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起重力矩限制器
- B.起重量限制器
- C.限速器
- D.起升高度限位器
- E.小车变幅限位器
- A.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
- B.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经理
- C.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负责人
- D.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人
- E.施工现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A.当h为2~5m时,R为3m
- B.当h为>5~15m时,R为4m
- C.当h为>15~30m时,R为5m
- D.当h为>30m时,R为6m
- E.当h为>40m时,R为7m
- A.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 B.保护国家财产安全
- C.保障产品质量
- D.保护消费者权益
- E.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 A.补偿成本
- B.合理收益
- C.优质优价
- D.公平负担
- E.效益优先
- A.双层防水
- B.单层防水
- C.火熔法
- D.热冷结合粘贴法
- E.冷粘贴法
- A.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
- B.组织制定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 C.编制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
- D.对于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有权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
- E.保证项目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
- A.社区联防制度
- B.用火用电制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管理制度
- C.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制度、消防值班制度
- D.消防安全检查制度
- E.职工消防教育培训制度
- A.斜层浇筑
- B.阶梯浇筑
- C.通仓浇筑
- D.错缝浇筑
- E.混合浇筑
- A.对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予以批准或者验收通过的
- B.进行监督检查时未按规定出示有关证件的
- C.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未进行现场监督整改的
- D.发现未依法取得批准、验收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予到缔或者不依法予以处理的
- E.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不撤销原批准或者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 A.大模板放置时,堆放场地应事先进行平整和硬化处理
- B.模板的叠放和运输时,垫木应上下错开,绑扎牢固
- C.模板运输时车上严禁坐人
- D.大模板应设操作平台
- E.当风力5级时,不允许吊装作业
- A.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 B.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 C.造成损失的,承担赔偿责任
- D.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E.直接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
- A.工程所在地区的原始资料
- B.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和资源需要计划
- C.原有和拟建建筑工程的位置和尺寸
- D.建设单位可提供房屋和其他设施
- E.全部施工设施建造方案
- 34
-
定性安全评价法有:()
- A.安全检查表
- B.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
- C.因素图分析法
- D.危险可操作性研究
- E.预先危险性分析
- A.施工现场入口处
- B.电梯井口
- C.脚手架
- D.分叉路口
- E.十字路口
- A.安全生产法制管理
- B.行政管理
- C.工艺技术管理
- D.设备设施管理
- E.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管理
- A.应当根据用量大小、使用时间长短、供应与运输情况堆放
- B.各种材料必须按照总平面图规定的位置放置,
- C.各种材料物品必须堆放整齐,并符合安全、防火的要求
- D.应当按照品种、规格堆放,并设明显标牌,标明名称、规格、产地等
- E.要有排水措施、符合安全防火的要求
- A.消防水源
- B.消防安全管理程序
- C.消防安全责任人
- D.消防安全培训
- E.消防安全要求
- A.行政处罚
- B.职务处罚
- C.经济处罚
- D.刑事处罚
- E.资格处罚
- A.集水井法
- B.排水沟法
- C.集水井抽水法
- D.明排水法
- E.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
- A.有从事招标代理业务的营业场所和相应资金
- B.有能够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相应专业力量
- C.有开标、评标和定标的能力
- D.有符合《招标投标法》规定条件、可以作为评标委员会成员人员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库
- E.有固定的从事招标业务的营业场所
- 42
-
钢筋强化机械包括()。
- A.钢筋冷拉机
- B.钢筋冷拔机
- C.钢筋扎扭机
- D.钢筋弯曲机
- E.钢筋切断机
- A.安全生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度
- B.高危行业建设项目审批安全许可前置制度
- C.重大隐患治理和重大事故查处督办制度
- D.安全生产全员培训制度
- E.安全生产监督制度
- A.需要临时占用规划批准范围以外场地的
- B.可能损坏道路、管线、电力、邮电通讯等公共设施的
- C.需要临时停水、停电、中断道路交通的
- D.需要进行爆破作业的
- E.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办理报批手续的其他情形
- A.逾期未改正的,责令该建设工程停止施工
- B.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对该工程进行罚款
- C.建设单位未提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的,责令限期改正
- D.建设单位未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或者拆除工程的有关资料报送有关部门备案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
- E.建设单位未提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的,责令该建设工程停止施工
- A.底座
- B.垫板
- C.砖块
- D.石板
- E.水泥块
- A.生产安全事故控制目标
- B.质量合格目标
- C.安全达标目标
- D.文明施工实现目标
- E.施工进度目标
- A.安装单位应该自检
- B.安装单位应出具自检合格证明
- C.安装单位应向施工单位进行安全说明
- D.安装单位应向建设单位进行安全说明
- E.安装单位应该办理验收手续并签字
- A.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有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 B.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 C.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 D.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 E.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 A.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 B.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 C.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 D.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 E.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由国务院裁决
- A.高压水冲洗
- B.高压脉冲冲洗
- C.群孔冲洗
- D.扬水
- A.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机械物料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
- B.保障人身安全,设备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
- C.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
- D.保障人身安全,机械物料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
- A.三级安全
- B.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 C.专门的技术作业
- D.特种作业
- A.评估和检查
- B.评价和考核
- C.监测和检查
- D.检查和考核
- A.安全防护设施
- B.安全技术措施
- C.安全技术制度
- D.质量技术制度
- A.职业卫生保护
- B.职业卫生资格
- C.职业卫生经费
- D.职业卫生目的
- A.公平、公正、公开
- 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 C.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 D.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
- A.最高管理者
- B.主要负责人
- C.项目负责人
- D.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 A.施工现场环境因素清单
- B.应急预案
- C.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 D.施工组织设计
- A.9
- B.12
- C.6
- D.3
- A.斜搓
- B.直搓
- C.凸搓
- D.均可
- A.安全第一、常抓不懈
- B.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 C.综合管理、分类治理
- D.属地管理、综合治理
- A.相关法
- B.基础法
- C.专门法
- D.法规
- A.消防安全责任制度
- B.消防责任制度
- C.安全责任制度
- D.消防警示制度
- A.60
- B.75
- C.80
- D.85
- A.产品合格
- B.安全合格
- C.生产合格
- D.制造合格
- 67
-
拱圈砌筑先后顺序是()。
- A.先砌角,后砌拱顶,最后砌其余各段
- B.先砌角,后砌拱跨1/4拱顶处,最后砌其余各段
- C.先砌拱角,拱顶,1/4拱顶处,最后砌其余各段
- D.先砌拱角,后砌拱顶
- A.告知牌
- B.应急通道
- C.专职安全员
- D.防火警示标识
- A.150mm
- B.200mm
- C.400mm
- D.500mm
- A.10
- B.15
- C.20
- D.30
- A.10
- B.8
- C.6
- D.4
- A.1个
- B.2个
- C.4个
- D.6个
- A.负责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条件和安全生产行为实施监督检查,对所管辖范围的安全生产负监督管理责任
- B.严格监督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及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严格查处违章行为,发现事故隐患,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有权越级上报
- C.督促并参与对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和对新工人、新换岗位工人进行上岗前的安全生产操作技术指导
- D.组织制定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B.制定机关
- C.国务院
- D.国务院提出意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A.停用
- B.报废
- C.淘汰
- D.检测
- A.6mm
- B.5mm
- C.4mm
- D.3mm
- A.制定应急培训计划
- B.应急培训实施
- C.应急培训效果评价和改进
- D.应急演练方案制定
- A.一次死亡1至2人的事故
- B.一次死亡3至9人的事故
- C.一次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事故
- D.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事故
- A.坍塌事故
- B.淹溺
- C.中毒窒息
- D.火灾
- A.不承担责任
- B.承担连带责任
- C.不承担连带责任
- D.承担责任
- A.上级主管部门
- B.行业主管部门
- C.安全监督部门
- D.生产经营单位
- A.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监督管理的职责
- B.生产经营单位应保证事故隐患治理所需的资金
- C.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整改
- D.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制定整改方案
- A.绘制简图
- B.拍照或者录像
- C.做出书面标记
- D.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
- A.《建筑法》
- B.《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 C.《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 D.《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 A.自上而下
- B.自下而上
- C.自左而右
- D.自右而左
- A.15
- B.20
- C.30
- D.50
- A.采用杆件的脚手架下部应用双立杆
- B.在架高30m以上采用部分卸载或分段全部卸载措施
- C.采用挑、挂、吊脚手架或附着升降脚手架
- D.以上三者
- A.监理人员
- B.建设单位工作人员
- C.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
- D.设计人员
- A.3~5
- B.4
- C.1~3
- D.0.5
- A.企业之间
- B.行政机关之间
- C.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之间
- D.行政事业单位之间
- A.②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A.在人行通道高度不足1800mm的障碍物上配置防止碰头线。防止碰头线为黄黑相间的安全色,与水平面夹角为45°,间隔100mm
- B.人行通道地面上高差200mm以上的管线或者其他障碍物上配置防止绊跤线。防止绊跤线为黄黑相间,间隔100mm
- C.在车辆易碰的设备、管道上配置防碰撞警示线,防止碰撞线为黄黑相间,与水平面夹角为45°,间隔100mm
- D.防止碰撞线不应选择反光材料
- A.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或其委托单位
- B.项目法人
- C.质量监督部门
- D.监理单位
- A.年初;每月中旬;每季度中期
- B.每月中旬;年初;每季度中期
- C.每季度中期;年初;每月中旬
- D.每月中旬;每季度中期;年初
- A.国家院及其有关部门
- B.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 C.单位或者个人
- D.地方人民政府
-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B.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 C.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 D.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 A.平常
- B.公共
- C.专项
- D.专门
- A.项目负责人
- B.主要负责人
- C.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 D.法人代表
- A.人民法院
- B.国家权力机关
- C.国家司法机关
- D.具有法定职权的行政主体
- A.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衣袋中的硬物
- B.在搬运和转送受伤者过程中,一人抬肩一人抬腿,尽快送往医院
- C.注意摔伤及骨折部位的保护
- D.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参考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