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1
- B.2
- C.3
- D.4
- E.5
- 22
-
搅拌站设置的原则是()。
- A.搅拌站应有后上料场地
- B.搅拌站尽可能设置在垂直运输机械附近
- C.搅拌站场地四周应当设置沉淀池、排水沟
- D.搅拌站应挂设操作规程、安全标志、混凝土配合比牌等
- E.搅拌站应搭设防护棚
- A.责任事故
- B.非责任事故
- C.自然事故
- D.破坏事故
- E.技术事故
- A.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 B.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 C.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 D.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 E.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乏或有缺陷
- A.事故和受害人的基本情况
- B.事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的性能和质量状况
- C.有关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工作指令和规章制度方面的资料及执行情况
- D.气候、环境情况
- E.防护措施
- A.不能超载使用
- B.按照额定的起重量工作
- C.支腿支完应将车身调平并锁住
- D.支腿处必须坚实,必要时应铺垫道木
- E.六级风以上停止工作
- A.同时投资
- B.同时设计
- C.同时施工
- D.同时投入生产与使用
- E.同时评价
- A.违章指挥造成事故的
- B.违章作业、冒险作业造成事故的
- C.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成伤亡事故的
- D.由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不健全造成事故的
- E.违反劳动纪律、擅自开动机械设备或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造成事故的
- A.加料
- B.检修
- C.调整
- D.加油
- E.加水
- A.采用自卸卡车直接进仓卸料时,宜采用退铺法依次卸料
- B.采用吊罐入仓时,卸料高度不宜大于1.2m,并应遵守吊罐入仓的安全规定
- C.搅拌车运送入仓时,仓内车速应控制在10km/h以内
- D.多台平仓机在同一作业面作业时,前后两机相距应小于8m,左右相距不应大于1.5m
- E.平仓机上下坡时,其爬行坡度不应大于20°
- A.岗位质量规范
- B.岗位质量责任
- C.“三检制”
- D.分包责任制
- E.岗位考核办法
- A.整合分原则
- B.封闭原则
- C.反馈原则
- D.动态相关性原则
- E.其他相关性原则
- A.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
- B.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未如实告知其有关安全生产事项的
- C.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的
- D.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
- E.不具备安全培训条件,自主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的
- A.全面规划
- B.统筹兼顾
- C.预防为主
- D.综合治理
- E.污染治理
- A.人
- B.财
- C.机
- D.环境
- E.管理
- A.为保证人身健康与生命安全
- B.保证财产不受损失
- C.确保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 D.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 E.促进社会稳定和进步
- A.将建设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施工单位的
- B.对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出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要求的
- C.要求施工单位压缩合同约定工期的
- D.将拆除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施工单位的
- E.建设单位将建设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勘查、设计或者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监理单位的
- A.水利生产经营单位依照《评审标准》进行自主评定
- B.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根据自主评定结果向水利部提出评审申请
- C.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评审机构开展评审
- D.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由水利部认可的评审机构开展评审
- E.水利部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委员会审定,由水利部公告、颁证授牌
- A.控制自然灾害的破坏
- B.保障人身安全和健康
- C.环境免遭破坏
- D.设备和设施免遭损坏
- E.消除或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
- A.1
- B.1.5
- C.2
- D.2.5
- E.3
- A.注册资本
- B.专业技术人员
- C.法人的资质等级
- D.技术装备
- E.安全生产
- A.龙骨
- B.桁架
- C.小梁
- D.立柱
- E.结构柱
- A.保障性
- B.法定性
- C.互济性
- D.福利性
- E.普遍性
- A.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 B.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 C.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 D.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 E.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
- A.工程项目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 B.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由于分包单位不服从总承包单位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仍由总承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 C.分包单位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可以不执行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D.施工现场分包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由分包单位负责统计上报
- E.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各自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并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
- A.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 B.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 C.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质量标准的,负责返工、修理,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 D.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E.直接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
- A.定性安全评价法
- B.定量安全评价法
- C.安全评价
- D.安全验收评价
- E.安全现状评价
- A.人的不安全行为
- B.自然因素
- C.物的不安全状态
- D.客观因素
- E.管理上的缺陷
- A.工程规模、类型、结构
- B.建设单位的名称、资质等级和资质证书编号
- C.基本建设程序履行情况
- D.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总监的姓名、资质等级和资质证书编号
- E.职工伤亡情况和非职工伤亡情况(农民工除外)
- A.开挖方法
- B.开挖难易
- C.冲击钻钻孔时间
- D.冲击钻钻孔难易
- E.坚固系数
- A.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
- B.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
- C.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 D.主要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
- A.简易程序
- B.普通程序
- C.听证程序
- D.执行程序
- A.临时性建筑物
- B.次要水工建筑物
- C.主要水工建筑物
- D.永久性建筑物
- A.限制塔机回转半径
- B.防止塔机超载
- C.限制塔机起升速度
- D.防止塔机出轨
- A.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 B.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 C.安全生产责任制
- D.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
- A.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B.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
- C.其他从业人员
- D.特种作业人员
- A.本人
- B.保险公司
- C.工伤保险
- D.用人单位
- A.禁止、指令、警告和提示
- B.指令、禁止、警告和提示
- C.禁止、警告、指令和提示
- D.提示、禁止、警告和指令
- A.防毒面具
- B.排毒设备
- C.净化装置
- D.防护用品
- A.《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 B.《注册建筑师条例》
- C.《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 D.《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 A.导爆管起爆
- B.电火花起爆
- C.明火起爆
- D.其他
- A.他检、出具他检合格证明
- B.自检、出具检验合格证明
- C.自检、出具自检合格证明
- D.他检、出具检验合格证明
- A.尽量不要
- B.严禁
- C.可以
- D.不宜
- A.评审得分90分以上(含),且各一级评审项目得分不低于应得分的80%。
- B.评审得分80分以上(含),且各一级评审项目得分不低于应得分的80%。
- C.评审得分80分以上(含),且各一级评审项目得分不低于应得分的70%。
- D.评审得分90分以上(含),且各一级评审项目得分不低于应得分的70%。
- A.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建筑工程立面(或效果)图
- B.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建筑工程立体图
- C.施工现场安全标志平面图、建筑现场临电布置图
- D.施工现场排水平面图、施工现场安全标志平面图
- A.建筑设计单位不按照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进行消防设计的
- B.建筑施工企业不按照消防设计文件和消防技术标准施工,降低消防施工质量的
- C.消防设计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施工的
- D.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
- A.明渠
- B.隧洞
- C.底孔
- D.涵管
- A.施工企业无安全生产许可证或安全生产许可证未按规定延期承揽工程
- B.未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C.按专项施工方案施工
- D.未按规定编制或未按程序审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单项工程或新工艺、新工法的专项施工方案参考答案:C
- A.可以
- B.不宜
- C.严禁
- D.应该
- A.企业主要负责人
- B.企业安全负责人
- C.企业技术负责人
- D.企业财务负责人
- A.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 B.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 C.拒绝治疗的
- D.丧失劳动力的
- A.150
- B.200
- C.250
- D.300
- A.丧葬补助金
- B.供养亲戚抚恤金
- C.工伤护理费
- D.一次性工亡补助
- A.永久、长期2种
- B.永久、长期、短期3种
- C.长期、短期2种
- D.永久、短期2种
- 75
-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职、撤职的处分,对逃匿的处()拘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A.五日以下
- B.十五日以下
- C.十日以下
- D.二十五日以下
- A.逐圈紧密地排列整齐,不应错叠或离缝
- B.逐圈排列,不可以错叠但可离缝
- C.逐圈紧密地排列整齐,但可错叠或离缝
- D.随意排列,但不能错叠
- A.“安全为主、预防第一”
- B.“安全第一、预防为次”
-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D.“安全为主、预防为次”
- A.0.5m
- B.1.0m
- C.0.3m
- D.1.2m
- A.度汛方案
- B.应急预案
- C.现场处置方案
- D.专项施工方案
- A.劳动关系范围内的赔付
- B.民法关系范围内的赔付
- C.工伤保险的补充
- D.工伤死亡事故死亡职工一次性赔偿
- A.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 B.人的不安全行为
- C.劳动组织不合理
- D.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 A.一级:评审得分90分以上(含),且各一级评审项目得分不低于应得分的80%;
- B.二级:评审得分80分以上(含),且各一级评审项目得分不低于应得分的70%;
- C.三级:评审得分70分以上(含),且各一级评审项目得分不低于应得分的70%;
- D.不达标:评审得分低于60分,或任何一项一级评审项目得分低于应得分的60%。
- A.施工单位
- B.建设单位
- C.双方
- D.责任方
- A.25
- B.20
- C.30
- D.50
- A.前期
- B.中期
- C.后期
- D.温升期
- A.施工现场应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和河流。
- B.现场存放的油料、化学溶剂等应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应进行防渗漏处理。
- C.为了美化环境和防止扬尘,暖季应适当绿化。
- D.地面应保持干燥清洁。
- A.木工
- B.电焊、气焊
- C.油漆
- D.使用喷灯
- A.10,30
- B.20,30
- C.10,50
- D.20,50
- A.职工食堂
- B.员工宿舍
- C.职工俱乐部
- D.卫生保健室
- A.意识
- B.呼吸
- C.脉搏
- D.着装
- A.防汛指挥机构
- B.大坝主管部门
- C.人民政府
- D.安全委员会
- A.不能满足安全距离要求的,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设置。
- B.应考虑与作业区相隔离,周边环境必须具有安全性,如不得设置在高压线下。
- C.不得设置在沟边、崖边、河流边、强风口处、高墙下。
- D.不得设置在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地质带上和山洪可能冲击到的区域。
- A.总承包单位
- B.分包单位
- C.施工单位
- D.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
- A.《标准化法》
- B.《劳动法》
- C.《消防法》
- D.《水法》
- A.1h
- B.2h
- C.3h
- D.4h
- A.红色
- B.黄色
- C.黑色
- D.绿色
- A.安全用电方案
- B.安全实施方案
- C.安全施工方案
- D.安全验算结果
- A.一次
- B.二次
- C.三次
- D.四次
- A.100~150
- B.200~300
- C.350~400
- D.400~450
- A.三年内
- B.五年内
- C.一年内
- D.二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