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17
-
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予以处罚。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4、6、8、10、15
- B.3、5、7、9、14
- C.4、6、8、10、12
- D.6、8、10、12、15
- A.项目负责人
- B.主要负责人
- C.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 D.法人代表
- A.安全施工
- B.安全生产
- C.管理
- D.安全生产管理
- A.仅控制冷拉应力
- B.控制冷拉应力,又控制冷拉率限值
- C.最大冷拉率控制
- D.最大应力控制
- A.相关法
- B.基础法
- C.专门法
- D.法规
- A.验收
- B.效果评价
- C.验收和效果评价
- D.检查
- A.防毒面具
- B.排毒设备
- C.净化装置
- D.防护用品
- A.资金
- B.能力
- C.实力和资质
- D.资质
- A.总承包企业、专业分包企业、劳务分包企业
- B.总承包企业、专业分包企业
- C.总承包企业、专业分包企业、项目法人分包企业、项目法人
- D.总承包企业、项目法人、劳务分包企业
- A.安全生产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
- B.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 C.法律法规知识和管理能力
- D.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生产业绩
- A.间接经济损失
- B.直接经济损失
- C.有形经济损失
- D.无形经济损失
- 32
-
用水实行()制度。
- A.取水许可和有偿使用
- B.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计加价
- C.水资源论证和行政审批
- D.取水许可和分级审批
- A.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 B.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四到位”
- C.措施、责任、时限和预案“四到位”
- D.措施、责任、预案“三到位”
- A.逐圈紧密地排列整齐,不应错叠或离缝
- B.逐圈排列,不可以错叠但可离缝
- C.逐圈紧密地排列整齐,但可错叠或离缝
- D.随意排列,但不能错叠
- A.10时至次日6时
- B.22时至次日6时
- C.晚22时至次日5时
- D.晚9时至次日6时
- A.“原因”
- B.“因素”
- C.“内因”
- D.“外因”
- A.硅酸盐水泥
- B.普通硅酸盐水泥
- C.硅酸盐大坝水泥
- D.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 A.4个
- B.5个
- C.6个
- D.7个
- A.72;20;32;24
- B.24;72;20;32
- C.72;32;20;24
- D.32;24;72;20
- A.综合预案
- B.专项预案
- C.现场处置方案
- D.事故风险分析
- A.企业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班组长
- B.公司、项目、班组
- C.总包单位、分包单位、工程项目
- D.分包单位、工程项目、班组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 A.可以
- B.不宜
- C.严禁
- D.应该
- A.校核水位
- B.防洪限制水位
- C.正常蓄水位
- D.死水位
- A.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
- B.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C.主要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D.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
- A.黄色橙色
- B.橙色红色
- C.黄色红色
- D.红色黑色
- A.土料
- B.石料
- C.砂砾料
- D.反滤料
- A.拉断力
- B.最小拉力
- C.许用拉力
- D.拉力
- A.建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 B.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
- C.按照相关规定提取安全生产投入。
- D.组织危险源、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工作。
- 50
-
成本控制一般分为()。
- A.预算成本,实际成本
- B.计划成本,实际成本
- C.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
- D.预算成本,计划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