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安全帽
- B.安全带
- C.防护栏
- D.安全网
- E.安全梯
- A.地下水渗出
- B.支撑有折断
- C.突发流砂、涌砂
- D.边坡出现裂缝
- E.支撑有走动
- A.向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 B.发现企业未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从事生产活动,不依法处理的
- C.发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再具备本条例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例,不依法处理的
- D.接到对违反本条例规定行为的举报后,不及时处理的
- E.在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中,所取或者接受企业的财务,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 A.协议无效
- B.责令停业整顿
- C.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以罚款
- D.对生产和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刑事处分
- E.协议有效
- A.管制
- B.没收财产
- C.拘役
- D.罚金
- E.有期徒刑
- A.新结构
- B.新材料
- C.新工艺
- D.特殊结构
- E.新设备
- A.建设单位拖延支付工程价款的
- B.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有缺陷的
- C.建设单位任意压缩工期的
- D.建设单位未组织竣工验收,擅自交付使用的
- E.未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的
- 38
-
高处作业的级别有( )。
- A.一级高处作业
- B.二级高处作业
- C.三级高处作业
- D.四级高处作业
- E.特级高处作业
- A.红色
- B.橙色
- C.黄色
- D.绿色
- E.蓝色
- A.公司债务情况
- B.工作内容
- C.工作地点
- D.职业危害
- E.劳动报酬
- A.矿山
- B.建筑施工单位
- C.建筑设计单位
- D.监理单位
- E.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
- A.大雨
- B.大雪
- C.大雾
- D.台风
- E.六级大风
- A.支架
- B.脚手架
- C.起重设备
- D.临时用电工程
- E.临时房屋
-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 B.事故发生的使劲、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 C.事故的简要经过
- D.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 E.已经采取的措施
- A.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
- B.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 C.行政法规规定的
- D.地方标准
- E.企业标准
- A.死亡1人以上
- B.死亡10人以上
- C.或者重伤3人以上
- D.或者重伤10人以上
- E.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
- A.从业人员120人矿山单位
- B.从业人员130人的机械制造单位
- C.从业人员140人的道路运输单位
- D.从业人员110人的道路运输单位
- E.从业人员90人的餐饮企业
- A.基坑内支模时,应先检查基坑有无塌方现象
- B.模板支撑钉在脚手架上有助于整体稳定
- C.向基坑内运送材料,不得抛掷
- D.机械吊运模板时,人员在下方等待
- E.可使用强度较好的脆性垫块作基础
- A.及时施工初期支护并尽早封闭成环
- B.侧壁导坑形状应近似于椭圆形断面
- C.导坑跨度宜为隧道跨度的1/2
- D.左右导坑前后距离不宜小于30m
- E.导坑与中间土体同时施工时,导坑应超前30-50cm
- A.责任人员
- B.责任范围
- C.考核范围
- D.考核标准
- E.责任时限
- A.瓦斯压力法
- B.综合指标法
- C.钻屑指标法
- D.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
- E.”R值指标法”
- A.砂浆喷射机、砂浆输送泵等发生故障时,必须先停机后检
- B.输送管道各接头应连接牢固,并设有牢固的支撑
- C.输送泵作业前应空运转,然后,向泵内注入砂浆
- D.工作停歇时,喷嘴不得朝向有人的方向
- E.工作时可以朝向有人的地方,但是人员必须距离喷嘴3米以外
- A.全过程的风险管理
- B.全方位的管理
- C.全部风险的管理
- D.全面的组织实施
- E.全员风险管理
- A.不安全状态
- B.不安全行为
- C.肇事人
- D.起因物
- E.受害人
- A.钻孔装药应拉稳药包提绳,配合送药杆进行
- B.在雷管和起爆药包放入之前发生卡塞时,应用短送药杆处理
- C.装入起爆药包后,不得使用任何工具冲击和挤压
- D.水下爆破引爆前,警戒区内不得滞留船舶
- E.水下爆破引爆前,警戒区内作业人员应服从指挥
- A.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 B.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 C.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 D.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 E.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 57
-
安全生产三类人员考核分为安全管理能力考核和安全生产知识考试两部分。能力考核是对申请人申请资格的审核, 知识考试是对申请人具备 ( )知识情况的测试。能力考核与知识考试均合格后,方可取得考核证书。
- A.政治敏感性
- B.战略眼光
- C.法律法规
- D.安全生产管理
- E.安全生产技术
- A.指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人员伤亡、职业病或设备、设施损害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 B.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 C.本质安全包括失误安全功能和故障安全功能两方面的内容
- D.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
- E.本质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
- A.装配式桥构件移动、存放和吊装时的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吊装强度
- B.存梁台座应坚固稳定,且应高出地面0.1m以上
- C.架桥机的抗倾覆稳定系数不得小于1.3
- D.经冷拉的钢筋宜作为构件吊环
- E.运梁、架设应在相邻梁片之间的横向主筋焊接完成后实施
- A.日常安全管理
- B.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C.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 D.安全生产措施
- E.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
- A.卫生行政
- B.建筑行政
- C.劳动保障
- D.安全生产
- A.0.2m
- B.0.3m
- C.0.6m
- D.1.0m
- A.20环
- B.15环
- C.10环
- D.5环
- A.设溜槽
- B.绳索系放
- C.小弧度抛掷
- D.机械吊送设专人只会
- A.建设工程开工之日起至有意外伤害发生
- B.有意外伤害发生起到竣工验收合格
- C.开工令下达起至竣工
- D.建设工程开工之日起至竣工验收合格
- A.日常的监督检查
- B.安全大检查
- C.作业场所的监督检查
- D.许可证的监督检查
- A.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以及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考核合格
- B.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可以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测,并制定应急预案
- C.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建筑物内
- D.两个以上施工企业在同意去月内进行施工,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 A.洞周收敛、锚杆轴力
- B.围岩净空位移,围岩压力
- C.拱脚基础沉降、钢拱架压力
- D.洞周收敛,衬砌钢筋应力
- A.不得同时上下交叉进行
- B.作业人员应沿立杆或栏杆攀登
- C.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
- D.下方警戒区设置应符合现行《高处作业分级》GB3608的有关规定
- A.抓住重点,遏制重特大事故
- B.强化责任,落实企业自主管理
- C.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 D.重在执法,完善法规标准建设
- A.质量
- B.标准
- C.安全
- D.计量
- A.卫生行政
- B.建筑行政
- C.劳动保障
- D.安全生产
- A.进行调查
- B.制订防范措施
- C.组织抢救
- D.追查当事人责任
-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 B.事故间接经济损失
- C.相关领导在现场指挥情况
- D.现场影像资料
- A.10km/h
- B.20km/h
- C.30km/h
- D.40km/h
- A.行政处分
- B.行政处罚
- C.刑事责任
- D.民事责任
- A.翻模应专门设计,刚度、强度应满足施工要求
- B.翻模分节分块的重量应满足起重设备的使用规定
- C.模板提升到3m高后,应安装好内外吊架、脚手架,铺好脚手板,挂设安全网
- D.翻模作业可在夜间进行
- A.在提升模板的同时,应进行振捣
- B.提升时,千斤顶应同步作业
- C.模板提升到3m高后,应安装好内外吊架、脚手架,铺好脚手板,挂设安全网
- D.模板外设置升降设施
- A.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需经班组长审批才能施工
- B.应按从左至右顺序进行拆除
- C.用机械大面积拉倒时必须人工配合
- D.严禁硬砸拆除
- A.建立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 B.安全生产的资金保证
- C.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机构
- D.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 A.劳动报酬
- B.试用期
- C.保守商业秘密
- D.福利待遇
- A.主要举措
- B.核心制度
- C.核心措施
- D.重要措施
- A.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
- B.项目经理
- C.监理工程师
- D.专职安全人员
- A.挂篮安装时,应先安装底模平台,后安装水平限位装置
- B.采用四根斜拉索带的挂篮,应保证斜拉带受力平衡
- C.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挂篮锚固、水平限位、吊带起升等进行全面检查
- D.主梁及其吊梁系统安装后,应进行加载试验
- A.ZGS系列智能工程声波探测仪
- B.24道地震仪
- C.TSP202隧道地质预报仪
- D.地质雷达
- A.每半年至少一次
- B.每季度至少一次
- C.每年至少一次
- D.每两年至少一次
- A.4
- B.6
- C.8
- D.10
- A.5倍
- B.10倍
- C.15倍
- D.20倍
- A.行业
- B.强制
- C.地方
- D.企业
- A.一般事故
- B.较大事故
- C.重大事故
- D.特大事故
- A.年满16周岁
- B.年满18周岁
- C.年满25周岁
- D.无年龄限制
- A.建设单位
- B.监理单位
- C.任何单位
- D.设计单位
- A.董事会
- B.监事会
- C.工会
- D.职工代表大会
- A.使用单位
- B.制造单位
- C.鉴定单位
- D.监督单位
- A.行政拘留
- B.行政处分或者警告
- C.警告或罚款
- D.十五日以下拘留
- A.在喷射混凝土作业开始前,仔细检查围岩受喷面,彻底清理危石
- B.喷射混凝土应采用干喷方式
- C.严禁将喷嘴对准施工人员
- D.应把喷层的异常裂缝作为主要安全检查内容之一
- A.人员
- B.制度
- C.资金
- D.技术
- A.电力
- B.隔离
- C.工作
- D.行走
- A.12小时
- B.24小时
- C.36小时
- D.48小时
- A.责任险
- B.商业保险
- C.金融风险
- D.社会保障