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底座
- B.垫板
- C.砖块
- D.石板
- E.水泥块
- A.保健医药箱
- B.绷带
- C.担架
- D.止血带
- E.颈托
- A.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 B.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
- C.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
- D.班组长;
- E.岗位工人
- A.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 B.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 C.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 D.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 E.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
- A.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 B.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考核合格
- 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
- D.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经建设主管部门培训并考核合格
- E.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及作业场所和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 A.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
- B.编制并适时更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C.组织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
- D.组织开展安全检查
- E.组织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 A.调配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B.负责安全生产相关数据统计
- C.安全防护和劳动保护用品配备及检查
- D.施工现场安全督查
- E.发现现场存在安全隐患时,及时向工程项目经理报告
- A.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
- B.编制并适时更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C.组织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
- D.组织开展安全检查
- E.组织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 A.拖拉绳固定法
- B.固定基础法
- C.平衡重法
- D.地锚法
- E.自重固定法
- A.消防水源
- B.消防安全管理程序
- C.消防安全责任人
- D.消防安全培训
- E.消防安全要求
- A.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 B.策划
- C.实施和运行
- D.检查
- E.管理评审
- A.《劳动法》
- B.《标准化法》
- C.《职业病防治法》
- D.《消防法》
- E.《建筑法》
- A.消除事故隐患
- B.改善劳动条件
- C.落实整改措施
- D.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 E.防止伤亡事故发生
- A.补偿成本
- B.合理收益
- C.优质优价
- D.公平负担
- E.效益优先
- A.安全帽
- B.安全带
- C.安全网
- D.焊接面罩
- E.限位器
-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 B.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 C.事故的简要经过
- D.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 E.事故救援
- A.建设单位在编制工程概算时,应当确定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
- B.依法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15日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 C.建设单位可以压缩合同约定的工期
- D.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 E.施工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提供建设工程有关安全施工措施的资料
- A.平堵
- B.立堵
- C.混合堵
- D.顺直堵
- E.斜堵
- 39
-
仓库防火管理要求:()。
- A.垛与垛间距不小于1m
- B.垛与墙间距不小于0.5m
- C.垛与梁、柱的间距不小于0.3m
- D.垛与散热器、供暖管道的间距不小于0.3m
- E.照明灯具垂直下方与垛的水平间距不得小于0.5m
- A.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有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 B.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 C.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 D.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 E.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 A.文明施工管理
- B.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
- C.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的创新
- D.安全生产管理重点内容的建设
- E.现场文明施工的建设
- A.保护对象
- B.失事后果
- C.使用年限
- D.工程总工期
- E.导流建筑物规模
- A.隐瞒不报、谎报、故意拖延报告期限的
- B.故意破坏现场的
- C.阻碍调查工作正常进行的
- D.无正当理由拒绝调查组查询的
- E.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与事故有关情况、资料的或提供伪证的
- A.已经办理建筑工程用地审批手续
- B.在城市规划区的建筑工程,已经取得规划许可证
- C.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
- D.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
- E.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 A.建设单位可压缩合同约定工期
- B.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资料
- C.施工单位应该自行勘察施工现场,建设单位无义务提供相应资料
- D.建设单位因建设工程需要,向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查询前款规定的资料时,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无义务及时提供。
- E.建设单位不得压缩合同约定的工期
- A.严格规范安全生产条件
- B.严格规范建设工程市场
- C.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 D.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各项行为的管理
- E.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 A.按照安全技术标准及建筑起重机械性能要求,编制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由本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 B.按照安全技术标准及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检查建筑起重机械及现场施工条件
- C.组织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并签字确认
- D.制定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E.将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安装、拆卸人员名单,安装、拆卸时间等材料报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核后,告知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
- A.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并采用支护结构施工的工程
- B.基坑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的工程
- C.高度超过20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 D.起重吊装工程
- E.采用人工、机械拆除或爆破拆除的工程
- A.将建设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施工单位的
- B.对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出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要求的
- C.要求施工单位压缩合同约定工期的
- D.将拆除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施工单位的
- E.建设单位将建设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勘查、设计或者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监理单位的
- A.物体存放不当
- B.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
- C.劳动组织不合理
- D.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 E.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 A.文化建设
- B.安全文化建设
- C.文明建设
- D.生态文明建设
- A.策划
- B.实施
- C.检查
- D.控制
- A.每月
- B.每半年
- C.每年
- D.每两年
- A.平面模板
- B.承重模板
- C.钢模板
- D.固定式模板
- A.负责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条件和安全生产行为实施监督检查,对所管辖范围的安全生产负监督管理责任
- B.严格监督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及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严格查处违章行为,发现事故隐患,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有权越级上报
- C.督促并参与对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和对新工人、新换岗位工人进行上岗前的安全生产操作技术指导
- D.组织制定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 A.预防第一、安全为主
- B.改正第一、罚款为主
-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D.罚款第一、改正为主
- A.15m
- B.10m
- C.20m
- D.18m
- A.项目法人
- B.监理单位
- C.当地政府
- D.建设主管部门
- A.110
- B.119
- C.120
- D.114
- A.项目负责人
- B.主要负责人
- C.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 D.法人代表
- A.本人
- B.保险公司
- C.工伤保险
- D.用人单位
- A.“安全为主、预防第一”
- B.“安全第一、预防为次”
-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D.“安全为主、预防为次”
- A.施工中土石塌方安全事故
- B.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 C.中毒窒息
- D.施工爆破安全事故
- A.监理人员
- B.建设单位工作人员
- C.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
- D.设计人员
- A.建设部
- B.公安部
- C.国务院
- D.地方人民政府
- A.2倍
- B.5倍
- C.10倍
- D.20倍
- 67
-
钢筋混凝土属于()。
- A.无机非金属材料
- B.金属材料
- C.复合材料
- D.有机质材料
- A.这两个力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 B.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同向,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 C.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不在同一直线上
- D.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 A.力矩限制器
- B.超高限制器
- C.吊钩保险
- D.钢丝绳防脱槽装置
- A.专业技术人员
- B.监理人员
- C.设计人员
- D.建设单位技术人员
- A.最大拉力
- B.最小拉力
- C.拉力
- D.拉断力
- A.简易程序
- B.普通程序
- C.听证程序
- D.执行程序
- A.1
- B.2
- C.3
- D.4
- A.建设工程预算
- B.建设工程概算
- C.建设工程概预算
- D.建设工程结算
- A.伤害或疾病
- B.财产损失
- C.工作环境破坏
- D.以上三项
- A.年度
- B.总体
- C.季度
- D.年度和总体
- A.总承包单位
- B.分包单位
- C.施工单位
- D.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
- A.及时、如实
- B.调查清楚后
- C.准时、真实
- D.及时、全面
- A.罚金
- B.管制
- C.没收财产
- D.剥夺政治权利
- A.撤销施工许可证
- B.责令拆除该建设工程
- C.责令该建设工程停止施工
- D.责令该建设单位缴纳一定数额的罚款
- A.按照常规做法来做
- B.按照相关规定来做
- C.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 D.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 A.进行一次
- B.至少进行一次
- C.进行二次
- D.至少进行二次
-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⑤⑥
- C.②③④⑤⑥
- D.①②④⑤⑥
- A.产品合格
- B.安全合格
- C.生产合格
- D.制造合格
- A.采取分层分段流水作业,尽可能采取小流水段施工
- B.竖向结构与横向结构分开施工
- C.随意施工
- D.水平结构模板宜采用早拆体系,充分利用各种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撑
- A.1,5
- B.5,10
- C.1,10
- D.10,20
- A.7
- B.15
- C.30
- D.60
- A.立即;2小时之内
- B.1小时之内;2小时之内
- C.1小时之内;立即
- D.立即;1小时之内
- A.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B.建设单位人员
- C.设计人员
- D.监理人员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 A.承担部分责任
- B.承担连带责任
- C.承担全部责任
- D.不承担责任
- A.化学性危害因素
- B.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
- C.劳动过程中的危害因素
- D.生产环境中的危害因素
- 93
-
分包单位配备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满足劳务分包单位施工人员在200人及以上的应当配备()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根据所承担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危险实际情况增加不得少于工程施工人员总人数的5‰。
- A.1
- B.2
- C.3
- D.4
- A.保证工程质量措施
- B.提高施工速度措施
- C.保证节约材料计划
- D.有效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 A.10%,50%
- B.20%,50%
- C.10%,20%
- D.30%,50%
- A.安全生产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
- B.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 C.法律法规知识和管理能力
- D.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生产业绩
- A.水行政管理部门
-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C.主管部门
- D.政府部门
- A.施工许可证
- B.开工令
- C.建设用地许可证
- D.验收许可证
- A.20cm
- B.10cm
- C.30cm
- D.25cm
- A.防洪限制水位
- B.设计洪水位
- C.正常高水位
- D.防洪高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