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17
-
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程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死亡、财产损失等事故,采取的消除或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和健康、设备和设施免遭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施工单位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活动,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安全生产等条件,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
- B.施工单位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 C.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 D.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E.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 A.安全思想教育
- B.安全技术
- C.技术交底
- D.安全技术措施
- E.人身防护用品
- A.事故损失的偶然性
- B.事故损失的必然性
- C.人的冒险心理
- D.事故损失的不可挽回性
- E.事故损失的不定性
- A.网箱养殖
- B.旅游
- C.游泳
- D.垂钓
- E.养殖水草
- A.减少和控制危害
- B.减少和控制事故
- C.消除和控制危害
- D.消除和控制事故
- E.尽量避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 A.考核机构和人员组成
- B.被考核部门和人员
- C.考核内容
- D.考核时间
- E.考核方法和奖惩办法
- A.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
- B.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经理
- C.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负责人
- D.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人
- E.施工现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A.保证安全防护和文明施工资金的有效使用
- B.监督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
- C.建立工程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 D.发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并监督检查整改情况
- E.及时制止现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
- A.总承包企业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成
- B.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成
- C.专业承包企业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成
- D.监理单位项目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成
- E.劳务分包企业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成
- A.金属结构安装
- B.机电设备安装
- C.电气设备安装
- D.给排水设备安装
- E.通讯设备工程
- A.勘察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提供的勘察文件应当真实、准确,满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需要
- B.实施爆破作业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民用爆炸物品管理的规定
- C.建设单位应当将拆除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
- D.勘察单位在勘察作业时,应当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采取措施保证各类管线、设施和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
- E.施工单位应当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
- A.横向分解
- B.纵向分解
- C.竖向分解
- D.时序分解
- E.地域分解
- A.开标由招标人主持,邀请所有投标人参加
- B.建设项目投标人是响应招标参加投标的法人、自然人或者其他组织
- C.评标由招标人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
- D.开标由评标委员会主持,邀请招标人和投标人参加
- E.投标人是响应招标参加投标竞争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 A.山体滑坡
- B.土方坍塌
- C.山洪暴发
- D.泥石流
- E.暴风雨
-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B.公安部门
- C.监察部门
- D.纪检部门
- E.工会
- A.直喷
- B.摆喷
- C.转喷
- D.旋喷
- E.定喷
- A.法律
- B.行政法规
- C.规章
- D.通知
- E.文件
- A.警告标志
- B.警示标志
- C.禁止标志
- D.指令标志
- E.提示标志
- A.非主体
- B.主体
- C.非关键性
- D.永久防渗
- E.关键性
- A.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 B.使用不安全设备
- C.手代替工具操作
- D.物体存放不当
- E.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 A.强度应能承受10kPa的均布静荷载
- B.可采用50mm厚木板架设
- C.采用两层竹笆时,上下竹笆层间距应不小于400mm
- D.应当进行结构计算
- E.强度应能承受8kPa的均布静荷载
- A.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 B.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 C.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 D.事故应急预案未制定不放过
- E.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 A.人员的任务分析控制
- B.人员的监督检查控制
- C.自我行为控制
- D.横向行为控制
- E.纵向行为控制
-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 B.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 C.事故的简要经过
- D.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 E.事故救援
- A.从法的不同层级上,可分为普通法和特殊法
- B.从法的不同层级上,可分为上位法和下位法
- C.从同一层级的法的效力上,可分为普通法和特殊法
- D.从同一层级的法的效力上,可分为综合性法和单行法
- E.从法的内容上,可分为综合性法和单行法
- A.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 B.策划
- C.实施和运行
- D.检查
- E.管理评审
- A.《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 B.《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 C.《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 D.《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 E.《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 A.应当编制拆装方案
- B.制定安全施工措施
- C.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监督
- D.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 E.可以由非专业人员进行
- A.能有效地促进安全生产状况的改善
- B.能充分发挥一切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的积极作用
- C.能充分体现全员、全面、全过程的现代管理思想
- D.能有效地调动各级组织、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和全体人员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 E.能全面推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 A.全过程安全管理
- B.全方位安全管理
- C.全员参与安全管理
- D.全天候安全管理
- A.国家和省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情况
- B.国家、行业和地方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
- C.专项治理和专项检查情况
- D.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上报、调查处理情况
- E.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
- A.7
- B.15
- C.20
- D.30
- A.紧急停机
- B.联络
- C.照明
- D.提醒
- A.1
- B.2
- C.3
- D.4
- A.强度提高
- B.强度降低
- C.塑性提高
- D.塑性降低
- A.项目负责人
- B.法人代表
- C.安全管理人员
- D.主要负责人
- A.每年、每半年
- B.每年、每季
- C.每半年、每季
- D.每半年、每月
- A.溢洪道泄流能力不足
- B.坝身渗漏
- C.由于抗剪强度不足
- D.出现贯穿裂缝
- A.河床内导流
- B.一次拦断法
- C.分期围堰法
- D.分期导流
- A.以工程项目为对象,建立集业主、监理和施工企业三方于一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内容,有效规范外部协调管理程序,提供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
- B.以结果控制为方法,梳理优化业主、监理、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职责与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流程,提高安全监管绩效,保证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秩序
- C.以风险预控为主线,针对工程项目施工人员、设施设备和作业环境各类风险因素,提供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促进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 D.以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操作规范规程的修订完善为主要成果
- A.用耐高温材料制作的劳动防护用品
- B.搬运作业中以机械作业代替人工作业
- C.用耐高寒材料制作的劳动防护用品
- D.用高强度材料制作的劳动防护用品
- A.可以
- B.在专人监护下
- C.不得
- D.体检合格的可以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 A.2003年11月24日
- B.2003年12月1日
- C.2004年1月1日
- D.2004年2月1日
- A.丁某工作时因工受伤,甲应当申请工伤认定
- B.在派遣期间,甲被宣告破产,可以将丁某退回乙
- C.乙应当对丁某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须的培训
- D.再派遣期间,丁被退回的,乙不再向其支付劳动报酬
- A.0.5
- B.1
- C.2
- D.2.5
- A.时间、地点
- B.地点、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 C.时间、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 D.时间、地点、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 A.防汛指挥
- B.有管辖权的防汛指挥
- C.领导
- D.部门领导
- A.固定
- B.夹牢
- C.设防护装置
- D.远离作业人员
- A.负责人签字
- B.经理签字
- C.有关人员签字
- D.生产商方面签字
- A.0.5;1.05
- B.0.5;1
- C.1;1
- D.1;1.05
- A.建设单位
- B.勘察设计单位
- C.监理单位
- D.施工单位
- A.防触电
- B.防碰撞
- C.感应
- D.制动
- A.交纳罚款
- B.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 C.吊销营业执照
- D.责令停产停业
- A.作用
- B.保证
- C.依据
- D.措施
- A.四级
- B.五级
- C.三级
- D.六级
- A.12
- B.24
- C.32
- D.48
- A.1
- B.2
- C.3
- D.4
- A.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 B.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
- C.项目负责人
- D.施工单位负责人
- A.工作
- B.逻辑关系
- C.时间消耗
- D.工作的开始或结束
- A.拟建的建筑物临近街道,塔轨应尽量布置在建筑物的内侧
- B.塔机与临近的高压线达不到安全距离时,应搭设防护架,并限制旋转的角度
- C.在一个现场内同时布置多台塔式起重机时,应保证交叉作业安全
- D.塔式起重机布置时应考虑避雷、消防要求
- A.水泥仓库
- B.砂石料厂
- C.模板加工场
- D.油库
- A.保安设施
- B.安全设施
- C.监控设施
- D.公共设施
- A.100mm
- B.200mm
- C.300mm
- D.400mm
- A.拉断力
- B.最小拉力
- C.许用拉力
- D.拉力
- A.构件图
- B.方案
- C.图谱
- D.计算书
- A.1
- B.2
- C.3
- D.4
- A.0.5m以外,高度不超0.5m
- B.1m以外,高度不超1.5m
- C.1m以外,高度不超1m
- D.1.5m以外,高度不超2m
- A.加强教育培训
- B.视而不见
- C.立即制止
- D.报告项目负责人
- A.值班
- B.查岗
- C.作业
- D.带班
- A.策划、改进、实施、检查
- B.策划、实施、检查、改进
- C.策划、检查、实施、改进
- D.实施、检查、改进、策划
- A.周围职工
- B.操作者本人、他人
- C.多人造成危害
- D.操作者
- A.法律
- B.法律规范
- C.文件
- D.规范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 A.违章指挥行为
- B.易发生重大事故部位、环节
- C.即发性事故危险隐患
- D.违章作业行为
- A.设计要求
- B.使用功能
- C.强制性标准
- D.施工图纸要求
- A.理论和实际操作
- B.理论
- C.实际操作
- D.安全知识
- A.安全科
- B.工会
- C.生产科
- D.办公室
- A.化学性有害因素
- B.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
- C.物理性有害因素
- D.生物性有害因素
- 100
-
职工有下列哪项情形的,视同工伤:
-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 B.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 C.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 D.以上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