工现场的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
- C.集中堆放的土方和裸露的场地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 D.使用密目式安全网对在建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封闭,防止施工过程扬尘
- A.导流墙
- B.挡水大坝
- C.电站厂房
- D.围堰
- A.项目负责人
- B.单位负责人
- C.单位技术负责人
- D.项目技术负责人
- A.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2亿元
- B.重伤70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
- C.死亡6人,重伤20人,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
- D.死亡35人,重伤80人
- A.安全技术交底
- B.施工组织设计
- C.安全操作规程
- D.企业规章制度
- A.“安全为主、预防第一”
- B.“安全第一、预防为次”
-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D.“安全为主、预防为次”
- A.明渠
- B.隧洞
- C.底孔
- D.涵管
- A.导爆管起爆
- B.电火花起爆
- C.明火起爆
- D.其他
- A.本人
- B.保险公司
- C.工伤保险
- D.用人单位
- A.前期
- B.中期
- C.后期
- D.温升期
- A.动力原则和能级原则
- B.动力原则和激励原则
- C.激励原则和能级原则
- D.动力原则和能级原则
- A.12
- B.24
- C.48
- D.72
- A.混凝土工程
- B.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 C.土方和石方开挖工程
- D.模板工程
- A.1~1.5
- B.1.6~2.0
- C.2~3
- D.4
- A.淘汰
- B.报废
- C.监控
- D.定期检测
- A.防触电
- B.防碰撞
- C.感应
- D.制动
- A.110
- B.119
- C.120
- D.114
- A.告知牌
- B.应急通道
- C.专职安全员
- D.防火警示标识
- 89
-
意外伤害保险期限自()。
- A.建设开工之日起至有意外伤害发生
- B.有意外伤害发生起至竣工验收合格
- C.开工令下达起至竣工
- D.建设工程开工之日起至竣工验收合格
- A.人本原理
- B.强制原理
- C.预防原理
- D.责任原理
- A.15
- B.20
- C.25
- D.30
- A.防汛指挥
- B.有管辖权的防汛指挥
- C.领导
- D.部门领导
- 93
-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职、撤职的处分,对逃匿的处()拘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A.五日以下
- B.十五日以下
- C.十日以下
- D.二十五日以下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B.制定机关
- C.国务院
- D.国务院提出意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A.专门人员
- B.领导
- C.技术工人
- D.负责人
- A.施工现场应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和河流。
- B.现场存放的油料、化学溶剂等应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应进行防渗漏处理。
- C.为了美化环境和防止扬尘,暖季应适当绿化。
- D.地面应保持干燥清洁。
- A.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B.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 C.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三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 D.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五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一千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罚款
- A.100~150
- B.200~300
- C.350~400
- D.400~450
- A.上手推料
- B.下手拉料
- C.上下手同时进行
- D.上下手不动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