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伤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规定,及时、如实地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 B.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建设工程,由总承包单位负责上报事故
- C.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不用同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 D.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还应当同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 E.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上报
- A.工程项目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 B.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由于分包单位不服从总承包单位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仍由总承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 C.分包单位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可以不执行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D.施工现场分包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由分包单位负责统计上报
- E.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各自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并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
- A.项目法人
- B.监理单位
- C.设计单位
- D.施工企业
- E.管理单位
- A.安全生产法制管理
- B.行政管理
- C.工艺技术管理
- D.设备设施管理
- E.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管理
- A.水利生产经营单位依照《评审标准》进行自主评定
- B.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根据自主评定结果向水利部提出评审申请
- C.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评审机构开展评审
- D.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由水利部认可的评审机构开展评审
- E.水利部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委员会审定,由水利部公告、颁证授牌
- A.组成编制组、收集同类对象或类似对象的安全评价方法
- B.分析评价对象
- C.确定评价依据、确定检查项目
- D.制定表格
- E.组织专家会审、修正表格
- A.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 B.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 C.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 D.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 E.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由国务院裁决
- A.安全标准
- B.安全性能低下
- C.职业危害严重
- D.工艺和装备
- E.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技术
- A.对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予以批准或者验收通过的
- B.发现未依法取得批准、验收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予取缔
- C.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不撤销原批准的
- D.发现未依法取得批准、验收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依法予以处理的
- E.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 A.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 B.土方和石方开挖工程
- C.模板工程
- D.拆除、爆破工程
- E.围堰工程
- A.绝缘鞋
- B.模板
- C.安全帽
- D.安全带
- E.消防桶
- A.弃土堆应连续设置,顶面外斜
- B.应保证挖方边坡的稳定
- C.当坡度陡于1/5或在软土地区禁止上侧堆土
- D.弃土堆离沟边0.8m以外
- E.堆土高度不能超过1.5m
- A.逾期未改正的,责令该建设工程停止施工
- B.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对该工程进行罚款
- C.建设单位未提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的,责令限期改正
- D.建设单位未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或者拆除工程的有关资料报送有关部门备案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
- E.建设单位未提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的,责令该建设工程停止施工
- A.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 B.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1.1~1.2M
- C.下栏杆上皮高度应不0.5~0.6M
- D.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 E.可以不设挡脚板
- A.领导
- B.干部
- C.质量人员
- D.资料人员
- E.安全人员
- A.矿山企业
- B.建筑施工企业
- C.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 D.烟花爆竹生产企业
- E.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
- A.施工技术
- B.劳动人事
- C.安全
- D.教育
- E.设备
- A.集水井法
- B.排水沟法
- C.集水井抽水法
- D.明排水法
- E.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
- A.国家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安全工作方针、政策及下达的安全指标
- B.本企业的中、长期安全工作规划
- C.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统计资料和数据
- D.企业安全工作及劳动条件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 E.企业的经济条件及技术条件
- A.绩效测量和监测
- B.合规性评价
- C.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 D.记录控制
- E.内部审核
- A.责任事故
- B.非责任事故
- C.自然事故
- D.破坏事故
- E.技术事故
- A.相应职务
- B.相应文化程度
- C.相应专业技术职称
- D.一定安全生产工作经历
- E.经企业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
- A.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深基坑工程
- B.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极其复杂的深基坑工程
- C.地下暗挖及遇有溶洞、暗河、瓦斯、岩爆、涌泥、断层等地质复杂的隧道工程
- D.水平商品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的高大模板工程
- E.24m及以上高空作业的工程
- A.安装单位应该自检
- B.安装单位应出具自检合格证明
- C.安装单位应向施工单位进行安全说明
- D.安装单位应向建设单位进行安全说明
- E.安装单位应该办理验收手续并签字
- A.开挖方法
- B.开挖难易
- C.冲击钻钻孔时间
- D.冲击钻钻孔难易
- E.坚固系数
- A.零配件
- B.保险
- C.限位
- D.节能
- E.环保
- A.调配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B.负责安全生产相关数据统计
- C.安全防护和劳动保护用品配备及检查
- D.施工现场安全督查
- E.发现现场存在安全隐患时,及时向工程项目经理报告
- A.研究设计资料和施工条件
- B.选择施工方法并确定施工顺序
- C.计算工程量和工作持续时间
- D.选择合理的质量检验方法
- E.确定资源需要量
- A.勘察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提供的勘察文件应当真实、准确,满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需要
- B.实施爆破作业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民用爆炸物品管理的规定
- C.建设单位应当将拆除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
- D.勘察单位在勘察作业时,应当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采取措施保证各类管线、设施和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
- E.施工单位应当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
- A.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 B.保护国家财产安全
- C.保障产品质量
- D.保护消费者权益
- E.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 A.以工程项目为对象,建立集业主、监理和施工企业三方于一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内容,有效规范外部协调管理程序,提供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
- B.以结果控制为方法,梳理优化业主、监理、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职责与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流程,提高安全监管绩效,保证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秩序
- C.以风险预控为主线,针对工程项目施工人员、设施设备和作业环境各类风险因素,提供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促进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 D.以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操作规范规程的修订完善为主要成果
- A.停止侵害
- B.返还财产
- C.赔偿损失
- D.刑事拘留
- A.停业整顿
- B.吊销资质证书
- C.降低资质等级
- D.说明非法
- A.4、6、8、10、15
- B.3、5、7、9、14
- C.4、6、8、10、12
- D.6、8、10、12、15
- A.建档
- B.登记
- C.登记建档
- D.存档
- A.土料
- B.石料
- C.砂砾料
- D.反滤料
- A.2
- B.4
- C.6
- D.8
- A.6mm
- B.5mm
- C.4mm
- D.3mm
- A.墙承重结构
- B.框架承重结构
- C.空间结构
- D.砖混结构
- A.30日内
- B.30日后
- C.15天内
- D.20天内
- A.淘汰
- B.报废
- C.监控
- D.定期检测
- A.孔隙率
- B.密实度
- C.填充率
- D.空隙率
- A.桌面演练
- B.全面演练
- C.综合演练
- D.功能演练
- A.1
- B.2
- C.3
- D.4
- A.4
- B.5
- C.5.5
- D.6
- A.评审后
- B.资质检验后
- C.推荐
- D.考核合格后
- A.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
- B.应力
- C.垂直荷载
- D.水平荷载
- A.9
- B.12
- C.6
- D.3
- A.具备安全管理的能力
- B.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 C.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 D.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 A.限制塔机回转半径
- B.防止塔机超载
- C.限制塔机起升速度
- D.防止塔机出轨
- A.45°倾斜面
- B.60°倾斜面
- C.水平面
- D.同一垂直面
- A.违章指挥行为
- B.易发生重大事故部位、环节
- C.即发性事故危险隐患
- D.违章作业行为
- A.溢洪道泄流能力不足
- B.坝身渗漏
- C.由于抗剪强度不足
- D.出现贯穿裂缝
- A.固定
- B.夹牢
- C.设防护装置
- D.远离作业人员
- A.科学
- B.建设
- C.技术
- D.科技
- A.5个
- B.4个
- C.3个
- D.2个
- A.安全检查制度
- B.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 C.安全教育制度
- D.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A.两个相互平行的方向
- B.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
- C.两个相互斜交的方向
- D.两个相互分离的方向
- A.结果
- B.地点
- C.预案
- D.验收
- A.1
- B.2
- C.3
- D.4
- A.上手推料
- B.下手拉料
- C.上下手同时进行
- D.上下手不动
- A.0.5;1.05
- B.0.5;1
- C.1;1
- D.1;1.05
- A.1;1
- B.2;1
- C.3;2
- D.4;1
- A.专业资质
- B.综合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资质
- C.施工总承包资质
- D.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
- A.评审得分90分以上(含),且各一级评审项目得分不低于应得分的80%。
- B.评审得分80分以上(含),且各一级评审项目得分不低于应得分的80%。
- C.评审得分80分以上(含),且各一级评审项目得分不低于应得分的70%。
- D.评审得分90分以上(含),且各一级评审项目得分不低于应得分的70%。
- A.1倍以上2倍以下
- B.2倍以上3倍以下
- C.3倍以上4倍以下
- D.4倍以上5倍以下
- A.特别重大
- B.重大
- C.较大
- D.一般
- A.20
- B.10
- C.15
- D.28
- A.混凝土工程
- B.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 C.土方和石方开挖工程
- D.模板工程
- A.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 B.工程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
- C.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和工程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
- D.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工程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
- A.汛前检查制度
- B.汛期值班制度
- C.汛期检查制度
- D.汛期值班和检查制度
- A.公平、公正、公开
- 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 C.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 D.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
- A.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 B.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 C.安全生产责任制
- D.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
- A.检查
- B.验收
- C.审定
- D.核实
- A.永久、长期2种
- B.永久、长期、短期3种
- C.长期、短期2种
- D.永久、短期2种
- A.企业主要负责人
- B.企业安全负责人
- C.企业技术负责人
- D.企业财务负责人
- A.10日
- B.15日
- C.20日
- D.30日
- A.7
- B.15
- C.20
- D.30
- A.卡环
- B.绳夹
- C.吊钩
- D.吊环
- A.职业卫生保护
- B.职业卫生资格
- C.职业卫生经费
- D.职业卫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